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無意識

精神分析学概念

集體無意識(德語:kollektives Unbewußtes;英語:collective unconscious[註 1])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所提出的整體性的心理架構概念。榮格認為人可以分層三個層次,由淺到深為:意識自我)、個人無意識情結)和集體無意識(原型),這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心理架構有所不同。

個人無意識

個人無意識是心理架構的第二層,作用要比意識大。它包括一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和被潛抑的過去,以夢境和幻覺的形式出現。榮格認為個人無意識的內容是情結。情結往往具有情緒色彩,是一縷又一縷的心理內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無意識叢林,如戀父情結、批評情結、權力情結等。

個人無意識是一個容器,蘊含和容納著所有與意識的個體化機能不相一致的心靈活動和種種曾經一時是意識經驗,不過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受到壓抑或遭到忽視的內容,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懸而未決的問題、人際間衝突和道德焦慮等等。還有一些經驗,它們與人們不甚相干或顯得無足輕重,由於本身強度太弱,當人們經歷它們時達不到意識層,或者不能留駐在意識之中,因而都被貯藏在個體的無意識裡。所有這些構成了個人無意識的內容,當需要時,這些內容通常會很容易地到達意識層面。

集體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集體無意識和個人無意識的區別在於:它不是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一直都意識不到的東西。榮格曾用島打了個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島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識;由於潮來潮去而顯露出來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個人無意識;而島的最底層是作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們的集體無意識。

原型

原型是集體無意識中形象的總匯。榮格亦將他們稱呼為顯性、無意識意象、虛構或原始印象,以及一些其他的名字。但原型似乎最被接受。所謂的原型,是藉由特定的方法去體驗事情的天生傾向。原型本身沒有自己的形式,但它表現就有如我們所見、所謂的「組織原理」。它遵循弗洛伊德理論中的直覺法則行事:首先,當一個嬰兒想要吃時,他不知道他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他有著相當不明確的渴望,然而,某些特定的東西可以滿足他。之後,根據經驗,當一個小孩饑餓時,他渴望一些特定的東西——牛奶、餅乾、烤龍蝦、紐約式的披薩。原型,就像是宇宙中的黑洞:你只能藉由它吸引質子和光,知道它在那裡。

阿尼瑪與阿尼瑪斯

我們人格的一部分是我們必須扮演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這個角色是由他們的自然性別所決定。但是榮格同意佛洛伊德、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以及其他學者的觀點,認為我們生而具有雙重性別。當我們以胎兒身分開始我們的生命之時,我們沒有性器官的差別,僅僅逐步的受到荷爾蒙的影響,而發展成男性和女性。同樣地,當我們以嬰兒開始我們的世間生命之時,在外人感覺既非男性亦非女性。幾乎是立即的,即當那些粉紅色和藍色贈品發生時,我們才會受到社會所帶來的影響,而它將逐步將我們塑造成男人和女人。在所有社會中,對於男人和女人的期望都不同。這些期望通常根據性別所扮演不同繁殖角色來決定,但常常包含許多傳統細節。在我們今日社會裡,仍然殘存這些傳統期望。女人仍然被期望更具禮儀而少好鬥;男人依舊被期許更強悍而忽視生活中的情感面。但榮格認為這些期許意味著我們只培養自己潛能的一半。

阿尼瑪(anima)是男性集體無意識中的女方;阿尼瑪斯(animus)是女性集體無意識中的男方。一齊來看,他們被視為相對。阿尼瑪可能象徵年輕女孩,非常自動自發且依靠直覺,或像女巫,或像祖母。它很可能跟極深的情緒性和她自身生命的力量有關。阿尼瑪斯可能象徵老智者,巫師,或者男性中的一人。它傾向於合理,通常具理性主義,甚至愛追根究底。阿尼瑪或阿尼瑪斯是透過你跟集體無意識溝通所得的原型,而跟它接觸是重要的。它也是負責我們大部分摯愛生命的原型。如同古希臘神話所言,我們總是注視著我們另外那一半。那被神取走的那一半,就在那無數相反性別的人之中。當我們一見鍾情時,我們會發現某人「充滿」我們獨特的阿尼瑪或阿尼瑪斯原型。

雙性人

雙性人,包含男性和女性,代表對立物的結合,是榮格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論點。在某些宗教藝術里,耶穌表露出一個較為女孩氣(表現出部分女性集體潛意識)的男人。同樣的,在中國,觀音被視為是位男性菩薩,但被描寫為具有女性的氣質、舉止,以致於他通常被認為是位具有憐憫心的女神。對立物的互相補足,是趨向完美、實現「真我」(true self)的重要途徑。

最小解釋與最大解釋

榮格對集體潛意識理論有大量不為人所理解的思想,對這些思想的最小解釋認為,「簡單地說,在特定物種的遺傳基礎上,無意識的某些結構和傾向性對我們所有人都是共同的......」。[1]因此「我們可以輕易談論『共同的手臂』,此意指所有人類的手臂所共同擁有的骨骼和肌肉之基本模式」。然而,其他人指出「在榮格對集體無意識的各種描述中,其基礎似乎存在著一種模糊性。他有時似乎認為,對於經歷某些影像的傾向可透過一些基因模型來理解」,如共同的手臂[2]。然而在最大解釋中,榮格「也不遺餘力地強調這些體驗的神聖性,他毫無疑問被這樣的想法所吸引,即原型提供了與某種神聖性或世界心靈交流的證據之想法」,也許「他作為思想家的受歡迎程度正是源於此」[3]瑪麗-路易絲·弗蘭絲認同「從歷史、回歸的觀點來看,將集體無意識的假設與古老且無所不在的世界靈魂英語Anima mundi的思想相提並論是很順理成章且非常誘人的。」[4]新紀元運動的作家雪莉·希利(Sherry Healy)更進一步,聲稱榮格本人「敢於提出人類的心智可以與被稱作集體無意識的想法和動機聯繫起來......這是一個永遠活著的無意識能量體。」[5]這就是靈魂一元論英語Monopsychism的思想。

注釋

  1. ^ 臺灣舊譯為:集體潛意識;新譯傾向翻為:集體無意識,目前是兩個都還在使用,下文採用新譯

參考資料

  •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v.11,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Princeton. First published as "Antwort auf Hiob", Zürich, 1952 and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1954, in London
  • Jung, C. G., (1934–1954).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1981 2nd ed. Collected Works Vol.9 Part 1), Princeton, N.J.: Bollingen. ISBN 0-691-01833-5
  • 榮格心理學原型之一,指我們用來操縱他人意見和行為的「假象」(虛假的、偽造的對外形象)。它除了能夠誤導他人外,也能誤導我們的真實內在。
  • Alternative view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 ^ Stan Gooch, Total Man (London 1975) p. 433.
  2. ^ Gooch, p. 433.
  3. ^ Cook, p. 405
  4. ^ Marie-Louise von Franz, Projection and Re-Collection in Jungian Psychology (1985) p. 85
  5. ^ Sherry Healy, Dare to be Intuitive (2005) 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