沈家本故居

39°53′45″N 116°21′56″E / 39.895878°N 116.365622°E / 39.895878; 116.365622

沈家本故居
北京市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金井胡同1號
分類古建築
時代
認定時間1990年

沈家本故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上斜街金井胡同1號,是清朝大臣、法學家沈家本的故居。

歷史

金井胡同1號是沈家本故居。沈家本曾在詩中描寫他這處家:「也有三竿並兩竿,閒中對此念家山。檀樂疏影出牆頭,風雨瀟瀟戶自關。」這座故居原本是廢棄的吳興會館,沈家本買下後經修整,為三進院落。1905年,沈家本在院子東側建起一棟兩層的木質小樓,即後「枕碧樓」,樓中曾藏書五萬多卷,沈家本將該樓作為書齋,在此撰寫出許多著作,完成了《刑統賦解》、《粗解刑統賦》、《刑統賦疏》的整理,也完成了其最後一部著作《漢律摭遺》。清末民初的許多名人,如清朝帝師陳寶琛,以及袁世凱段祺瑞徐世昌汪大燮陳英士胡惟德王寵惠等政要,還有岡田朝太郎松岡正義志田鉀太郎小河滋次郎伍廷芳俞廉三許世英董康江庸楊度等修律時的官員與學者都曾來這裡拜訪沈家本[1][2][3]

中華民國時期,沈家人遷離故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將該院作為直管公房,供普通居民居住。到2010年代,院落早已成為大雜院[1]

1990年,沈家本故居被公布為北京市宣武區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西城區人民政府重新裝了北京市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牌[2]

2014年,西城區編制「十三五」文物保護行動計劃,第一次提出要成主題、有規模地實施文物騰退。會館和名人故居類文物被列為重點,政府擁有產權的直管公房類文物先行試驗。沈家本故居既是名人故居,又是直管公房,所以成為首批騰退項目之一。沈家本故居所在的「宣西北」棚戶區按照居民自願騰退疏解的政策加以改造。文物部門結合「十三五」文物保護行動計劃提出,棚改區內的文物必須先行騰退。「宣西北」棚戶區有沈家本故居、楊椒山祠東莞會館太原會館龔自珍故居5處文物保護單位。西城區與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制定了沈家本故居騰退方案,西城區文委決定,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專業機構負責沈家本故居的管理使用及運營維護,將故居建成中國法制名人博物館,對外開放[1]

沈家本故居原由46戶居民承租使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和西城區決定對沈家本故居進行修繕、保護和利用。騰退工作於2015年啟動,2016年8月完成[3],歷時10個月。隨後在2017年用5個月時間完成了近70年來的首次修繕[1]。修繕完成後,中華司法研究會利用故居布置了展覽,展覽分四部分,分別展示了沈家本生平、清末修律情況、沈家本及其思想對中國法律現代化的影響、沈家本研究的情況。部分展廳還原了沈家本的生活場景。2018年1月9日,沈家本故居正式對外開放,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副院長張述元陶凱元參觀[3][4]

建築

沈家本故居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占地面積1703.38平方米,文物建築面積1014.85平方米[3]

故居的正房是穿堂三間,西耳房三間,東耳房是五間二層小樓,該小樓是沈家本在光緒三十一年建的藏書樓,自題名「枕碧樓」[3]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北京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的“沈家本故居样本”:十个月即完成. 澎湃新聞. 2017-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5). 
  2. ^ 2.0 2.1 沈家本故居腾退纪事. 正義網. 2016-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2). 
  3. ^ 3.0 3.1 3.2 3.3 3.4 法律人的又一处“朝圣地”来了!走近沈家本,这个地方你一定要去. 民主與法制網. 2018-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1). 
  4. ^ 周强参观沈家本故居时强调研究传统法律文化 促进公正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2018-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