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又作銅錄山古銅礦遺址,是位於中國湖北省黃石市金湖街道銅綠山礦社區的一座古銅礦遺址。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994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2001年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湖北省黃石市大冶市金湖街道銅綠山礦社區 | ||||
座標 | 30°04′52″N 114°56′07″E / 30.08111°N 114.93528°E | ||||
分類 | 古遺址 | ||||
時代 | 周—漢 | ||||
編號 | 2-51 | ||||
認定時間 | 1982年2月23日 | ||||
|
歷史背景
黃石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
黃石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礦產採掘開發歷史悠久。境內多處山頭蘊藏有煤鐵及多種有色金屬資源。早期為銅礦,三國時期開始開採鐵礦,至宋明時期境內採礦規模日益擴大。至近代,清政府及列強在黃石地區進行勘探並對資源進行了大規模、機械化的開採。為此亦在黃石境內設立了諸多廠礦,例如在鐵山設立的大冶鐵礦。[3]:309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至今,黃石一直是湖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3]:3
銅綠山礦區的開採歷史
銅綠山(又作銅錄山),即「銅綠色的山丘」之意,雨後山上土石會有綠色銅鏽出現,故名[4]。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在發掘之前便有古人在此處開採的記載與傳聞[5]。經發掘後發現,礦區的銅鐵開採可以追溯至商代時期[註 1],至春秋戰國時期,開採活動已經具有了一定規模。此後歷代都有在該地區的資源開採活動。[3]:330
“ | 銅綠山,在縣西馬叫堡,距城五里,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名。綿延數嶂,土色紫赤,皆官山也。或雲古出銅之所,居民掘取鐵子石,頗傷山骨。 | ” |
————《同治大冶縣誌》[5] |
1916年,湖北官礦公署曾在銅綠山地區設立大新銅礦以開採該礦區的鐵及有色金屬資源,然而隨後一度陷入停滯。1959年9月,銅綠山設礦產公司決定重新開採礦區資源,後經多次改組,最終為冶金工業部大冶冶煉廠下屬礦山之一。現今,大冶冶煉廠改組為大冶有色金屬公司,礦區仍為其下轄礦山。[3]:330
發現
古銅礦有關的遺蹟以及遺物在1965年左右重新勘探及開採的過程中便有發現。[4]當時發現有漫山遍野的黑色片狀煉渣,有的地方還成堆堆積,對其進行化驗後發現含鐵成分很高,但最終亦未能引起重視。20世紀70年代初,礦山露天採礦車間在剝離土石方過程中,挖掘出大量近乎碳化的井巷支護木架,然而當時的工人未能對其歷史價值有所重視,將其拾回家用作柴火焚毀。[6]
1973年,銅綠山礦工人在進行生產剝離作業時,發現了大量古礦井及煉渣,並在古代採礦井巷中先後發現銅斧等銅器及木槌、鏟和陶器等物品,至此才引起重視。[4]1973年11月,中國歷史博物館偕同湖北省博物館工作者前往遺址現場調研,經過初期的分析,認定此為春秋戰國時期一處大型採礦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1973年12月,湖北省博物館向當時的湖北省文化局申請考古發掘。[6][3]:1352
發掘
第一階段發掘
自1973年發現起至1985年,古銅礦進行了第一階段的發掘。[7]
1974年2月,古銅礦遺址的考古發掘正式開始。當時為配合礦場的正常生產作業,先期清理了兩座礦井。[6][3]:1352此後國家及省市各級考古隊對遺址都有發掘活動。[4]
遺址面積約250萬平方米,經多次發掘清理出數百口豎井、斜井、盲井和百餘條平巷,其中西周至春秋時期的礦井開採深度約為地下20—30米,戰國至漢代的礦井開採深度約為地下40—50米,井巷斷面約0.8米見方。同時發現8座春秋時期的煉銅豎爐。遺址出土有銅斧等生產、生活用具一千餘件。[6][4]
1982年3月至1985年,黃石市在轄境內開展文物普查工作,在大冶市境內發現了大箕鋪古城及草王咀古城。經考古發掘調查認定後,如上的古文化遺址,都與同一時期銅綠山銅礦的開採、冶煉業關係密切。其中草王咀古城通過學界研究築城形制與時代後認為,該城是管理含銅綠山在內的楚鄂東南地區各礦山采冶生產的機構所在地。[3]:1352
第二階段發掘
2011年,為了配合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區進行了第二階段的發掘工作。[7]
此後數年中,考古隊在岩陰山腳遺址、四方塘遺址墓葬區以及盧家垴遺址等處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發掘出數量眾多的生活生產工具及設施。其中2012年在岩陰山腳遺址發現的35枚礦工腳印,勿論是在數量及保存情況上,皆可在目前所發現的世界冶煉遺址中稱最。2015年,四方塘遺址發現了多處礦場管理人員及工人墓葬,此是中國礦冶有關考古中首次發現的與礦冶遺址直接相關的墓地,並選入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7]
保護
1981年8月13日,冶金部和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籌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
起初,文物部門及銅綠山礦場方面就古礦井遺址的保護方式有分歧。由於規劃保護的遺址區下部有礦產,為開發資源,礦場方建議將採礦遺蹟分割並異地搬遷保護,但文物部門及專家學者認為此舉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可能會對遺址造成破壞,且搬遷後喪失了原有的價值,因此初步決定在原地保護遺址。[8]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的主體建築修建在礦井遺址之上,占地2046平方米,當時中國類似的先例僅有半坡博物館以及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工程在1983年9月13日動工,11月底竣工,12月5日交付使用。除了館舍建築之外,還設立了遺址保護區計75475平方米。[3]:13531991年,銅綠山礦場正式放棄開發遺址區的礦體,關於遺址保護方式的爭論方才結束。[8]
1994年,國家文物局將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2001年,古銅礦遺址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2005年,國土資源部正式將古銅礦遺址命名為國家礦山公園。隨著第二階段的考古活動開啟,2012年10月22日古銅礦遺址第二次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8年11月15日,古銅礦遺址列入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7]
2023年6月9日,即古銅礦遺址發現50周年之際,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新館正式開館。[9]2024年2月28日,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獲評全國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十佳案例。[10]
2024年3月16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11]。
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入選第二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1982年,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入選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352-1353
其保護範圍為:銅綠山礦區7號礦體的大岩陰山全部,即以規劃批准的1981年修建的920米長的圍牆為四周邊界,總面積82.47畝[12]。
其建設控制地帶為:圍牆以外30米處的整個地段[12]。
研究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始采年代目前學界沒有定論,有商代二里岡文化時期、商代晚期一說,亦有西周或東周時期一說。在第一階段的發掘過程中,經碳十四測年等綜合研究,銅綠山礦場的礦井年份集中在春秋戰國時期至漢代,並有跡象表明存在著早於春秋時代的礦井;遺址區中還有春秋時代的煉銅爐;出土文物中有一段坑木距1982年3260±100年,採礦年代可追溯至商代晚期[4][3]:1352。在第二階段的發掘過程中,四方塘遺址發掘出了夏商墓葬。部分學者認為,經過第二階段的發掘,能將銅綠山的採礦歷史追溯至21世紀的4200年前。[7]
銅綠山古銅礦位於湖北省,即舊楚國地域,商代至兩周時期,古文獻中便有楚地產銅的記載。銅綠山古銅礦的發掘昭示了此處正是春秋戰國時代楚地一處重要的銅金屬產地。[13]
“ | 夫楚有汝漢之金 | ” |
——《管子·地數》 |
另外,湖北省博物館曾利用元素對比法對同在湖北境內發現的曾侯乙編鐘進行成分比對,認為鑄造編鐘的銅礦極有可能來自於銅綠山礦。[14]2023年4月13日,為配合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新館的建設,館方向湖北省博物館複製了一套曾侯乙編鐘放置於博物館中。[15]
目前學界認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目前已發現的古礦遺址中,連續生產時間最長、礦產開採規模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遺蹟遺物保存最完整、采冶技術水平最高的一處遺址。[16][10]
參見
注釋
- ^ 第一輪考古發掘時有一出土坑木測定距1982年3260±100年,《黃石市志》將年代精確至小乙時期
參考文獻
- ^ 1.0 1.1 批转省文化局关于公布《湖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请示报告的通知(鄂政发〔1981〕175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 1981年12月30日
- ^ 國務院.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4-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0) (中文(中國大陸)).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黃石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編). 黄石市志.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02. ISBN 7-101-02830-6 (中文(中國大陸)).
- ^ 4.0 4.1 4.2 4.3 4.4 4.5 夏鼐,殷瑋璋.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 考古學報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82, (1): 137–138. ISSN 0453-2902. CNKI KGXB198201000 (中文(中國大陸)).
- ^ 5.0 5.1 湖北省大冶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大冶县志(清·同治)诠译本. 2005-12 (中文(繁體)).
- ^ 6.0 6.1 6.2 6.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Ⅱ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527. ISBN 7-5010-1525-2.
- ^ 7.0 7.1 7.2 7.3 7.4 湖北省黃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4200年!黄石这里的发现令人惊叹……. 政務:黃石發布. 2021-10-22 [2024-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透過澎湃網.
- ^ 8.0 8.1 高喜明. 是否开发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地下宝藏 国家论证8年后决定原地保护. 長江網. 長江日報. 2022-08-22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 ^ 高喜明; 程良友; 衛學平. “世界第九大奇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馆正式开馆. 長江網. 長江日報. 2023-06-09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 ^ 10.0 10.1 殷珂; 許娟.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展示入选全国十佳案例. 黃石日報. 2024-03-01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透過長江網 (中文(簡體)).
- ^ 湖北省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 2024-03-21 [2024-04-12].
- ^ 12.0 12.1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鄂政办发〔2000〕139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0年7月29日
- ^ 雷從雲. 由谷豐信翻譯. 中国湖北省銅緑山古坑道・冶金遺跡と春秋戦国時代の採鉱冶金業. 考古學雜誌 (東京: 日本考古學會). 1983, 68 (2): 388–404 [2024-03-14]. ISSN 0003-8075. doi:10.11501/130000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日語).
- ^ 李先雲,閔勝林. 从曾侯乙墓编钟看铜录山古铜矿在我国先秦青铜文化发展中的贡献. 華章. 2011, (5): 202 [2024-03-13]. ISSN 1671-2064. doi:10.3969/j.iss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中文(中國大陸)).
- ^ 殷珂; 許娟; 鄭甜甜. “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入驻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馆. 黃石日報. 2023-04-15 [202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透過長江網 (中文(簡體)).
- ^ 明海英.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异彩纷呈——访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3-02-16 [2024-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4)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