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阿爾普
漢斯·彼得·威廉·阿爾普(德語:Hans Peter Wilhelm Arp;1886年9月16日—1966年6月7日),人稱讓·阿爾普(法語:Jean Arp),德裔法國雕塑家、畫家和詩人。1916年參與達達主義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又與超現實主義者和表現主義者有著廣泛的交往。阿爾普主張藝術的完全自由,注重內在情感的表達。阿爾普延續了布朗庫西、扎德金、赫西埃等人的道路,實現了雕塑的全面抽象化。其雕塑代表作有《雲的牧人》《和平廊柱》《平面延長》《構成》等,常常給人流水一般的感覺。[1]
讓·阿爾普 Jean Arp | |
---|---|
出生 | 德意志帝國斯特拉斯堡 | 1886年9月16日
逝世 | 1966年6月7日 瑞士巴塞爾 | (79歲)
國籍 | 德國-法國 |
教育程度 | 朱利安學院 |
知名於 | 雕塑,繪畫 |
運動 | 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 |
早年生活
阿爾普出生於斯特拉斯堡,母親是法國人,父親是德國人,在之後的普法戰爭時期,該地區被稱為阿爾薩斯-洛林,1871年被法國割讓給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阿爾薩斯回歸法國。
1904年,在離開斯特拉斯堡的法國國立高等工程技術學校後,他去了巴黎,在那裡首次出版自己的詩集。1905年到1907年,阿爾普就讀於德國魏瑪撒克遜大公美術學院,1908年回到巴黎朱利安學院學習。阿爾普是琉森「Moderne Bund」的創始成員,1911年到1913年參加了他們的展覽。[2]
1912年,他去慕尼黑拜訪俄羅斯著名畫家和藝術理論家瓦西里·康丁斯基,在康丁斯基的鼓勵下加入「藍騎士」團體的研究和展覽。[3]同年晚些時候,他和亨利·馬蒂斯、羅伯特·德勞內、康丁斯基參加了在蘇黎世的大型展覽。[3]1915年,他移居瑞士。
職業生涯
阿爾普是1916年蘇黎世達達主義運動的創始成員之一。1920年,漢斯·阿爾普,馬克斯·恩斯特,社會活動家阿爾弗雷德·格林瓦爾德一起成立了科隆達達主義團體。1925年,他的作品也出現在了巴黎皮埃爾畫廊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團體的展覽上。
1926年,阿爾普搬到的巴黎郊區默東。1931年,他和超現實主義運動斷絕關係,開始為巴黎的抽象創作團體和期刊工作。20世紀30年代開始,他開始加大在雕塑創作上的努力,包括青銅和石雕。[4]他製作了一些小的作品,融入了多種元素,觀眾可以拿起,單獨和重新排列成新的組合作品。[5]
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直到他生命的盡頭,他撰寫並發表了很多散文和詩歌。1942年,他為了逃離德國的占領而離開默東的家,此後直到去世都生活在蘇黎世。
1949年阿爾普訪問了紐約市的個展。1950年他被邀請為劍橋的哈佛大學研究生中心和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建築製作壁畫。
展覽
1958年,阿爾普的作品回顧展在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1962年在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舉行。1986年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題為「讓·阿爾普的宇宙」的150件作品展覽。[6]
斯特拉斯堡現代美術館收藏了他的許多繪畫和雕塑。
獎項
阿爾普的職業生涯獲得許多獎項,包括1954年威尼斯雙年展的雕塑大獎,1964年匹茲堡國際的雕塑獎,1963年美國國家藝術大獎,1964年的卡內基獎,1965年漢堡大學的歌德獎和德意志共和國榮譽星章。[7]
個人生活和去世
阿爾普的第一任妻子是藝術家索菲·托伊伯-阿爾普,1926年成為法國籍。[2]在20世紀30年代,他們在克拉馬一個森林的邊緣買了一塊土地建成了房子。受包浩斯,勒·柯布西耶和夏洛特·佩里昂的影響,托伊伯設計了它。[8]她1943年在蘇黎世去世。1946年阿爾普主要住在默東。[9]
1959年阿爾普和瑪格麗特·哈根巴赫(Marguerite Hagenbach,1902年–1994年)結婚。[10]1966年他在瑞士巴塞爾去世。
遺產
在歐洲有三個阿爾普基金會:克拉馬的阿爾普基金會保留了阿爾普生活和工作了大半生的工作室;每年約2000人次來參觀。在洛迦諾的瑪格麗特·阿爾普基金會由阿爾普第二任妻子瑪格麗特·哈根巴赫建立。[8]漢斯·阿爾普基金會成立於1977年,保存他所有作品的版權。它在柏林設有研究中心和辦公室,並在德國羅蘭澤克設有一間辦公室。[11]
參考資料
- ^ 張延風著. 法國現代美術. 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 頁208-210
- ^ 2.0 2.1 Jean Ar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 ^ 3.0 3.1 Russell, John. Jean Arp - A Pioneer Worthy Of Honor. New York Times. 1986-08-10 [2015-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8).
- ^ Michael Kimmelman (4 May 1990), The Power of Whimsy: Jean Arp's Later Wor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 ^ Jean Arp, Head and Shell (Tête et coquille) (ca. 193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 ^ Zan Dubin (27 December 1987), Arp Retrospective in S.F.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os Angeles Times.
- ^ Jean Ar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Ottawa.
- ^ 8.0 8.1 Saskia De Rothschild (14 February 2013), Glimpses of Jean Arp’s 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 ^ Jean Ar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
- ^ Hans (Jean) Arp.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2014-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2).
- ^ Gareth Harris (12 September 2012), Shake up at Arp founda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Art Newspaper.
延伸閱讀
- Jean Arp: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Mme. Marguerite Arp and Arthur and Madeleine Lejwa,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72. 外部連結存在於
|title=
(幫助)
外部連結
- SIKART資料庫中的讓·阿爾普
- 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的讓·阿爾普作品
- 法國克拉馬的阿爾普基金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瑞士洛迦諾的瑪格麗特·阿爾普基金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德國柏林的阿爾普基金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德國雷馬根的阿爾普博物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