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經濟
福建省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0年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十二位。1979-2007年29年按絕對數比較,2007年GDP總量為1978年的138.02倍;按不變價格推算(以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平為基準),GDP年平均增長率12.4%,增長速度次於廣東、浙江等二省份居全國第三位,2010年GDP增長13.8%,僅次於天津市、重慶市、四川省,增幅居全國第四位。2016年GDP總量2.59萬億人民幣[1]。同年,福建省為中央政府提供了644億元的財政盈餘,在六個能為中央政府提供財政盈餘的省級行政區中排名第六[2]。
歷史
1980年代以前,福建由於處於潛在的台海戰爭前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對福建的投資極少,經濟發展緩慢。1978-2008年,有21年GDP年增長率高於10%,GDP增幅最高的年份為1993年,年增長率達到22.6%。福建省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從1978年的第22位,至2007年上升至第10位;福建省1981年GDP總量首次突破100億元,1993年GDP突破1千億元,2008年突破1萬億元。據初步核算,2010年福建省地區生產總值為14357.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432元,比上年增長13.0%,三次產業比例為9.5∶51.3∶39.2[3]。
各類產業
工業
1980年代以後,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合理利用僑資和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先後建立廈門經濟特區、馬尾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開放城市和台商投資區。2005年兩岸開始互訪,台海戰爭的可能性大大減少,以及中央政府提出加快海西發展,福建獲得中央難得的投資。經過數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福建目前已是中國各省市中人均GDP較高的省份,僅次於北京,上海,江蘇,與浙江相當。福州、廈門、泉州所在的閩東南地區,經濟較為發達。鄉鎮企業穩步發展,農村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工業以輕型為主、門類齊全,形成以福州、廈門、泉州、漳州、三明、莆田、南平、邵武、永安、龍巖、漳平等為中心的工業區,以輕工、電子、食品、水產加工為骨幹的沿海工業和以原材料、紡織、森工、化工為骨幹的內地鐵路沿線工業配置的格局。
農業
福建多山,耕地缺乏。稻米是主要農作物。全省有17個糧食生產基地縣。水田面積約占耕地面積的81%,閩北、閩西北水田多為浸冬田型,宜種雙季稻與單季晚稻;閩東南大面積水田多為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的稻-稻-麥水旱輪作制。福建是中國發展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甘蔗畝產與含糖率均居全國之冠。2010年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省糧食種植面積1848.45萬畝,糧食產量661.89萬噸,其中稻穀507.94萬噸。面積
- 稻穀面積1282.24萬畝
- 菸葉種植面積97.28萬畝
- 油菜種植面積167.49萬畝
- 蔬菜種植面積 1000.40萬畝
商業
福建自古以來海路通商貨運興盛,2009年5月14日中國政府網全文刊登《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4]。從此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進度,2011年7月29日起至兩岸小三通自由行開放,2015年後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始上路,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落地政策,分為平潭片區、廈門片區、福州片區。
以福建為總部的企業:
2013《財富》中國500強企業(12家):
興業銀行 | 廈門建發 | 紫金礦業 | 廈門國貿 |
廈門象嶼 | 永輝超市 | 廈門金龍 | 三鋼閩光 |
廈門信達 | 福耀玻璃 | 廈門鎢業 | 廈門廈工 |
其餘省級重點企業
廈門航空 | 戴爾(中國) | 聯想移動 | 中國龍工 | 東南汽車 |
普甜食品 | 超大現代 | 聖農發展 | 恆安國際 | 禹洲地產 |
七匹狼 | 勁霸 | 利郎 | 安踏體育 | 特步國際 |
361度 | 匹克體育 | 鴻星爾克 | SBS潯興 | 國脈科技 |
星網銳捷 | 新華都 | 南孚電池 | 飛毛腿 |
參考文獻
- ^ 盧伯華、周凡鈺. 大陸各省市GDP地圖 已有5省超越台灣. 中時電子報. 2016-02-10 [2018-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9) (繁體中文).
- ^ 重磅:神奇的财政平衡术,31省财政转移支付全景图. 新浪網. 2017-08-07 [2018-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30) (簡體中文).
- ^ 2010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7).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8-17.
- ^ 国务院发布加快建设海西意见全文. 海都資訊網. [2009-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8)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