貲虜
貲虜,亦叫阿貲虜。魏晉雜胡稱呼。
貲虜原是匈奴對奴婢的稱呼[1][2]。白鳥庫吉考證今通古斯語族之Gold語、Olea語中仍呼從僕、同伴為ze,「虜」則為漢人對匈奴人的稱呼。「貲虜」一詞實為漢匈混合語。建武年間,匈奴降漢後,原為匈奴俘虜為奴婢的民族多亡匿於河西走廊北部金城郡、武威郡、酒泉郡北黑水、西河東西,畜牧逐水草,掠奪涼州,部落有數萬。其內部組成較為複雜,有西域胡,有丁令,也與羌雜處。魏晉十六國時期,稱呼游牧於河西走廊北面由多種民族成員組合成的鮮卑化部落。在河西走廊及隴西一帶的貲虜,分別被北涼、西秦所統治。十六國南北朝時西北諸族對吐谷渾之蔑稱為阿貲虜,又叫「阿柴虜」。
參考文獻
- 《中國歷史辭典》
- 《絲綢之路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