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賽洛瑪 (1991年)
1991年的熱帶風暴賽洛瑪(Tropical Storm Thelma;PAGASA:Uring)是菲律賓歷史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熱帶氣旋之一,共造成約5081人死亡。11月1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帛琉東北部生成,此熱帶性低氣壓向西移動。受一道冷鋒影響,它轉向西南移動,系統於11月4日接近菲律賓時加強為一熱帶風暴。在橫過米沙鄢群島前,黛瑪達到了巔峰強度,其一分鐘平均風速達到75公里每小時(47英里每小時),氣壓降至992百帕斯卡(29.3英寸汞柱)。雖然系統橫過陸地,但它僅僅略微減弱,隨後進入南海。並維持烈風風力。黛瑪最終受垂直風切的影響而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11月8日,該熱帶性低氣壓登陸越南並在數小時後消散。
熱帶風暴(日本) | |
---|---|
熱帶風暴(美國) | |
形成 | 1991年11月1日 |
消散 | 1991年11月8日 |
最高風速 | 10分鐘持續: 75公里/小時(45英里/小時) 1分鐘持續: 85公里/小時(50英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992百帕(毫巴);29.29英寸汞柱 |
死亡 | 5081-8165 |
損失 | $2767萬(1991年美元) |
影響地區 | 菲律賓、越南 |
1991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在橫過菲律賓期間,黛瑪受地形影響降下傾盆大雨,即地形抬升,米沙鄢群島大部降下150公釐的雨。在雷伊泰島,局部地區的雨量高達580.5公釐。由於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3小時以內,島上發生了一場空前的土石流。由於島上植被破壞極為嚴重,大部分土地不能良好地吸收降雨,地表徑流陡然增加。洪水淹沒了阿尼洛-麥巴沙格流域並向下游衝去。奧莫克市位於阿尼洛河與麥巴沙格和交匯處,故受災嚴重。在3小時之內,整座城市遭到毀滅性打擊,數以千計的房屋受損或被摧毀。僅這一個城市就有4922人死亡,其中2300人在河岸邊遇難。
除了奧莫克市,在雷伊泰省和西內格羅省,有159人遇難。在全國有至少5081人遇難,同時又有1941-3084人失蹤,估計已死亡。這使得黛瑪成為菲律賓史上最致命的熱帶氣旋,超過了1867年風暴(導致1800人死亡)[1][2],直到2013年由颱風海燕以6033人打破記錄。[3]總計4446間住房被摧毀,同時有22229間受損。損失總計高達2767萬美元。[nb 1]起初,由於奧莫克市通信全面中斷,災情過了24小時才傳至政府。幾天之內,緊急救災中心建立起來,聯合國下屬的多家機構和多個的援助到達。總計價值580萬美元的物資被用於救災。
氣象歷史
1991年10月末,一個熱帶擾動在加羅林群島附近生成。系統在向西移動的過程中變得更有組織。10月31日,圍繞系統的深對流迅速增加,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4]11月1日,日本氣象廳開始關注此系統將並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系統此時位於帛琉北北東方向約415公里處。[5]隨著風場掃描顯示風力達到45公里每小時(28英里每小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開始關注此系統將並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最初,數值預報認為系統將走弧形路徑,但系統持續西行並與11月2日逼近菲律賓。[4]由於該氣旋靠近菲律賓,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其命名為Uring。[6]11月3日晚,受一道冷鋒影響,此熱帶性低氣壓轉向西南移動並直趨米沙鄢群島,這在颱風季末屬於常見路徑。[7]11月4日,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黛瑪。[4][5]
11月4日,在侵襲菲律賓之前,兩家機構均指出黛瑪達到巔峰強度。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估計其一分鐘平均風速為85公里每小時(53英里每小時),同時日本氣象廳估計其十分鐘平均風速為75公里每小時(47英里每小時)。此外黛瑪的氣壓降至992百帕斯卡(29.3英寸汞柱)。[4][5]不久黛瑪在薩馬島登陸,並減弱至熱帶風暴下限。11月6日,黛瑪以烈風風力橫過巴拉望島,隨後穿過南海。雖然系統再次出海,強風切遏制了黛瑪重新增強。11月7日,黛瑪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11月8日,系統在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登陸,隨後在陸上消散。[4]
影響
熱帶風暴賽洛瑪侵襲菲律賓之前5個月,皮納圖博火山發生了一次普林尼式火山噴發。這次噴發導致約800人死亡,近100萬人無家可歸。據報道,菲律賓政府努力緩解災難帶來的影響,但黛瑪的侵襲使情況變得更糟糕。[8]
黛瑪以孱弱的熱帶風暴強度侵襲,在塔克洛班市陣風達到95公里/小時,[9]風毀未知。風暴帶來的最主要的破壞來自可怕的降雨。米沙鄢群島大部降下150公釐的豪雨,引發了大面積的洪水。[4]在塔克洛班,24小時降雨量達到140.2公釐。因地形抬升,雷伊泰島成為了降雨中心,並向大氣中輸入大量水汽.從外,西南季風也在群島上空匯集,並增強了降雨。在奧莫克市附近的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站測到了580.5公釐的降雨量,是與風暴有關的最大降雨量,其中500公釐是在當地時間11月5日降下的。[7]最初,市民們認為海龍捲將巨量的水帶到島上,引發一場洪水。但這種想法很快被認為是荒謬的。[10]
雷伊泰省受災最為嚴重,超過4000人死亡。總計4446間房屋被摧毀,同時有22229間房屋受損。主要的破壞發生在奧莫克市,城市被洪水近乎徹底摧毀。至少81人在奧莫克城外遇難,14人失蹤。在布拉文有42人死亡。全雷伊泰島電力中斷。[10]大部分道路被沖毀,使得許多地方成為「孤島」。在西內格羅省,[11]有78人死亡,70人失蹤。黛瑪造成的損失高達2767萬美元,其中1894萬美元來自雷伊泰省,873萬美元來自西內格羅省。黛瑪共造成全國598454人受災,約43000人無家可歸。[12][13]
奧爾莫克的慘劇
在黛瑪侵襲期間,豪雨產生的洪水淹沒了阿尼洛-麥巴沙格流域,洪水從裸露的山上奔騰而下,在奧爾莫克釀成慘劇。[14]洪水湧入流經奧爾莫克北部的阿尼洛河與麥巴沙格河。[15]阿尼洛-麥巴沙格流域面積約為46平方公里,但森林覆蓋率僅有3.3%。預警系統也僅用於農業和私人用途。[14]根據一份1990年的調查,流域內90%的土地被開墾用於種植椰子和甜菜。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島上大部分地區的土地都被不當開墾,使得災情更加嚴重。[16]山體的構型也加劇了洪水,局部地區的傾斜度高達60%。在大雨期間,這樣的地形使超過三分之二的地區不穩固。[15]在前兩小時的豪雨中,流域內土壤水分就已達到飽和,大大削弱了土壤吸水的能力。多地發生深度1-3公尺,寬度50-100公尺的土石流。[14]雨量超過了土壤可吸收量的兩倍,山崩使流體的量翻倍。[17] 河道多處建起了堤壩。在一些地方,堤壩決堤前水深漲至10公尺。[15]正常情況下,河水從阿尼洛河與麥巴沙格河流到奧爾莫克大約需要3.6~5.6天,而在洪水時,時間縮短至1小時。[14]
奧爾莫克位於易被洪水侵襲之處,阿尼洛河與麥巴沙格河在城市北部合流,並90度轉彎流向奧莫克灣。除了河流帶來的威脅,不合理的規劃也加劇了災情。[16]河邊的建築都沒有考慮到洪水的威脅,於是洪水造成的威脅更大。[17]混凝土堤壩一直伸入河中,而非建在岸邊,導致泥土在河中淤積更快。此外,科剛大橋使河道變窄一半,更加劇了河水的上漲,這觸發了這場災難。這種轉變成為引發這場災難的關鍵因素,使得大量的水湧上河岸。[16]當地時間11月5日上午11時左右,約22,835 km3 的水淹沒了城市。[12][15]在15分鐘內,水位上漲到2.1公尺,再於一小時之內上漲至3.7公尺。[15][18]洪水持續了3小時,留下了0.6公尺厚的沉積物。[15]
洪水毫無徵兆的的侵襲了這座城市,沿岸的人們毫無防備。[19]儘管河岸邊屬於高危地帶,但仍有大批低收入群體居住在河岸邊。收窄的河岸邊同樣建立了居民區和商業區。暫住者也被允許住在阿尼洛河邊一個叫做沃德島的地方。[16]大約有2500人住在洪水首當其衝之處。最慘重的傷亡即發生在河岸邊,絕大多數人被溺死或被埋。一位倖存者稱,當時巨浪衝上河岸並淹沒了整個城市。沃德島幾乎被洪水夷平,2500名居民中僅有200人倖存,使沃德島成為一座死亡之島。據居民反映,有大量屍體順著河流被衝下。[18]洪水夾雜著泥沙的衝擊力足以擊毀市政廳的牆。[11]近3000間房屋被徹底摧毀,逾11000間房屋受損。[10]僅僅在奧莫克市,官方確認有4922人死亡,另有1857~3000人失蹤。[19][20]失蹤的人中絕大多數可能已被衝到海中,估計已死亡。[11]風暴過後2天,幾具屍體被衝上海岸。[21]此外,另有3020人受傷。[10]官方聲稱如果洪水發生在晚上而非中午,死亡人數可能破萬。[11]
善後
參見
註釋
- ^ All damage totals are in 1991 values.
參考資料
- ^ Pedro Ribera, Ricardo Garcia-Herrera and Luis Gimeno. Historical deadly typhoons in the Philippines. Weather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July 2008, 63 (7): 196. doi:10.1002/wea.275.
- ^ Dominic Alojado and Michael Padua. The Twelve Worst Typhoons Of The Philippines (1947–2009). Typhoon2000. July 29, 2010 [May 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9).
- ^ Frances Mangosing. `Yolanda’ death toll now at 5,209. 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November 22, 2013 [November 22, 2013].
- ^ 4.0 4.1 4.2 4.3 4.4 4.5 Annua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yphoon Thelma (27W) (PDF).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United States Navy: 132–135. 1992 [May 3, 20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2-06).
- ^ 5.0 5.1 5.2 1991 Thelma (1991304N08140). International Best Track Archive. 2013 [May 3, 2013].[永久失效連結]
- ^ Destructive Typhoons 1970-2003. National Disaster Coordinating Council. November 9, 2004 [May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年11月12日).
- ^ 7.0 7.1 Environmental Research Division, Manila Observatory. The Ormoc City Tragedy of November 5, 1991 (PDF) (Environmental Science for Social Change) http://essc.org.ph/images/ESSC/Publications/Ormoc_Tragedy/chapter%202%20meteorological%20conditions.pdf. October 1992: 10–16 [May 3, 2013].
|chapter=
被忽略 (幫助); 缺少或|title=
為空 (幫助) - ^ Bob Droggin (Los Angeles Times). Storm-triggered mudslides, floods kill 2,300 Filipinos. The News-Journal (Manila, Philippines). November 7, 1991: A1 [May 6, 2013].
- ^ Dominic Alojado and Michael Padua. 20 Worst Typhoons of the Philippines (1947–2009). Typhoon2000. July 29, 2010 [May 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8).
- ^ 10.0 10.1 10.2 10.3 Environmental Research Division, Manila Observatory. 存档副本 (PDF). The Ormoc City Tragedy of November 5, 1991 (Environmental Science for Social Change). October 1992: 3–9 [May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04).
|chapter=
被忽略 (幫助) - ^ 11.0 11.1 11.2 11.3 Associated Press. Floods, landslides from tropical storm kill 2,337 in Philippines. The Pittsburgh Press (Tacloban, Philippines). November 6, 1991: A1 [May 3, 2013].
- ^ 12.0 12.1 Philippines Floods Nov 1991 UNDRO Situation Reports 1-8.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Humanitarian Affairs. ReliefWeb. November 29, 1991 [May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3).
- ^ Parker, p. 400
- ^ 14.0 14.1 14.2 14.3 Environmental Research Division, Manila Observatory. The Ormoc City Tragedy of November 5, 1991 (PDF) (Environmental Science for Social Change) http://essc.org.ph/images/ESSC/Publications/Ormoc_Tragedy/chapter%204%20contributing%20physical%20factors.pdf. October 1992: 19–29 [May 3, 2013].
|chapter=
被忽略 (幫助); 缺少或|title=
為空 (幫助) -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Environmental Research Division, Manila Observatory. The Ormoc City Tragedy of November 5, 1991 (PDF) (Environmental Science for Social Change) http://essc.org.ph/images/ESSC/Publications/Ormoc_Tragedy/chapter%203%20flood%20event.pdf. October 1992: 17–18 [May 3, 2013].
|chapter=
被忽略 (幫助); 缺少或|title=
為空 (幫助) - ^ 16.0 16.1 16.2 16.3 Environmental Research Division, Manila Observatory. The Ormoc City Tragedy of November 5, 1991 (PDF) (Environmental Science for Social Change) http://essc.org.ph/images/ESSC/Publications/Ormoc_Tragedy/chapter%205%20critical%20social%20conditions.pdf. October 1992: 30–32 [May 3, 2013].
|chapter=
被忽略 (幫助); 缺少或|title=
為空 (幫助) - ^ 17.0 17.1 Environmental Research Division, Manila Observatory. The Ormoc City Tragedy of November 5, 1991 (PDF) (Environmental Science for Social Change) http://essc.org.ph/images/ESSC/Publications/Ormoc_Tragedy/chapter%206%20evaluation.pdf. October 1992: 33–40 [May 3, 2013].
|chapter=
被忽略 (幫助); 缺少或|title=
為空 (幫助) - ^ 18.0 18.1 Bob Drogin. 2,300 Dead as Storm Batters the Philippines. Los Angeles Times (Manila, Philippines). November 7, 1991 [May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9).
- ^ 19.0 19.1 Monte L. Peterson. Reconnaissance Report: Flooding Resulting From Typhoon Uring In Ormoc City, Leyte Province, The Philippines (PDF). United State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1–49. July 1992 [May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25).
- ^ Cris Evert Lato. Ormoc rises from flash flood tragedy. Ormoc, Philippines: The Inquirer. November 12, 2010 [May 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 ^ Associated Press. Tropical Storm Thelma: Survivors looks for relatives in aftermath. The Vindicator (Ormoc, Philippines). November 7, 1991: A6 [May 6,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