贔屭
龍生九子之長
傳說
傳說贔屭在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贔屭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巨大石碑,上面刻上大禹治水的功跡,叫贔屭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贔屭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屭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屭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贔屭並非石龜[2],為奰㞒的訛稱俗書[3],是好文的象徵[4]。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中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贔屭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建築運用
在拆除北京舊城牆時,在嘉靖年間建造的東便門和西便門的城牆下各發現半個贔屭,因此有好事者穿鑿附會「贔屭馱著北京城之說」,事實上城門、寺廟是古碑文密集處之一,挖出贔屭不足為奇,如壽縣古城靖淮門及北京碧雲寺贔屭。
台灣現存有十座龜趺御碑,乃清乾隆皇帝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所賜。石碑高3.1公尺,寬1.4公尺,以金門「麻糬石」雕刻而成,其中四座全刻滿文,四座全刻漢文,二座漢滿文合刻。龜趺御碑運抵台南府時,其中一龜座不慎掉入港內,於是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台南漁民撈起,供奉在南廠保安宮內。碑座中的九座在赤崁樓中保存,另漢滿文合刻的一座則立於嘉義,這碑座經數次遷移,現安置於嘉義公園中,名為福康安紀功碑。
注釋
相關
外部連結
- Stele on the Back of Stone Tortoise (an overview of the Bixi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