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沙福公爵威廉·德拉波爾
威廉·德拉波爾(英語:William de la Pole,1396年10月16日—1450年5月2日),第一代沙福公爵,1447年至1450年擔任海軍大臣。綽號傑克納佩斯,是百年戰爭期間的英格蘭大亨、政治家和軍事指揮官。他成了軟弱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的寵兒,因此成為英國政府的領導人物,他與當時許多王室政府的失敗特別是在英法戰爭中的失敗聯繫在一起。沙福也出現在莎士比亞的《亨利六世》第一和第二部分中。
威廉·德拉波爾 | |
---|---|
第一代沙福公爵 | |
任期 1447年—1450年 | |
君主 | 亨利六世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沙福郡 | 1396年10月16日
逝世 | 1450年5月2日 英吉利海峽 | (53歲)
父母 | 父:麥克·德拉波爾 母:凱瑟琳·斯塔福 |
他參加了百年戰爭,參加了亨利五世的戰役,然後繼續為亨利六世在法國服役。他是包圍奧爾良失敗的英格蘭指揮官之一。他支持通過外交而不是軍事手段解決法國日益惡化的局勢,[1][2]這一立場後來與亨利六世產生了良好的共鳴。
沙福成為政府中的主導人物,在這一時期的主要政策中處於領先地位。[3]他在組織《圖爾條約》(1444年)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並安排國王與安茹的瑪格麗特結婚。沙福政治生涯結束時,他被許多人指控行政失當,被迫流亡。途中,他被一群憤怒的暴徒抓住,接受模擬審判,並被斬首。
他的財產被沒收歸王室所有,但後來歸他獨生子約翰所有。他的政治繼任者是薩莫塞特公爵。
1430年,威廉·德拉波爾和傑弗里·喬叟的孫女愛麗絲·喬叟結婚,兩人的獨子約翰·德拉波爾於1442年出生,是第二代沙福公爵。
生平
威廉·德拉波爾出生於沙福郡科頓,是第二代沙福伯爵麥可·德拉波爾的次子,是其妻凱薩琳·德斯塔福所生,她是休·德斯塔福和菲利帕·德博尚的女兒。
他幾乎一直參與法國的戰爭,在阿夫勒爾圍城戰(1415年)期間受了重傷,他的父親死於痢疾。同年晚些時候,他的哥哥第三代沙福第三伯爵麥可在阿讓庫爾戰役中陣亡,[4]威廉繼任第四代伯爵。他曾在亨利五世統治時期的所有後期法國戰役中服役,儘管他年輕,但在1421年至1422年的諾曼第行軍中擔任最高統帥。
1423年,他在香檳與索茲伯里伯爵托馬斯會合。1424年8月17日,他在貝德福公爵約翰的領導下參加了韋納伊戰役,在接下來的四年中,他一直是索茲伯里指揮戰鬥的主要中尉。[1]索茲伯里死後,他在奧爾良之圍(1429年)中成為英軍的共同統帥。
1429年,聖女貞德解救了這座城市,他成功撤退到了雅爾若,並在那裡於6月12日被迫投降。他被一位名叫吉約姆·雷諾的法國鄉紳俘虜。伯爵欽佩這位年輕士兵的勇敢,決定在投降前封他為騎士。這一授爵在法國歷史和文學中一直很有名,作家大仲馬也曾講述過。他被法國國王夏爾七世囚禁了2年,在連續14年的戰場服役後,於1431年被贖回。
1434年回到英格蘭後,他被任命為沃林福德城堡的治安官。他成了樞機主教亨利·博福特的朝臣和親密盟友。儘管阿拉斯會議在外交上失敗了,但樞機主教的權威依然強大,沙福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1]
他在這一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在1444年談判亨利六世國王與安茹的瑪格麗特的婚姻,儘管最初他並不情願,但最終達成了這一協議,並包括兩年的休戰。[1]這使他從沙福伯爵晉升為侯爵。然而,協議中加入了一項秘密條款,將曼恩和安茹歸還法國,這導致了他的垮台。
1447年,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因叛國罪被捕後不久)和樞機主教博福特去世,沙福成為軟弱順從的亨利六世王位背後的主要權臣。不久,他被任命為侍從、英格蘭海軍上將和其他幾個重要職位。他於1447年被封為彭布羅克伯爵,1448年被封為沙福公爵。然而,沙福被懷疑對漢弗萊之死負有責任,[1]後來又被懷疑為叛徒。
7月16日,他在坎德威克街的玫瑰莊園秘密會見了迪努瓦伯爵讓,這是他們在倫敦計劃發起對法國的入侵的幾次會面中的第一次。沙福把會議紀要交給了奧爾良圍城中的法國英雄迪努瓦。據傳沙福從未向迪努瓦支付過2萬英鎊的贖金。財政大臣拉爾夫·克倫威爾希望沙福徵收重稅;公爵強大的敵人包括約翰·帕斯頓和約翰·法斯托夫爵士。許多人指責沙福的隨從在東盎格利亞無法無天。[5]
在接下來的三年裡,英格蘭在法國北部(魯昂、諾曼第等地)幾乎完全喪失了屬地。沙福不可避免地要為這些失敗承擔責任,部分原因是曼恩和安茹因與亨利六世的婚姻談判而失去。1449年11月,議會開會時,反對派通過迫使財政部長亞當·莫林斯辭職來顯示其實力。[1]
1450年1月9日,莫林斯在樸茨茅斯被水手謀殺。沙福意識到對自己的攻擊是不可避免的,他大膽地向議會中的敵人發起了挑戰,訴諸他長期以來為公眾服務的光榮記錄。然而,他於1月28日被捕,被囚禁在倫敦塔,並在議會被下議院彈劾。
國王介入保護他的寵臣,他被判放逐五年,但在前往加來的途中,他的船被「塔上的尼古拉斯號」船攔截。沙福被捕,接受模擬審判,並斬首處決。[6][7]他後來在多佛附近的沙灘上被發現,[8]屍體可能被帶到沙福的一座教堂,可能是溫菲爾德。按照他的意願,他被他的遺孀愛麗絲安葬在赫爾的卡圖西修道院裡,而不是像人們常說的那樣,安葬在溫菲爾德的教堂里。修道院由他的祖父第一代沙福伯爵於1377年建立,1539年解散,大部分原有建築在1642年和1643年的內戰中兩次赫爾圍城後都沒有倖存下來。[9]
婚姻和後代
沙福於1430年11月11日(許可證日期)與愛麗絲·喬叟(1404-1475)(作為她的第三任丈夫)結婚,她是牛津郡埃維爾姆的托馬斯·喬叟的女兒,也是著名詩人傑弗里·喬叟及其妻子菲利帕·羅特的孫女。1437年,亨利六世授權這對夫婦在埃維爾姆為13名窮人建立了一個聖堂和救濟院,他們在埃維爾姆、白金漢郡、漢普郡和威爾特郡都獲得了土地;慈善信託一直延續到今天。[10]
沙福唯一已知的合法兒子約翰於1463年成為第二代沙福公爵。[11]沙福還生了一個私生女簡·德拉波爾。據說她的母親曾是修女,叫馬琳·德凱。
投降(1429年6月12日向聖女貞德的法國-蘇格蘭軍隊投降)前夜,他與一名從事神聖職業的剃了發的修女躺在床上,修女的名字是馬琳·德凱,他通過修女有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現在與牛津郡的斯托納德結婚了。[12]
簡·德拉波爾(1494年2月28日去世)於1450年前與來自牛津郡派頓的斯托諾的托馬斯·斯托諾(1423-1474)結婚。他們的兒子威廉·斯托諾下級勳位爵士娶了蒙塔古侯爵約翰的女兒安妮·內維爾,並育有兩個孩子:約翰·內維爾,娶了赫瑞福龐斯本的約翰·福茨克爵士的女兒瑪麗·福茨克,但死後無嗣;安妮·斯托諾嫁給了阿德里安·福特斯克爵士,他在馬刺戰役中表現出色;他於1539年被斬首。
托馬斯·斯托諾和簡·德拉波爾的另外兩個兒子是愛德華和托馬斯。托馬斯·斯托納與大衛·布雷克諾克爵士的女兒薩維拉結婚。[13]他的玄孫托馬斯·斯托納(1626年12月18日—1683年9月2日)於1651年與伊莉莎白·內維爾(1641年出生)結婚,伊莉莎白是亨利·伯加文尼勳爵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凱薩琳·沃克斯的女兒,凱薩琳是喬治·沃克斯的女兒,哈洛登的愛德華·沃克斯勳爵的姐姐。[14]托馬斯的兒子約翰·斯托納(1654年3月22日—1689年11月19日)於1675年7月8日與瑪麗·塔爾博特女領主結婚,她是士魯斯柏立伯爵弗朗西斯和其妻、約翰·康耶斯爵士的女兒簡·康耶斯的女兒。[15]
名字 | 出生 | 去世 | 備註 |
---|---|---|---|
由1430年11月11日所娶的埃維爾姆的托馬斯·喬叟的女兒愛麗絲(1404年—1475年)所生 | |||
第二代沙福公爵約翰·德拉波爾 | 1442年9月27日 | 1492年 | 先娶瑪格麗特·博福特女領主(無子女),再娶約克的伊莉莎白(有子女) |
修女和情婦馬琳·德凱所生 | |||
簡·德拉波爾 | 約1430年3月 | 1494年2月28日 | 嫁托馬斯·斯托諾 |
綽號
沙福的綽號「Jackanapes」來自「那不勒斯的傑克」,這是當時猴子的俚語名稱。這可能是因為他的紋章徽章上有一個「猿猴木屐」,即拴在一隻寵物猴上以防它逃跑的木塊。[16]由於人們普遍認為沙福是暴發戶,因此「Jackanapes」一詞後來被理解為一個無禮或自負的人;他的曾祖父是赫爾的一位羊毛商人。
文學形象
- 沙福是兩部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主要人物。《亨利六世》第1部分描述了他對亨利和瑪格麗特婚姻的談判。莎士比亞的版本中沙福愛上了瑪格麗特。他談判婚姻,以便他和她能彼此親近。第2部分描述了他的恥辱和死亡。莎士比亞違背歷史記錄,寫作亨利以沙福同謀謀殺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的罪名將其放逐。沙福被一個名叫沃爾特·惠特莫爾的海盜謀殺(實現了劇中早些時候的一個預言,宣稱他將「死於水邊」),瑪格麗特後來帶著他被砍下的頭來到她的城堡,悲痛不已。
- 他的遭到謀殺是英國傳統民謠「六位公爵釣魚」(Roud#78)的主題。
- 沙福是蘇珊·庫蘭的歷史小說《蒼鷺的捕獲》(1989)中的主人公。
- 他在瑪格麗特·弗雷澤的十七部弗雷維斯夫人偵探小說中扮演了一個角色,故事發生在14世紀40年代的英格蘭。
- 沙福是辛西婭·哈內特兒童歷史小說《壁爐上的文字》(1971)中的一個重要人物。
- 沙福是傑弗里·希爾的十四行詩《葬禮音樂》(首次發表於《站》雜誌;收錄於《大圓木》,安德烈·多伊奇,1968年)中的三位獻身者之一。希爾在詩後的隨筆中推測了他。
- 沙福是康恩·伊古爾登的《玫瑰戰爭:風暴鳥》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該書講述了百年戰爭的結束和玫瑰戰爭的開始。
另見
注釋
- ^ 1.0 1.1 1.2 1.3 1.4 1.5 Kingsford 1911,第27頁.
- ^ Wagner 2006,第260頁.
- ^ Britannica 1998.
- ^ Bennett 1991,第24頁.
- ^ Curran 2011,第261–2頁.
- ^ Hicks 2010,第68頁.
- ^ Kingsford 1911.
- ^ Davis 1999,letter 14, pp. 26–29.
- ^ Page 1974,第190–92頁.
- ^ History. The Ewelme Almshouse Charity. [202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英語).
- ^ Richardson 2011,第359頁.
- ^ HMC 1872,第279–280頁.
- ^ Burke 1835,第441頁.
- ^ Burke 1835,第442頁.
- ^ Burke 1835,第443頁.
- ^ Fox-Davies 1909,第469頁.
參考
- Bennett, Michael. Agincourt 1415: Triumph against the odds. Osprey Publishing. 1991-05-23. ISBN 978-1-85532-132-8.
- Britannica eds. William de la Pole, 1st duke of Suffolk.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998-07-20 [2022-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1).
- Burke, J. A Genealogical and Heraldic History of the Commoner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2. London: Henry Colburn. 1835.
- Davis, N. (編). The Paston Lett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19-283640-3.
- Fox-Davies, A.C. A Complete Guide to Heraldry. London: T.C. & E.C. Jack. 1909.
- Hicks, M. The Wars of the Ros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300-11423-2.
- HMC. Third Report of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Historical Manuscripts. London: Stationery Office. 1872. OCLC 223375408.
- Kingsford, C.L. (1896). "Pole, William de la, fourth Earl and first Duke of Suffolk (1396–1450)". Sidney Lee, e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46. London: Smith, Elder & Co.
- 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Kingsford, Charles Lethbridge. Suffolk, William de la Pole, Duke of. Chisholm, Hugh (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6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7–28. 1911. 本條目包含來自
- Page, W. (編). A History of the County of York: Volume 3. Victoria County History. 1974.
- Richardson, D. Kimball G. Everingham , 編. Magna Carta Ancestry 4 2nd. Salt Lake City. 2011: 144. ISBN 978-1-4609-9270-8.
- Wagner, J.A. Encyclopedia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Greenwood Press. 2006. ISBN 978-0-313-32736-0.
- Watts, J. Pole, William de la, first duke of Suffolk (1396–1450) .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online.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doi:10.1093/ref:odnb/22461.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傳記
- Curran, Susan. The English Friend. Norwich: Lasse Press. 2011. ISBN 978-0-9568758-0-8.
- Fryde, E.B. The Wool Accounts of William de la Pole: a study of some aspects of the English wool trade at the start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St. Anthony's Press, Borthwick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1964. ISBN 978-0-900701-26-9.
- Griffiths, R.A. The Reign of King Henry V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ISBN 978-0-520-04372-5.
- Richardson, Douglas. Kimball G. Everingham , 編. Plantagenet Ancestry. Baltimore, MD: Genealogical Publishing Co. 2004. ISBN 978-0-8063-1750-2.
- Watts, J. Henry VI and the Politics of Kingship. Cambridge UP. 1996. ISBN 978-0-521-42039-6.
- Williams, E.T.; Nicholls, C.S. (編).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8th supple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ISBN 978-0-19-865207-6.
官銜 | ||
---|---|---|
前任: 第二代艾希特公爵 |
海軍大臣 1447–1450 |
繼任: 第三代艾希特公爵 |
英格蘭貴族爵位 | ||
新頭銜 | 沙福公爵 (1448年設立) 1448年7月2日 – 1450年5月2日 |
繼任者: 約翰·德拉波爾 |
沙福侯爵 (1444年設立) 1444年9月14日 – 1450年5月2日 | ||
前任者: 麥可·德拉波爾 |
沙福伯爵 (1385年設立) 1415年10月25日 – 1450年5月2日 | |
前任者: 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 |
彭布羅克伯爵 (1447年設立) 1447年2月23日 –1450年5月2日 |
沒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