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英語: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為CSTO;俄語:Организация Договора о Коллектив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縮寫作 ОДКБ)是1992年5月15日簽署的政府間軍事聯盟。1992年獨立國家國協中的六個國家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簽署了「集體安全條約」(也稱為「塔什干條約」)。[1]另外三個國家亞塞拜然、白俄羅斯和喬治亞在第二年簽署了該條約,並於1994年生效。五年後,9個國家中除亞塞拜然、喬治亞和烏茲別克以外,其他6個同意將該條約再延長5年,2002年,這6個國家同意建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作為一個軍事聯盟。烏茲別克於2006年重新加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但於2012年退出。
亞美尼亞語:Հավաքական անվտանգության պայմանագրի կազմակերպության 白俄羅斯語:Арганізацыя Дамовы аб калектыўнай бяспецы 哈薩克語:Ұжымдық қауіпсіздік туралы шарт ұйымы 吉爾吉斯語:Жамааттык коопсуздук жөнүндө келишим уюму 俄語:Организация Договора о коллектив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塔吉克語:Созмони Аҳдномаи амнияти дастаҷамъӣ 塞爾維亞語:Организација Уговора о колективној безбедности | |
成立時間 | 1992年5月15日(作為集體安全條約) 2002年10月7日(作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
---|---|
類型 | 軍事同盟 |
總部 | 俄羅斯莫斯科 |
地址 | |
坐標 | 55°48′N 37°32′E / 55.8°N 37.54°E |
會員 |
1個觀察員國 1個前觀察員國 |
官方語言 | 俄語 |
秘書長 | 哈薩克 伊曼加利·塔斯馬加姆別托夫 |
主席 | 白俄羅斯 亞歷山大·盧卡申科 |
網站 | odkb-csto.org |
尼古拉·博德育扎被任命為集安組織的秘書長。2006年6月23日,烏茲別克成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正式成員;烏茲別克議會於2008年3月28日批准了該組織的成員資格。[2]集安組織於2012年暫停烏茲別克成員資格。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是聯合國大會的一個觀察員組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憲章重申所有成員國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的原則。成員國不加入其他軍事聯盟或其他國家集團[3],對一個成員國的侵略將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侵略。為此,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每年舉行軍事指揮演習,讓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有機會改善成員國間的合作。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在亞美尼亞舉辦了一次名為「魯貝茲2008」的軍事演習,來自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所有七個成員國的4,000名士兵進行了行動、戰略和戰術培訓,重點是提高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夥伴關係集體安全部分的效率。[4]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演習是2011年在俄羅斯南部和中亞舉行的,包括10,000多名士兵和70多架戰鬥機。[5]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土內部署第三國軍事基地,必須獲得所有成員國的正式同意。[6]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採用「輪值主席國」制度,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成員國每年輪流任職。[7]
歷史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前身為獨立國協集體安全條約。1992年5月15日,獨立國協國家首腦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會晤時簽署了集體安全條約。在條約上簽字的有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亞美尼亞和吉爾吉斯。1993年喬治亞、亞塞拜然和白俄羅斯加入此條約。條約於1994年正式生效,有效期5年。條約的宗旨是建立獨立國協國家集體防禦空間和提高聯合防禦能力,防止並調解獨立國協國家內部及獨立國協地區性武力爭端。1999年,條約第一個5年期限剛滿,亞塞拜然、喬治亞和烏茲別克三國宣布退出。
2002年5月14日,獨立國協集體安全條約理事會將「獨立國協集體安全條約」改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有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6個成員國。
2005年6月23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6個成員國元首在莫斯科舉行年度峰會後通過一項聲明,就一系列國際問題闡述了共同看法。聲明說,該組織成員國準備在獨立國協、上海合作組織和歐亞經濟共同體框架內開展全面合作,希望同歐盟發展關係,並重申願意同北約進行溝通和協調。聲明說,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戰略目的是促進建立公正民主的國際秩序,保持歐亞大陸的繁榮和安全。
2006年12月,烏茲別克最高會議參議院(上院)批准了有關烏重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法律草案。
2009年2月4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首腦在莫斯科舉行的特別峰會上一致同意組建集體快速反應部隊。
2009年7月31日至8月1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領導人齊聚吉爾吉斯旅遊勝地伊塞克湖畔,出席該組織第二次非正式峰會。會議圍繞內部合作和打擊地區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等議題展開了「坦誠而富有建設性」的對話,以期加強各成員國間相互信任,實現該組織由單一「安全」職能向多功能方向拓展的轉型。與會各國首腦決定在俄羅斯建立信息安全技術中心。
2012年6月28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新聞秘書扎伊內特季諾夫對媒體表示收到了烏茲別克決定退出該組織的照會,俄方認為,烏茲別克決定退出集安組織是其作為該組織成員國的合法權利。
2022年1月5日,因應哈薩克國內局勢,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各成員國向該國派兵增援。
2024年2月23日起,亞美尼亞以「未能履行對亞美尼亞的安全義務」指責莫斯科沒有干預亞美尼亞與鄰國亞塞拜然的衝突,宣布「凍結」俄羅斯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中的主導地位[8]。5月8日,亞美尼亞外交部宣布不會撥款資助由俄羅斯領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活動[9]。6月12日,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指責莫斯科領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未能履行其義務,並計劃與亞塞拜然一起對亞美尼亞發動戰爭,將在決定的時候退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10]。另一方面,帕希尼揚以白俄羅斯領導人亞歷山大·盧卡申科曾表明他參與了亞塞拜然對阿美尼亞為期44天戰爭的準備工作,宣布阿美尼亞所有官方代表在後者掌權期間都不會訪問白俄羅斯[11]。6月17日,伊朗與俄羅斯外交代表向帕希尼揚表明不希望亞美尼亞變成西方反俄羅斯或反伊朗的橋頭堡,並要求後者在解決南高加索地區安全問題的同時,考慮俄羅斯和伊朗的地緣政治利益[12]。6月19日,亞美尼亞宣布不會參與2天後舉辦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會議[13]。9月18日,帕希尼揚表示,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對其國家的安全、存在和主權構成威脅,並指責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非旦沒有履行對亞美尼亞的防務義務,在過去兩年也沒回應亞美尼亞的提問[14]。
成員國
目前成員國 | ||||||
---|---|---|---|---|---|---|
國家 | 簽署 | 批准 | 憲章批准 | 備註 | 軍隊 | 最高統帥 |
亞美尼亞 | 2002年 | 2002年 | 2002年5月14日 | 創始成員國 | 亞美尼亞軍事 | 亞美尼亞總統 |
白俄羅斯 | 白俄羅斯軍事 | 白俄羅斯總統 | ||||
哈薩克 | 哈薩克軍事 | 哈薩克總統 | ||||
吉爾吉斯 | 吉爾吉斯軍事 | 吉爾吉斯總統 | ||||
俄羅斯 | 俄羅斯軍事 | 俄羅斯聯邦總統 | ||||
塔吉克 | 塔吉克軍事 | 塔吉克總統 | ||||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中的前獨立國協集體安全條約成員國 | ||||||
國家 | 簽署 | 批准 | 憲章批准 | 宣布退出 | 退出生效 | 備註 |
亞塞拜然 | 1994年 | 1994年 | 1994年 | 1999年退出 | 已退出 | 創始國,已退出 |
喬治亞 | 創始國,計畫加入北約(NATO) | |||||
觀察員國 | ||||||
國家 | 簽署 | 批准 | 憲章批准 | 備註 | 軍隊 | 最高統帥 |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 未簽署 | 未批准 | 未批准 | 觀察員國。自2013起開始成為觀察員國。於2021年亡國。 | 阿富汗軍事 | 阿富汗總統 |
塞爾維亞 | 觀察員國。自2013起開始成為觀察員國。 | 塞爾維亞軍事 | 塞爾維亞總統 | |||
原成員國 | ||||||
國家 | 簽署 | 批准 | 憲章批准 | 宣布退出 | 退出生效 | 備註 |
烏茲別克 | 1994年 | 2006年 | 2012年 | 2012年6月28日退出 | 已退出 | 創始國,現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 |
未來可能成員(候選國) | ||||||
國家 | 簽署 | 批准 | 憲章批准 | 備註 | 軍隊 | 最高統帥 |
伊朗 | 未簽署 | 未批准 | 未批准 | 候選國 | 伊朗軍事 | 伊朗總統 |
沙烏地阿拉伯 | 沙烏地阿拉伯軍事 |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 | ||||
敘利亞 | 敘利亞軍事 | 敘利亞總統 |
大事記
- 2005年期間,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合作夥伴進行了一些共同軍事演習。
- 2007年6月,吉爾吉斯擔任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輪值主席國。
- 2007年10月,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在塔吉克首都杜尚貝與上海合作組織簽署了一項協議,以擴大在安全、犯罪和販毒等問題上的合作。[15]
- 2007年10月6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同意大幅度擴大該組織,以建立一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維和平部隊,該部隊可在聯合國授權下部署,也可在其成員國內部部署。這一擴大還將允許所有成員以與俄羅斯相同的價格購買俄羅斯武器。[16]
- 2008年8月29日,俄羅斯宣布將尋求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提亞的獨立。三天前,即8月26日,俄羅斯承認喬治亞分離地區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提亞的獨立。[17]
- 2008年9月5日,亞美尼亞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會議上擔任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輪值主席國。[18]
- 2010年12月10日,成員國除簽署一攬子聯合文件外,還批准了設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維持和平部隊的宣言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的宣言。[19]
- 自2011年12月21日以來,條約締約國可以否決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建立新的外國軍事基地。此外,哈薩克接替白俄羅斯擔任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輪值主席國。
- 2014年8月,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俄羅斯和塔吉克3,000名士兵參加了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在哈薩克舉行的心理戰和網絡戰演習。[20]
- 2015年3月19日,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長尼古拉·博德育扎提議派遣一個維和特派團前往烏克蘭頓巴斯地區。「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有維持和平的能力。我們的維和人員不斷接受相應的培訓。如果聯合國作出這樣的決定,我們隨時準備提供維和部隊。」[21]
集體快速反應部隊
2009年2月4日,集安組織7名成員國中5名達成了建立集體快速反應部隊(俄語:Коллекти́вные си́лы операти́вного реаги́рования(КСОР))的協議,計劃於6月14日最後確定。該部隊旨在擊退軍事侵略,開展反恐行動,打擊跨國犯罪和販毒,消除自然災害的影響。白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最初沒有簽署該協定;白俄羅斯由於與俄羅斯的貿易爭端,以及烏茲別克因普遍關切而不簽署該協定。白俄羅斯於次年10月簽署了該協定,而烏茲別克尚未簽署該協定。然而,俄羅斯代表說,烏茲別克不會參加快速反應部隊,而是將「委派」其分遣隊臨時參加行動。[22][23]
2009年8月3日,烏茲別克外交部批評俄羅斯在吉爾吉斯南部建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快速反應部隊軍事基地的計劃,指出「在3個中亞國家邊界直接匯合的複雜和不可預測的領土上實施此類計劃,可能會推動加強軍事化進程,並引發各種民族主義對抗。此外,它還可能導致激進極端主義勢力的出現,這可能導致這一廣大地區的嚴重不穩定。」[24]
吉爾吉斯衝突
2010年4月,由於吉爾吉斯發生騷亂,吉爾吉斯總統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被罷免,之後他在白俄羅斯獲得庇護。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對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的未來表示懷疑,稱其未能阻止巴基耶夫被推翻。他說:「如果我們的一個成員國發生流血事件,發生了一場違反憲法的政變,而這個機構卻保持沉默,這是什麼樣的組織?」 [25]盧卡申科此前曾指責俄羅斯在盧卡申科拒絕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提亞獨立後以經濟制裁懲罰白俄羅斯,稱「經濟是我們共同安全的基礎。但是,如果白俄羅斯最親密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盟友試圖破壞這一基礎,並事實上使白俄羅斯人屈服,我們怎能談論在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空間內鞏固集體安全?」 [26]在2009年拒絕參加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峰會後,盧卡申科說:「為什麼我們人民要在哈薩克打仗?母親們會問我,為什麼要我把兒子送到離白俄羅斯這麼遠的地方。為了什麼?為了一個統一的能源市場?這不是生活所必須的。不!」[27]
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訪問烏克蘭,以延長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塞凡堡港的租約,以換取打折的天然氣供應[需要解釋]。在訪問期間,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被問及,白俄羅斯是否可以期待達成類似協議,並回答說:「真正的夥伴關係是一回事,而認真工作、半途而廢、互幫互助是一回事,對失業人員給予永久居留的決定則是另一回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援引2005年吉爾吉斯坦總統阿斯卡爾·阿卡耶夫在鬱金香革命中被趕下台後,俄羅斯前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邀請其訪問俄羅斯一事,為自己進行了辯護。[28]隨後一個月,梅德韋傑夫總統下令俄羅斯天然氣壟斷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削減對白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29]隨後,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運營的俄羅斯電視頻道NTV播放了一部紀錄片,將盧卡申科比作巴基耶夫。[30]
2010年6月,吉爾吉斯族和烏茲別克族在吉爾吉斯南部爆發種族衝突,導致吉爾吉斯臨時總統蘿扎·奧通巴耶娃請求俄羅斯軍隊協助平息騷亂。巴基耶夫否認他的支持者是種族衝突的幕後主使,並呼籲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進行干預。[31]前總統阿卡耶夫還呼籲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派遣部隊,他說:「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撲滅這場敵意之火。我們很可能需要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維和人員來做到這一點。」 [32]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說,「只有在外國入侵和外部勢力企圖奪取政權的情況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才能對其採取行動」,「吉爾吉斯的所有問題都有內部根源」,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長尼古拉·博德育扎則稱暴力「純屬國內事務」。[33]但後來博德育扎承認,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反應可能不夠,並聲稱「外國僱傭軍」挑起了吉爾吉斯對烏茲別克少數民族的暴力行為。[34]
2010年7月21日,吉爾吉斯臨時總統奧通巴耶娃呼籲在吉爾吉斯南部設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警察部隊,他說:「我認為在吉爾吉斯建立集體安全條約組織警察部隊很重要,因為我們無法單獨保障人民的安全,但他補充道:「我並不是在尋求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支持,我不想讓他們留在這裡,但如果不這樣,那裡的流血衝突就會繼續下去。」[35]僅僅幾周後,奧通巴耶娃領導的吉爾吉斯臨時政府抱怨說,他們向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尋求幫助的呼籲被忽視了。[36]
歷年會議
日期 | 地點 | |
---|---|---|
1 | 1992 年 5 月 15 日 | 烏茲別克 塔什干 |
2 | 1992 年 7 月 6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3 | 1993 年 12 月 24 日 | 土庫曼 阿什哈巴特 |
4 | 1994 年 2 月 10 日 | 哈薩克 阿拉木圖 |
5 | 1995 年 5 月 25 日 | 白俄羅斯 明斯克 |
6 | 1995 年 11 月 3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7 | 1996 年 5 月 17 日 | |
8 | 1997 年 3 月 28 日 | |
9 | 1998 年 3 月 5 日 | |
10 | 1999 年 4 月 2 日 | |
11 | 2000 年 6 月 29 日 | |
12 | 2001 年 5 月 25 日 | 亞美尼亞 葉里溫 |
13 | 2002 年 5 月 12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14 | 2003 年 4 月 28 日 | 塔吉克 杜尚貝 |
15 | 2004 年 6 月 18 日 | 哈薩克 努爾蘇丹 |
16 | 2005 年 6 月 23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17 | 2006 年 6 月 23 日 | 白俄羅斯 明斯克 |
18 | 2007 年 10 月 6 日 | 塔吉克 杜尚貝 |
19 | 2008 年 9 月 5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20 | 2009 年 2 月 4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特別峰會) |
21 | 2009 年 6 月 15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22 | 2010 年 12 月 10 日 | |
23 | 2011 年 8 月 12 日 | 哈薩克 努爾蘇丹 |
24 | 2012 年 5 月 15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25 | 2013 年 9 月 23 日 | 俄羅斯 索契 |
26 | 2014 年 5 月 8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27 | 2014 年 12 月 23 日 | |
28 | 2015 年 9 月 15 日 | 塔吉克 杜尚貝 |
29 | 2016 年 10 月 14 日 | 亞美尼亞 葉里溫 |
30 | 2017 年 11 月 30 日 | 白俄羅斯 明斯克 |
31 | 2018 年 5 月 23 日 | 哈薩克 努爾蘇丹 |
32 | 2019 年 11 月 28 日 | 吉爾吉斯 比斯凱克 |
33 | 2020 年 12 月 2 日[38] | 視像會議 |
34 | 2021 年 9 月 16 日 | 視像會議 |
35 | 2022 年 1 月 10 日[39] | 視像會議 |
36 | 2022 年 5 月 16 日 | 俄羅斯 莫斯科 |
37 | 2022 年 11 月 23 日 | 亞美尼亞 葉里溫 |
38 | 2022 年 12 月 15 日 | 俄羅斯 聖彼得堡 |
39 | 2023 年 11 月 23 日 | 白俄羅斯 明斯克(亞美尼亞無出席) |
參考文獻
- ^ ed, Alexei G. Arbatov ...,. Russia and the West : the 21st century security environment. Armonk, NY [u.a.]: Sharpe. 1999: 62 [25 February 2015]. ISBN 978-0765604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3).
- ^ Archived copy. [2014-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February 2014).
- ^ Obydenkova, Anastassia. Comparative regionalism: Eurasian cooperation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case for neofunctionalism? (PDF). Journal of Eurasian Studies. 23 November 2010, 2 (2): 91 [2019-06-09]. doi:10.1016/j.euras.2011.03.0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4-30).
- ^ Sputnik. Former Soviet states boost defense capability in joint drills. 22 July 2008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7).
- ^ J. Berkshire Miller, The Diplomat. Russia Launches War Games. The Diplomat.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6).
- ^ Vladimir Radyuhin. CSTO tightens foreign base norms. The Hindu.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4).
- ^ 存档副本.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 ^ Putin loses grip on member of his military alliance. POLITICO. 2024-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7) (英語).
- ^ Technologies, Peyotto. МИД: Республика Армения не будет участвовать в финансировании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ОДКБ. factor.am. 2024-05-08 (ru-RU).
- ^ Armenia to quit Russia’s military alliance amid split with Putin. POLITICO. 2024-06-12 [2024-06-13] (英國英語).
- ^ Բելառուս ես այլևս երբեք չեմ այցելի, քանի Բելառուսում նախագահ է Ալեքսանդր Լուկաշենկոն. Փաշինյան. news.am. 2024-06-13 [2024-06-13] (亞美尼亞語).
- ^ Москва и Тегеран направили Пашиняну месседж. yerkramas.org. [2024-06-20] (俄語).
- ^ Вірменія проігнорує черговий захід ОДКБ. LB.ua. 2024-06-19.
- ^ ОДКБ создает угрозы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существованию и суверенитету Армении - Пашинян. newsarmenia. 2024-09-18.
- ^ Daily Times – Leading News Resource of Pakistan.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1).
- ^ Gendarme of Eurasia – Kommersant Moscow. (原始內容存檔於1 February 2014).
- ^ Kremlin announces that South Ossetia will join 'one united Russian state.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3).
- ^ CSTO Security Councils Secretaries meet in Yerevan. PanARMENIAN.Net.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0).
- ^ Meeting of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sation. President of Russia.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2).
- ^ Armenia to participate in Kazakhstan CSTO drills. [13 August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August 2014).
- ^ Bordyuzha: CSTO ready to deploy its peacekeepers to resolve conflict in Ukraine. [21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 April 2015).
- ^ Sputnik. CSTO's rapid-reaction force to equal NATO's – Medvedev. 4 February 2009 [201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5).
- ^ With Russian Prodding, CSTO Begins Taking Shap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4 December 2014. Retrieved on 24 November 2009
- ^ Tashkent Throws Temper Tantrum over New Russian Base in Kyrgyzst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urasiaNet, 3 August 2009
- ^ Belarus leader raps Russia, may snub security summ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uters, 25 April 2010.
- ^ Belarus-Russia rift widens, Minsk snubs Moscow me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uters, 14 June 2009.
- ^ Lukashenko Plays Coy With Kremli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oscow Times, 28 August 2009.
- ^ Lukashenka dismisses Moscow’s criticism over Bakiye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elaplan, 25 April 2010.
- ^ Russia Cuts Gas Supplies to Belaru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VOANews, 21 June 2010.
- ^ Tensions flare between Kremlin, Belarus strongm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gence France-Presse, 14 August 2010.
- ^ Moscow-led bloc may try to quell Kyrgyz clashes, Reuters, 14 June 2010.
- ^ Cases of cash paid for Kyrgyz unrest – former president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9 June 2010., Russia Today, 17 June 2010.
- ^ Kyrgyzstan tests Russia's regional commitmen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lobalPost, 15 June 2010.
- ^ CSTO Chief Says Foreign Mercenaries Provoked Race Riots In Kyrgyzstan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6 July 2010., Eurasia Review, 1 July 2010.
- ^ Kyrgyzstan takes decision on deploying CIS police force in South[永久失效連結], Itar-Tass, 21 July 2010.
- ^ Kyrgyz Official Criticizes Foreign Partn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11 August 2010.
- ^ Russian-led bloc undecided on aid for Kyrgyzst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uters, 20 August 2010.
- ^ 2 декабря 2020 года впервые в режиме видеоконференции состоялась сессия Совета коллектив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ОДКБ. [2022-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 ^ 10 января в формате видеоконференции состоялось внеочередная сессия Совета коллектив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ОДКБ. Обсуждалась ситуация в Республике Казахстан и меры по нормализации обстановки в стране. [2022-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