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芳居古厝
25°00′42″N 121°32′51″E / 25.011679°N 121.547429°E
義芳居古厝 | |
---|---|
位置 | 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三段155巷128號 |
建成時間 | 1876年 |
官方名稱 | 義芳居古厝 |
類型 | 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宅第 |
評定時間 | 1989年8月18日 |
詳細登錄資料 |
義芳居古厝,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安區青峰里、臺灣大學保留地的三合院,居民為避免被臺灣大學徵收拆除而主動提報為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由來與建身
清治時期,大加蚋堡下內埔地區,是泉州府安溪縣籍民的墾拓地[1]。在艋舺經營芳蘭記的陳振師(陳文俊),率領族人到下內埔,即今天基隆路、辛亥路一帶的青峰里為核心買地墾田,因此,後人便以其商號為該地區之名[2]。陳振師先在嘉慶八年(1803年)建立芳蘭大厝,由其長子後代所居[3]。光緒二年(1876年),陳朝來在今日的下內埔段三九二地號建立三合院,橫額題「義芳居」,落款為「丙子年」[4]。
義芳居面積六百二十坪,建積二百五十坪[5]。坐東南朝西北,背倚芳蘭山,坐山面水,正廳中央合退凹,中開石框大門[4]。正身及護龍的牆壁皆為堅固的甓所築,外塗石灰[6]。牆身基部由沙岩大塊石條砌成,上部空牛磚砌,方形及圓形漏窗左右各一[5]。磚塊為顏只磚,大都來自福建[7]。較諸一般古厝窗戶多用木材,窗子採用的石材是新店、景美一帶的砂岩[6]。正廳和左右護龍屋頂採用硬山式的燕尾翹脊,上覆以青瓦[3]。雙護龍則採馬背平脊,屋瓦為青黑色仰合瓦[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王啟宗教授表示,義芳居與北臺灣地區安溪籍先民所建的宅地,如臥龍街義德居、深坑黃氏永安居類似,是光緒年間臺灣地區安溪厝的典型代表[8]。
台北盆地早期聚落以散村為主,為提高家居安全,個別的居住單位設有獨立的空間防禦體系,像該屋就建有三座槍樓,但今日僅存一座位於右側外護龍[7]。根據研究,可屈膝射擊的銃眼有廿四個,在建築物四周形成嚴密的火網,反映當時下內埔的社會治安狀況[4]。日治時代的研究報告中,義芳居被認為是相當典型的農村實例,尤其建物的防禦火網構成深受矚目[7]。
義芳居為陳振師三子後代所居,有一脈往不遠處建立玉芳居[3]。因繁衍眾多,義芳居空間日漸不敷使用,因此外護龍有加建情形,左護龍室內空間為因應現代居住環境,地坪改為瓷磚,並加設天花板,但基本格局仍然維持相當完整[7]。
保存與修復
芳蘭大厝、玉芳居、義芳居,並稱「芳蘭三塊厝」[9]。這三屋位於台灣大學校地保留地,玉芳居先遭臺大徵收建立學生宿舍(男七舍)而拆除[3]。1987年,陳家在台第九代子孫陳炳良,為保護祖屋,主動提出讓義芳居成為古蹟[7]。1988年5月16日,經請文獻專家林衡道、淡江大學教授周宗賢、建築師楊仁江會勘後,台北市政府首長會報通過將義芳居及芳蘭大厝列為古蹟,並報請內政部審定[10]。但內政部至次年遲未有回音,加上台灣大學委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對義芳居、芳蘭大厝進行拆遷補償費用估驗、原本代居民力爭的周陳阿春、許文龍市議員,皆因榮星案在押,此舉引起居民嚴重恐慌、產生繪聲繪影的流言[11]。1989年8月2日,內政部的台閩地區古蹟評鑑會議,除討論勸業銀行舊廈保存爭議外,增列義芳居、萬山岩雕為第三級古蹟[12]。同年,8月18日,公告義芳居為第三級古蹟[6]。
1993年6月,由於厝內仍有四五戶陳氏子孫居住其內,電冰箱、電視機、冷氣機等日常電器製品眾多,造成電力負載量過大發生電線走火,造成屋頂形成一個1公尺見方的大破洞,和幾個30、40公分的小洞、瓦壁剝落[13]。此外,前埕原為砂岩石塊的鋪面,因砂岩本身質地鬆軟易於風化及受損,加上住戶將其當成停車空間,以致地坪嚴重損壞、凹凸不平[5]。1994年,先進行正身右次間的緊急修護工程[6]。1995年12月6日,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審查通過第二階段修護案,由李乾朗負責規劃[5]。1997年7月11日,第三期工程開工,以六百多萬元修復房舍正身右護龍內外及前埕,由民政局長副局長鍾則良主持開工典禮[6]。
修護後,部分木門被住戶改裝成現代化鐵門,窗戶外面則加裝冷氣機,原用來防禦外敵的槍孔被充作裝有線電視纜線的小孔[14]。甚至有住戶將之作為強盜集團的落腳處,在屋內設立好幾處暗門,以躲避警方查緝[15]。此外,古厝右護龍增建浴室及廚房,民政局一直有意拆除改善,但現住戶認為為日常民生所必需,因此反對拆除[1]。
義芳居前方新建道路的路面和排水溝,墊高地基竟比義芳居高出50公分,加上後方丘陵地勢,一下雨,義芳居就會淹水[16]。一旁的台大農場園藝分場溫室新建工程墊高地基,更讓義芳居成地理相對低點[17]。
2001年10月23日,議員厲耿桂芳邀文化局官員、學者會勘義芳居,見到義芳居的標識牌被棄置在地,古蹟安裝現代設備,讓到場的學者米復國、閻亞寧、胡寶林等人看了都臉色凝重[14]。2003年7月1日,厲耿桂芳與都發局副局長脫宗華等會勘,義芳居依然暗淡頹圯,電線和開關裸露在外,破壞古蹟原有外貌[18]。2004年5月13日,厲耿桂芳再邀文化局長廖咸浩、台灣大學總務長陳振川與居民會勘,發現屋梁的花飾凋落,右護龍內雜亂不堪[19]。2012年10月30日,厲耿桂芳又會勘,發現前一年北市文化局補助修繕完的屋梁,被丟棄在廳堂中,正堂牆面滿佈電線、鐵皮雨棚,兩側外牆還搭配鐵皮雨棚[20]。
參考資料
- ^ 1.0 1.1 洪茗馨. 居民陳情三級古蹟修護受阻 義芳居古厝增建物緩拆. 中國時報. 1998-06-13 (中文(臺灣)).
- ^ 江妙瑩. 義芳居祖厝 厝內廿四個銃眼為早期防禦外侮而設 堪稱少見. 中國時報. 1994-11-17 (中文(臺灣)).
- ^ 3.0 3.1 3.2 3.3 凌小雲. 歷史鴻爪 古厝留痕. 聯合報. 1988-05-23 (中文(臺灣)).
- ^ 4.0 4.1 4.2 施靜茹. (古蹟巡禮/攝影報導之十六)義芳居古厝(三級古蹟). 聯合報. 1992-11-12 (中文(臺灣)).
- ^ 5.0 5.1 5.2 5.3 5.4 龔招健. 整修「義芳居」可望近期發包 行政院文建會編列三百萬元支應工期一百廿天. 中國時報. 1995-12-07 (中文(臺灣)).
- ^ 6.0 6.1 6.2 6.3 6.4 陳盈珊. 義芳居古厝小心翼翼再「復舊」 列為三級古蹟可得妥善保存材料 人手難尋施工舉步維艱. 中國時報. 1997-07-12 (中文(臺灣)).
- ^ 7.0 7.1 7.2 7.3 7.4 龔招健. 「義芳居」已成熱門旅遊地點. 中國時報. 1995-12-07 (中文(臺灣)).
- ^ 龔招健. 大安區公所昨舉辦古蹟之旅 一百二十餘位市民在專家解說下參觀「義芳居」與「林安泰古厝」. 中國時報. 1995-08-09 (中文(臺灣)).
- ^ 陳家傑. 《百年古厝,哭》還義芳居古貌. 聯合晚報. 2003-07-01 (中文(臺灣)).
- ^ 兩宅第列為古蹟 市府首長會報通過. 聯合報. 1988-05-17 (中文(臺灣)).
- ^ 洪淑惠. 義芳居芳蘭古厝將拆遷!? 台大報請估驗 居民恐慌 內政部指未認定前不動一根汗毛. 聯合晚報. 1989-03-26 (中文(臺灣)).
- ^ 卓亞雄、王維真. 土銀:不是古蹟 但不放棄它!. 聯合報. 1989-08-03 (中文(臺灣)).
- ^ 劉子鳳. 我家住在透天的義芳居古蹟...電線走火屋頂燒破一個大洞 瓦壁剝落隨時可能傾圮 依規定不得任意翻修 文建會補助經費尚在考量中.... 聯合晚報. 1993-07-15 (中文(臺灣)).
- ^ 14.0 14.1 楊金嚴. 古蹟義芳居修補草率 難看 水泥取代黑瓦屋頂 槍孔成了纜線孔 學者會勘臉色凝重. 聯合報. 2001-10-24 (中文(臺灣)).
- ^ 謝明俊. 後代匪類 古蹟淪為賊窟 藏身義芳居 加裝暗門避警 四嫌洗劫卡拉OK店. 中國時報. 2004-03-05 (中文(臺灣)).
- ^ 蔡偉祺、陳怡靜. 古蹟任破敗 芳蘭大厝傾圮 議員批台大. 自由時報. 2011-04-27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0) (中文(臺灣)).
- ^ 周志豪. 2古蹟殘破 市府、台大失職 芳蘭古厝搖搖欲墜 台大稱已研議維護 義芳居破損 文化局指投入4百多萬補助 盼所有人也出力. 中國時報. 2011-04-27 [2021-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中文(臺灣)).
- ^ 陳英姿. 義芳居 埋沒荒煙蔓草中 清代古宅 三級古蹟 維修狀況不理想 文化局允協調處理. 聯合報. 2003-07-02 (中文(臺灣)).
- ^ 曾令儀. 義芳居修繕 各單位叫窮 環境雜亂積水 維修古蹟有基金專戶 文化局籲支持. 聯合報. 2004-05-14 (中文(臺灣)).
- ^ 劉榮. 《古蹟濫修》 義芳居 鐵皮雨棚纏身. 自由時報. 2012-10-31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