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兜
肚兜,又稱兜子、抱腹、心衣、袜胸,是中國傳統的內衣之一,多為女性和小孩所穿。亦傳到越南、日本,越南語稱為裺襖(Áo yếm)。
肚兜一般是用一整塊布或者綢緞做的,沒有袖子及後幅,有方形、三角形、菱形的樣式,遮蓋體前從胸骨到小腹的部位。四邊有帶子,上端的兩根帶子套在頸後,左右端的帶子束於腰後。一些肚兜加以精美裝飾,上面會繡上各種花鳥圖案。有說是遮蓋胸腹部和陰部。
肚兜有保護腹部,防止著涼生病的作用。中醫中有時把藥物夾在肚兜材料內,供年老體弱或腰腹部有病者貼身穿用,是為一種藥物保健方法。
現代時裝的過頸無袖上衣,其樣式類似肚兜。
歷史
肚兜出現不會遲於漢代,當時無鉤肩者稱為抱腹,有鉤肩掩心者稱為心衣[1]。魏晉南北朝稱為纏弦,宋代稱為袜胸,明代之後,婦女已普遍有使用肚兜的習慣,當時叫兜子,俗稱抹胸。是用交料兩塊,斜裁,上尖下平而成。清代的抹胸有兩種款式,一種是短小貼身的,縛於胸腹之間,俗稱「肚兜」。另一種是束於腰腹之間的,稱為「抹胸肚」。小孩子的話則是男女皆會穿,徐珂《清稗類鈔》服飾類:記載:「抹胸,胸間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為之,緊束前胸,以防風寒內侵者,俗稱兜肚。男女皆有之」。
清曹庭棟《養生隨筆》卷一載: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辦兜肚,將蘄艾捶軟鋪勻,蒙以絲綿,細針密行,勿令散亂成塊,夜臥必需,居常亦不可輕脫。又有以薑桂及麝諸藥裝主,可治腹作冷痛。
清代內衣稱「肚兜」,一般做成菱形。上有帶,穿時套在頸間,腰部另有兩條帶子束在背後,下面呈倒三角形,遮過肚臍,達到小腹。材質以棉、絲綢居多。系束用的帶子並不局限於繩,富貴之家多用金鍊,中等之家多用銀鏈、銅鏈,小家碧玉則用紅色絲絹。「肚兜」上有各類精美的刺繡。紅色為「肚兜」常見的顏色。由此可見兜肚到了清朝,不光是防風侵體,更兼有藥療及香囊的功用了。
《紅樓夢》第三十六回寫寶釵來至寶玉房中,看見襲人在做針線,原來是白綾紅里的兜肚,上面扎著鴛鴦戲蓮的花樣,紅蓮綠葉,五色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