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程學院
長春工程學院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長春市,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長春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理、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隸屬於吉林省人民政府。[2]
長春工程學院 | |||
---|---|---|---|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
校訓 | 明德致遠 篤行務實 | ||
創辦時間 | 1951年 | ||
學校標識碼 | 4122011437 | ||
學校類型 | 公立大學、應用型大學 | ||
黨委書記 | 胡明 | ||
教師人數 | 1300餘人 | ||
學生人數 | 16000餘人 | ||
校址 | 中國吉林省長春市 | ||
校區 | 湖西校區、湖東校區(2016年新校區) | ||
總面積 | 45.8萬平方米 | ||
隸屬 | 吉林省教育廳 | ||
網站 | www | ||
|
截止2024年10月16日,學校現有湖東和湖西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45.8萬㎡,各類校舍總建築面積44萬㎡,擁有固定資產總值11.9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38億元,圖書館擁有中外文紙質圖書190.91萬冊、電子圖書310.8萬種。
歷史
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新中國建立初期,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為在短時期迅速恢復和建立國家基礎工業體系,經東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籌劃和批准,分別成立了長春土木建築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學校均幾經易名,隸屬關係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和水利電力部管理,為冶金建築、冶金地質和水利水電行業培養一線專門技術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三所學校分別升格為長春建築專科學校、長春冶金地質專科學校和東北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在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的十餘年辦學歷程中,有4項教學改革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務處曾兩次被教育部評選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選確定為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1996年開始,三所學校陸續招收並培養建築工程等16個專業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長春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長春工程學院[3],高為峰出任校長[4]。2007年2月,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為全國具有國防生招生資格的七十所大學之一。
2011年9月,學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為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開始在水利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學術研究
科研建設
「十一五」至2013年,學校教師主持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00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3項、省部級課題470項。2009-2013年,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項67項,其中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2176餘篇, 其中三大索引SCI、EI、IEEE和人文社科權威級學術期刊論文551篇。2005年科技經費達到1555萬元人民幣。
研究機構
截止2013年5月,學校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基地23個;建有1個省高校創新團隊。學校建有吉林省配電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汽車零部件集成製造技術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減災實驗室、吉林省城市污水處理重點實驗室、吉林省水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工程實驗室、吉林省建築能源供應及室內環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科技平台9個。
合作交流
截止2020年3月,長春工程學院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等30餘所國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互派留學生,互派專家、學者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並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合作舉辦本科教育項目。
學校設立了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專項經費,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2009年-2013年,共選派近70人次教師赴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德國、荷蘭、丹麥等國外高校進行訪學、交流或進修。學校保持與冶金、有色金屬、建築、水利、電力等行業企業的傳統聯繫和友誼鞏固並擴大學研合作教育領域。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學科專業
截止2013年5月,學校建有計算機基礎訓練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先進製造技術實踐教學基地、電力系統仿真實踐教學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實踐教學基地、岩土工程與鑽探實踐教學基地、電廠仿真實踐教學基地、服裝工藝實踐教學基地、現代商務模擬實踐教學基地和管理工程實踐教學基地等10個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建有131個校外實習基地,其中相對穩定的基地84個;建有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4個。
截止2013年5月,學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3個學科為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熱能與動力工程、測繪工程等10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
師資力量
截止2020年3月,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30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975人,80%以上為「雙師雙能型」教師,正高級職稱132人,副高級職稱35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95人。100餘人次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及寶鋼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省高級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優秀教師、長白山技能名師等榮譽稱號。58人被相關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教學建設
「十一五」-2013年,學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408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省部級課題123項;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28項;獲省級以上(含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優秀成果獎33項;出版教材和專著210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優秀課程52門;建有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2013年學校已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合作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學校領導
長春工程學院歷任黨委書記:
長春工程學院歷任校長:
知名校友
鄂竟平,男,漢族,1956年1月生,河北樂亭人,1973年2月參加工作,197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畢業於水工專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時任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王德學,男,漢族,吉林榆樹人,1954年3月出生,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1972年畢業於機械工程專業,197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3年時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黨組副書記兼副局長、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主任。
徐建,男,漢族,1980年畢業於工民建專業,教授級高工。2013年時任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常委、總經理。
段成桂,字伯碩,男,漢族,1942年7月生於吉林市,1964年畢業於熱動專業,著名書法家,書畫鑑定家,中共吉林省委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文化部優秀專家,吉林省首批省管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世界教科文衛專家成員。
沈太福,吉林梨樹縣人,水利水電專科學校畢業。
文化傳統
校徽
一、基礎元素。
-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手寫體校名:長春工程學院;
-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三維正方體。三維正方體由字母G、C變形組合而成。字母G、C取「工程」兩字漢語拼音 Gong Cheng 首字母。
二、標誌說明。
- 圓形加三維組合設計,象徵著團結向上,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奮鬥的精神品質,在視覺上產生強烈的空間感和視覺衝擊力,突顯標誌的協調和大氣。
- 標誌中字母「C」相對排列,好象一本翻開的書頁,代表學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積極開展教育和科研工作。
- 字母「G、C」結合緊密,好象建築結構,象徵學院「篤行務實,治學嚴謹」的教育風格。
- 頂部「G」好象一條彎然的公路,代表學生人生新路將在這裡開始。
- 標誌選用藍色,因為藍色是「工業、水利、交通、機械、高科技、工商、建築、化工」的代表色。
校訓
- 「明德致遠」:體現學校1951年辦學來追求真理,追求知識,塑造高尚人格,培養學生樹立獻身祖國建設的理想,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 「篤行務實」:反映學校在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過程中對踏實嚴謹,務實求真的作風的養成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注釋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学校简介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学校简介-长春工程学院. www.ccit.edu.cn. [2021-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3).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 跨世纪中国教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0: 362. ISBN 7-04-011486-0.
- ^ 劉效良主編;王方漢,陽寧等副主編. 中国矿业概览 上. 2006.02: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