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大帝號戰艦
腓特烈大帝號戰艦(德語:SMS Friedrich der Grosse[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五艘皇帝級無畏戰艦的2號艦。它由漢堡的伏爾鏗船廠承建,自1910年1月26日開始龍骨架設,1911年6月10日下水,至1912年10月15日交付使用。該艦在五座雙聯裝炮塔中裝備有十門305公釐50倍徑速射炮,最高速度可達23.4節(43.3公里每小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部分時間裡,腓特烈大帝號都隸屬於公海艦隊的第三戰鬥分艦隊,並從入役後至1917年一直擔任艦隊的旗艦。[1]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腓特烈大帝號 |
艦名出處 |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 |
建造者 | 漢堡伏爾鏗船廠 |
鋪設龍骨 | 1910年1月26日 |
下水日期 | 1911年6月10日 |
入役日期 | 1912年10月15日 |
結局 | 1919年6月21日鑿沉於斯卡帕灣 |
注釋 | 1936年打撈上岸拆解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皇帝級戰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172.40公尺 |
船寬 | 29公尺 |
吃水 | 9.10公尺 |
動力輸出 | 20,594千瓦特(27,617匹指示馬力) |
動力來源 | 3軸AEG-柯蒂斯蒸汽輪機 |
速度 | 22.4節(41.5公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7900海里以12節 |
定員 | 1084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連同四艘姊妹艦皇帝號、皇后號、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和阿爾貝特國王號一起,腓特烈大帝號參與了一戰期間的所有艦隊主要行動,其中包括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在德軍戰線的中心,腓特烈大帝號並未像國王號、大選帝侯號以及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等領頭的德國艦隻那樣,與敵艦有大量接觸,故而得以在戰鬥中毫髮無損。至1917年,腓特烈大帝號的艦隊旗艦職責才被超無畏艦巴登號所取代。
隨著德國戰敗並於1918年11月簽署了停戰協定後,腓特烈大帝號與公海艦隊的大部分主力艦都被英國皇家海軍扣押在斯卡帕灣。在協約國就《凡爾賽條約》的最終版本進行談判期間,這些艦隻被解除武裝並僅保留了基幹船員。1919年6月21日,即條約簽署的前幾天,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作為被扣押艦隊的指揮官,下令全數鑿沉己方艦隊,以確保英國人無法強占艦隻。腓特烈大帝號於1936年被打撈上岸並拆解報廢。其艦鍾於1965年被歸還給德國,如今陳列在格呂克斯堡的德國海軍基地內。
建設及設計
腓特烈大帝號最初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以「海姆達爾代艦」(Ersatz Heimdall)作為合同代號訂購,以取代過時的岸防艦海姆達爾號。[2][註 2]它於1910年1月26日在漢堡的伏爾鏗船廠開始架設龍骨,[3]1911年6月19日下水,繼而進行塢內試驗。[1]在下水儀式上,由亞歷山德拉·維多利亞公主主持為艦隻命名,並由陸軍元帥科爾瑪·馮·德·戈爾茨發表演說。[4]隨後,艦隻被轉移至威廉港,並於1912年10月15日加入艦隊。在參與了波羅的海演習後,腓特烈大帝號又轉往基爾進行最後的舾裝工序。至1913年1月22日,該艦終於正式入役。[1]
腓特烈大帝號的全長為172.4公尺、舷寬29公尺、有9.1公尺的前吃水和8.8公尺的後吃水,滿載排水量達到27000噸。它使用3套AEG-柯蒂斯蒸汽渦輪機作為動力裝置,並由16台燃煤鍋爐供應蒸汽。在海試過程中,這套動力裝置產生的最高速度達到22.4節(41.5公里每小時)。全艦貯煤3600噸,可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續航7,900海里(14,600公里)。[5]
艦隻裝備的主炮為分布在五座雙聯裝炮塔中的十門305公釐50倍徑速射炮[註 3][5]。它摒棄了以往德式戰艦的低效六邊形炮塔排列;相反,五座炮塔中的三座是安裝在中心線上,其中設於艦艉的兩座是以超射布局排列。其餘兩座則以雁列式布局安裝在艦舯,可同向進行側舷齊射[7]。副炮系統則包括十四門安裝在艦舯炮廓內的150公釐45倍徑速射炮、八門88公釐45倍徑速射炮以及四門88公釐45倍徑高射炮。此外,腓特烈大帝號還備有五具500公釐(20英寸)魚雷發射管。其中艦艏一具,兩邊舷側各兩具。[5]
腓特烈大帝號受到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所保護,其主裝甲帶在中央堡壘上有350公釐(14英寸)厚;主炮塔的正面和兩側則有300公釐(12英寸)厚。司令塔的裝甲厚度則更為殷實,兩側達到400公釐(16英寸)。與同級的另外四艘艦一樣,腓特烈大帝號是在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之後才加裝了防魚雷網。[5]
服役歷史
1913年1月入役後,腓特烈大帝號先是完成了海試,[1]然後於3月2日取代德國號擔任公海艦隊旗艦。[8]該艦於1913年2月參加了第一輪艦隊演習,地點位於卡特加特海峽和北海。接下來的一個月,它又參加了3月12-14日舉行的另一輪演習。同年4月,腓特烈大帝號返回船塢進行定期維護,並在月底前準備好進行炮術訓練。5月5-27日,該艦在北海再參加了一次大規模的艦隊演習。作為帝國海軍最新的戰艦,腓特烈大帝號被派往基爾出席6月的基爾周活動。[1]在那裡,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偕王后埃琳娜登艦參觀。[4]7月中旬,艦隊前往挪威展開了每年一度的夏季巡航,並一直持續至8月中旬。巡航期間,腓特烈大帝號到訪了挪威港口巴爾霍爾門。秋季演習是在艦隊返回後進行的;它從8月31日持續至9月9日。在10月和11月則分別進行了部隊演練和單艦訓練。[1]
1914年初,腓特烈大帝號參加了額外的單艦和部隊訓練。年度的春季演習於3月底在北海舉行。隨後的4月和5月在波羅的海與北海舉行了進一步的艦隊演練。同年,該艦再度出席基爾周。儘管在6月28日弗朗茨·斐迪南大公遇刺後的國際緊張局勢不斷加劇,公海艦隊還是於7月13日開始了前往挪威的夏季巡航。在帝國海軍於和平時期的最後一次巡航期間,艦隊在7月25日抵達挪威峽灣之前於斯卡恩附近進行了訓練。翌日,由於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王國發出最後通牒,艦隊開始向德國返航。27日,整個艦隊在斯屈德內斯角集結,然後回到港口,並保持高度戒備狀態。[1]第二天,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爆發了戰爭,在一周的時間裡,幾乎所有歐洲列強都加入了這場衝突。[9]
第一次世界大戰
腓特烈大帝號跟隨公海艦隊在北海進行了多次掃蕩和推進。第一次發生在1914年11月2-3日,但沒有遭遇英國部隊。根據公海艦隊總司令、海軍上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的策略,他們將利用海軍少將弗朗茲·馮·希佩爾麾下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襲擾英國沿岸城鎮,以誘使英國大艦隊抽調部分兵力出擊,進而被埋伏一旁的公海艦隊主力殲滅。[10]1914年12月15-16日對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的突襲便是首次類似行動。[11]12月15日傍晚,由十二艘無畏艦(包括腓特烈大帝號及其四艘姊妹艦)連同八艘前無畏艦組成的德國戰艦編隊,來到距離英國一個孤立分艦隊的六艘戰艦約10海里(19公里)範圍內。然而,敵對驅逐艦之間在黑暗中進行的零星衝突使得英格諾爾確信自己面對的是整個大艦隊主力。根據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為避免不必要的冒險,英格諾爾中斷了交戰並將艦隊撤回德國。[12]
隨著大巡洋艦布呂歇爾號在1915年1月的多格灘海戰中遭擊沉,德皇於2月2日解除了英格諾爾上將的職務。海軍上將胡戈·馮·波爾接替他擔任公海艦隊司令。[13]波爾上將延續了前任的策略,於1915年指揮了一系列的艦隊推進,腓特烈大帝號也參與其中;在3月29-30日的首次類似行動中,艦隊駛出泰爾斯海靈島以北,並平安返航。另一次發生在4月17-18日,腓特烈大帝號與艦隊餘部負責對第二偵察集群的布雷行動提供掩護。三天後,即4月21-22日,公海艦隊向多格灘推進,但同樣未能遇到任何英軍。[14]
第二偵察集群於5月17-18日進行了另一次布雷行動,腓特烈大帝號隨艦隊餘部再度出動提供支援。不到兩周後,即5月29-30日,艦隊試圖在北海展開一次掃蕩,但惡劣的天氣迫使波爾在距離斯希蒙尼克島約10海里(19公里)處便取消了行動並折返。其後艦隊一直停留在港口直至8月10日,當時它們出動前往黑爾戈蘭島掩護輔助巡洋艦海鷗號返回。一個月後,即9月11-12日,艦隊又對在斯瓦特灘附近的另一次布雷行動提供掩護。這一年的最後一次行動於10月23-24日展開,但朝著犄角礁方向的推進同樣無功而返。[14]
1916年1月11日,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接替了罹患肝癌的波爾。[15]一周後的1月18日,舍爾在腓特烈大帝號艦上升起了自己的將旗。[14]舍爾提出了一個更激進的策略,旨在與大艦隊正面對抗;該策略於2月獲得了德皇的批准。[16]舍爾的首個行動是在3月5-7日,對霍夫登海域無疾而終的掃蕩。[17]3月25-26日,希爾又試圖攻擊一支突襲了岑訥的英國部隊,但未能找到他們的位置。艦隊隨後於4月21-22日再次推進至犄角礁。[14]
4月24日,希佩爾麾下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組織了一場針對英國海岸的突襲,腓特烈大帝號隨公海艦隊餘部對此提供遠航支援。大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在前往目標地點的途中不慎觸雷,被迫折返。[18]其餘大巡洋艦則在毫無抵杭的情況下炮擊了洛斯托夫特,但在接近雅茅斯時,他們遇到了哈里奇部隊的英國巡洋艦。雙方就此進行了一場短暫的炮斗,其後哈里奇部隊撤退。而關於該地區有英國潛艦出沒的報告也促使第一偵察集群撤退。與此同時,已接獲警報稱大艦隊會從斯卡帕灣基地出動的希爾也撤回到了更安全的德國水域。[19]
日德蘭大戰
在襲擊洛斯托夫特後不久,舍爾便開始計劃再次涉足北海。他原本打算在5月中旬發動這次行動,屆時因觸雷受損的塞德利茨號將得到修復——舍爾不願意在大巡洋艦部隊缺編的狀態下貿然展開大規模襲擊。5月9日,幾艘戰艦的推進系統出現問題,使行動被進一步推遲至5月23日。[20]到5月22日,塞德利茨號仍未完全修復,行動只能再次推遲至5月29日。[21]5月29日中午,塞德利茨號的修理終於完成,得以返回第一偵察集群。[22]這次行動的計劃要求希佩爾的大巡洋艦朝北駛向斯卡格拉克海峽,目的是引出一部分英國艦隊,以便被埋伏在附近的舍爾戰艦摧毀。[23]
作為公海艦隊旗艦,腓特烈大帝號在戰鬥序列中單列位居第八;德國人的戰列線由第三戰鬥分艦隊第五支隊的4艘國王級艦隻居首,其次是第四支隊的4艘皇帝級艦隻。腓特烈大帝號是其所在支隊的最後一艘艦,正好位於柳特波德攝政王號之後和東菲士蘭號之前——這是第一戰鬥分艦隊第一支隊司令、海軍中將埃爾哈特·施密特的旗艦。第一分艦隊由8艘黑爾戈蘭級和拿索級戰艦組成,而海軍少將弗朗茨·毛弗麾下第二戰鬥分艦隊的六艘老舊前無畏艦則負責殿後。[24]5月31日凌晨2:00,希佩爾麾下作為艦隊偵察部隊的五艘大巡洋艦駛離玉石灣;舍爾率公海艦隊也在一個半小時後跟進。[22]
在歐洲中部時間[註 4]16:00前不久,第一偵察集群的大巡洋艦遇到了由戴維·貝蒂率領的英國第1戰鬥巡洋分艦隊,雙方隨即展開火炮對決。德軍首先在17:00過後擊沉了皇家海軍不倦號[25]、[25]不到半小時後又擊沉了瑪麗皇后號[26]。[26]與此同時,德國的大巡洋艦正在向南駛去,將英國艦隻引向公海艦隊的主體。至17:30,德國領頭的戰艦國王號船員發現己方第一偵察集群和敵方第1戰鬥巡洋分艦隊正在接近;其中德國大巡洋艦正駛往右舷,而英國軍艦則駛往左舷。17:45,舍爾下令向左轉舵兩點[註 5],以便讓他的艦群靠近英國戰鬥巡洋艦和與之相隨的第5戰鬥分艦隊的高速戰艦;一分鐘後,他又下達了開火的指令。[27]
腓特烈大帝號仍然在英國戰鬥巡洋艦和第5戰鬥分艦隊的射程之外,所以它最初並未開火。在17:48至17:52之間,腓特烈大帝號和另外十艘戰艦與英國的第2輕巡洋分艦隊交火,但在此期間只有拿索號取得命中。[28]不久之後,德國戰列線又遇到了已經癱瘓的英國驅逐艦涅斯托爾號和游牧民號。腓特烈大帝號及其三艘姊妹艦瞄準了游牧民號,並迅速將之擊沉。涅斯托爾號同樣被第一分艦隊的戰艦摧毀。[29]19:00後不久,德國戰列線與英國巡洋艦發生了一場混戰。戰鬥的中心是受損的德國小巡洋艦威斯巴登號,它當時已被英方戰鬥巡洋艦無敵號的火炮擊致失效。第三分艦隊司令兼國王號艦長、海軍少校保羅·貝恩克試圖調遣他的部隊來保護受損的小巡洋艦。[30]與此同時,英國的第3及第4輕巡洋分艦隊開始對德艦隊形展開魚雷攻擊;在推進至魚雷射程範圍期間,它們也利用主炮壓制威斯巴登號。德國第三分艦隊的8艘戰艦同時向英國的輕巡洋艦群猛烈開火,但即便是它們主炮的持續火力也未能擊退對手。[31]英國裝甲巡洋艦防衛號、勇士號以及黑太子號陸續加入了對癱瘓的威斯巴登號的圍攻。[32]當大多數第三分艦隊的戰艦向進攻中的裝甲巡洋艦猛烈開火時,腓特烈大帝號則與第一分艦隊的戰艦在8,800至11,400公尺(9,600至12,500碼)的距離與英國戰艦厭戰號交戰,直至對手消失在霧霾中。在此期間,厭戰號被13枚重型炮彈擊中,儘管發射這些炮彈的艦隻已無法辨認。[33]
在成功地與英軍脫離接觸後,舍爾下令艦隊採取夜間巡航編隊,但由於舍爾所在的腓特烈大帝號與領頭的西發利亞號發生通訊錯誤,這一調整被迫推遲。一連串的調轉航線和混亂的騰挪打亂了艦隻的次序,使艦隊直至23:30才完成巡航編隊。腓特烈大帝號此時是24艘戰艦中的第9艘,跟隨在第一分艦隊的8艘戰艦之後。[34]6月1日01:00後不久,已經遭重創的英國裝甲巡洋艦黑太子號無意中闖入德軍戰列線。圖林根號遂以探照燈照亮目標,並由腓特烈大帝號、圖林根號、拿索號和東菲士蘭號利用主炮和副炮近距離炮擊巡洋艦。幾分鐘後,黑太子號爆炸沉沒,其艦上857名官兵全數陣亡。[35]
在領頭的第一戰鬥分艦隊與英國驅逐艦進行了一系列的夜間交戰後,公海艦隊成功突破了英國的輕型部隊,並於凌晨4:00抵達犄角礁。[36]幾小時後,德國艦隊回到威廉港;由第一分艦隊的5艘戰艦在外圍錨區組成防禦陣地,而皇帝號、皇后號、柳特波德攝政王號和王儲號則在威廉港入口處戒備。[37]艦隊餘部進入威廉港,包括腓特烈大帝號在內的其它仍處於戰鬥狀態的艦隻得以補充它們的燃料和彈藥儲備。[38]在整場戰鬥中,腓特烈大帝號共發射了72發主炮和152發副炮炮彈,[39]全艦毫髮無損。[14]
後續北海行動
1916年8月18日,腓特烈大帝號參與了炮擊桑德蘭的行動。[14]舍爾上將試圖重演5月31日的原計劃:利用具備作戰條件的兩艘大巡洋艦毛奇號和馮·德坦恩號,在三艘速度更快的無畏艦支援下,將炮擊桑德蘭沿岸城鎮,進而引誘並摧毀貝蒂的戰鬥巡洋艦。身處腓特烈大帝號艦上的舍爾則攜艦隊餘部跟隨其後提供掩護。[40]在1916年8月19日行動中,舍爾在收到一架齊柏林飛艇發出的關於該地區有一支英國部隊出沒的虛假情報後,掉頭向北。[14]結果,炮擊沒有發生,至14:35,舍爾收到了大艦隊逼近的警告,於是調轉部隊撤回德國港口。[41]
另一次艦隊行動發生於10月18-19日,但在沒有遇到任何英國部隊的情況下結束。公海艦隊於12月1日重組;[14]4艘國王級戰艦和新入役的巴伐利亞號一起留在第三分艦隊,而包括腓特烈大帝號在內的5艘皇帝級艦隻則被轉移至第四分艦隊。[42]1917年3月,作為艦隊旗艦而建的新式戰艦巴登號開始服役;[43]17日,舍爾從腓特烈大帝號降下了他的將旗,並轉升至巴登號。[14]7月4日至5日,腓特烈大帝號艦上的水兵發起了絕食抗議,抗議他們獲得的食物質量低劣且數量不足。艦上軍官作出讓步,讓船員們吃了一頓麥米湯,並同意成立一個可讓水兵們在選擇配給和準備方面有發言權的膳食委員會(Menagekommission)。[44]7月11日,再有幾艘艦上發生了不服從命令的事件,肇事者被逮捕並受到審判。來自腓特烈大帝號的司爐兵馬克斯·賴希皮奇於9月5日在科隆被判處死刑並由行刑隊執行槍決。[45][46]
阿爾比恩行動
1917年9月上旬,繼德國攻克俄國港口里加後,德國海軍決定殲滅仍占據在里加灣的俄國海軍力量。為此目的,海軍參謀本部的行動計劃是奪取波羅的海島嶼薩雷馬島,尤其是奪取瑟爾韋半島的俄國炮台。[47]海軍參謀本部於9月18日發布命令,要求與陸軍展開聯合行動,以占領薩雷馬島及穆胡島。海軍的主力是由一個特編部隊組成,其中包括旗艦毛奇號,以及公海艦隊的第三和第四戰鬥分艦隊。連同九艘小巡洋艦、三支魚雷艇區艦隊和數十艘水雷艇,整個出戰規模約為300艘艦船,並有超過100架飛機和6艘飛艇提供空中支援。共計約24600名官兵參與此次入侵。[48]抗擊德國的力量則包括俄國老式的前無畏艦光榮號和太子號,裝甲巡洋艦巴揚號、馬卡羅夫將軍號和黛安娜號,26艘驅逐艦,以及若干魚雷艇和炮艇。而薩雷馬島的駐軍人數約為14000人。[49]
行動於10月12日上午開始,當時毛奇號和第三分艦隊的艦隻在塔加拉赫灣與俄國艦艇交戰,而腓特烈大帝號與第四分艦隊的其餘艦隻則在薩雷馬島外圍炮轟瑟爾韋半島上的俄國岸基炮台。[49]兩個地點的岸基炮台很快便被戰艦的重炮所摧毀。[50]14日上午,腓特烈大帝號、皇后號和阿爾貝特國王號又被派往支援正向安塞居拉推進的德軍。[51]這三艘艦向澤列爾角的炮台轟擊了一個小時,迫使大多數俄軍炮手逃離了他們的陣位。[52]
至10月20日,島上的戰鬥逐漸平息,穆胡島、薩雷馬島和希烏馬島均被德國人占領。而在前一天,海軍部已下令停止海軍行動並命無畏艦儘快返回公海艦隊。[53]10月27日,腓特烈大帝號脫離行動並返回北海,並恢復警戒職責。該艦於1918年4月23-25日參加了前往挪威截擊英國船隊的無果推進。隨後,她進入旱塢進行全面維修,維修從7月26日持續至9月28日。[45]
結局
1918年10月底,即停戰協定生效的幾天前,腓特烈大帝號及其四艘姊妹艦參加了最後一次艦隊行動。行動的設想是公海艦隊將從威廉港基地全體出動,以尋找與大艦隊決戰;為了使德國取得更好的談判地位,此時的公海艦隊司令希佩爾和舍爾意圖不惜一切代價重創英國海軍——儘管預計會有傷亡。然而,許多厭戰的水兵卻認為,這次行動將破壞和平進程並會延長戰事。[54]1918年10月29日清晨,艦隊接到了翌日從威廉港啟航的命令。從當日晚上開始,圖林根號與其它幾艘戰艦上的水兵開始發動叛變。[55]30日,叛變蔓延至腓特烈大帝號,其艦上的船員進行了各種形式的被動抵抗,包括在加煤時故意採取「怠工行為」。[45]騷亂最終迫使希佩爾和舍爾取消了這一行動。[56]當得知這一情況後,德皇威廉二世悲哀地表示:「我已不再擁有海軍」。[57]
隨著德國在1918年11月投降,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將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被扣押至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56]在德國艦隊離港之前,海軍上將阿道夫·馮·特羅塔向羅伊特明確表示,他決不允許協約國在任何條件下強占艦隻。[58]艦隊先是與加迪夫號輕巡洋艦會合,再在由370艘英國、美國和法國軍艦組成的大規模聯隊的監督下,開往斯卡帕灣。[59]英國在扣押德國艦隊後拆除了其艦炮的炮閂以防不軌,並將各艦的船員編制減少為200名官兵。[60]
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仍然維持拘禁狀態。[58]羅伊特推斷英國方面將在6月21日,即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強行搶占德國軍艦,卻不知該期限已被延長至6月23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第一時間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羅伊特於11:20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他的命令。[58]腓特烈大帝號於12:16傾覆並沉沒。1936年,該艦的殘骸被打撈上岸,並拆解報廢;工程於1937年4月29日完成。1965年8月30日,[5]英國通過巡防艦舍爾號將留存下來的艦鍾歸還德國;[61]它如今陳列在格呂克斯堡的德國海軍基地內。[5]
注釋
腳註
引用
- ^ 1.0 1.1 1.2 1.3 1.4 1.5 1.6 Staff, Battleships,第14頁.
- ^ Staff, Battleships,第6頁.
- ^ Campbell & Sieche,第147頁.
- ^ 4.0 4.1 Koop & Schmolke,第86頁.
- ^ 5.0 5.1 5.2 5.3 5.4 5.5 Gröner,第26頁.
- ^ Gröner,第23-30頁.
- ^ Staff, Battleships,第4頁.
- ^ Gröner,第22頁.
- ^ Heyman,第xix頁.
- ^ Herwig,第149–150頁.
- ^ Tarrant,第31頁.
- ^ Tarrant,第31–33頁.
- ^ Tarrant,第43–44頁.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Staff, Battleships,第15頁.
- ^ Tarrant,第49頁.
- ^ Tarrant,第50頁.
- ^ Staff, Battleships,第32, 35頁.
- ^ Tarrant,第53頁.
- ^ Tarrant,第54頁.
- ^ Tarrant,第55–56頁.
- ^ Tarrant,第58頁.
- ^ 22.0 22.1 Tarrant,第62頁.
- ^ Tarrant,第61頁.
- ^ Tarrant,第286頁.
- ^ 25.0 25.1 Tarrant,第94–95頁.
- ^ 26.0 26.1 Tarrant,第100–101頁.
- ^ Tarrant,第110頁.
- ^ Campbell,第54頁.
- ^ Campbell,第101頁.
- ^ Tarrant,第137頁.
- ^ Tarrant,第138頁.
- ^ Tarrant,第139頁.
- ^ Campbell,第154頁.
- ^ Campbell,第275頁.
- ^ Campbell,第290頁.
- ^ Tarrant,第246–247頁.
- ^ Campbell,第320頁.
- ^ Tarrant,第263頁.
- ^ Tarrant,第292頁.
- ^ Massie,第682頁.
- ^ Massie,第683頁.
- ^ Halpern,第214頁.
- ^ Staff, Battleships,第43頁.
- ^ Herwig,第231–232頁.
- ^ 45.0 45.1 45.2 Staff, Battleships,第16頁.
- ^ Woodward,第77頁.
- ^ Halpern,第213頁.
- ^ Halpern,第214–215頁.
- ^ 49.0 49.1 Halpern,第215頁.
- ^ Barrett,第125頁.
- ^ Barrett,第146頁.
- ^ Staff,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第71–72頁.
- ^ Halpern,第219頁.
- ^ Tarrant,第280–282頁.
- ^ Tarrant,第281–282頁.
- ^ 56.0 56.1 Tarrant,第282頁.
- ^ Herwig,第252頁.
- ^ 58.0 58.1 58.2 Herwig,第256頁.
- ^ Herwig,第254–255頁.
- ^ Herwig,第255頁.
- ^ Koop & Schmolke,第89頁.
參考資料
- Barrett, Michael B. Operation Albion.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253-34969-9.
- Campbell, John. 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8. ISBN 978-1-55821-759-1.
- Campbell, N. J. M.; Sieche, Erwin.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134–189. ISBN 978-0-87021-907-8.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rtin, Maas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1815–1945] 1.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978-1-55750-352-7. OCLC 57447525.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Amherst,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ISBN 978-1-57392-286-9. OCLC 57239454.
- Heyman, Neil M. World War I. Westport, C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7. ISBN 978-0-313-29880-6.
- Koop, Gerhard; Schmolke, Klaus-Peter. Von der Nassau — zur König-Klasse.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94-1 (德語).
- Massie, Robert K. Castles of Steel. New York City: Ballantine Books. 2003. ISBN 978-0-345-40878-5. OCLC 57134223.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ships: 1914–1918 (Volume 2). Oxford: Osprey Books. 2010. ISBN 978-1-84603-468-8. OCLC 449845203.
- Staff, Gary. Battle for the Baltic Islands 1917: Triumph of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Barnsley, South Yorkshire: Pen & Sword Maritime. 2008 [1995]. ISBN 978-1-84415-787-7. OCLC 232131032.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ISBN 978-0-304-35848-9. OCLC 48131785.
- Woodward, David. The Collapse of Power: Mutiny in the High Seas Fleet. London: Arthur Barker Ltd. 1973. ISBN 978-0-213-16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