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總是熱的

宗福先、贺国甫创作的一部话剧

血,總是熱的宗福先賀國甫創作的一部話劇,1981年1月由上海工人文化宮業餘話劇團首演,劇本於1981年10月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1983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編為同名電影。該劇反映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經濟調整和體制改革中存在的矛盾與鬥爭。

1978年年底,該劇作者之一的宗福先憑藉其作品《於無聲處》,在北京市工人俱樂部舉行的文化部全國總工會聯合表彰大會上獲得特別嘉獎,並獲得了1000元獎金。《於無聲處》是一部批判文化大革命的話劇,宗福先是一名業餘編劇,在上海熱處理廠工作,其當時的每月工資僅有39.66元。獲獎之後,宗福先仍在熱處理廠工作,後來有人請他創作一部反映改革過程中經濟矛盾的話劇。宗福先根據國營企業上海印綢廠廠長陳德純將原先作廢品的絲綢邊角料做成手絹賣掉,並用獲利獎勵工人,卻被人舉報違反生產計劃和規定的故事,創作了《血,總是熱的》這一話劇。[1][2]

參考

  1. ^ 人民与人民币的那些事. 和訊網-東方早報. 2012-08-29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7). 
  2. ^ 《人民币》 20120822 第三集 受困的人民币. 央視網視頻. 2012-08-22 [2016-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