ㄑㄩˊㄊㄢˊ藏語稱「卓倉拉康果丹代」(藏語གྲོ་ཚང་ལྷ་ཁང་གཽ་ཏམ་སྡེ།威利轉寫gro tshang lha khang gō tam sde),又稱「卓倉多杰羌」(藏語གྲོ་ཚང་རྡོ་རྗེ་འཆང།威利轉寫gro tshang rdo rje 』chang),意為「卓倉持金剛佛寺」,位於中國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鎮,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2][3]

瞿曇寺
瞿曇寺,左側為寶光殿。圖中間偏右的寶光殿旁的小建築為小經堂,遠處可見兩座白塔。
基本資訊
國家中國
位置 中國青海省海東地區樂都區瞿曇鎮
座標36°21′18″N 102°17′46″E / 36.35500°N 102.29611°E / 36.35500; 102.29611
宗教藏傳佛教
宗派格魯派
子寺藥草台寺
普拉央宗寺
領導活佛智合倉活佛
卓倉曼巴倉活佛
卓倉居巴倉活佛
開基三丹羅追
開山時間1392年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瞿曇寺
地址青海省樂都縣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2-34
認定時間1982年
地圖
瞿曇寺在中國的位置
瞿曇寺
瞿曇寺在中國的位置
地圖

瞿曇寺是中國西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築。[3][4]

歷史

創建

瞿曇寺位於樂都縣城南21公里處的馬圈溝口,面朝瞿曇河,背靠羅漢山,北依松花頂,南對照碑山,為大型明代建築群。[1]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羅喇嘛三丹羅追在其駐地官隆洞興建了一座小佛堂,佛堂內供奉持金剛,並派人赴南京請求明朝朝廷護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賜名「瞿曇寺」,並任命三丹羅追為西寧僧綱司都綱[5]明朝初年的四位皇帝(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先後下了7道敕諭,派太監率工匠歷時36年修建完成瞿曇寺。[2]其中,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下令擴建瞿曇寺,並且用行政命令擴大了該寺上層僧人的宗教首領地位及經濟特權。明仁宗明宣宗進一步擴大了該寺的政治經濟特權。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瞿曇寺隆國殿完工,瞿曇寺的規制更加宏偉。[5]

明朝初年,朝廷封瞿曇寺創寺僧人三羅喇嘛(即三丹羅追)為大國師,授西寧衛僧綱司都綱,並封土地、劃林地,派兵保護寺院,連年布施及賞賜寶物,使瞿曇寺成為安多政教合一的大寺,是明朝同青海藏區進行聯繫,推行「撫邊」政策的樞紐。[2]

卓倉

經過發展,瞿曇寺在明朝逐漸成為雄偉的宮殿式建築群。控制瞿曇寺的來自西藏卓窩壠的桑傑扎西的家族也逐漸成為湟河地區的重要地方家族勢力,該家族因「卓窩壠」而得名「卓倉」。因為桑傑扎西是瑪爾巴譯師的後裔,所以有時將「卓倉」也稱作「瑪爾倉」,但「瑪爾倉」一名用得不廣。明朝宣德年間以前,「卓倉」僅為族稱。宣德二年(1427年),明朝朝廷將樂都南川條溝作為瞿曇寺的「拉迪」(藏語,意為「香火莊」)後,「卓倉」才逐漸由族稱變為族稱兼該家族所在地區名稱。明初,漢族開始稱「卓倉」為「卓倉家」或「梅家」,因為 「卓」的藏語意思是「麥子」,為了符合漢族的習慣便寫作「梅」。到了明朝宣德年間,樂都南山七條溝地區已經被漢族人稱為「七溝海子」,成為瞿曇寺法定之香火莊,並由此成為卓倉家的地盤。管理該地盤的瞿曇寺囊瑣政權又稱「卓倉囊瑣」或「梅家衙門」。[5]梅家一直掌握當地實權,直到1949年前夕的瞿曇寺的管家梅香曲[3][4]

藏語地名中,寺院地名較為普遍,即一個地區以該地區有較大影響的寺院為名,比如西納、龍本、申中、祁家、米納、雪巴等六個部族所居的湟中地區,因塔爾寺的興建而稱為「塔爾寺地區」(藏語稱「袞本」)。卓倉地區則並未因瞿曇寺而得名「瞿曇寺地區」,當地藏族人將南山七溝地區稱作「卓倉」,稱瞿曇寺為「卓倉多傑羌」或「卓倉寺」,當地藏人自稱「卓倉巴」或「卓倉哇」。[5]

活佛系統、屬寺與寺院的衰落

瞿曇寺原來屬於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寺院。明朝末年,格魯派興起後,瞿曇寺改宗格魯派,出現智合倉卓倉曼巴倉卓倉居巴倉三個活佛轉世系統。其中,智合倉活佛系統將瞿曇寺的創建者三丹羅追追認為第一世,歷世智合倉活佛為該寺寺主。實際上,智合倉活佛的轉世系統開始於清朝康熙年間獲封為「灌頂淨覺弘濟大國師」的班覺丹增。二世智合倉活佛羅桑丹貝尼瑪、三世智合倉活佛噶桑丹增嘉措、四世智合倉活佛羅桑噶桑嘉措曾先後出任塔爾寺第三十六任、第五十六任、第七十六任法台。卓倉曼巴倉活佛系統的羅桑貢卻尼瑪曾任塔爾寺曼巴扎倉第十五任堪布。卓倉居巴倉活佛系統的噶桑扎西嘉措曾任塔爾寺居巴扎倉第三十九任堪布及塔爾寺第五十任法台。到1949年前夕,瞿曇寺的三個活佛系統僅餘智合倉、卓倉居巴倉兩個活佛系統,而卓倉曼巴倉活佛系統已經消亡。[3][4]

瞿曇寺出身於梅家的班覺丹增是第一世(不計追認)智合倉活佛清朝康熙年間獲清朝封為「灌頂淨覺弘濟大國師」,其侄阿旺宗哲也獲同樣封號。雍正元年,羅卜藏丹津反清,瞿曇寺受牽連,寺主阿旺宗哲被清朝囚禁於蘭州七年,清朝所賜的印誥也被收回。此後,瞿曇寺逐漸衰落。[3][4]

瞿曇寺在歷史上曾經領屬13座寺院。但這13座寺院的情況缺少詳細的記載。《安多政教史》載,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瞿曇寺有10座屬寺,即被稱為「卓倉貢扎什倫布」的藥草台寺,瞿曇寺背後的宗塔靜房、甲本靜房、傑拉靜房,瞿曇寺正面的辛欽靜房,瞿曇寺東邊約900米處的尕楞桑珠林寺,瞿曇寺上部溝腦的多傑扎瑪靜房、角加靜房、交頭洞靜房,位於如今中壩藏族鄉普拉央宗寺。這10座屬寺中,除了藥草台寺普拉央宗寺之外,規模均較小,1949年前夕多早已消亡。藥草台寺是瞿曇寺的下院,為瞿曇寺僧眾主要的學經之所,普拉央宗寺則是瞿曇寺僧眾的主要靜修地。[3][4]

明清時期,瞿曇寺負責管轄瞿曇寺溝、峰堆溝、高店溝、馬哈拉溝、觀音堂溝、雙塔溝、虎狼溝等7條溝(當地人稱「海子」)。清朝初年,當地有「七份佛差,三份縣差」的說法,即農民納差十分,先給瞿曇寺七分,再給縣衙門三分,可見瞿曇寺所收民糧很多。清朝雍正年間,因受羅卜藏丹津事件牽連,清朝取消了佛差,命令「糧入大倉,民歸縣」。瞿曇寺不再享有政教合一的統治權力。此後,瞿曇寺購買了附近將近5000畝土地,將土地租給農民,以地租為主要收入。根據中共樂都縣委統戰部的統計資料,1954年,該寺「公眾占有水地38.5畝,山地37畝,私人占有山地19.7畝,旱地8.5畝。」合計水地38.55畝,山地56.7畝,旱地8.5畝;此外還有「樹林9處,計29.7畝,成材樹木3600棵,油房水磨各1座、馬1匹、騾2頭、牛3頭、羊13隻、豬4頭;另有黃金36兩,白銀5000兩,白洋2100塊,作為高利貸或經商資金。」「1958年時,土地達144.8畝(內私人土地40.5畝),馬、牛共51頭(匹)。」[4]

瞿曇寺的僧眾到明朝末年達到500多人,清朝末年為300多人,1949年前夕為60多人。1958年前夕,該寺僅餘18戶34人(其中活佛2人(智合倉活佛倉成善卓倉居巴倉活佛梅居巴),完德12人);主要僧職除兩位活佛之外,還有管家梅根登梅香曲。該寺在智合倉活佛之下設法台、僧官、經頭各1人,任期均為3年,負責宗教事務,另外設有眾僧管家4人,任期1年,負責寺院的行政事務。瞿曇寺內設有時輪學院。[4]

1958年後,瞿曇寺成為青海省獲得保留的11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瞿曇寺被關閉,直到1980年重新開放。 [3]

1990年代的總體維修

1982年,瞿曇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5年,國家文物局派專人組織青海省外的施工隊對瞿曇寺瞿曇殿進行落架大修。此後,青海省文化廳文物處組織人員對瞿曇寺文物建築的病害及殘損情況開展調查,自1991年起,多次向國家文物局書面報告及專程匯報。國家文物局領導及專家馬自樹羅哲文宿白郭旃傅連興晉宏逵等人先後赴瞿曇寺視察。同時,青海省文化廳委託天津大學建築學系設計瞿曇寺維修總體方案。1995年3月30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古建築專家組專題論證會,瞿曇寺被列為首個項目交付此次論證會審議,論證會通過了瞿曇寺維修總體方案。1995年4月13日,國家文物局領導批准了瞿曇寺維修方案,以文物文字〔95〕285號文件正式立項。[2]

該文件下達之後,1995年5月3日,青海省文化廳召開了廳長辦公會,專題部署瞿曇寺維修工作。辦公會後,成立了以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白瑪為組長,青海省文化廳廳長陳秉智為第一副組長的「瞿曇寺維修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以青海省文化廳副廳長蘇生秀為主任的瞿曇寺維修辦公室,並決定由青海省古代建築考古勘探公司(1994年10月正式成立)承擔施工工程,聘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傅連興王其亨為技術顧問,孫儒澗為工程技術指導。1995年5月6日,瞿曇寺維修工程第一期開工,這是瞿曇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維修工程,也是青海省文物部門首次直接承擔重大文物建築修復工程。1996年,瞿曇寺維修進入第二期第一階段工程,主要項目為4座小配殿、4座看趣塔、囊謙院落(活佛宅院),於1996年6月通過驗收。1997年,進入第二期第二階段工程,主要項目為寶光殿。1997年4月,在對瞿曇寺前院進行工程勘探時,發現埋在地表下鋪於明朝初年的甬路、散水、排水道等的遺蹟。此外,在施工中還發現了其他眾多文物。1998年,第二期第三階段工程開始。[2]

現狀

該寺因所藏珍貴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畫而聞名。該寺現存明朝漢藏文對照御製碑以及明清匾額十塊,明朝宣德二年所鑄青銅大鐘一口,香爐三鼎,明鈸、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米拉日巴石雕像,明清皇帝所賜的金印、景泰藍花瓶、象牙塔等許多珍貴文物。該寺左右迥廊的壁畫大約四百平方米,主要為佛本生故事。寺內還珍藏著《甘珠爾》、《丹珠爾》、《宗喀巴大師文集》等佛經及著作三百多部,並有迎請自印度舍利近百顆,供奉在佛塔內。寺內還有明末清初種植的白旃檀樹[3]信仰藏傳佛教藏族蒙古族土族等民族將該寺視為佛教聖地,多來進香朝拜。該寺也是青海省最為知名的花兒盛會區之一。[1]

建築

 
瞿曇寺的壁畫之一

據說,瞿曇寺的創建者三羅喇嘛(三丹羅追)選擇此地時,羅漢山上有參天的松柏,瞿曇河畔楊柳依依,一股清泉在山間流淌。三羅喇嘛在此放下禪杖歇息,臨行時忘記攜帶禪杖,返回取時,禪杖已經在泉水邊紮根生長,後來成了代表高禖珍珠樹[1]

瞿曇寺位於略呈正方形的城堡內,該城堡為土城,名為「新城」。寺院占新城面積的三分之二,占地面積1.5公頃,建築面積大約有10,000平方米,分為前、中、後三進院落。寺院坐西北朝東南,中軸線上主要建築依次為:[1]

  • 山門:面闊三間,面積約150平方米。[1]
  • 金剛殿:前院西側有金剛殿,為前院、中院的分界及過道。[1]
    • 御碑亭:藏語稱為「四門碑亭」,兩座,分別位於前院左右兩側。[1]
  • 瞿曇寺殿:位於中院前部,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清朝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並改建。 [1]
    • 三世佛殿:位於瞿曇寺殿前東北側。[1]
    • 護法殿:位於瞿曇寺殿前西南側。[1]
    • 小鐘樓、小鼓樓:小鼓樓位於瞿曇寺殿和三世佛殿之間。小鐘樓位於瞿曇寺殿和護法殿之間。[1]
    • 鎮煞佛塔(看趣塔):四座,白色,分別位於瞿曇寺殿外四角。四座塔中,以「度母塔」最為古老。[1][2]
  • 寶光殿:位於中院後部,明朝永樂十六年(1418年)完工。[1]
    • 小經堂:兩座,分別位於寶光殿左右。[1]
  • 隆國殿:俗稱大殿,和瞿曇寺殿、寶光殿位於同一中軸線上。建於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隆國殿為瞿曇寺最高大的建築,面積大約900平方米,重檐廡殿頂,四面設有明廊,立於須彌座台基上,前有月台,月台左右各設九級踏垛,四面圍以紅砂石欄杆。[1][3]
    • 大鐘樓、大鼓樓:位於隆國殿前左右兩側,上設有隔扇檻窗,平台外加護欄。 [1]
    • 壁畫廊(七十二間走水廳):內有巨幅彩色壁畫,面積大約400平方米,繪有佛教傳說,如《叨利天眾迎佛升天宮圖》、《善明菩薩無憂樹下降生》、《淨飯王新城七寶衣履太子體》、《龍王迎佛入龍宮圖》、《六宮娛女霧太子歸宮圖》等。壁畫形象生動,色彩鮮艷。 [1]
    • 囊謙院落(活佛宅院):位於寺院主體建築外的東北側。[2]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 謝佐:《瞿曇寺》,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 青海省文化廳 編著,格桑本 主編:《瞿曇寺(畫冊)》,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K),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