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格達湖

青格達湖,即猛進水庫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的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的人工湖,也是烏魯木齊河頭屯河水磨河等河流的尾閭湖。湖泊面積湖面面積17平方公里。青格達湖及周邊濕地構成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首個省(兵團)級自然保護區——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是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禽[網 1]中國國家水利風景區青格達湖旅遊風景區也位於此。青格達湖為攔截來自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風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譽為「烏魯木齊之腎」[書 1]

青格達湖(猛進水庫)
青格達湖(2011年)
青格達湖(猛進水庫)在北疆的位置
青格達湖(猛進水庫)
青格達湖(猛進水庫)
青格達湖(猛進水庫)在北疆的位置
位置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
座標44°08′18″N 87°33′22″E / 44.13833°N 87.55611°E / 44.13833; 87.55611-44°11′06″N 87°34′10″E / 44.18500°N 87.56944°E / 44.18500; 87.56944
湖泊類型人工湖
主要流入烏魯木齊河頭屯河水磨河
集水面積17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4.7公尺
水體體積6500萬立方公尺
岸長1約20公里
表面海拔400到420公尺
1岸長衡量標準不定。
地圖
青格達湖

環境

 
五家渠市猛進水庫(2011年)
 
青格達湖湖心閣娛樂城(2012年)

地理和氣候

青格達湖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南部,距離市中心3公里。地處烏魯木齊市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之間,地理坐標為東經87°33′22″到87°34′10″,北緯44°08′18″到44°11′06″,平均海拔400到420公尺。地理上處於天山山脈山前凹陷帶和準噶爾盆地南緣之間,烏魯木齊河頭屯河洪積沖積平原內的泉水溢出帶上。泉水地老龍河(烏魯木齊境內為水磨河)的水流入窪地形成青格達湖濕地。因青格達湖毗鄰沙漠,所以當地氣候乾旱且降水稀少,當地年降水量150毫米到200毫米,蒸發量每年可達2000毫米到2500毫米。當地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均氣溫5.7攝氏度,極高溫超過43攝氏度,極低溫低於零下42攝氏度。冬季結冰期163天,穩定積雪時間103天[書 2][書 3]。青格達湖的存在讓從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向南吹的風塵不再乾燥,使得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氣候更加濕潤[刊 1]

湖泊與濕地

青格達湖總儲水量達6500萬立方公尺,湖面面積17平方公里,湖岸沿線長約20公里。平均水深超過4.7公尺,豐水期水位超過4.8公尺,枯水期水位不足3.8公尺,最深水位可達13公尺。年均入湖水量1.45億立方公尺[刊 2][刊 1]。水庫通過猛進幹渠向五家渠灌區供水,並通過八一引水渠與八一水庫相連[書 1]。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面積29.12平方公里,其中位於保護區西南部的核心區面積7.96平方公里,緩衝區位於核心區周邊的林帶和水庫區域,面積15.38平方公里,試驗區位於水庫主壩北側,面積5.78平方公里[書 2]。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內及周邊區域有濕地斑塊10塊可分為包括人工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河流濕地等在內的4類6型濕地,總面積達40.3平方公里。青格達湖的主要濕地是位於青格達湖南側面積大約8平方公里的人工濕地。其面積隨著水庫水面的增落而變化,所以在7月到8月的枯水期,濕地面積最大,在3到4月的豐水期,面積減少。其形態包括主體的淹沒區,以及淺灘、葦蕩等。由於保護區周邊放牧、盜獵、火災、圍墾等活動的發生,濕地植被面積從2008年到2016年減少了超過8平方公里。另外,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東西兩側為荒灘地,其形成原因為常年積極性漲落沖刷。其中西側的荒灘已經改造為人工沙灘地,而東側的荒灘地在2020年之前並未被改造[刊 3][刊 1]

植物及動物

青格達湖西主要分布多枝檉柳、胡楊、蘆葦等植物,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東北部分布有面積較大的人工林和蘆葦沼澤濕地[書 2]。自然保護區內有野生植物41科100屬149種,其中濕地高等植物11科12屬13種,優勢種英語Dominance (ecology)包括多枝檉柳蘆葦達香蒲。高等植物大致能分為以新疆落葉松樟子松側柏為主的針葉喬木;以銀白楊胡楊白榆白蠟等為主的落葉闊葉喬木;以淡枝沙拐棗鹽爪爪等等為主的灌木、半灌木;以萹蓄灰綠藜等為主的草本植物;以達香蒲、蘆葦等為主的水生植物[刊 1][刊 4]。另外,有學者對青格達湖中的鼓藻目植物英語Desmidiales進行過統計,發現鼓藻目鼓藻科植物有凹頂鼓藻屬英語Euastrum1種、鼓藻屬2種1變種、角星鼓藻屬英語Staurastrum2種[刊 5]

青格達湖也是很多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活在青格達湖的哺乳動物有37種,包括小家鼠狗獾野豬等,易危物種鵝喉羚虎鼬等也生活於此。青格達湖內生存有魚類5種,分別是泥鰍草魚。1種兩棲類動物,即塔里木蟾蜍。1種爬行動物,即捷蜥蜴。1種腹足綱動物,即螺螄。1種軟甲綱動物,是南美白對蝦。在2002年到2013年間的野外考察中,至少記錄了18目53科124屬225種鳥類出現在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內。其中雀形目種數最多有83種,隼形目、雁形目等鳥類種數也超過20種。優勢種群包括大雁鸕鶿等。這些鳥類中,有28種留鳥、52種夏候鳥、24種冬候鳥、87種旅鳥及34種迷鳥。所有被記錄的鳥類中5種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分別是黑鸛大鴇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另外還有包括卷羽鵜鶘白琵鷺大天鵝在內的38中國家II級保護動物。至少三條鳥類遷徙路線途徑青格達湖,包括西亞-中東-東非遷徙線、西伯利亞-中亞-南亞遷徙線、北極苔原-亞洲-澳洲遷徙線。因此春季和秋季大量候鳥會在此休息、中轉,在大年的秋季甚至在青格達湖可以統計到4到6萬隻野鳥[刊 1][刊 4][刊 6][新 1]。另外,有學者對青格達湖內原生動物進行過研究,共觀察到4綱6目8科10屬17種原生動物,其中肉鞭門英語Sarcomastigophora波豆蟲屬英語Bodo (excavate)具有優勢,纖毛蟲門中則以膜袋蟲屬Cyclidium)為優勢屬[刊 7]

水庫的建設

青格達湖早期也被稱為「黑龍潭」,是一片窪地葦湖[書 4]。20世紀4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新疆當局就對引青格達湖水進行灌溉有所討論[刊 8][刊 9]新疆和平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十七師五十一團從1950年開始在青格達湖一帶開始軍墾任務,但是當時的和平渠(引烏魯木齊河水修建人工渠)不足以提供農業生產足夠的水,於是十七師師長程悅派出人手開始對五家渠一帶的部分湖泊進行調查。1951年,新疆軍區代司令員兼政委王震等人在對五家渠的軍墾情況了解後認為如果不解決水源問題,生產任務無法完成。於是十七師再次組織人手對五家渠湖泊進行考察,這次他們考察了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尺的黑龍潭,因其有黑溝河、老龍河、頭屯河等作為水源,遂提出在此修建水庫的建議。1952年3月,十七師排出勘測測量隊對黑龍潭及周邊窪地進行勘測[書 4][書 5]

1952年5月,十七師黨委決定修建「猛進水庫」,並成立築庫指揮所,項目總指揮為十七師副師長苟成富,新疆省水利廳姜大方等人作為水庫設計師。6月18日,猛進水庫開工建設。猛進水庫一期工程參加施工的人數超過2200人,除了十七師抽調的1300多人外,還包括900多名犯人。一期工程於1953年上半年完工。項目築成土壩5公里,壩高4.5公尺,總土方82萬立方公尺,可蓄水1500到2000萬立方公尺。蘇聯援華專家沃洛寧參與指導了猛進水庫二期工程的設計建設,二期工程由新疆水利廳設計,由兵團原烏魯木齊河水利工程處施工。項目於1955年6月開工建設,次年4月竣工,此次參與施工近9500人,其中幹部戰士近2000人,勞改人員7000餘人,司政工作人員260人。二期工程修築土壩8.5公里,最高拔高11公尺,最大水深7公尺,總土方104萬立方公尺,庫容量達6000萬立方公尺。此次工程修建有涵洞式鋼筋混凝土放水閘一座。猛進水庫的建設是新疆當時最大的水庫建設工程,青格達湖也有「軍墾第一庫」的稱號。在水庫建成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恩茂等人參加了放水典禮[書 4][書 5]

水源地

青格達湖一帶的降水量低,但南部的天山山脈降水充沛且覆蓋有冰川和積雪,所以青格達湖地下水源主要通過徑流滲漏、春季融雪等方式補充。從1963年開始,當地政府為了改善土壤鹽鹼化,開始在青格達湖南緣建設青格達湖水源地。1974年以後水源地轉為排灌結合,在改善土地鹽鹼化的基礎上滿足農業灌溉需求。水源地於1979年形成規模並運行。20世紀80年代後,土壤改良基本完成,青格達湖地下水逐漸成為為灌溉、生活供水的水源地。截止2018年,青格達湖水源地有機井超過70眼,單井流量從125立方公尺每小時到330立方公尺每小時不等[刊 10][刊 11]

污染及治理

由於青格達湖是多條河流的尾閭湖,其水質取決於上遊河流的水質。1990年11月,米泉市(今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塔橋灣水庫閉庫,致使水磨河(老龍河)沿岸所有工業企業排出的廢水注入青格達湖,其中不乏有毒有害廢水。1991年3月,排入青格達湖的廢水近2800萬立方公尺,占當時青格達湖蓄水量的一半以上。此次污染事件導致青格達湖的5.4噸鯉魚種及鰱魚苗全部死亡,水體發臭發黑並漂有黑色泡沫。經檢測水體內揮發性酚類氰化物氨氮英語Ammoniacal nitrogen硫化物等物質嚴重超標。污染事件發生後,自治區環保局要求涉事企業賠償並處理主要污染物排放企業[書 6]。然而處理並沒有徹底解決污染問題,此後十餘年間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大量工業污染物會排放至青格達湖內,導致青格達湖水體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總、總、氨氮、高錳酸鹽等指標超標。從2002年到2005年間,青格達湖水體富營養化情況加劇,此時帶來污染的主要河流既包括水磨河(老龍河),也包括頭屯河[會 1][刊 12]。除了工業污染,每年夏季洪水期上游的大量泥沙也會被帶入湖中,從而造成水庫庫容減少。自水庫建成到2010年,共計淤積超過3100萬立方公尺[刊 13]。21世紀10年代,有學者對青格達湖水體內的重金屬進行過研究,發現青格達湖水體中重金屬含量普遍較低,不過有毒重金屬含量值得關注[刊 14]

自2002年起,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的開荒、放牧等人類活動全面禁止,同時還開始實施節水灌溉、退沙還草、退耕還林等生態保護和恢復工程[新 1]。在2005年召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中,人大代表王繼亮等23人提交了《關於儘快解決猛進水庫(亦稱青格達湖)遭受工業廢水污染的議案》。自治區環保局等有關部門對污染情況進行了調研,並做出了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廠建設等6項措施[網 2]。2007年5月,烏魯木齊市委和昌吉州黨委成立青格達湖污染治理領導小組,烏魯木齊市市長乃依木·亞森任組長。這年7月開始,對排污入和平渠(烏魯木齊河)、水磨河(老龍河)、頭屯河的近百家工業企業進行整改、搬遷、關閉、拆除,對排污入河的餐廳進行批評教育。第二年第六師勘測設計了總長超過20公里的老龍河排污防洪通道[書 7]。經過此次治理後,青格達湖環境得到改善[新 2]

自然保護區

2002年12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批准建立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這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立的首個省(兵團)級自然保護區[書 3]。2008年,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管理站正式建立,管理站是公益事業單位,隸屬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局[書 3][書 8][網 3]。截止2010年,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建設有1棟辦公樓、2座瞭望塔、4處保護點、2處水文觀測點、1處病蟲害防疫站、1處動物救護站、1處疫源疫病監測站、1處關鍵物種監測站、1處科研中心,並建立有觀鳥台和陳列室[書 9]。截止2019年,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在職人員1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人[網 3]。2022年3月,超過77萬元人民幣的青格達湖省(兵團)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編制項目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中標[網 4]

在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分布有多種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書 3][書 2]。1985年開始第六師水管處依託青格達湖開闢了青格達湖旅遊風景區。此後,風景區道路、水電、綠化、遊樂項目等陸續得到完善,青格達湖旅遊風景區屬於中國國家水利風景區。第六師五家渠政府在此曾多次舉辦鬱金香節、冰雪風情節,荷花節、觀鳥節等活動。2017年開始,青格達湖旅遊風景區免費開放[書 1][刊 15][新 3]

參考文獻

書目
  1. ^ 1.0 1.1 1.2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西北诸河卷.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4: 146. ISBN 978-7-5170-2566-5. 
  2. ^ 2.0 2.1 2.2 2.3 袁國映; 袁磊. 新疆自然保护区. 烏魯木齊: 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139–142. ISBN 7-80727-294-5. 
  3. ^ 3.0 3.1 3.2 3.3 程艷; 張莉; 李慧菁. 袁國映 , 編. 新疆温地生态环境与保护. 烏魯木齊: 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6: 304–305. ISBN 978-7-5469-5976-4. 
  4. ^ 4.0 4.1 4.2 皇甫志輝; 文定謳. 農六師五家渠市史志辦 , 編. 农六师五家渠市年鉴, 2012. 五家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版社. 2012: 374–376. ISBN 978-7-80756-512-3. 
  5. ^ 5.0 5.1 田業平; 梁鐵軍. 农六师垦区·五家渠市志·附录(世纪回眸准噶尔).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 318–319. ISBN 7-228-06473-9. 
  6. ^ 何紹慈.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 , 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 1992. 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出版社. 1992: 208. ISBN 7-5631-0209-4. 
  7. ^ 韓新; 文定謳. 農六師五家渠市史志辦 , 編. 农六师五家渠市年鉴, 2008. 五家渠: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版社. 2008: 148. ISBN 978-7-80756-074-6. 
  8. ^ 韓新; 文定謳. 農六師五家渠市史志辦 , 編. 农六师五家渠市年鉴, 2009. 五家渠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版社. 2009: 194. ISBN 978-7-80756-168-2. 
  9. ^ 韓新; 文定謳. 農六師五家渠市史志辦 , 編. 农六师五家渠市年鉴, 2011. 五家渠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版社. 2011: 179. ISBN 978-7-80756-372-3. 
期刊
  1. ^ 1.0 1.1 1.2 1.3 1.4 陳玉琴. 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及保护管理建议. 農村科技. 2016, (06): 72–73. 
  2. ^ 何春燕; 王智海. 青格达湖区域生态景观规划研究. 水利發展研究. 2013, 13 (12): 66–68. doi:10.13928/j.cnki.wrdr.2013.12.001. 
  3. ^ 張清林.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新疆農墾科技. 2020, 43 (11): 51–52. 
  4. ^ 4.0 4.1 王麗. 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及名录建立. 新疆農墾科技. 2014, 37 (05): 65–66. 
  5. ^ 艾克拜爾·依米提; 呂海英; 阿力馬斯·克力木; 張玉; 李志成. 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鼓藻类植物初报.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35 (01): 1–4, 32. doi:10.14100/j.cnki.1008-9659.2016.01.001. 
  6. ^ 馬鳴. 新疆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鸟类. 動物學雜誌. 2013, 48 (05): 781–787. doi:10.13859/j.cjz.2013.05.020. 
  7. ^ 艾山·阿布都熱依木; 艾克拜爾·依米提; 夏扎丹木·木艾買提. 青格达湖湿地原生动物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 32 (03): 15–17. doi:10.14100/j.cnki.1008-9659.2013.03.020. 
  8. ^ 水利部新疆水利勘測總隊. 新疆迪化乌鲁木齐河水库及青格达湖灌溉工程计划书. 水利通訊. 1947, (11): 11–17. 
  9. ^ 吳善多. 乌鲁木齐河水库及青格达湖灌溉工程计划之商榷.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六區公路工程管理局月刊. 1948, (8): 2–5. 
  10. ^ 丁國梁; 楊鵬. 新疆青格达湖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评价. 地下水. 2017, 39 (01): 44–48. 
  11. ^ 孫靜; 雷曉雲. 青格达湖水源地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18, 24 (06): 15–17. 
  12. ^ 林亞; 鄒德軍; 房健. 猛进水库水环境问题研究. 乾旱環境監測. 2009, 23 (02): 81–85. 
  13. ^ 王多輝; 蒲春玲. 猛进水库清淤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經濟研究導刊. 2016, (28): 188–189. 
  14. ^ 侯鳳蘭; 呂光輝; 金淑聰; 陳悅; 滕德雄. 青格达湖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水平.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9, 42 (01): 218–225. doi:10.19672/j.cnki.1003-6504.2019.01.031. 
  15. ^ 袁凱. 新疆首府“后花园”. 當代兵團. 2013, (16): 84–85. 
會議論文集
  1. ^ 易莉;王光文;劉志輝;王慶;盧元靜. 新疆青格达湖水污染特征分析. 第六届天山地质矿产资源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下). 第六屆天山地質礦產資源學術討論會. 烏魯木齊: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792–795. 2008. ISBN 978-7-5371-6072-8. 
網站
  1. ^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 (2017年) (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2019-05-14 [2022-02-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1-17). 
  2. ^ 劉淑玲. 六举措治理新疆青格达湖污染. 新浪新聞中心. 2005-11-23 [2022-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3. ^ 3.0 3.1 新疆兵团第六师青格达湖保护站2019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报告. 第六師五家渠市人民政府. 2020-10-22 [2022-04-12]. 
  4. ^ 青格达湖省(兵团)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兵團政府採購網. 2022-03-18 [2022-04-12]. 
報紙
  1. ^ 1.0 1.1 王若瑾. 青格达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变身鸟儿栖息地. 準噶爾時報 (第2版·要聞). 2021-11-22 [2022-04-14]. [失效連結]
  2. ^ 王若瑾. 绘就最美发展底色 ——六师五家渠市保护生态环境记事. 兵團日報 (第4版·生態衛士). 2020-12-24 [2022-04-14]. 
  3. ^ 吳昌輝. 青格达湖旅游风景区免费开放. 準噶爾時報. 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