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歷史 (1920-1939)

爱沙尼亚于1920年到1939年的历史

愛沙尼亞1920年到1939年的歷史是自愛沙尼亞獨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即戰間期這期間的歷史。這段時期涵蓋了從愛沙尼亞最初的議會民主時期到大蕭條時期以及隨之而來的威權統治三個時期。

議會民主時期

愛沙尼亞在愛沙尼亞獨立戰爭戰勝波羅的海防衛軍布爾什維克後,於1920年2月2日簽署的《塔爾圖和約》最終確保了愛沙尼亞的獨立。

1920年4月15日,愛沙尼亞首部憲法由制憲議會通過,憲法確立了議會民主制,立法權由100個議席的議會或里吉科古掌握。行政權由總理領導的政府掌控,並且都對議會負責。

1920年7月7日愛沙尼亞共和國被芬蘭、1920年12月31日被波蘭、1921年1月12日被波蘭、1921年1月26日被西方盟國和1921年9月22日被印度於法律上承認其獨立。1921年,愛沙尼亞成為國際聯盟正式成員,並與包括蘇聯在內的許多國家建立了經濟關係。期間,愛沙尼亞通過土地改革結束了波羅的海德意志人與貴族占有大多土地之情況,愛沙尼亞經濟支柱為出口農產品。

1928年發行新貨幣名為愛沙尼亞克朗。1920年代的愛沙尼亞政治由不穩定的聯合政府主導,期間,政府的平均任期為11個月。緣由是在議會中擁有大量議席的政黨,往往在具體議題上分歧。 1920年代也見證了愛沙尼亞民族文化的發展,其中愛沙尼亞語言、歷史、教育的進展顯著,少數民族獲得了文化自治。

1920年初期共產主義威脅了愛沙尼亞的獨立與政治穩定,但在1924年12月愛沙尼亞政變失敗後其威脅逐漸消退。隨後成立的志願愛沙尼亞國防聯盟。然而,建立由波羅的海國家、芬蘭和波蘭組成的波羅的海聯盟的嘗試從未能實現。

大蕭條時期

愛沙尼亞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受到大蕭條的嚴重影響,工業產量和農業產量等分別下降了20%至45%。[1]結果政府收入下降,失業率上升,生活水平下降。這導致了政治動盪和議會的進一步分裂,政府在1933年之前的兩年內更迭了六次;要求修改憲法、減少議會權力和擴大總統權力的呼聲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瓦普運動越來越受歡迎,其影響力越來越大,該運動起草的新憲法於1933年10月通過全民公決獲得通過。

威權統治時期

1934年,隨著克朗貶值和貿易條件改善,大蕭條造成的後果有所緩解;1933年第二部憲法的通過和新總統的選舉緩和了政治緊張局勢。隨著瓦普運動取得選舉勝利,約翰·拉伊多內康斯坦丁·佩茨於1934年3月12日發動了軍事政變,並逮捕了許多瓦普運動的成員。[2]政變後其宣布進入為期六個月的緊急狀態,並推遲選舉,政治會議等被禁止。[3]

戰間期的愛沙尼亞奉行中立政策,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最終決定了愛沙尼亞的命運;德國入侵波蘭後發生了Orzeł事件,波蘭潛艇ORP Orzeł'跑到塔林尋求避難,愛沙尼亞沒有意願和能力解除船員的武裝並將他們關押起來,導致蘇聯指責愛沙尼亞幫助他們逃跑並聲稱愛沙尼亞沒有保持中立;1939年9月24日,蘇聯向愛沙尼亞發最後通牒,要求允許其在國內建立軍事基地而愛沙尼亞政府遵守了這一最後通牒。[4]

被蘇聯吞併

1939年,蘇聯對愛沙尼亞強行簽訂了互助條約,並建立了蘇聯在愛沙尼亞的軍事基地,最終於1940年被蘇聯吞併。

參考資料

  1. ^ Great Depression in Estonia. estonica.org. [30 Ma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2). 
  2. ^ Kasekamp, Andres. The Radical Right in Interwar Estonia.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ISBN 9780312225988. 
  3. ^ Years of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estonica.org. [30 Ma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4. ^ The process of occupying Estonia in 1940. estonica.org. [30 Ma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