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巴族
門巴族(藏語:མོན་པ་,威利轉寫:mon pa,THL:mön-pa)是印度(阿魯納恰爾邦)、中國、不丹的一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5萬人,其中在中國的實際控制區內超過11143人(2020年統計[1]),他們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門隅地區和上珞隅(墨脫)地區。
門巴族 མོན་པ་ | ||||
---|---|---|---|---|
總人口 | ||||
78,000 | ||||
分佈地區 | ||||
印度阿魯納恰爾邦:50,000 中國西藏自治區(實際控制):11143 不丹境內:3,000 | ||||
語言 | ||||
門巴語、倉洛語、藏語 | ||||
宗教信仰 | ||||
藏傳佛教、泛靈論 | ||||
相關族群 | ||||
藏族 |
分布概況
門巴族主要聚居地被稱為「門隅」(མོན་ཡུལ),意為「門巴族的地區」和「主隅」(即今「不丹」)。門隅的地域包括了今日中國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錯那市,以及由印度阿魯納恰爾邦(爭議領土,中國稱藏南地區)實際控制下的達旺縣以及西卡門縣,在不丹境內也有分布。19世紀中葉,有一部分門巴族人東遷至林芝市的墨脫縣和巴宜區。
中國實控區內
位次 |
地區 |
總人口 |
門巴族 |
占門巴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區 少數民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區 人口比例(%) |
合計 | 1,245,110,826 | 8,928 | 100 | 0.0085 | 0.00072 | |
31省份合計 | 1,242,612,226 | 8,923 | 99.944 | 0.0085 | 0.00072 | |
G1 | 西南地區 | 193,085,172 | 8,621 | 96.561 | 0.0239 | 0.00446 |
G2 | 華東地區 | 358,849,244 | 141 | 1.579 | 0.0056 | 0.00004 |
G3 | 西北地區 | 89,258,221 | 55 | 0.616 | 0.0003 | 0.00006 |
G4 | 華北地區 | 145,896,933 | 48 | 0.538 | 0.0006 | 0.00003 |
G5 | 中南地區 | 350,658,477 | 47 | 0.526 | 0.0002 | 0.00001 |
G6 | 東北地區 | 104,864,179 | 11 | 0.123 | 0.0001 | 0.00001 |
1 | 西藏 | 2,616,329 | 8,481 | 94.993 | 0.3451 | 0.32416 |
2 | 四川 | 82,348,296 | 113 | 1.266 | 0.0027 | 0.00014 |
3 | 上海 | 16,407,734 | 86 | 0.963 | 0.0828 | 0.00052 |
4 | 福建 | 34,097,947 | 24 | 0.269 | 0.0041 | 0.00007 |
4 | 甘肅 | 25,124,282 | 24 | 0.269 | 0.0011 | 0.00010 |
6 | 廣東 | 85,225,007 | 22 | 0.246 | 0.0017 | 0.00003 |
7 | 北京 | 13,569,194 | 19 | 0.213 | 0.0033 | 0.00014 |
8 | 重慶 | 30,512,763 | 15 | 0.168 | 0.0008 | 0.00005 |
9 | 江蘇 | 73,043,577 | 14 | 0.157 | 0.0054 | 0.00002 |
10 | 內蒙 | 23,323,347 | 11 | 0.123 | 0.0002 | 0.00005 |
10 | 吉林 | 26,802,191 | 11 | 0.123 | 0.0005 | 0.00004 |
10 | 青海 | 4,822,963 | 11 | 0.123 | 0.0005 | 0.00023 |
10 | 新疆 | 18,459,511 | 11 | 0.123 | 0.0001 | 0.00006 |
14 | 河北 | 66,684,419 | 10 | 0.112 | 0.0003 | 0.00001 |
14 | 河南 | 91,236,854 | 10 | 0.112 | 0.0009 | 0.00001 |
16 | 陝西 | 35,365,072 | 9 | 0.101 | 0.0051 | 0.00003 |
17 | 山西 | 32,471,242 | 8 | 0.090 | 0.0078 | 0.00002 |
17 | 浙江 | 45,930,651 | 8 | 0.090 | 0.0020 | 0.00002 |
19 | 湖南 | 63,274,173 | 7 | 0.078 | 0.0001 | 0.00001 |
19 | 雲南 | 42,360,089 | 7 | 0.078 | 0.0001 | 0.00002 |
21 | 山東 | 89,971,789 | 5 | 0.056 | 0.0008 | 0.00001 |
21 | 貴州 | 35,247,695 | 5 | 0.056 | 0.0000 | 0.00001 |
23 | 安徽 | 58,999,948 | 4 | 0.045 | 0.0010 | 0.00001 |
23 | 湖北 | 59,508,870 | 4 | 0.045 | 0.0002 | 0.00001 |
25 | 廣西 | 43,854,538 | 3 | 0.034 | 0.0000 | 0.00001 |
26 | 海南 | 7,559,035 | 1 | 0.011 | 0.0001 | 0.00001 |
天津 | 9,848,731 | |||||
遼寧 | 41,824,412 | |||||
黑龍江 | 36,237,576 | |||||
江西 | 40,397,598 | |||||
寧夏 | 5,486,393 | |||||
現役軍人 | 2,498,600 | 5 | 0.056 | 0.0045 | 0.00020 |
歷史
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瑪拉雅山區繁衍生息,與藏族、珞巴族等民族長期相處。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的疆域就包括門隅地區。唐朝時(823年)吐蕃在拉薩大昭寺前設立的「唐蕃會盟碑」中就有「南者門巴」的記載。
文化
語言
門巴族人使用門巴語、倉洛語、舍朱奔語和藏語,無本民族文字,通用藏文。民間文學豐富,有薩瑪、東三巴等民歌形式。著名詩集《倉央嘉措情歌》脫胎於門巴族民歌。
所謂的「門巴語」是比較模糊的概念,廣義的門巴語包括狹義的門巴語(錯那門巴語)、倉洛語(墨脫門語)和舍朱奔語三種不同的語言。有人把門巴語和倉洛語都歸入藏語群,有人認為倉洛語更接近藏語,另外還有人認為倉洛語是漢藏語系中的獨立語支。倉洛語也分布在不丹。
宗教
風俗
門巴族與藏族關係密切,在生活習俗方面受藏族影響較大。
- 婚葬
1951年以前,門巴族奉行一妻多夫、姐妹共夫的多配偶傳統。現在已改為一夫一妻制。
民族服飾
門巴族的服飾受藏族影響較大,男女都穿氆氌袍,腰間都繫上紅氆氌腰帶,很像藏裝,但衣著比藏裝短小。他們胸前掛「噶烏」——一個內裝佛像及經卷的金屬護身盒,這也同藏族的習俗很相近。由於地處亞熱帶,男女一般都穿長短兩種上衣。婦女喜歡身披羊皮或牛犢皮,梳長辮,胸前佩戴松耳石、紅珊瑚、瑪瑙等串成的飾品,戴手鐲、戒指。女子的內衣顏色多樣,為圓口套頭式。男子多穿氆氌袍和絳紅色的長袍,腰間都掛一把砍刀,頭戴一種叫做「拔耳甲」的帽子,帽邊在額頭上方有個缺口。
節日
門巴族的節日與藏族相同,並用藏曆。藏曆新年期間(正月初一至十五),門巴族人要在寬敞的地方唱歌跳舞,表演一種叫作「錯木」的門巴戲劇。
名人
參考文獻
- ^ 1.0 1.1 國家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5-25.
擴展閱讀
- 《門巴族簡史》,《門巴族簡史》編寫組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