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資本主義
集體資本主義形態是由1945年後的日本的發展例子為基礎的。東亞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包括韓國、台灣和新加坡等先後採用了這種模式,更為晚進的中國新興市場經濟也受到了它的影響。
集體資本主義理論
集體資本主義的獨特之處,是它重視長期的合作關係。這是經濟不是受非人格化價格機制的指揮,而處於人們所稱的「關係市場」(relational markets)的指導下。日本確保生產和金融機構建立密切關係的「股份連鎖所有制」模式(pattern of interlocking share ownership)就是一個例子。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約40%的股票為由形成姐妹公司關係的企業集團所持有。將產業公司同它的各色分包單位連接起來的交叉股權網絡——系列公司(keiretsu),又占了東京證券市場逾30%的股票。這種穩定的所有權形式為日本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資本,使之能夠採取長期投資戰略,而不是著眼於短期或中期的收益。
企業本身也提供了日本社會生活的核心。工人(尤其是大企業的男性員工)使企業的「一員」,這在美國甚至歐洲社會市場國家都不曾出現。作為對其忠誠、奉獻和辛勤勞動的回報,工人在傳統上預計將獲得終身雇用、養老金、社會保護以及休閒和娛樂的機會。 企業特別重視建立團隊精神和團隊認同,管理人員和供相對較小的收入差異支持了這種精神的認同。該制度由於重視勞動力和寫作的重要性,被稱為「人民主義」(peoplism)。這種經濟中的決定性要素是政府。從國際標準來看(常低於GNP的30%),東亞的公共支出和稅收水平相對較低,但國家在「指導」投資、研究和貿易決策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其典型無疑是日本的通產省(MITI),他現在依然通過一種「指導性」計劃系統來督管經濟(但不像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那麼公開)。
評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日本經濟在很多方面都顯示出了資本主義的諸多特徵,包括追求最大化和短期行為傾向。但開始於戰前並在戰後加速進行的經濟重建已被證明取得了驚人的成功。日本的「經濟奇蹟」造就了一個工業大國。雖然如此,集體資本主義的成功也不得不付出代價。在合作與協作的背後,日本經濟模式對工人及家庭的要求太多。長時間工作和高度嚴格的勞動條件,可能意味著個人主義被扼殺,工作變成了人類生活的中心。同樣,日本社會「共同體」式企業的主導地位,使新封建式的責任感繼續存在,對義務的賞識高過了對權力的尊重。因此,批評家認為集體資本主義總是以權威主義為支撐;在中國,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和地位牢固的共產黨執政混合在一起。最後,1997年—1999年東亞經濟的急劇衰退,表明建立在不穩定的金融活動基礎上的經濟成功是何等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