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爾蘭 (瑞典)

諾爾蘭瑞典語Norrland)是瑞典傳統上三個地區中,位處最北的一個,由9個舊省組成。

諾爾蘭位置圖

地理

諾爾蘭佔地261,292平方公里,約為瑞典國土的59%,瑞典12%人口住在諾爾蘭。

諾爾蘭由9個舊省組成,包括:耶斯特里克蘭海爾辛蘭海里耶達倫耶姆特蘭拉普蘭梅代爾帕德北博滕西博滕翁厄曼蘭。海里耶達倫和耶姆特蘭於1645年前是挪威領土,故它們歷史上不屬於諾爾蘭。

諾爾蘭人煙稀少,以其自然景觀馳名,擁有廣闊的森林和大河。區內居民很多都住在鄉郊的小村落,而非大城市。

19世紀間,諾爾蘭成為伐木和木漿業的主要資源。區內除了四條河之外,其他河流全被開發作水力發電。雖然在一些國家,水力是有限能源,但是水力發電卻是瑞典全國四成電力的來源。

諾爾蘭也有一些開採貴金屬的金礦。歷史上,斯德哥爾摩的統治者曾視諾爾蘭為類似用作開採天然資源的「殖民地」。烏克森謝納曾這樣說:「只要我們意識到應該從諾爾蘭中取利,我們境內便有一個屬於我們的印度。」可見其資源豐富。

瑞典的最高峰──凱布訥山(高2,111米),就位於諾爾蘭北的拉普蘭。

歷史

在遠古史上,諾爾蘭是瑞典四個地區之一。諾爾蘭位於西方的一半屬於瑞典,南鄰斯韋阿蘭;其東方的一半屬於芬蘭(當時為瑞典領土),南鄰埃斯特拉蘭。在斯韋阿蘭和約塔蘭,地區分界對司法和行政是很重要的,但在諾爾蘭則不然。「諾爾蘭」一名逐漸變成斯韋阿蘭以北所有土地的總稱。中古時代之前,諾爾蘭北方的北博藤拉普蘭是無人之地,只有少量薩米族kveeni和芬蘭的各個部族在那裏居住。瑞典和挪威人則在諾爾蘭南方,與薩米人混居。自中古時代起,瑞典國王曾致力把諾爾蘭北方殖民地化和基督教化,但時至今日,住在那裏的芬蘭人和薩米人依然保留著其本身的文化和習俗。

「諾爾蘭」的名稱可追溯至《卡爾紀年表》,恩厄爾布雷克特·恩厄爾布雷克特松在1433年發信給埃里克·普克,要求協助征服諾爾蘭(「al norland vnte han honom wolla」)。

瑞典於1634年劃分省份時,把原先的諾爾蘭一分為二。其中一個,諾爾蘭省,包括海爾辛蘭梅代爾帕德西博滕翁厄曼蘭,另外一個,東博藤省,包括東博藤,而當時瑞典還未完全殖民北博藤和拉普蘭。1638年,西博藤省脫離諾爾蘭省,而原屬斯韋阿蘭的耶斯特里克蘭於1640年脫離烏普蘭省。其後,為與東諾爾蘭的東博藤省相對,創造了「西諾爾蘭省」這名字。

隨著瑞典在1645年從挪威手中奪得耶姆特蘭海里耶達倫,原為諾爾蘭省的部份被分為胡迪克斯瓦爾省海訥桑德省。諾爾蘭則包括更多瑞典南部以北的地方。

起初,諾爾蘭的南方邊界是耶斯特里克蘭以北的所有地方,但是耶斯特里克蘭自17世紀中便被視為諾爾蘭之一部分。「芬蘭」一詞原本只表示現今芬蘭共和國之南方,而諾爾蘭以Kaakamojoki河或後來的Simojoki河為界。隨著瑞典於19世紀初把芬蘭割讓予俄羅斯,瑞典和芬蘭之間關係改變,諾爾蘭的北方邊界也改變了,自此以托爾訥河為邊界。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