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府城隍廟
府廟 | |
---|---|
正殿 | |
湖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飛英街道府廟前街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不詳 |
認定時間 | 1994年10月 |
歷史
湖州府城隍廟始建於後唐清泰元年(934年),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重建。
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阜安坊西遷至北街現址。成化十年(1474年)勞鉞任湖州知府時重修[1]。勞鉞在任時曾修《湖州府志》,且頗有功績,於萬曆元年(1573年)被尊為第三代城隍神,並於廟中專修「勞公神廟」(勞公祠),俗稱「廟裡廟」,與「塔中塔」飛英塔、「橋下橋」潮音橋並稱為「湖州三絕」。以後又經過多次重修。
清同治初年遭焚毀,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
舊時湖州府廟為道教正一派主持的道觀,同時也一直是市民的娛樂中心。辛亥革命後,軍閥割據時曾擬拆除,民眾力爭,改為「勞公祠」。1949年以後遣散道士,府廟由曲藝書場接管,後又改為民房。
現狀
湖州府廟現有牌坊兩座(分別在北街口和府廟前街)、大門五間(內側出戲台三間)、東西廂樓各七間、正殿五間和寢殿五間,正殿尚保留明代建築式樣,前有光緒時所建井亭和新建鍾亭各一(警鐘之意)。1994年列為湖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重修並恢復為道教活動場所,同時改造外圍的民居,建成的府廟文化商城(古玩、小商品市場)於1996年開放。
圖集
參考文獻
- ^ 明·勞鉞修、張淵等纂,《成化湖州府志·卷十一·壇墠》:本府廟在府治東北阜安坊東,宋紹興間在阜西,知州事趙□涔重建廟宇。國朝洪武二年徙於今處,正統二年通判楊和重修,景泰五年郡遭大水,人民餓死者眾,御製祭文命巡撫尚書孫原貞祀。成化十年知府勞鉞以廟宇傾頹,不堪奉祀,命義官范淵、尹政募境內義民吳瓊等白銀若干兩,自正廟、兩司及後寢室、牆垣俱鼎建一新,郡人陳秉中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