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盧永恩

豆盧永恩(6世紀—?),名,字永恩以字行[1][2]昌黎郡徒河縣(今遼寧省錦州市)人,南北朝北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豆盧永恩年輕時有見識,氣度不凡,被當時的名流稱道。豆盧永恩最初隨哥哥豆盧寧侍奉侯莫陳悅普太二年(532年),參與擊敗爾朱顯壽,獲加號殄寇將軍[1]永熙三年(534年),豆盧永恩隨豆盧寧歸附宇文泰。因為迎立魏孝武帝的功勞,豆盧永恩獲封為新興縣伯,食邑五百戶。豆盧永恩參與新安之戰弘農之戰大統三年(537年)參與沙苑之戰,大統四年(538年)參與河橋之戰,都有戰功,出任龍驤將軍中散大夫。大統八年(542年),豆盧永恩出任直寢右親信都督,不久轉任都督,加通直散騎常侍。大統十六年(550年),豆盧永恩出任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廢帝元年(552年),豆盧永恩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魏廢帝三年(554年)出任都督成州諸軍事、成州刺史[3],很快加侍中。魏恭帝元年(554年),豆盧永恩進爵龍支縣侯[4]。魏恭帝三年(556年),大將軍、安政公史寧隨突厥木桿可汗進攻吐谷渾,朝廷命令豆盧永恩率領五千騎兵鎮守河州鄯州,作為邊境防衛。周孝閔帝宇文覺即位,豆盧永恩出任鄯州刺史,改封沃野縣開國公,增加食邑一千戶,又轉任隴右總管府長史。武成元年(559年),豆盧永恩升任都督利沙文三州諸軍事、利州刺史。當時文州蠻族反叛,豆盧永恩於武成二年(560年)率領軍隊擊敗了反叛的陽陣蠻,駐紮在瀘水以北。保定元年(561年),豆盧永恩又率領軍隊平定巴州恆獌獠的反叛,同年入朝出任司會中大夫,保定三年(563)再次出任隴右總管府長史[5]。豆盧寧因為輔助朝廷創業立下大功封為楚國公,他請求把之前所封武陽郡三千戶增加沃野縣公的封戶,皇帝詔令同意,豆盧永恩因此增加食邑總計四千七百戶[6]。不久豆盧永恩在隴右總管府任內去世,虛歲五十八[7],朝廷贈予少保、幽冀定相等五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諡號敬公天和元年二月六日(566年3月12日),葬於咸陽之洪瀆原[1],兒子豆盧通繼承爵位[8][9]

墓地

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陝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今北杜鎮南朱劉村東的敦化路以東、廣德路以西區域的一塊儲備地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豆盧永恩及其家族的墓地[10]

家庭

祖父

父親

  • 豆盧萇,早逝,北周追贈柱國大將軍、涪陵郡公[1]

兄弟

  • 豆盧寧,北周柱國大將軍、岐州刺史、楚昭公

子女

延伸閱讀

[]

 周書·卷19》,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張鴻傑主編. 《咸阳碑石》. 西安市: 三秦出版社. 1990年12月: 9—13. ISBN 7-80546-284-4 (中文(簡體)). 
  2. ^ 《文苑英華·九百二十五·周隴右總管長史贈少保豆盧公神道碑》:君諱恩,字永恩,昌黎徒河人,本姓慕容,燕文明帝之後也。朝鮮箕子之封,孤竹伯夷之國,漢有四城,秦為一候。其先保姓受氏,初存柳城之功;開國承家,始靜遼陽之亂。自天市星妖,連、津兵覆,尚書府君改姓豆盧,筮仕於魏。   祖什伐,左將軍,魏文成皇帝直寢。父萇,少以雄略知名,不幸早世。周朝以公兄弟佐命,義存追遠,保定二年,有詔贈柱國大將軍、涪陵郡公。是知春雨潤木,自葉流根;西伯行慶,推存及沒。   公以山嶽精靈,星辰秀異,氣侔鐘鼎,聲感風雲。猛虎震地,七歲不驚;羝羊觸藩,九齡能對。太祖文皇帝乘時撥亂,奄有霸業。潁川從我,舊愛無忘;舂陵故人,相知唯厚。普太二年,關西建義,授殄寇將軍。奉迎大駕,賜封新興縣伯,邑五百戶。開新安之陣,還移楊仆之關;解弘農之圍,更入劉昆之郡。援桴並轡,並預前驅,大統三年。有沙菀之戰。四年,有河橋之役。介冑蟣虱,戎馬生郊。公靈變逾長,風飆更勇,隱若敵國,差強人意。授龍襄將軍、中散大夫。八年,授直寢、右親信都督,尋轉大都督,加通直常侍。十六年,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前元提,授驃騎大將軍、開府信負三司。鄧騭以漢朝親戚,始處中台;黃權以魏國功臣,初登上將。公頻煩寵授,朝野為榮。三年,都督成州諸軍事、成州刺史,尋加侍中。外總連帥,威振百城;內參常伯,榮高八舍。於時隴坻黠羌,時穿上谷,榆中群盜,或降水漁陽。公卷甲星馳,長驅千騎。回洛兇徒,望風草靡;瓜州豪傑、束手歸軍。魏後元年,改封龍支縣侯。三年,朝廷使大將軍、安政公隨突厥天□及吐谷渾國。河湟二州,燒當□□公領騎五千,以為戎防,東通丹鎮,西望白蘭,關塞無塵,公之力也。周元年授都督鄯州諸軍事、鄯州刺史,其年改封沃野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二年授隴右總管府長史。武成元年,都督利、涉、文三州諸軍事,利州刺史。五年,兵破文州楊陳蠻,仍平瀘水。以保定元年秋將兵破巴州恆楊犭曼獠。度瀘五月,葛亮有深入之兵;長坂九回,王尊有忠臣之路。霜雹不驚,水草無乏,天幸將軍,斯之謂矣。其年授司會。八法斯掌,九賦是均,事總歲成,功參月要。三年,還,授隴右總管府長史。公屢弼英蕃,頻相大府。北海入朝,仰以對問;東平謁帝,因而定禮。遂使馬首懷燕,不無樂毅,蕃臣擬漢,或多田叔。   兄楚國公,以參和挹讓莊讚樂推,建國開都,奄荒南服,求以先封武陽郡三千戶益公沃野之封。朝廷以兄弟相讓,不無前史,推恩分邑,有詔許焉,增邑並前合四千七百戶。既而六氣相犯,五聲相觸,靈壽不終,遊魂且變,薨於官舍,春秋五十八。詔贈少保,幽、冀、定、相等五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諡曰敬公,禮也。天和元年二月六日葬於咸陽洪瀆川。大夫墓樹以柏,諸侯墳高於雉。嗚呼哀哉!   公資忠履孝,蘊義懷仁,直干百尋,澄波千頃,留心職任,愛玩圖籍。官曹案牘,未嘗煩委;戎馬交馳,不妨餘裕。兄弟公侯,國朝親戚,宜春有湯沐之盛,濯龍無流水之譏。渭南千畝之竹,尚懼滿盈;咸陽二頃之田,常思止足。立身則十世可宥,遺子則一經而已。刺史賈逵之碑,既生金粟;將軍衛青之墓,方留石麟。銘曰:   朝鮮建國,孤竹為君。地稱高柳,山名密雲。遼陽趙裂,武遂秦分。寶圭世胄,雕戈舊勛。名稱賓實,言謂身文。挺此含章,降茲岐嶷。有犯無隱,王道正直。唯愛唯敬,永成悅色。枕籍禮闈,留連學植。策參帷帳,功披荊棘。韓陣揮戈,齊城憑軾。豹徽乃建,龍韜同啟。校戰岐陽,申威隴坻。城壘畫地,山川聚米。上馬諭書,上馬諭書,臨戎習禮。賈復開營,廉公屈體。從容傅會,占對造請。用此廉平,終茲寬猛。綠林兵息,潢池盜靜。名振赤山,威高青嶺。玄獸浮河,飛螟出境。災氣生隴,毒水侵涇。朝傾地鎮,夜落台星,石壇承祀,豐碑頌靈。渭城高柏,昌陵下亭。須知地市,為讀山銘。
  3. ^ 《周書校勘記·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二0》:二年出為成州刺史 文苑英華卷九二五庾信豆盧永恩碑事在「三年」。
  4. ^ 《周書校勘記·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二一》:進爵龍(來)〔支〕縣侯 英華豆盧永恩碑「龍來」作「龍支」。按隋書卷二九地理志上枹罕郡屬縣有龍支,云:「後魏曰北金城,西魏改焉。」「龍來」,無此縣名,今據改。
  5. ^ 《周書校勘記·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二二》:二年復出為隴右總管府長史 英華豆盧永恩碑事在「三年」。
  6. ^ 《周書校勘記·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二三》:又增邑並前四千五百戶 英華豆盧永恩碑作「四千七百戶」。
  7. ^ 《周書校勘記·卷十九·列傳第十一·二四》:年四十八 英華豆盧永恩碑作「春秋五十八」。按豆盧寧卒於保定五年(五六五年),年六十六或六十二。豆盧恩卒於保定二(五六二年)或三年,年四十八,則弟兄年齡相距十餘歲。傳稱恩隨寧同事侯莫陳悅,似年歲相差不多,疑碑作「五十八」是。
  8. ^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永恩少有識度,為時輩所稱。初隨寧事侯莫陳悅,後與寧俱歸太祖,授殄寇將軍。以迎魏孝武功,封新興縣伯,邑五百戶。屢逢征討,皆有功,拜龍驤將軍、中散大夫。大統八年,除直寢、右親信都督,尋轉都督,加通直散騎常侍。十六年,拜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廢帝元年,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二年,出為成州刺史。魏恭帝元年,進爵龍(來)〔支〕縣侯。三年,大將軍、安政公史寧隨突厥可汗入吐谷渾,令永恩率騎五千鎮河、鄯二州,以為邊防。孝閔帝踐祚,授鄯州刺史,改封沃野縣公,增邑一千戶。尋轉隴右總管府長史。武成元年,遷都督利沙文三州諸軍事、利州刺史。時文州蠻叛,永恩率兵擊破之。保定元年,入為司會中大夫。二年,復出為隴右總管府長史。寧以佐命元勛封楚國公,請以先封武陽郡三千戶益沃野之封,詔許焉。又增邑並前四千五百戶。尋卒官,年四十八。贈少保、幽冀等五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諡曰敬。子通嗣。
  9. ^ 《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永恩少有識度,與寧俱歸周文。以迎孝武功,封新興伯。屢從征討,皆有功,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周孝閔帝踐祚,授鄯州刺史,改封沃野縣公。保定元年,入為司會中大夫。寧封楚國公,請以先封武陽郡三千戶益沃野之封,詔許焉。卒於官。贈少保,諡曰敬。子通嗣。
  10. ^ 10.0 10.1 10.2 《豆卢恩碑》碑首碑座出土!西咸新区发现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园. [2021-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8). 
  11. ^ 11.0 11.1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編著. 《北周豆卢恩家族墓地发掘报告》. 西安市: 文物出版社. 2023年10月: 110–111. ISBN 9787501081714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