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分布
物種分布(species distribution)或物種離散[1](species dispersion[2])是指生物分類單元在空間上的組織形式[3]。一個分類單元分布的地理界限就是它的範圍(range)。
物種分布的格局因觀察尺度而異:可以是一個單種生物小群落的個體分布,也可以是族群內的格局,甚至整個物種的分布。
範圍
生物學中,物種的分布範圍(range)是該物種出現的地理區域。在該範圍內,分布(distribution)是物種族群的一般結構,而分散(dispersion)是其族群密度的變化。
- 有時對物種歷史上起源、生活的(自然、地方、本土或原生範圍),以及最近分布的範圍進行區分。有許多術語特指較新的分布範圍,例如非本土、歸化、引入、移植、入侵或拓殖範圍。[4]引入通常指物種被人類(有意或無意地)攜帶跨越地理障礙。[5]
- 對於在一年中不同時間(特別是季節)在不同地區分布的物種,通常使用夏季範圍和冬季範圍等術語。
- 對於僅將部分範圍用於繁殖活動的物種,稱繁殖範圍和非繁殖範圍。
- 對於移動的動物,正常活動範圍通常稱自然範圍,與其作為游移動物(例如迷鳥)出現的區域相對。
- 「範圍」前常加上地理或時間限定,例如「英國分布範圍」或「1950年前分布範圍」。典型的地理範圍有緯度範圍和海拔範圍。
一個分類單元的物種出現在兩個或多個地理上相當遠離的區域時,即為隔離分佈。
影響物種分布的因素
物種分布格局可能因季節、人類分布、資源以等非生物和生物因素而改變。
非生物
非生物因素主要分為三類:
- 氣候因素,包括陽光、大氣、濕度、溫度和鹽度;
- 土壤因素,與土壤有關的非生物因素,如土壤的粗糙度、當地的地質條件、土壤酸鹼度和透氣性;
- 社會因素,包括土地使用和水的供應。
較乾燥的地區可看到非生物因素對物種分布影響的典例:一個物種的多數個體會聚集在水源周圍,群聚分布。
北冰洋多樣性(Arctic Ocean Diversity,ARCOD)項目的研究人員記錄了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周圍海域的暖水甲殼類動物數量不斷增加。ARCOD是海洋生物普查的一部分,是一個為期10年的大型項目,有80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參與,旨在摸清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分布和豐富度。海洋生物大多受全球暖化的效應影響越來越大。該研究表明,隨著海洋溫度的升高,物種開始遷入嚴寒的北極水域。連雪蟹的分布範圍都向北擴張了500千米。
生物
生物因素,如捕食、疾病以及對食物、水和配偶等資源的種間和種內競爭,也會影響物種的分布方式。例如,鵪鶉環境中的生物因素包括其獵物(昆蟲和種子)、其他鵪鶉的競爭,以及其捕食者,如土狼。[6]群體、群落或其他聚集分布使族群能夠更早發現更遠的捕食者,並建立有效防禦。另一方面,由於資源有限,族群可能會均勻分布以儘量減少競爭[7],例如森林中,由於要競爭陽光,樹木的分布相對均勻。[8]
由於全球化趨勢和運輸業的擴張,人類是導致物種分布擴張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例如,大型油輪常在一個港口裝滿壓載水,然後在另一個港口倒空,使水生物種分布範圍擴大。[9]
參見
參考文獻
- ^ 謝姆西努爾·圖爾貢, 張經博, 董正武, 馬曉東, 劉隋贇昊. 乾旱區高寒濕地逆行演替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 微生物學報, 2023, 63(4): 1603-1617.
- ^ Population size, density, & dispersal (article). Khan Academy. [2021-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6) (英語).
- ^ Turner, Will. Interactions Among Spatial Scales Constrain Species Distributions in Fragmented Urban Landscapes. Ecology and Society. 2006-08-16, 11 (2). ISSN 1708-3087. doi:10.5751/ES-01742-110206 (英語).
- ^ Colautti, Robert I.; MacIsaac, Hugh J. A neutral terminology to define 'invasive' species (PDF).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2004, 10 (2): 135–41 [2022-05-07]. ISSN 1366-9516. doi:10.1111/j.1366-9516.2004.00061.x.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7-04).
- ^ Richardson, David M.; Pysek, Petr; Rejmanek, Marcel; Barbour, Michael G.; Panetta, F. Dane; West, Carol J. Naturalization and invasion of alien plants: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2000, 6 (2): 93–107. ISSN 1366-9516. doi:10.1046/j.1472-4642.2000.00083.x.
- ^ Biotic factor. [2022-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 ^ Campbell, Reece. Biology. eight edition
- ^ Abiotic factor. [2022-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 ^ Hülsmann, Norbert; Galil, Bella S., Leppäkoski, Erkki; Gollasch, Stephan; Olenin, Sergej , 編, Protists — A Dominant Component of the Ballast-Transported Biota, Invasive Aquatic Species of Europe. Distribution, Impacts and Management (Springer Netherlands), 2002: 20–26, ISBN 9789401599566, doi:10.1007/978-94-015-9956-6_3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