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鳳
馬國鳳(Kuo-Fong Ma,1963年—),台灣知名地震學家,全球地震模型組織會員[1],現任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2],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專業領域為地震學、震源力學。知名貢獻為首度觀測到大型地震斷層的滑移帶厚度、量化計算生成地震的能量,發表均向地震研究。
馬國鳳 | |
---|---|
出生 | 1963年(60—61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宜蘭縣蘇澳鎮 |
居住地 | 臺灣 |
國籍 | 中華民國 |
母校 | 台灣省立蘭陽高級女子中學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台灣大學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
知名於 | 地震學、震源力學 |
獎項 | 中華民國十大傑出女青年 國立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學術獎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國家講座教授 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地震學家 |
機構 |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 |
博士導師 | 金森博雄 |
生平
1963年生於宜蘭縣蘇澳鎮,1985年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系(今地球科學系)畢業,1987年取得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地球物理組碩士,1993年,取得加州理工學院的地質與行星科學系博士學位。 曾任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地球科學研究推動中心主任。 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大學地震災害練風險評估管理與研究中心主任、台灣地震科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簡介
馬國鳳宜蘭人,就讀於蘭陽女中、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系,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畢業後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為台灣知名地震學家。主要專業領域為地震學、震源力學,知名貢獻為首度觀測到大型地震斷層的滑移帶厚度、量化計算生成地震的能量,發表均向地震研究等。 馬國鳳從小就非常喜歡數學,在大四修研地震學時,課堂上教授的波動方程式是指引她一頭栽入地震學研究的契機,自此立志成為地震學家。1993年返回台灣任教於母校國立中央大學至今,並醉心於深愛的研究工作。1999年台灣集集地震的發生,更促使馬國鳳加深將所學所用回饋大眾的志向,將自己的地震學專業投入到防災減震上。 馬國鳳教授現為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地震模型組織會員。她獲得了多項國家獎項,包括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國家獎學術獎(2007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女青年(2000年)、第4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2011年)、第17屆國家講座(2013年)、2019年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士(2019年)。 馬國鳳於2017年創立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致力於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研究,目標科學研究實用化,將學術成果應用至相關產業界,降低地震災害損失。
研究與貢獻
2004年:首次觀測到大型地震斷層的滑移帶厚度,將生成地震的能量量化
921大地震後,馬國鳳參與「台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獲得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支持,與台、美、日、德四國學者跨國合作,鑽取斷層帶的岩芯試樣以研究九二一大地震的成因與生成機制[3],發現地震具有重複性,以及斷層滑移帶的厚度會是地震能量的重要參數。馬國鳳利用研究,計算出921大地震的斷層滑移帶厚度與能量分布,此研究成果刊載於《自然》雜誌。[3]
2012年:發表「均向地震」研究,發現地下水也可能引發地震
馬國鳳的研究指出,在車籠埔斷層錯動時,巨大作用力把斷層面磨成極細的不透水斷層泥,造成地下水無法向上,只能繼續累積在下方,液壓不斷增加,最後將積水區周圍的岩石「瞬間撐裂」出二至五公分的裂縫,才引發了微地震。2012 年,馬國鳳將此種類地震命名為「均向地震」(Isotropic Events),將成果研究刊載於在《科學》雜誌。[4][5]
同年,馬國鳳與團隊利用井下地震儀,發現了岩層中地下水可能引發地震的證據。[6]
2015年:參與的「臺灣地震模型」團隊發表「未來30年臺灣孕震構造之發震機率圖」
馬國鳳領軍的臺灣地震模型(英語:Taiwan Earthquake Model)團隊,發表了以台灣近30年來地質及地震科學的所彙整的研究成果「未來30年臺灣孕震構造之發震機率圖」,並呼籲政府作為防災參考。[7]
2018年:於國立中央大學成立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E-DREaM)
馬國鳳獲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補助,於國立中央大學成立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E-DREaM),此中心將作為地震科學界及相關產業界中的橋梁,定期提供符合產業界需求之最新的地震風險評估產出。[8]
獲獎紀錄
參考資料
- ^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 www.gep.ncu.edu.tw. [2019-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地震學家到底做了什麼? 馬國鳳教授分享地震大小事. 台灣好新聞 TaiwanHot.net. [2019-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中文(臺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3.0 3.1 改寫世界地震理論的台灣女科學家:馬國鳳. [2018-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Ma, Kuo-Fong; Lin, Yen-Yu; Lee, Shiann-Jong; Mori, Jim; Brodsky, Emily E. Isotropic Events Observed with a Borehole Array in the Chelungpu Fault Zone, Taiwan. Science. 2012-07-27, 337 (6093): 459–463 [2018-03-24]. ISSN 0036-8075. PMID 22837526. doi:10.1126/science.1222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改寫世界地震理論的台灣女科學家:馬國鳳. [2018-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全球首見 台教授研究 水壓誘發地震|蘋果新聞網|蘋果日報. 蘋果新聞網. [202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中文(臺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你是強震的高風險族群嗎?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www.twreporter.org. [2019-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4) (中文(臺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E-DREaM – 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E-DREaM)|最專業的地震、山崩土石流、海嘯風險評估團隊. [2020-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中文(繁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國家講座頒獎 九學者獲殊榮[永久失效連結]
- ^ 地震衝前線 馬國鳳獲傑出女科學家[永久失效連結]
- ^ 國家講座及學術獎 名單揭曉. [2013-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2019 Class of AGU Fellows Announced. [2019-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5).
外部連結
- 深究車籠埔斷層──馬國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科學人》91期,2009年9月
- 馬國鳳實驗室網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投身地震研究的新女性─馬國鳳[失效連結]。中央大學電子報
- 台灣九二一地震研究登上Nature-從「台灣車籠埔斷層鑽井計畫」看大地震之滑移帶與能量[永久失效連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台灣車籠埔鑽井整合型計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台灣車籠埔斷層鑽井成果 登上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 水壓誘發地震 馬國鳳教授成果登上《Sci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透視地震的科學家 馬國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以震為鏡(一):聽聽看 地震科學是什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