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626
馬自達626,日本稱為カペラ(Capella),是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前身為「東洋工業」)於1970年至2002年之間生產的小型或中型轎車,其雙生車款為福特Telstar、福特Probe。直至2002年該車款被馬自達6取代為止,它與福特Telstar在全世界總共售出4,345,279輛。
馬自達626 | |
---|---|
概覽 | |
製造商 | 馬自達 |
別稱 | 馬自達Capella(マツダ・カペラ,日本) |
生產日期 | 1970年-2002年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緊湊型轎車(1970年至1987年) 中型車(1987年至2002年) |
概要
車名「Capella」取自於御夫座內最明亮的一顆恆星五車二(Capella,學名為α Aurigae,略稱為α Aur)。自1979年的第三代車型開始,才改以馬自達626之名在世界各地銷售,用以取代原有的馬自達616、馬自達618及馬自達RX-2等舊名稱。其雙生車款福特Telstar則在亞洲、大洋洲(主要是澳洲與紐西蘭)、南非等國家地區銷售。
歷史
第一代(SNA/S122A系 1970年-1974年)
馬自達626(第一代) | |
---|---|
概覽 | |
製造商 | 東洋工業(馬自達前身) |
別稱 | 馬自達616、馬自達618、馬自達RX-2 |
生產日期 | 1970年-1974年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緊湊型轎車 |
車體風格 | 雙門轎跑車、四門轎車 |
動力布局 | FR |
平台 | SNA / S122A平台 |
相關車型 | 馬自達RX-2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573c.c x 2 12A型轉子引擎 1.5L直列四缸SOHC UB型引擎 1.6L直列四缸SOHC NA型引擎 1.8L直列四缸SOHC VB型引擎 |
變速箱 | 四速手動排檔 |
規格 | |
軸距 | 2,470mm |
長度 | 4,150mm |
寬度 | 1,580mm |
高度 | 1,395mm-1,420mm |
整備質量 | 965kg |
1970年 - 5月正式在日本發售,車型區分為12A型轉子引擎與1.6L直列四缸NA型往復式活塞引擎兩種。代號12A的轉子引擎是專門為Capella設計的,基本上與原有的10A型轉子引擎形式相同。不過,將轉子室空間擴缸了10mm,排氣量加大至573c.c.,同時改變排氣埠位置以提高燃燒效率。最大馬力120ps / 6,500rpm,最大扭力16.0kg·m / 3,500rpm,最高時速可達190km/hr,完成0至400公尺加速花費15.7秒(手排版)。搭載轉子引擎的Capella也外銷至包括美國的海外市場,稱之為馬自達RX-2。10月開始,追加1.5L直列四缸SOHC UB型往復式活塞引擎的車型。1971年至1973年可說是馬自達626搭載轉子引擎的全盛時期,總計1971年售出63,389輛、1972年售出57,748輛、1973年售出54,962輛。
此代搭載往復式活塞引擎的車型自1971年在海外市場以馬自達616名稱發售,後頭的16即代表排氣量1.6L。由於美國消費者偏好大引擎、大馬力的車種,隔年1972年升級成1.8L直列四缸SOHC VB型引擎,並更名為馬自達618(同理,後面的「18」即代表1.8L引擎)發表。但好景不常,1973年停止銷售馬自達618,美國市場只剩其搭載轉子引擎的版本RX-2而已。
-
雙門轉子引擎車型
-
歐規馬自達616車頭
-
歐規馬自達616車尾
第二代(CB125系 1974年-1978年)
馬自達626(第二代) | |
---|---|
概覽 | |
製造商 | 東洋工業(馬自達前身) |
別稱 | 馬自達616、馬自達618、馬自達RX-2 |
生產日期 | 1974年-1978年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緊湊型轎車 |
車體風格 | 雙門轎跑車、四門轎車 |
動力布局 | FR |
平台 | CB125平台 |
相關車型 | 馬自達RX-2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573c.c x 2 12A型轉子引擎 1.6L直列四缸SOHC NA型引擎 1.8L直列四缸SOHC VB型引擎 |
變速箱 | 四速手動排檔 |
規格 | |
軸距 | 2,470mm |
長度 | 4,260mm |
寬度 | 1,580mm |
高度 | 1,395mm-1,420mm |
整備質量 | 1,005kg |
1974年 - 2月進行大改款,日本地區稱作「Capella Rotary AP」。車身形狀仍以第一代為基礎,但車頭造型大為改變,且延長了110mm。內裝方面,儀錶板改為連續四個圓形的設計。動力來源則繼續延用上一代的573c.c x 2 12A型轉子引擎、1.6L直列四缸SOHC NA型引擎,以及1.8L直列四缸SOHC VB型引擎。
1976年 - 為了順應日本昭和51年制定的汽車廢氣排放規定((日語)自動車排出ガス規制),追加「轉子引擎AP」、「1800AP」等兩種車型(AP是Anti-pollution之意)。導入二次空氣噴射裝置以符合空氣汙染法規,且有鉛、無鉛汽油均可使用。
總計1970年至1978年間,第一、二代Capella在日本累積售出共225,003輛。
-
1978年馬自達616
-
四門轎車型
第三代(CB系 1978年-1982年)
計程車車型為1978年至1985年。
馬自達626(第三代) | |
---|---|
| |
概覽 | |
製造商 | 東洋工業(馬自達前身) |
別稱 | 馬自達Montrose(英國) |
生產日期 | 1978年-1982年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轎車 |
車體風格 | 雙門轎跑車、四門轎車 |
動力布局 | FR |
平台 | CB平台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1.6L直列四缸SOHC NA型引擎 1.8L直列四缸SOHC VB型引擎 2.0L直列四缸SOHC F/MA型引擎 |
變速箱 | 五速手動排檔、三速自動排檔 |
規格 | |
軸距 | 2,510mm |
長度 | 4,410mm-4,415mm |
寬度 | 1,660mm |
高度 | 1,380mm |
整備質量 | 1,075kg |
年表 | |
前身車型 | 馬自達616、馬自達618 |
1978年 - 10月大改款的第三代馬自達626在日本上市。除了四門轎車車型,雙門轎跑車改成無B柱硬頂型(pierless hardtop)之形式,其車身風阻係數Cd值僅有0.38,超越當時他牌同級車。除了延續上一代FR驅動方式,另增加可摺疊式後座,於是車室與後車廂空間比同級車增加許多,也加強實用性。自此代起海外市場開始統一車名為馬自達626,不過只有英國例外。為了表彰英國Montrose地區代理商的銷售貢獻,馬自達刻意在該國稱之為馬自達Montrose。
1979年 - 3月追加2.0L直列四缸SOHC F/MA型引擎及LPG車型,後者專門出售給計程車業者使用。
1980年 - 9月小改款,原先兩個方形頭燈為直立,進氣壩則稍微向前傾斜;改款後則兩者皆稍微向前傾斜。此外為了符合嚴格的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規範,小改款的美規版頭燈為方形二盞,與其他市場稍微不同。
1982年 - 馬自達紐西蘭分公司為了慶祝該款車在當地上市10週年,發售了626紀念限量車。這款特仕車具有美規保險桿、進氣壩加裝額外車燈、AM收音機、鋁合金輪圈、絨布內裝。此外,這款車也含有強化夾層擋風玻璃,這是在紐西蘭國產化的馬自達車款中首見的。雖然第三代626於1982年停產,但日本市場的1.8L LPG計程車車型由於價格便宜、FR設定提升操控性等優點,受到各地計程車業者的歡迎,遂持續生產至1985年為止。
-
前期型四門轎車車頭(澳規)
-
前期型雙門轎跑車車尾
-
後期型四門轎車車尾
-
攝於智利
-
馬自達Montrose(英規)
第四代(GC系 1982年-1987年)
馬自達626(第四代) | |
---|---|
概覽 | |
製造商 | 馬自達 |
生產日期 | 1982年-1987年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中型車 |
車體風格 | 雙門轎跑車、四門轎車、五門掀背車 |
動力布局 | FF/4WD |
平台 | GC平台 |
相關車型 | 福特Telstar、起亞Concord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1.6L直列四缸SOHC F6型引擎 1.8L直列四缸SOHC F8型引擎 2.0L直列四缸SOHC FE型引擎 2.0L直列四缸SOHC FET型渦輪增壓引擎 2.0L直列四缸SOHC RF型柴油引擎 |
變速箱 | 五速手動排檔、三速自動排檔 |
規格 | |
軸距 | 2,510mm |
長度 | 4,515mm |
寬度 | 1,690mm |
高度 | 1,410mm |
整備質量 | 1,050kg |
1982年 - 9月大改款的第四代626上市。驅動方式變更成前置前驅,開發平台為GC平台。動力心臟為新開發的1.6L F6型、1.8L F8型與2.0L FE型引擎[1],車型方面維持原有的雙門轎跑車與四門轎車,內裝方面特別強調座椅的多元化機能,前排座椅包覆性佳,並具有頭枕、椅背、、椅側、椅座等十向調整功能。後排座椅則可六四分離,全部摺疊攤平後更可與後行李車廂相連,產生多樣化的置物空間。該款車的雙生車款為福特Telstar,專門在亞太地區銷售。
1983年 - 9月追加一款2.0L直列四缸SOHC RF型柴油引擎之車型與1.8L LPG車型。10月追加最大馬力145ps的2.0L FET型渦輪增壓引擎,此車款的頭燈設計為方形四燈,其餘規格則沒有變動。
1985年 - 5月小改款,新增了五門掀背車車型,且發生緊急剎車時安全帶可束緊鎖定。
此代626曾榮獲1982年度日本年度風雲車(日本カー・オブ・ザ・イヤー)大獎,且美國《汽車趨勢雜誌》(Motor Trend Magazine)和澳洲《輪子雜誌》(Wheels Magazine)分別評選為年度最佳進口車;此外韓國起亞汽車曾以此代車型為基礎,於1987年至1995年開發銷售一款名為「起亞Concord」的轎車。
-
車尾(澳洲)
-
車尾(澳洲)
-
車頭(加拿大)
-
車尾(德國)
第五代(GD/GV系 1987年-1994年)
旅行和廂型車型為1988年至1997年。
馬自達626(第五代) | |
---|---|
| |
概覽 | |
製造商 | 馬自達 |
生產日期 | 1987年-1994年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中型車 |
車體風格 | 雙門轎跑車、四門轎車、五門旅行車、五門廂型車 |
動力布局 | FF/4WD |
平台 | GD / GV平台 |
相關車型 | 馬自達MX-6、福特Telstar、福特Probe、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1.6L直列四缸SOHC F6型引擎 1.8L直列四缸SOHC F8型引擎 1.8L直列四缸DOHC F8-DE型引擎 2.0L直列四缸SOHC FE型引擎 2.0L直列四缸DOHC FE-DE型引擎 2.2L直列四缸SOHC F2型引擎 2.2L直列四缸SOHC F2T型渦輪增壓引擎 2.0L直列四缸RF-CX Comprex型柴油引擎 |
變速箱 | 五速手動排檔、四速自動排檔 |
規格 | |
軸距 | 2,510mm |
長度 | 4,515mm |
寬度 | 1,690mm |
高度 | 1,375mm |
整備質量 | 1,220kg |
1987年 - 5月馬自達發表大改款的第五代626。日本市場的車體型式區分為四門轎車型、五門斜背車型(稱為Capella CG,City Gear之意)、雙門轎跑車型(稱為Capella C2,Composite Coupe之意,但海外版叫作MX-6),三者皆採用GD平台。稍晚更出現旅行車型與廂型車型(稱為Capella Cargo),此二型將既有的GD平台輕度修改,稱作GV平台。另外值得注意的有兩點:
- 配備電子控制4WS(4-wheel-steering)四輪轉向系統,這是全球首度市售的配備[2]。這種4WS系統屬於電子式設計,依靠一組安裝於後輪軸附近的電子機械控制組件,不停接受來自前輪軸轉向角度的訊號,按照預設的對應比例推動繫接於後輪的連桿,以改變後輪的轉向角度。
- 外銷歐洲市場的車款裡可選購2.0L直列四缸RF-CX Comprex型柴油引擎,且配備「PWS壓力波增壓裝置」(pressure wave supercharger)。這是一種利用進氣和排氣系統的波動作用來壓縮進入之空氣,以機械增壓促進排氣效率,並提高引擎的動力輸出。可是和渦輪增壓方式相較之下,較為浪費引擎動力、成本費用較高、重量增加、噪音也比較大。
因此,這一代的626可說是其生產史上配備最豪華的。美國《人車誌汽車雜誌》(Car and Driver Magazine)曾在1988年將626和MX-6列為年度十大風雲車,澳洲《輪子雜誌》(Wheels Magazine)亦將之評選為1992年最佳風雲車。
1988年 - 2月日本推出特仕車Profile Series,追加電子式收音機、自動升降天線等配備;五門斜背車型和雙門轎跑車型追加4WS系統。3月推出五門旅行車「Capella Cargo Wagon」,以及商用車「Capella Cargo Van」;其中前者具有第三排上掀式座椅,可乘坐7人。「Capella Cargo」車系特別受到嘻哈車[3]玩家的喜愛,維持一定的銷售乘機。6月推出限量300部的「∞」特仕車,以2.0L雙門轎跑車型為藍本,追加提升馬力至150ps的FE-DE型引擎、黏性耦合限滑差速器、後下拉桿、運動化內裝等配備。同年兄弟車馬自達Persona、Eunos 300問世。
1989年 - 6月小改款,因2.0L FE-DE型引擎提高壓縮比,手排車的最大馬力增至150ps、自排車則是145ps;同時新增一具1.8L直列四缸DOHC F8-DE型引擎。
1991年 - 因原廠採行多品牌策略,兄弟車Cronos、Ẽfini MS-6、MX-6陸續於10月上市,同時停止生產CG、C2二種車型。
1992年 - 8月「Capella Cargo」車系小改款,變更進氣壩的造型且更新車色。
馬自達Cronos
詳情參見馬自達Cronos
Cronos採用的GE平台是由既有之GD平台修改而來,它在1991至1995年間由第五代Capella重新設計外形後上市。因為當時馬自達採取多重子品牌與通路銷售策略,1990年代前半期共有六款使用同一底盤平台的車款同時在市面上出現:第五代Capella、Ẽfini MS-6(五門斜背車型)、MX-6(雙門轎跑車型)、Cronos、Eunos 500(配備比較豪華)、Autozam Clef(大部分元件與Cronos相同,但外觀設計有一點差異)。如果再加上雙生車款福特Telstar和福特Probe,總共有八款車。這種多頭馬車式的行銷策略不但造成自家品牌對抗,也引起消費者的混亂。後來在銷售成績上證明這種策略行不通,所以1995年停產後,原廠再也沒推出後續車款。
Cronos的雙生車款為第三代福特天王星,1983年由福特六和汽車國產化後在臺灣上市銷售,銷售成績頗佳,反觀原型車馬自達Cronos反而賣得不好。1988年小改款的福特天王星上市,彼時臺灣開放日裔美規車進口,代理商進輪貿易遂於同年引進馬自達Cronos,但加上進口關稅後反而賣相不佳。
-
雙門轎車頭(日規)
-
四門轎車車頭(日規)
-
車尾
-
五門掀背車頭
-
五門掀背車車尾
-
廂型車車尾
-
廂型車車頭
-
廂型車車尾
-
旅行車車尾
-
旅行車車頭
-
旅行車車尾
第六代(CG系 1994年-1997年)
馬自達626(第六代) | |
---|---|
概覽 | |
製造商 | 馬自達 |
別稱 | 馬自達626 Matsuri(哥倫比亞) |
生產日期 | 1994年-1997年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中型車 |
車體風格 | 四門轎車、五門掀背車 |
動力布局 | FF/4WD |
平台 | CG平台 |
相關車型 | 馬自達MX-6 / Cronos、福特Probe / Telstar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1.8L直列四缸DOHC F8-DE型引擎(旅行車型) 1.8L直列四缸FP型引擎 2.0L直列四缸DOHC FE-ZE型引擎 2.5L V型六缸DOHC KL型引擎 |
變速箱 | 五速手動排檔、四速自動排檔 |
規格 | |
軸距 | 2,610mm |
長度 | 4,595mm-4,680mm |
寬度 | 1,695mm-1,750mm |
高度 | 1,395mm-1,400mm |
1994年 - 8月大改款的第六代626在日本地區登場發售。由於兄弟車Cronos的銷售成績積弱不振,原廠急於開發此代車型以挽回頹勢。短短9個月內修改GE平台後再開發出CG平台(Eunos 500與第四代福特Telstar亦使用此平台),配合Eunos 500搭載的懸吊系統,另外加上刻意壓低的銷售價格,使得此代的業績在日本比前一代略為回升。不過1996年後卻改回GE平台,另旅行車型的Capella Cargo繼續延用舊有的GV平台及1.8L F8-DE型引擎[4]。基本上此代車款僅在日本銷售,有一部分因應市場需求稍加修改後賣到香港、澳門(同為右駕之故),其他海外地區則販售仍採GE平台的Cronos。同年10月將前一代的Capella Cargo車型大幅度修改後,以「Capella Wagon」之名上市。
-
車尾(日規)
-
攝於巴哈馬
-
香港警車
1992年海外版Cronos(但在加拿大與臺灣稱為馬自達626 Cronos,直到1996年才去除Cronos的字綴)上市銷售,美國《人車誌汽車雜誌》(Car and Driver Magazine)再度於1992年將此款車列為十大風雲好車。由於消費者改變開車習慣,逐漸捨棄手排變速箱,於是1994年導入福特的CD4E型四速自排變速箱,糟糕的是此自排變速箱卻以高故障率聞名。在哥倫比亞,由於前代車型仍在市場上銷售,此代車型以馬自達626 Matsuri之名上市。
-
車頭(美規)
-
五門掀背車車頭(澳洲)
-
五門掀背車車尾(澳洲)
第七代(GF/GW系 1997年-2002年)
馬自達626(第七代) | |
---|---|
| |
概覽 | |
製造商 | 馬自達 |
生產日期 | 1997年-2002年 |
車身及底盤 | |
車輛類別 | 中型轎車 |
車體風格 | 四門轎車、五門掀背車與旅行車 |
動力布局 | FF/4WD |
平台 | GF / GW平台 |
相關車型 | 福特Telstar |
動力系統 | |
引擎 | 1.8L直列四缸FP型引擎 2.0L直列四缸FS型引擎 2.5L V型六缸DOHC KL型引擎 2.0L直列四缸SOHC RF-T DI 1998型柴油引擎 |
變速箱 | 五速手動排檔、四速自動排檔 |
規格 | |
軸距 | 2,610mm |
長度 | 4,540mm-4,575mm |
寬度 | 1,695mm-1,760mm |
高度 | 1,400mm-1,440mm |
年表 | |
後繼車型 | 馬自達6 |
1997年8月進行大改款,不再使用Cronos之名,兄弟車MX-6與福特Probe也中止生產。日本市場繼續稱作Capella,海外版則為626,雙生車依然是福特的第五代Telstar,直到福特Mondeo取代之為止。四門轎車與五門掀背車(此車型並未在日本發售)兩種車型使用經過改良的GF平台,而旅行車型則使用輕度修改的GV平台,其軸距比GF平台長60mm,且此車型配有2.5L V型六缸DOHC KL-G4型引擎,點火系統更換成福特EDIS電子點火系統(Electronic Distributorless Ignition System之縮寫)。
值得注意的是,此代車款搭載的2.0L直列四缸DOHC FS型引擎,具有「稀釋燃燒」技術,馬力輸出共分170ps與140ps兩種。「稀釋燃燒」((日語)ダイリューテッドバーン,即diluted burn)的特點在於將油氣混合燃燒後的氣體再度循環導入進氣程序,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油耗[5]。1.8L直列四缸FP型引擎的馬力為125ps,另有V型六缸DOHC KL型引擎可供選擇,最高馬力達200ps。
1998年 - 7月追加一款2.0L直列四缸SOHC RF-T DI 1998型柴油引擎。
1999年 - 10月8日進行小改款,更換新開發的Activematic四速手自排變速系統,而EBD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與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亦成為標準配備。
2000年 - 原廠在日內瓦車展中發表「626 MPS」概念車,後來僅正式量產出一些數量而已。626 MPS搭載雙渦輪增壓系統的2.5L V型六缸DOHC KL-ZE型引擎,最大馬力上探280hp,搭配五速手排變速系統。
-
美規前期型
-
車頭(澳洲)
-
五門旅行車車頭(澳洲)
-
四門轎車車尾(澳洲)
-
五門掀背車車尾(歐規)
-
五門掀背車車頭(歐規)
-
車頭(後期型)
-
五門旅行車車尾(歐規)
-
美規後期型
2002年5月,日本地區公開上市新款的Atenza(也就是馬自達6),意味著Capella / 626車系歷經七個世代、卅二個年頭的演變,終須謝幕下臺,改由馬自達6接棒。
參見
參考資料
- 《自動車アーカイヴ Vol.1 60年代の日本/アメリカ車篇》,別冊CG編集部,二玄社書店,2000年2月,ISBN 4-544-09171-3。
- 《自動車アーカイヴ Vol.5 70年代の日本車篇》,別冊CG編集部,二玄社書店,2000年11月,ISBN 4-544-09175-6。
- 《自動車アーカイヴ Vol.11 80年代の日本車篇》,別冊CG編集部,二玄社書店,2004年9月,ISBN 4-544-91018-8。
- (日語)日本の自動車技術240選 - マツダ車速感応型4WSシステム
- ^ 參看(日語)FF by MAGN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目錄。
- ^ 詳情請參見(日語)日本の自動車技術240選 - マツダ車速感応型4WSシステム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此為「lowerider」之暫譯,即以電動氣壓避震器降低車身,並以彩繪車身增添視覺效果,也有人譯成「跳跳車」。
- ^ 參看(日語)マツダ:カペラワゴン (6th,1.8L-NA,FF/5MT,GV8W型) SV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一文。
- ^ 請見(日語)【MAZDA】新型カペラを発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