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英語:Proteinuria),在尿液中出現過量蛋白質的現象。出現這個症狀時,可能是短暫的異常狀態,可以恢復,身體狀況仍然是正常,也可能是腎功能出現問題。

蛋白尿
類型腎病變泌尿系統症狀[*]疾病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泌尿外科、​腎臟科
ICD-11MF96
ICD-10R80
ICD-9-CM791.0
DiseasesDB25320
eMedicinemed/94
MeSHD011507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概論

當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時,振盪尿液後可出現持久難消的泡沫,此時可稱為「泡沫尿」。僅有尿蛋白,但無其它臨床表現及尿液異常者,稱為無症狀性蛋白尿。出現泡沫尿並不代表一定有蛋白尿,反之亦然:許多腎功能良好的男性容易在馬桶看到泡沫,因此不能使用目測法來推斷是否有蛋白尿。

正常的腎小球濾過膜允許4×104dalton以下的蛋白質通過,濾出的蛋白質有95%在近曲腎小管重吸收,因此,正常情況下,終尿排出的蛋白質<150mg/d;終尿所含的蛋白質,約一半是血漿蛋白,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輕鏈、β2微球蛋白等,餘下的是泌尿系統分泌的蛋白,如Tamm-Horsfall蛋白。

因腎單位以下結構的異常而導致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增多的情況,統稱假性蛋白尿。例如,泌尿系感染時,尿中含有膿液,膿液中的蛋白質可以導致尿蛋白測試呈陽性反應,但此種蛋白尿被視為假性蛋白尿。

發病機制

  • 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的小分子量蛋白質含量異常增多,經腎小球濾過後,超出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出現在尿中。
  • 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球濾過膜病變,導致蛋白質漏出量增加,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最終出現在終尿里。如果尿蛋白以白蛋白為主,無大分子量蛋白質,則稱為選擇性蛋白尿(selective proteinuria);若各種分子量的蛋白質都有,則為非選擇性蛋白尿(non-selective proteinuria)。
  • 腎小管性蛋白尿:腎小管損傷導致重吸收蛋白質的能力下降而引起的蛋白尿。
  • 組織性蛋白尿:泌尿系統分泌的蛋白質增加導致的蛋白尿。

尿液檢查

  • 尿常規:尿蛋白定性試驗陽性;尿蛋白半定量試驗≥1個「+」。尿常規檢測尿蛋白的方法是干化學法(試紙法),此實驗方法的靈敏度有限,因此,有被淘汰的趨勢。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150mg。24小時尿蛋白留樣不便,標本處理時容易出錯,限制了本法的應用價值。
  • 尿蛋白/肌酐比值:晨尿的尿蛋白/肌酐比值與24小時尿蛋白定量相關性良好,與預後關聯性高,正逐步成為廣受採納的指標。此外,如果比值以mg/mg的形式表達,則比值的數值與24小時尿蛋白定量(g/24h)的數值相近;而比值以mg/mmol的形式表達,則比值的數值大約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g/24h)的數值的1/10。肌肉體積過大或過小的人群,由於肌酐代謝顯著偏離常態,會影響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判讀。

臨床意義

生理性蛋白尿

  • 功能性蛋白尿:腎血流量增加,導致流經腎單位的蛋白質總量增加,使得終尿中蛋白質總量也跟著增加。當腎血流量回復正常後,蛋白尿消失。常見的誘因包括:寒冷、劇烈運動、緊張、交感神經興奮、應用血管活性藥等。
  • 體位性(直立性)蛋白尿:剛起床時並無蛋白尿,起床活動後逐漸出現蛋白尿,長時間直立、行走或脊柱前凸姿勢可使尿蛋白增多,平臥休息後尿蛋白逐漸減少直至消失。一般24小時尿蛋白定量<1g,多為非選擇性蛋白尿,青少年尤其是瘦長體型者居多。機制可能是腎臟移位,引起腎臟受壓,或者腎靜脈扭曲。預後良好,但必須排除其它導致蛋白尿的疾病(特別是這些疾病的早期),鑑別有困難時,需加強隨訪。

病理性蛋白尿

  • 溢出性蛋白尿:如血管內溶血時的血紅蛋白尿;肌溶解時的肌紅蛋白尿;多發性骨髓瘤、漿細胞病、輕鏈病時的凝溶蛋白尿等。
  • 腎小球性蛋白尿:原發性或繼發性腎小球疾病。
  • 腎小管性蛋白尿:間質性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腎毒性物質引起的腎小管損害、范康尼氏症候群、腎盂腎炎、腎移植術後等。
  • 混合性蛋白尿:腎小球疾病或腎小管疾病後期,可逐漸累及原來正常的腎小管或腎小球;同時累及腎小球和腎小管的疾病。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