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衡(1906年2月26日—1939年3月22日),原名憲璇,字伯衡,筆名行魚山東省汶上縣西周村人。八路軍將領。

生平

陳伯衡早年在外祖家讀私塾。十六歲時,考入城內書院高小。畢業後,考入濟南第一師範。193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1935年畢業後到濟南齊光中學當教務主任。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他在濟南隨流亡學生南撤,在路經汶上時,經劉啟文曹志尚等人介紹,決定留在汶上進行抗日救亡活動[1]

之後,陳伯衡兩次去濟寧找中共魯西南工委負責人江明聯繫,要求派人加強領導。江明將劉星介紹給陳伯衡,他們在張場小學、戰灣村召開會議,商討武裝起義。1938年2月5日,他們聚集到汶上縣永安寺宣布起義,成立汶上縣人民抗日自衛隊[2]。同年5月,被編為范築先領導的第十支隊挺進隊,他出任隊長。10月,部隊與東平地方武裝合編為十支隊東進梯隊,他出任司令員。12月,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六支隊一團,他擔任團長。1938年,東平縣中共負責人萬里派杜子儉到部隊,幫助成立黨組織。1939年春,陳伯衡經劉星、杜子儉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3月22日,六支隊一團和115師686團在東平縣鄭海一帶與日軍交戰(鄭海戰鬥),陳伯衡中彈犧牲,年僅33歲[3]。戰鬥結束後,中共魯西區黨委與115師司令部為他召開萬人追悼大會[4][5]

參考

  1. ^ 山東省濟寧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微山湖畔的枪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山東省濟寧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1995.06: 281–283. 
  2. ^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山东编年史 第3卷.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2: 128–129. ISBN 978-7-209-08861-9. 
  3. ^ 中共泰安市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編. 泰西武装起义. 中共泰安市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 359–360. 
  4. ^ 時鑒總編. 孔孟之乡名人名胜名产.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6.11: 627. ISBN 7-5607-1610-5. 
  5. ^ 民政部優撫安置局編. 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5.11: 225. ISBN 978-7-5087-5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