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廳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營口廳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置,屬盛京將軍轄區(後奉天省奉天府治所在今遼寧省營口市

歷史沿革

清代康熙年間,朝廷准許蒙古巴爾虎部在此地放牧。他們的窩棚連成一片,遠看如同軍營,即被稱為「營子」;又因該地潮水漲落顯著,潮退時溝渠乾涸,潮漲時水漫溝渠,故得名「沒溝營」;「營口」則是清政府官方文書中「沒溝營口岸」的簡稱。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在營口設立奉錦山海關道,負責管轄自山海關至鴨綠江口的遼東地區的涉外事務及厘稅管理。1867年,清政府增設營口海防同知廳,管理海疆治安,這是「營口」二字首次出現在官方機構的命名中[1]宣統元年(1909年)升為營口直隸廳,直屬奉天省。1913年改置為營口縣

參考文獻

  1. ^ 建置沿革. 營口市人民政府.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