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信用銀行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09年6月3日) |
長期信用銀行(ちょうきしんようぎんこう)是一種日本在戰後通過大規模融資給重要企業和相關產業提供長期貸款的金融機構,其營業制度由長期信用銀行法規定。
長期信用銀行制度的誕生和發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的特殊銀行一直以來提供給了企業用來投資購買設備長期運轉的資金。戰後,在盟軍的占領下這種特殊銀行的制度被廢除,所有債款和債券的發行均由普通商業銀行所經營。但是在日本六十年代經濟開始復甦的時候,大部分銀行已經在超限貸款,各種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已經讓一般銀行無法滿足它們需求。在1952年,長期信用銀行法發布。
長期信用銀行制度一開始的方針,是把一些普通銀行比如日本興業銀行(興銀),日本勸業銀行(勸銀),北海道拓殖銀行(拓銀)等引導成新型的長期信用銀行。1960年,日本興業銀行,勸銀和拓銀通過資本重組成立的日本長期信用銀行(長銀),外加舊朝鮮銀行的子公司日本不動產銀行(後改名為日本債券信用銀行)正式成為了當時的三家長期信用銀行。
1989年,經歷了數年膨脹的日本泡沫經濟開始崩潰。因為地價和股價開始持續下跌,外加持續升值的日元打擊了眾多日本出口產業,讓多數長期信用銀行的帳本里出現了不良債務。1998年,長銀和日債銀分別宣告破產並被國有化。兩家銀行分別在被賣給私有投資機構後變成了新生銀行和藍天銀行(あおぞら銀行),而興銀則由瑞穗金融集團(みずほグループ)重組進了富士銀行。2004年4月1日,新生銀行正式被改為了普通銀行,2006年4月1日,青空銀行也成為了一般商業銀行。至此,所有三家長期信用銀行全部停止了運營,而長期信用銀行法則成為了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