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氏是中國漢族古代的一個氏族,黃帝時縉雲氏有人當夏官,後代中有人叫饕餮。《史記》卷一,第43頁:「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1]

黃帝的號

黃帝號縉雲氏[2],縉雲氏的其中一支後裔居於洞庭湖與鄱陽湖之間的地區[3],成為三苗部落[4][5],與堯舜為敵。

參考文獻

  1. ^ 唐孫逖《送楊法曹按括州》:「東海天台山,南方縉雲國」。 余紹宋主編《民國浙江通志稿》:   古代所傳,夏禹之前,浙江蓋有二國,一為縉雲氏,在今縉雲縣,《志》所謂黃帝之臣夏官受封於此是也;一為防風氏,在今武康縣(德清),《魯語》所謂汪芒氏之君,世守封要之山者也。 梁虞荔《鼎錄》:「金華山,黃帝作一鼎,高一丈三尺,大如石瓮,象龍騰雲,百神螭獸滿其中,曰:真金作鼎,百神率服。』」 劉峻《東陽金華山棲志》:「神居奧宅,是以帝鴻游斯此鑄鼎,雨師寄此乘煙,故澗勒赤松之名,山貽縉雲之號」 金華郡,即婺州,南朝陳時稱縉州。永康市,原稱永康縣,三國吳大帝赤烏八年,分烏傷縣(今義烏市)南界上浦鄉地設永康縣。 《新唐書·地理志》云:婺州永康縣「本縉雲。」 《左傳》:「投渚四裔,以御魑魅」。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貸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漢馬融曰:「縉雲,國名,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
  2. ^ 《正義》按黃帝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之次子,號曰有熊氏,又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今括州縉雲縣,蓋其所封也」。 漢郭子橫《漢武洞冥記》,晉崔豹《古今注》,南朝謝靈運《山居賦》、王微《黃連贊》,劉澄之《宋永初山川古今記》、劉竣《東陽金華山棲志》、北魏《元爽墓志銘》、高允《鹿苑賦》都如此斷為黃帝別名。
  3. ^ 《戰國策·魏策》云:「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
  4. ^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孔安國注「三苗」云:「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也。」
  5. ^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正義注「堯舜放逐骨肉」云:「帝系雲堯,黃帝之後;舜,顓頊之後。四凶之內,有承黃帝、顓頊者,而堯舜竄之,故放逐骨肉耳。四凶者,共工、三苗、伯鯀及驩兜,皆堯舜之同姓,故云骨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