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紹遠

長孫紹遠(506年—565年), 字,河南洛陽人,北魏上黨王長孫稚之子。

生平

長孫稚壽春揚州刺史時,長孫紹遠時年十三。他記憶力驚人,有人拿《禮記月令》測試他,他只看一遍,馬上背誦如流,被人所嘆服。解褐司徒府參軍事,除給事中直。後隨父征討河東、蜀、薛有功,封東阿縣伯。

魏孝武帝西奔長安投靠宇文泰,長孫紹遠與父親兄弟跟隨,大統元年,孝武帝即位後,轉冠軍將軍,朱衣直閣,嘗食典御,安城縣侯,邑九百戶。後拜司徒右長史,加車騎,太常卿。大統二年拜中書令,俄而襲父爵上黨王,後例降為馮翊郡公。歷任過四曹尚書,儀同三司,置佐開府散騎常侍侍中,加驃騎,大行台,錄尚書。

北周建立後,設立六官,長孫紹遠任大司樂,隨即改任禮部中大夫,復封上黨郡公。尋拜京兆尹,歷少保、小司空,出為河州刺史。政存簡恕,百姓悅服。入為小宗伯。保定五年(565年)夏在涇州趙平鄉去世,年六十[1]周武帝下詔追贈柱國大將軍,郟、中、熊、邵、義五州諸軍事,郟州刺史,諡曰獻。長孫紹遠精通禮樂,才華橫溢,號稱樂祖,死後配饗廟庭(入太廟共享祭祀)。有子長孫覽[2]

墓志銘

長孫紹遠墓誌2010年出土於在陝西西安南郊高望村航天工地上,一同發掘的還有他的同父異母兄長孫子彥夫妻合葬墓。志石為正方形,寬57厘米長56厘米。志文23行,滿行24字,楷書。

公諱紹遠,河南洛陽人。司空定王之孫,太師文宣王之子也。自晉寓偏江,神祇乏祀,秦燕魅起,劉石虎鬥,皇魏乘弊拯時,誅妖履極。公先以本枝得姓,佐命開家,既編言事,可得而略者矣。公感靈七紀,苞粹五山,背負青雲,身搏赤氣。襁解之歲,孝始人倫,巾冠之季,忠為令德。六藝悉窮於巧,百行無阨於過,故以口占河流,筆力泉涌。同韓宣之識禮,似季札之知音,公實體之,非文談所至。釋褐司徒府參軍事,除給事中直。後就河東有功,封東阿縣伯,轉冠軍將軍,朱衣直閣,嘗食典御,安城縣侯,邑九百戶。拜司徒右長史,加車騎,太常卿。大統初拜中書令,俄而襲爵上黨王馮翊郡公。時經三載,歷四曹尚書,儀同三司,置佐開府散騎常侍、侍中,加驃騎,大行台,錄尚書。逮周初受命位承官禮,冊大司樂禮部,京兆尹,少保大將軍,小司空,河州諸軍事河州刺史,小宗伯。凡仕涉兩朝,歲餘一轉,奉倩謝其公才,敬祖慚其鼎望。不幸遘疾,春秋有六十,以保定五年夏薨於涇州趙平鄉。詔贈郟、中、熊、邵、義五州諸軍事郟州刺史,諡曰。粵以其年仲冬甲申窆於小陵原,附文宣王之兆帷。公虛衿屈己,懸橋解驂,驛在四郊,廚盈三列。風流藉甚,猶馭李膺之車,京師準的,竟置謝安之扇。居二八也,文德之宗,處四七也,武功之俊。至於四璉六瑚,中琴大鎛,朝謀蕃政,曲藝小道,彈壓前哲,無德而言。方欲南登皓殿,東夷橫島,呂望之鉞未委,周勃之蕭己咽。四國無正,有悼華夷。公有子三人,保家偉世,內淹外朗,夙處清官,早驤高輅。以乘高渤澥,河度孟門,遼水浮棺,灤波浸冢,乃雕玄石,仰志泉扃。
尋贈柱國。

參見

延伸閱讀

[]

 周書·卷26》,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參考

  1. ^ 《長孫紹遠墓誌》:2010年出土於西安南郊高望村航天工地上。
  2. ^ 《北史》:帝省表涕零,重贈柱國大將軍,諡曰獻,號樂祖,配饗廟庭。子覽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