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泉,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靈岩寺景區內原廟堂「轉輪藏」遺址東側路南懸崖下,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亦作為袈裟泉泉群的主泉列入2004年4月評選的新七十二名泉中。該泉群共有泉池44處,其中袈裟泉、檀抱泉卓錫泉清泠泉四處列入七十二名泉[1]

鐵袈裟

該泉得名於泉旁所立的一座被稱為鐵袈裟的鑄鐵塊,傳為當年法定禪師建寺時自地掘出,高約五六尺,重達數千斤,其上的天然水田紋頗似袈裟,清乾隆帝曾作詩「鑄鐵不成想以廢,置此半途徒費勤」[2]

該泉曾名獨孤泉印泉,孤獨泉一名載於清康熙《靈岩志》「昔有隱者姓獨孤,結茅泉側,後人以姓命泉也」,金代《名泉碑》收錄時亦用此名;印泉一名則為明萬曆進士、歷城人劉亮采隱居此地時所改,寓意佛教來於印度,劉亮采亦曾建「面壁齋」於泉旁[3]

該泉泉源旺盛,水質甘美,為景區的主要飲用水源。泉源位於封閉的岩洞中,水自崖壁下石隙流出,匯入半圓形石砌水池,然後經曲溪由石雕龍口瀉入一大水塘中。池內錦魚戲游,池周亭廊環繞,危崖峭立,叢木懸生[2]

參考資料

  1. ^ 《济南十大泉群》. 濟南市園林管理局. [2009-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3). 
  2. ^ 2.0 2.1 《袈裟泉——清流不受俗尘污》. 濟南市政府網. [2009-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2). 
  3. ^ 《袈裟泉》. 濟南市規劃局網. [2009-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