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希斯敦銘文
貝希斯敦銘文(波斯語:بیستون;古波斯語:Bagastana)是一個位於伊朗克爾曼沙汗省貝希斯敦山上的多語言銘文,該處近伊朗西部克爾曼沙赫。
世界遺產 | |
---|---|
官方名稱 | Bisotun(英文) Behistun(法文) |
位置 | 伊朗(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
標準 | 文化:(ii)(iii) |
參考編碼 | 1222 |
登錄年份 | 2006年(第30屆會議) |
面積 | 187公頃(460英畝) |
緩衝區 | 361公頃(890英畝) |
座標 | 34°23′18″N 47°26′12″E / 34.38833°N 47.43667°E |
這石刻是刻在山崖,由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國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時所立,銘記他鎮壓高墨達政變和各地人民起義以及他取得王位的經過。
石刻上有描繪大流士一世腳踏高墨達的浮雕及其周圍的銘文。整篇銘文以三種不同的楔形文字寫成:古波斯語(有414行)、埃蘭語(有593行)及巴比倫語(一種後期的阿卡德語,有112行)。巴比倫語不像古波斯語,屬閃米特語族。於是,此石刻有如羅塞塔石碑之於埃及象形文字一樣,大力幫助專家們破解楔形文字。
1835年,英國學者勞林森到達此遺跡及拓取古波斯文銘文摹本,1843年再來拓取石刻上其餘銘文的摹本。在他及其他學者的努力下,古波斯文銘文首先被成功解讀,其它兩語銘文隨後也被成功解讀。
歷史
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波斯文書寫方式失傳,這塊銘文的重要性也隨之被人遺忘,就出現了各種奇怪的解釋。幾個世紀以來,銘文上的人物被認為是一千多年後的薩珊波斯國王霍斯勞二世,而非現在所認為的大流士一世。
克特西亞斯提到過這塊銘文,他在大約公元前400年發現了銘文的存在並且提到在銘文下方有一個噴泉和花園。他錯誤的判斷這塊銘文是「巴比倫的沙米拉姆王后獻給宙斯的」。塔西陀也提到了銘文以及在懸崖底部的一些遺蹟,包括一個赫拉克勒斯的祭壇。根據考古發現,包括一座前148年的雕像,與塔西陀所記載的一致。狄奧多羅斯也記錄了「Bagistanon」(即貝希斯敦銘文)並聲稱它是由沙米拉姆寫的。
一個關於貝希斯敦山(Bisotun)的傳說出現了,波斯詩人菲爾多西在他於公元1000年前後寫的《列王紀》中寫了一個故事,是關於波斯國王霍斯勞妻子席琳的情人法哈德的故事。傳說中,他因犯罪被流放,法哈德被命令鑿山找水,如果他成功了,他將被允許和席琳結婚。許多年以後,他開鑿了半個山區,終於發現了水,可是卻被霍斯勞告知席琳已經死了。他瘋了,把斧子丟下了山,親吻了土地,然後死去。在《霍斯勞和席琳》這本書中,法哈德的斧子是用石榴樹的木頭做的,在他丟斧子的地方,長出了一顆石榴樹,它的果實可以治療疾病。席琳並沒有死,按照故事的說法,當她聽到法哈德死去的時候顯得很悲傷。
1598年英國人羅伯特·雪莉在代表奧地利使團出訪波斯時,看見了這塊銘文,並引起了西歐學者的注意。他們錯誤的認為這塊銘文源自基督教。[1]法國將軍加德安(Gardanne)認為它是描繪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而羅伯特·克爾·波特認為這塊銘文表現了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和薩爾瑪那薩爾一世。[2]義大利探險家佩德羅·瓦勒在朝聖期間參觀了這塊銘文,大約在1621年。
翻譯工作
德國測量師卡斯滕·尼布爾在1764年訪問了丹麥弗雷德里克五世,並根據1778年的旅途而出版了該銘文的副本。喬治·弗里德里希·格羅特芬德等人使用尼布爾的抄本來解密舊波斯語,即楔形文字。格羅特芬德意識到這與楔形文字不同,老波斯文是字母文字,並且每個單詞都由一個垂直的傾斜符號隔開。到1802年,格羅特芬德破譯了37個老波斯文詞語。
在嘗試抄寫古巴比倫的銘文之前,先對舊波斯文字進行了複製和破譯,這被證明是一種很好的解密策略,因為舊波斯文字由於其字母性質以及所用語言而更加易於研究。這說明是通過中波斯語演變成現代的波斯語方言,並且也與瑣羅亞斯德教徒著作《阿夫斯塔》中使用的阿維斯坦語言有關。
1835年,分配給伊朗國王部隊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陸軍軍官亨利·羅林森爵士開始認真研究碑文。由於此時這個鎮的名字是貝希斯敦,因此該紀念碑被稱為貝希斯敦銘文。儘管相對困難,羅林森還是能夠在當地男孩的幫助下攀登懸崖,並拓印了懸崖上的古波斯文字。
有了波斯語文字,並且格羅特芬德的成果為他提供了大約三分之一的音節,羅林森開始著手破譯文字。本文的第一部分列出了在希羅多德斯中發現的相同波斯國王的清單,但以原始波斯語形式而不是希羅多德斯的希臘音譯。例如,Darius是原始的Dâryavuš,而不是希臘化的Δαρειος。 通過匹配名稱和字符,羅林森破譯了1838年以前用於古波斯語的楔形文字的類型,並將其結果介紹給了倫敦的皇家亞洲學會和巴黎的亞洲學會。
在此期間,羅林森在阿富汗進行了短暫的值班之旅,於1843年返回現場。他首先用木板彌合縫隙,然後在波斯文字和埃蘭文字之間跨越了一個鴻溝,隨後複製了貝希斯敦銘文。 他找到了一個當地男孩,爬上懸崖上的一條裂縫,在整個巴比倫文字上懸掛了繩索,以便可以通過紙模方法臨摹銘文。愛德華·欣克斯,朱利葉斯·奧珀特,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伯特和埃德溫·諾里斯等一些學者,他們無論是獨立完成還是合作完成,最終都破譯了這些銘文,最終使貝希斯敦銘文能夠完整地閱讀。
貝希斯敦銘文的舊波斯語部分的翻譯為隨後的解讀文本的埃蘭文字和巴比倫文字部分的能力鋪平了道路,這極大地促進了現代亞述學的發展。
銘文翻譯
- 主條目:貝希斯敦銘文全文
世系
在銘文的第一段,大流士如此描述他的祖先和世系:
王曰:朕父名
希斯塔斯佩斯 ,其父名阿耳薩墨斯 ,其父名阿里亞拉瑪納 ,其父名鐵伊斯佩斯 ,其父名阿契美尼斯 。
王曰:故我國名曰阿契美尼德,是以吾等自古至尊至貴之故,是以吾等自古即為王室之故。
王曰:朕之前已有八人為王,朕九位也。我朝至今已歷經八代。
疆界
大流士亦有列出他擁有的領土:
王曰:托阿胡拉馬茲達鴻福,朕為下列各地之王:
波斯 、埃蘭 、巴比倫 、亞述 、阿拉伯 、埃及 、沿海之地 、呂底亞 、希臘 (伊奧尼亞)、米底 、亞美尼亞 、卡帕多細亞 、帕提亞 、德蘭吉亞那 、阿里亞 、花剌子模 、巴克特里亞 、粟特 、健馱邏 、斯基泰 (即今希臘馬其頓附近)、薩塔吉地亞 、阿拉霍西亞 及馬卡 ,共二十三地。
衝突及叛亂
在銘文後部,大流士親自描述了他在一年裏平定了居魯士二世死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引發的叛亂:
-
Relief of Nidintu-Bêl: "This is Nidintu-Bêl. He lied, saying "I am Nebuchadnezzar, the son of Nabonidus. I am king of Babylon.""[3] -
Relief of Tritantaechmes: "This is Tritantaechmes. He lied, saying "I am king of Sagartia, from the family of Cyaxares.""[3]
-
Relief of Arakha: "This is Arakha. He lied, saying: "I am Nebuchadnezzar, the son of Nabonidus. I am king in Babylon.""[3]
參考來源
- ^ E. Denison Ross, The Broadway Travellers: Sir Anthony Sherley and his Persian Adventure, Routledge, 2004, ISBN 0-415-34486-7
- ^ [1] Robert Ker Porter, Travels in Georgia, Persia, Armenia, ancient Babylonia, &c. &c. : during the years 1817, 1818, 1819, and 1820, volume 2, Longman, 1821
- ^ 3.0 3.1 3.2 3.3 3.4 3.5 Behistun, minor inscriptions DBb inscription- Livius.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0).
延伸閱讀
- 周洪祥、吳宇虹,《從〈貝希斯敦銘文〉、〈歷史〉辨析大流士奪位真相》,《史學史研究》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