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蒸,又稱裹蒸粽,為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的特產,屬於的一種。裹蒸曾經被納於宮廷食制之中[1]用西江兩岸特有的冬葉來包裹,以水草包紮成埃及金字塔形,材料用糯米綠豆五香半肥瘦豬肉按10:6 :4的比例包裹,體形較大,用水煲制8小時以上而成,口感鬆化。冬葉有獨特的清香與優良的防腐作用。是肇慶人作為春節探親拜年的禮品,寓意豐衣足食和來年好運[2]

裹蒸

而今的裹蒸粽品種繁多,因應不同人士之所好,餡料包括五香肥肉、鹹蛋黃、燒燒鴨叉燒等等。

肇慶製作裹蒸粽源於何時已難以考究,後世流傳有兩種說法,一系秦皇征統嶺南時爲駐軍設的隨身攜帶食用的葉裹糧食,二系古時農民在田間耕作時隨身攜帶的葉裹糧食以便隨時食用。上古時期,端午本在夏至之日,而夏至日又是上古過年關之時(夏至過年,冬至渡歲,故廣東素有「冬大過年」之語),肇慶的端州在北回歸線上,夏至日太陽正處在頂端正午之位,亦即「端午」名義最初之原本所在時,裹蒸粽的金字塔造型,正由五面八線築成一個端正的頂點垂指上天,蘊含上古稻作糧食與天文曆法的密切關係(端州七星岩「出米洞」內至今供奉主導農耕稻作之天文曆法專家「周氏神」),乃上古農耕先民在夏至日太陽回歸頂端之午位(端午)時,裹糧而蒸之以拜祭太陽,以示稻作與天文一體,是為上古太陽崇拜,其時,預示著隨後之稻作收成將如期而至,上古年關在此,裹蒸與粽子實由此而來(端午粽子紀念屈原之說乃後世人創作的虛構故事)。由於後世之過年從最初的端午夏至日移到春節,原本起源於夏至日的裹蒸粽亦隨之附著於後來的春節上。[來源請求]

參考資料

  1. ^ 《南齊書》:(明帝蕭鸞)我食此不盡,可四片破之,剩餘權當晚食。
  2. ^ 王仕禎詩:除夕濃煙籠紫陌,家家塵甑裹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