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相
莪相(愛爾蘭語:Oisín,愛爾蘭語發音:[ɔˈʃiːnʲ, ˈɔʃiːnʲ]),又作Osian、Ossian(發音:/ˈɒʃən/)或盎格魯化作Osheen(發音:/oʊˈʃiːn/)等,或稱莪相·麥克芬恩(Oisín mac Finn,「芬恩之子莪相」),是愛爾蘭神話中的人物。他被認為是愛爾蘭神話中最偉大的詩人,是費奧納戰士團(Fianna)的成員之一。[1]他是英雄芬恩·麥克庫(Fionn mac Cumhaill)與塞芙(Sadhbh)之子,曾到訪青春之地提爾納諾(Tir na nÓg),是諸多傳說和詩歌中的口述者。[2]或譯奧西安、奧西恩、奧伊辛等。
18世紀下半葉,蘇格蘭詩人詹姆斯·麥佛森發表了一系列史詩,聲稱其原作者為吟遊詩人莪相(作Ossian),並由自己翻譯為英文,後整編為《莪相詩集》(The Poems of Ossian)。詩作在歐洲影響巨大,對歐洲早期浪漫主義運動和民族主義產生了重要影響;莪相的形象因此得到進一步豐富,成為浪漫主義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愛爾蘭神話中的莪相
莪相的名字在古愛爾蘭語中的字面涵義為「幼鹿」。根據傳說,他的母親塞芙被一個名叫Fear Doirche的德魯伊變成一頭鹿;芬恩·麥克庫在打獵時,抓到了塞芙所變的母鹿,而他的獵犬認出母鹿本是人類,於是沒有攻擊她。芬恩·麥克庫將塞芙帶回家中,她才擺脫魔咒、現出人形;芬恩·麥克庫於是與塞芙相愛,定居生活,不再獨自漂泊。不久後,塞芙身懷有孕,但Fear Doirche趁芬恩·麥克庫不在時再次把她變成了鹿。芬恩·麥克庫花了七年尋找塞芙一無所獲,最後在班布本山(Benbulbin)上發現了他的兒子,也就是莪相。[3]在其他版本的故事中,莪相跟芬恩·麥克庫的首次見面發生在他長大成人後,兩人初次見面時,為了一頭烤豬而發生爭執,之後他們才發現彼此是父子。
莪相的故事主要出自於傳奇《莪相的青春之地之旅》。他遇見了海神馬納南·麥克里爾(Manannán mac Lir)的女兒金髮妮芙,而在那時,由於一則預言之故,馬納南把妮芙的頭變成了豬頭。妮芙告訴莪相說,如果他願意娶她,那她就會回復原狀,莪相答應了。之後兩人相愛,妮芙帶莪相一同前往青春之地(Tir na nÓg,音譯為「提爾納諾」;又稱Tir Tairngire,「應許之地」)。[4]
在兩人居於青春之地期間,他們生下了長子奧斯卡(Oscar)、女兒普羅努蒙(Plor na mBan,意為「女中之花」)和次子芬(Finn)。在青春之地度過三年的極樂生活後,莪相思念起故鄉和費奧納戰士團的親友,決定回到愛爾蘭。妮芙並不情願但最終只能答應,在莪相離開青春之地前,妮芙讓莪相騎上帶他們來到青春之地的神馬Embarr,並告誡他說絕不可離開馬背,否則將無法再回到青春之地。莪相回到了愛爾蘭;在部分故事中,他回到了故鄉,發現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在愛爾蘭時,有人讓莪相幫忙搬動一塊大石頭,他便坐在馬背上俯身用力,結果馬腹帶斷裂而摔落地面(部分故事中是主動下馬),結果竟然一下子從俊美的青年變成了老人,年老氣衰、雙目失明;神馬獨自返回了青春之地。原來,在青春之地度過的三年竟然是人間的三百年。
在部分版本的故事中,莪相與聖派屈克會面,他將費奧納戰士團的歷史和自己遊歷的青春之地故事講給了聖派屈克,這段故事於是流傳下來;不久後莪相就去世了。[5]在有些傳說中,兩人的互動更為具體。莪相和聖派屈克因彼此信仰不同而互相嫌惡,聖派屈克向莪相宣揚基督教,莪相則十分厭惡。傳說莪相為了保護聖派屈克而與一頭公牛搏鬥,並殺死了公牛,之後聖派屈克返回時,發現莪相睡在牛皮下。作為對殺死公牛的回報,莪相請求聖派屈克將他死後面向東方葬在阿馬郡的古利安山(Slieve Gullion)上;而根據一些傳說,莪相死後,他的遺體以他當初宰殺的那頭公牛的皮覆蓋,並葬在馬諾漢密爾頓(Manorhamilton)附近的柯倫山(Curran Mountain)上。[6]
在《列祖傳》(Acallam na Senórach)中,莪相與其戰友凱爾提·麥羅南(Caílte mac Rónáin)活到了聖派屈克的時代,並將費奧納戰士團的故事講給了聖派屈克;部分故事中,莪相皈依了基督教。葉慈的詩作《莪相浪跡天涯》(The Wanderings of Oisin)根據這一故事創作。
莪相之墓的所在地有所爭議,有謠傳指出莪相之墓位於蘇格蘭伯斯的格蘭諾蒙特(Glenalmond),華茲渥斯並因此寫了一首題為《狹窄的幽谷格蘭諾蒙特》(Glen-Almain, the Narrow Glen)的詩;其他人則稱莪相之墓在安特里姆郡九幽谷中一個被好幾代人稱為莪相墓的地方,是個位於庫申多爾村(Cushendall)郊外靠近急光峽河的Lubitavish山的山坡上的石堆。
近代文學藝術中的莪相
蘇格蘭詩人詹姆斯·麥佛森在1760年代發表了一系列的史詩,後整編為《莪相詩集》(The Poems of Ossian),並聲稱他所發表的詩作是他從古代蘇格蘭蓋爾語文獻及口頭文學轉譯成的,原作者即為莪相。麥佛森假託莪相之名創作的詩作形式為詩歌散文,語言簡短,具有史詩式的風格,主要內容是年老的吟遊詩人莪相講述自己的一生,但與實際流傳的愛爾蘭神話故事關聯有限,其中人物包括他的父親芬格爾(Fingal,部分基於芬恩·麥克庫創編)、他死去的兒子奧斯卡,以及奧斯卡的戀人、照顧老年莪相的瑪爾維娜(Malvina)等。現代學者指出,麥佛森發表的詩歌基於真正的蓋爾詩歌,但他對原本的角色和概念做出大量調整,並加入許多自己的元素,以適應當代人的喜好。[7]
這些詩作是否為莪相所作在同時代即飽受爭議,但在歐洲反響巨大,對凱爾特語和凱爾特文化的復興、歐洲的浪漫主義文藝運動乃至民族主義產生了影響。莪相的形象則因詹姆斯·麥佛森及後來的二次創作而更加豐富,吸引了極大興趣,成為浪漫主義文學、戲劇、繪畫和音樂作品中的表現對象之一。莪相詩作影響了歌德、司各特等許多作家[8];拿破崙、狄德羅等人對相關詩歌十分喜愛,伏爾泰則曾仿寫過一些詩作[9];梭羅、裴多菲等人都曾將莪相比之於荷馬。托馬斯·傑斐遜則稱莪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並想要學習蓋爾語以便閱讀原作。在德意志和斯堪地那維亞,莪相作為凱爾特人的身份被忽略或誤解,反而經常被認為是日耳曼人,並成為日耳曼民族主義的寄託對象。在大不列顛,莪相的影響相比之下並不十分巨大。截至19世紀初,莪相及相關詩作在蘇格蘭民族主義言論中起到的作用有限,愛爾蘭人則認為麥佛森是竊取愛爾蘭神話傳說中的元素;身為蘇格蘭人的休謨起初支持麥佛森,但後來則懷疑所謂莪相詩作的真實性;塞繆爾·詹森對麥佛森及其所發表的詩作嗤之以鼻;另有大量學者依據史實或蓋爾語文獻駁斥莪相詩作的真實性。
奧斯卡(Oscar)這一源於凱爾特語的男性名字正是由於麥佛森發表的莪相詩歌而在整個歐洲流行開來。1799年,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的獨子誕生,在拿破崙的建議下,他以莪相之子奧斯卡的名字為其命名;貝爾納多特後來成為瑞典-挪威國王,奧斯卡則在其之後於1844年繼位為奧斯卡一世。「奧斯卡」因此成為了王室使用的名字,這使得奧斯卡一名此後在北歐尤其受歡迎。奧斯卡的戀人瑪爾維娜(Malvina)的名字也成為歐洲常見的女性名字。
-
《莪相的臨終絕唱》,Nicolai Abildgaard(丹麥),1787
-
《莪相在洛拉河畔彈奏豎琴引來靈魂》,弗朗索瓦·熱拉爾(法國),1801
-
《莪相迎接陣亡法國將士英魂》,安·路易·吉羅代·特里奧松(法國),1805
-
《莪相之夢》,安格爾(法國),1813
文化影響
- 莪相在賈密與葛蘭妮的故事中作為次要角色出現。
- 《倫斯特之書》中的詩《Ogum i llia lia uas lecht》據傳為莪相所作。
- 莪相與聖派屈克是葉慈的詩《莪相浪跡天涯》的主角;葉慈的另一首詩《馬戲團動物之遺棄》(The Circus Animals' Desertion)中也有提及莪相。
- 在邁克·紐維爾的電影《Into the West》中,一匹高大的白馬被命名為提爾納諾。在這部電影的故事中,祖父賴利(Grandfather Reilly)受這匹馬的引導來到都柏林,他之後把這匹馬給了他的孫子莪西(Ossie)和帝多(Tito)。賴利向他們講述了莪相遊歷青春之地提爾納諾的故事。
- 在John Lenahan的小說與有聲書《陰影魔術》(Shadowmagic)中,莪相是青春之地之王且是故事中的主角康納(Connor)的父親。
- 在Tom Deitz的現代奇幻小說《大衛·蘇利文系列》中,莪相是主角的指導者。
- 在義大利的漫畫書中,莪相與扎戈爾(Zagor)並肩作戰。
- 1981年由Lee Mishkin執導、Fred Hellmich擔任動畫師的短篇電影《Faeries》,其內容基本上是莪相神話的翻版;而這個短篇電影中有許元素來自1978年由布萊恩·弗勞德(Brian Froud)和艾倫·李(Alan Lee)所撰寫和插畫的同名書籍《Faeries》。
- 在日本的角色扮演遊戲《火焰之紋章 多拉基亞776》中,莪相是費奧納義勇軍(フィアナ義勇軍)中的角色。
- 手機遊戲《方舟指令》中,莪相是其中角色之一。
基因學
- 在《島嶼之血》(Blood of the Isles)中,布萊恩·賽克斯將一個與Y染色體單倍群R1b相關的族群的男性家長給叫做「莪相」,而他在《夏娃的七個女兒——追蹤人類遺傳先祖的科學故事》(The Seven Daughters of Eve)一書中也曾做出類似的內容。
參見
註解
- ^ Beresford Ellis, Peter: "A Dictionary of Irish Mythology", page 189. Constable, London, 1987. ISBN 0-09-467540-6
- ^ Frehan, Pádraic. Education and Celtic myth : national self-image and schoolbooks in 20th century Ireland. Rodopi. 2012. ISBN 9789042035904. OCLC 819379953.
- ^ Gregory, Lady: "Gods and Fighting Men", page 149. Colin Smythe, 1987. ISBN 0-901072-37-0
- ^ Tatar, Maria (編). Beauty and the beast : classic tales about animal brides and grooms from around the world. 2017. ISBN 9780143111696. OCLC 952384463.
- ^ Heaney, Marie: "Over Nine Waves", page 214. Faber and Faber Ltd., London, 1994. ISBN 0-571-14231-1
- ^ Smyth, Daragh. A guide to Irish mythology 2nd. Blackrock, Co. Dublin: Irish Academic Press. 1996. ISBN 0716526123. OCLC 36338076.
- ^ Thomson, Derick: The Gaelic Sources of Macpherson's "Ossian", 1952.
- ^ Beresford Ellis, Peter: "A Dictionary of Irish Mythology", page 159. Constable, London, 1987. ISBN 0-09-467540-6
- ^ Howard Gaskill, The reception of Ossian in Europe (2004)
參考資料
- An Chrannog: Lárionad Sealbhaithe & Buanaithe Gaeilge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17083330/http://crannog.ie/fff.htm". Accessed 15 October 2007
- Dennis, Dale Jay: The Fifth Generation. Horizon Publishers and Distributors, Bountiful, 1995. ISBN 0-88290-571-6 (Previe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 Google Books)
外部連結
- Oisín and Nia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Youth of Ois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Ossia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