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科學館

40°00′10″N 116°19′26″E / 40.0028136°N 116.3239291°E / 40.0028136; 116.3239291

1934年《清華周刊》上的科學館照片
清華大學科學館正門

清華大學科學館始建於1917年,為三層混合結構建築,位於清華大禮堂前草坪西側,位於西階二教之間,最初作為理科實驗場所,文革期間頂層遭焚燒,近年來作為物理系和近代物理研究所所在地。

歷史

科學館始建於1917年4月,1919年9月竣工,美國建築家亨利·墨菲(H. K. Merphy)設計,公順記(Kung Sung Kee)包工,總面積3550平方米,造價12.4萬元,三層建築最高處17.6米。[1]

大門以黃銅建造,門額刻有「科學」二字和「SCIENCE BVILDING」[2],建築質地堅固,為磚木混凝土的混合結構,紅磚牆、板岩瓦頂(現改為水泥瓦)。[1]

最初作為理科實驗室,擁有大小教室、物理實驗設備、生物設備、化學設備等。此外設有巨型風機為全樓通風。[1]

1926年作為新建的物理系系館,到1931年已有3000餘件先進實驗儀器。1932年8月,舉行中國物理學會第一次年會暨成立大會。[1]

1952年院系調整後,物理系調整到北京大學,留下的部分人員成立物理教研組,在科學館負責全清華的物理實驗。[1]

文革期間曾成為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兩派的武鬥重地,在清華大學百日武鬥中作為「414派」重要據點被「團派」縱火焚毀頂層,後修復。[1]

1999年,理學院樓建成,物理系館遷出,但仍作為物理系實驗教學場所。

2001年,科學館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016年被列入為「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4]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苗日新. 導遊清華園.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2: 87–89 [2020-08-30]. ISBN 9787302290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8) (中文(中國大陸)). 
  2. ^ 「BVILDING」即英文建築一詞「BUILDING」,「V」為英文古體拼寫。
  3.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01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9月21日). 
  4. ^ 人民大会堂等98项目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中國新聞網. 2016-09-29 [2019-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