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萱(1972年),1972年出生於安徽宣城,是一位中國女性現代藝術家。她最出名的是她的錄像藝術作品,不過也有繪畫,照片和行為藝術作品。[1]她自90年代開始藝術生涯,並被認為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女性錄像藝術家之一。[2][3]

闞萱
英文名Kan Xuan
出生1972
 中國安徽宣城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母校中國美術學院,荷蘭皇家藝術學院
職業藝術家
活躍時期1990年代-至今
知名作品《大穀子堆》《垃圾》《闞萱!哎!》

早年生活

闞萱出生於安徽宣城[1]1993年入讀杭州中國美術學院,1997年畢業,當時正處於錄像藝術在中國改革開端。[2]她的老師包括早期先鋒藝術家耿建翌和張培力。[4]

事業

在1998年,闞萱來到北京,在雕塑工廠和影視公司工作。[5]她參與的第一個大型展覽是《上海超市》,是當時中國最具實驗性的藝術家自發展覽。她的參展作品是靜幀短片《闞萱!哎!》。[6]

闞萱在2002年至2003年得到荷蘭皇家藝術學院的獎學金,參加其藝術工作室計劃。[2][7]並於2005年得到荷蘭羅馬大獎提名獎。在荷蘭時,她的作品主要表現全球化和商業化帶來的影響,以及東西方的差異。[4]

藝術風格

闞萱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經歷經常會出現在她的作品中。[4]她使用過舊式手扶攝像機來拍攝日常隨處可見的物品,以帶來一種不同的美感和想像力,並讓人思考平常會忽略的問題。[8]她也會使用iPhone在同一個地點進行長時間拍照,並把照片製成定格視頻。

她曾去中國農村進行長期長途考察,記錄郊外的歷史遺蹟,讓人思考它們的複雜性以及和中國現況的聯繫。 [9]

個人生活

闞宣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阿姆斯特丹[10]

主要展覽

個展

  • 2016《闞宣》聖像藝術館,英國伯明罕[11]
  • 2012《闞萱:大穀子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12][13]
  • 2009《輕,闞萱作品》箭廠空間,北京
  • 2008《闞萱!哎!》常青畫廊,義大利

集體展覽

  • 2016《故事新編》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美國紐約
  • 2014《八種路徑, 藝術在北京》Uferhallen,德國柏林
  • 2013《歧異花園》,四方當代美術館,南京
  • 2012《第四屆廣州三年展——見所未見》廣東美術館,廣州
  • 2010《叢林: 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管窺》站台中國,北京
  • 2009《當代藝術展在松江——資產階級化了的無產階級》松江創意工房,上海
  • 2008《尤倫斯基金會收藏展——我們的未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 2007《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不僅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 / 全球戰爭時代的樂觀主義》土耳其伊斯坦堡
  • 2007《中國發電站:第二站》ASTRUP FEARNLEY現代美術館,挪威奧斯陸
  • 2007《中國發電站:第三站》國家美術館,盧森堡
  • 2006《出門必帶攝像機,錄像藝術在中國》ICO美術館,西班牙馬德里
  • 2006《第9屆哈瓦那雙年展》國家藝術中心,古巴哈瓦那
  • 2006《鹿特丹電影節》荷蘭鹿特丹
  • 2005《第二屆廣州三年展——別樣:一個特殊的現代化實驗空間》廣東美術館,廣州
  • 2005《聚焦》中國美術館,北京
  • 2005《BEYOND第二屆廣州三年展》廣東美術館,廣州
  • 2005《羅馬獎2005》De-apple藝術中心,荷蘭阿姆斯特丹
  • 2005《我仍然相信奇蹟》巴黎當代藝術博物館,法國巴黎
  • 2005《紅雙喜》Biz Atr藝術中心,上海
  • 2005《事物的歷史》澳大利亞當代藝術中心,澳大利亞雪梨
  • 2005《詩情之所》呂確爾克特,荷蘭阿姆斯特丹
  • 2004《62761232 (快遞展)》比翼藝術中心,上海
  • 2004《反覆加強的烏托邦》澳大利亞當代藝術中心,澳大利亞雪梨
  • 2004《A l'ouest du sud de l'est》尼斯國家當代藝術中心/塞特國家當代藝術中心,法國
  • 2004《附生植物》阿姆斯特丹植物園,荷蘭
  • 2003《那麼, 中國呢?》蓬皮杜藝術中心,法國巴黎
  • 2003《巴西藝術全景》聖堡羅現代藝術博物館,巴西聖堡羅
  • 2002《施工中: 亞洲藝術的新維度》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東京OPERA CITY 文化基金會,日本東京
  • 2002《首屆廣州三年展——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廣東美術館,廣州
  • 2000《家?》月星家具廣場,上海

參考文獻

  1. ^ 1.0 1.1 KAN XUAN 阚萱 - Introduction. Shanghai Art Gallery.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3). 
  2. ^ 2.0 2.1 2.2 Four Chinese female artists of the 52th Venice Biennale. China Daily. 8 June 2007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3). 
  3. ^ Low, Joni. Kan Xuan: Performing the Imagination.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May 2012, 11 (3): 42–47. 
  4. ^ 4.0 4.1 4.2 Kan Xuan: 6 July – 11 September 2016 (PDF). Ikon Gallery. 2016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04). 
  5. ^ 阚萱:“猪圈”里的王朝遗梦 - 五七报告 - 博客大巴. 5775.blogbus.com. 23 Nov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18日). 
  6. ^ Art for Sale. Asia Art Archive.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5). 
  7. ^ 阚萱简介. 闞萱官方網站.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月4日). 
  8. ^ Hill, Katie. Kan Xuan – Between Thinking and Feeling. CoBo Social. 3 August 2016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0). 
  9. ^ 阚萱:大谷子堆. UCCA.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1). 
  10. ^ KAN XUAN 阚萱 - Biography. www.shanghartgallery.com.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3). 
  11. ^ Hill, Katie. Kan Xuan, Chinese Artist, Contemporary Visual Art, Katie Hill, Ikon Gallery Birmingham. COBO Social. 3 August 2016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0). 
  12. ^ Smith, Karen. As Seen. 3, Notable artworks by Chinese artists = 发光体. 3 号, 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 Beijing: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5. ISBN 978-7-510-09686-0. OCLC 957964059 (英語及中文). 
  13. ^ Kan, Xuan. 阚萱 : 大谷子堆 = KanXuan : millet mounds = Kan xuan : da gu zi dui Di 1 ban. Beijing: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ISBN 978751005620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