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效應
邊緣效應(英語:edge effects)是指生態系統中,生物種群在兩個或更多棲息地交界或邊緣的變化。[1]
邊緣效應在含有較為破碎的棲息地的區域會特別明顯,甚至可能影響整個斑塊。隨著邊緣效應增強,邊緣處的棲息地也可能擁有更高的生物多樣性。
在生態學中,群落交錯區(或稱生態過渡帶)的生物種類較多,除了包含鄰近群落的種類外,往往還有自己特有的物種,且這些物種以廣適性的種類居多。交錯區往往具有較多生物種類和較高種群密度,並產生邊緣效應[2]。
邊緣種類
- 固有邊緣:自然特徵趨向於穩定邊界的位置。
- 誘發邊緣:短暫的自然干擾(例如火災、洪水)或人類活動使邊界持續演變。
- 狹窄邊緣:一個棲息地在某處戛然而止,其後即是另一種棲息地(例:農田)。
- 寬闊邊緣(生態過渡帶):根據自然條件和植被來明確界定的兩個棲息地,二者邊界之間的距離較遠,中間是寬闊的過渡區域。
- 不規則:邊緣不是線性的。
- 孔隙:邊緣內存在孔隙,其中有其他類型的棲息地。
高度差異也能形成斑塊之間的邊界。[3]
參考文獻
- ^ Levin, Simon A. The Princeton Guide to Ecolog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780.
- ^ 李永祺,唐學璽主編;周斌,王其翔,王影副主編. 海洋恢复生态学.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6.03: 185. ISBN 978-7-5670-1082-6.
- ^ Smith, T.M.; Smith, R.L. Elements of Ecology: 391–411. 2009.
這是一篇與生態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