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寅(1929年1月—1971年9月13日)河北唐山遷安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十四師副政治委員,曾為中共中央首腦要員的專機駕駛員,後因在九一三事件中參與飛機駕駛任務身亡。[1]

生平

潘景寅自小母親去世,14歲給地主放牛。1946年6月,後來改編成四野的部隊路過,他「把牛鞭子一扔,跟著部隊走了」。[2]50年代由陸軍選入空軍學飛行,是航校第七期飛行學員。30歲時經介紹與正在北大護校上學的孫祥凝結婚。婚後有一子潘鵬、兩女潘鷥和潘鷺。3個孩子都由父親自起名,名字意思都是會飛的鳥。[2]

潘景寅後來升至副師職。1967年7月,毛澤東七二零事件中,因武漢事態緊急離開而在其人生中最後一次坐飛機,就是潘景寅駕駛的。由於他多次圓滿完成宋慶齡的專機任務,有時宋出行時就指名要他擔任機長。

1970年代初,巴基斯坦國內發生水災,中國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無息貸款,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將三架巴基斯坦購買自英國的三叉戟飛機作為實物還貸交給中國。1970年夏,飛機從巴基斯坦進口,由潘景寅帶隊以民航身份將飛機帶回。後來,他又帶領新組建的空地勤人員,在廣州白雲機場同巴基斯坦人員一起進行該批飛機的技術交接和改裝與訓練。不久,他的職務改為專機師副政委。因為中央規定毛澤東不再坐飛機,所以一號專機就給了副主席林彪,由潘景寅任機長。

1971年9月12日,孫祥凝和女兒給他包餃子。瓜餡捨不得給孩子吃,孫祥凝專留給潘景寅,所以拌了兩種餡。當時孫祥凝接到急電通知潘景寅有任務,潘景寅提著裝有牙具、毛巾和拖鞋的旅行袋就出了門,臨走說了句「今晚可能回來」。當時場站政委的家屬來串門,後來追查的時候她當了證人,說潘景寅臨走確實沒說什麼。[2]當晚19點40分,潘駕駛二五六號三叉戟從西郊機場起飛,20點20分降落在海軍的山海關機場。他坐在機場調度室裡,抽了幾支煙。[2]9月13日零時,林彪葉群林立果、劉沛豐等人乘紅旗轎車急速由北戴河駛往山海關機場。零時32分林彪等人所乘飛機強行起飛,潘景寅駕駛。飛機曾在山海關上空劃出了一個「大問號」。[3][4]

接到蘇聯安德羅波夫的指令,全權負責林案現場調查的第一當事人,後來的蘇聯情報九局局長給出了專機飛出國境後的的飛行路線:飛機飛抵蘇、蒙邊境,距蘇聯赤塔50公里處,幾乎是180度向南折回。它的油料不僅足夠飛到赤塔,而且飛抵伊爾庫茨克烏蘭巴托都沒有問題。雷達從飛機一起飛,就捕捉到目標,而且全程跟蹤[5]。北京政府只將蘇聯揀剩下殉難者屍體就地掩埋,而最重要的黑匣子至今沒有向蘇聯(現俄羅斯)索取。[6]

身後

9月13日後,空軍照舊給潘景寅發工資。10月4日,潘妻孫祥凝接到西郊機場政治部的電話,要找她談話,說潘「可能犯了點錯誤」,還說「家人要正確對待,積極配合」。10月5日,孫祥凝照常去海淀醫院上班,醫院開始給她辦「學習班」,即隔離審查,讓其作為反革命家屬揭發潘景寅,子女三人送回南口姥姥家。孫祥凝在海淀醫院的學習班關押兩年半後逃脫回家,再次被捕後轉移到海淀公安局關押,直到1973年,孫祥凝才知道潘已去世。孫祥凝前後被關押共4年,釋放後又在南口娘家待業四年,直到1978年9月15日,才得以重回海淀醫院上班,先安排在北下關門診部,因為沒有食堂,工資外食入不敷出,在她強烈要求下調回海淀醫院,被安排在掛號室。[7][8]

孫祥凝獲釋後給所有坐過潘景寅專機的中央領導人寫申訴信,但長時間沒有組織或領導為潘景寅做結論。直到1980年11月15日,鄧小平在接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總編輯厄爾·費爾談到「九一三」事件時說:「據我個人判斷,飛行員是個好人,因為有同樣一架飛機帶了大量黨和國家的機密材料準備飛到蘇聯去,就是這架飛機的飛行員發現問題後,經過鬥爭,飛機被迫降,但這個飛行員被打死了。」[9]孫祥凝看到《人民日報》相關報道後,和女兒潘鷺上訪一年,要求組織給潘景寅平反。[10]

1981年12月23日,在中央組織部接待站的幫助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做出了潘景寅是「在蒙古溫都爾汗飛機墜毀死亡」的結論,這種結論在空軍通稱為「隨機正常死亡」,潘景寅及其家屬得以洗刷罪名。專機師政治處確定「按師職或十三級以上幹部病故撫恤標準撫恤」,北京海淀區民政局據此發給潘的家屬應有的撫恤金。西郊機場專門成立一個班子處理潘景寅相關事務,為潘家落實政策時,孫祥凝提出三條,一是大女兒潘鷥是殘疾,安排工作,減輕負擔;二是二女兒潘鷺在南口上班,調回城裡工作;三是抄家時東西丟了,要折價賠償。對此西郊機場基本滿足,補發了潘景寅多年工資,孩子的生活費,還分配了一套在西郊機場的房子,但孫祥凝因害怕再看到軍裝和聽到飛機聲,拒絕了房子。[8][7]

2004年8月2日,孫祥凝去世。子女三人北京南口山上為父母建造了合墓,葬有孫祥凝骨灰和潘景寅生前用過的一支鋼筆,以及在溫都爾汗墜機現場撿回的一小塊熔化的飛機鋁片。[8]

參考文獻

  1. ^ 舒雲. "九·一三事件"揭秘:林彪专机飞行员潘景寅的最后十小时. 人民網-文史頻道. 2011-05-18 [2020-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1). 
  2. ^ 2.0 2.1 2.2 2.3 [當年帶林彪上天的飛行員——潘景寅]
  3. ^ 2005年7月17日鳳凰衛視口述歷史專訪康庭梓。
  4. ^ 《在大漠那邊:林彪墜機真相》孫一先(原中國駐蒙大使館二秘、中國駐蒙古大使館代辦),2006年,中國青年出版社,ISBN 7500665164
  5. ^ 鳳凰衛視採訪蘇聯情報九局局長。
  6. ^ 「關於飛機上的『黑匣子』,許大使沒有向蒙方提出索要。因為我方人員完全缺乏這方面知識,而國內來電中,也沒有提到此項要求。」《在大漠那邊:林彪墜機真相》孫一先,2006年,中國青年出版社,ISBN 7500665164
  7. ^ 7.0 7.1 民間歷史. 潘鹭口述 舒云整理: 回忆我的父亲——潘景寅. nodebe4.github.io. [2024-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9). 
  8. ^ 8.0 8.1 8.2 林彪专机机长冤案平反始末-文摘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24-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9). 
  9. ^ 林彪坠机的疑点. [2009-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7). 
  10. ^ 林彪专机机长冤案平反始末-文摘报-光明网. epaper.gmw.cn. [2024-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