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戰役

古希臘城邦聯軍與波斯之間的戰爭

馬拉松戰役希臘語Μάχη τοῦ Μαραθῶνος, Machē tou Marathōnos)發生在公元前490年的一場戰役,古希臘城邦聯軍對抗波斯帝國,最終由雅典斯巴達領導的希臘聯軍獲勝。

馬拉松戰役

現今的馬拉松平原
日期前490年
地點
結果 雅典勝利
參戰方
雅典
斯巴達
普拉蒂亞
波斯
指揮官與領導者
卡利馬科斯(總司令)†、
小米太亞德(支族將軍)
阿爾塔費尼斯(Artaphernes)、
大提士(Datis)
兵力
約10,000人-11,000人(雅典陸軍約為9,000人-10,000人,普拉蒂亞士兵約為1,000人) 約25,000人(參加戰役的約15,000人)
傷亡與損失
死亡約192人(包括總司令卡利馬科斯) 死亡約6,400人(包括俘虜

背景

戰爭的起因

波斯帝國經過三十年的征戰,岡比西斯二世時,國境東達印度邊境、西至愛琴海、北抵黑海、南及努比亞印度洋。岡比西斯二世時,遭到兄弟巴爾狄亞兵變,岡比西斯二世在回師征討時神秘死亡。波斯宗室大流士一世起兵,宣稱巴爾狄亞先前已被岡比西斯二世處死,這個「巴爾狄亞」是僧人高莫達冒充。大流士結合實力派軍人,殺死「高莫達」,自立為帝。

大流士登基時,整個波斯帝國已經處於一種極為動盪不安的危險局面,國內叛亂四起,國外一些大國則虎視眈眈,帝國懸於分崩離析的邊緣。為了避免這種結果,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政權,大流士開始以嚴酷的手段鎮壓內亂、恢復帝國秩序、組織規模更加龐大的艦隊。在所有舉措中,大流士最偉大的一個策略是建立起一個覆蓋整個帝國的大交通網,如此一來,帝國的軍隊就有了可怕的機動性。

內部叛亂平定後,大流士即開始拓展帝國疆域。國界向東越過了印度河後,大流士便著手西擴的計劃,他打算拿下希臘,以完成所謂的「人種的西界」(波斯人和希臘人同為雅利安人的後代)。

希臘和波斯之間戰爭爆發的直接起因是愛奧尼亞叛亂。當時愛奧尼亞米利都波斯殖民地,其叛亂時,雅典埃雷特里亞曾經派出約30艘艦船援助米利都。叛亂失敗後,大流士決定攻占雅典。

雅典城內的不安定因素

前528年,雅典城的僭主庇西特拉圖逝世,他的兩個兒子希庇亞斯西帕庫斯繼承了他。前510年,雅典人斯巴達國王的幫助下驅逐了暴政的希庇亞斯,由另一位貴族克利斯提尼獲得政權,實行民主的統治。

希庇亞斯被放逐後逃亡到波斯宮廷中,愛奧尼亞叛亂一結束,希庇亞斯就慫恿大流士攻占雅典,他保證雅典將歸順於大流士,只要大流士答應幫助他復辟。大流士接受了希庇亞斯的提議,實際上,大流士的野心更大,他打算扶植起希庇亞斯在雅典的傀儡政權,以便孤立繼而併吞斯巴達,最終侵占整個希臘

希庇亞斯還告訴大流士,在雅典城內有一個家族阿爾克邁翁,這個家族是站在希庇亞斯這邊的,他們會幫助希庇亞斯在雅典復辟。另外,雅典在愛奧尼亞叛亂時曾援助過米利都,由於害怕波斯可怕的報復,因此一些主和分子此時主張與波斯人合作。

波斯人的進攻計劃

  1. 首先征服埃雷特里亞,由於埃雷特里亞也曾參加了愛奧尼亞叛亂,並且埃雷特里亞的防禦力量十分薄弱,極為容易攻陷。波斯人打算利用這次征服在精神上打擊雅典人,促使雅典城內的叛亂分子義無返顧的倒向波斯方面。
  2. 布置一支陸軍在馬拉松灣(位於雅典東北方,距離雅典25英里)登陸,對雅典造成陸上進攻的威脅,以此誘導雅典守城的陸軍出城迎敵,從而城內空虛。這樣一來,另一部分波斯軍和雅典城內的叛亂分子就能裡應外合,一舉攻陷雅典城。

戰役進程簡要

  1. 前490年(波斯人具體出發的時間可能介於8月底9月初之間),波斯人的艦隊護送著他們的運兵船由愛琴海小亞細亞沿岸的薩摩斯(Samos)向納克索斯出發,經過了基克拉澤斯群島,到達歐波亞海峽
  2. 通過歐波亞海峽後,波斯艦隊朝著埃雷特里亞駛去。眼看戰爭迫在眉睫,埃雷特里亞人決定奮起抵抗,守衛自己城市和家園,為此,他們向雅典派出使者請求援助,雅典人同意了。雅典人在組織軍隊的同時,也派了使者前往斯巴達普拉蒂亞請求支援,斯巴達和普拉蒂亞都表示同意,普拉蒂亞人立刻準備了一支約為1,000人的隊伍,但斯巴達人由於受了卡尼亞節(類似宗教性質的活動)的限制,他們必須在9月中旬滿月期過後才能出兵。
  3. 前往埃雷特里亞的波斯軍此時兵分兩路,由阿爾塔費尼斯率領的大約1萬兵力圍攻埃雷特里亞,而大提士則率領約1.5萬兵力按計劃在馬拉松灣登陸。
  4. 雅典援助埃雷特里亞的軍隊組織完畢後,在總司令卡利馬科斯指揮下出城向北,朝埃雷特里亞進發。得悉波斯人已在馬拉松灣登陸的消息,卡利馬科斯急忙命令軍隊右轉,進入環山的阿弗龍納谷地駐軍,並在那裡與普拉蒂亞人的隊伍會合。波斯人的軍隊此時駐紮在大沼地,與雅典人的駐地當中隔著卡拉德拉河,相距約6英里。
  5. 兩軍對持了數日沒有動作,這主要是因為雅典人的陣地易守難攻。照道理,雅典人應該堅守陣地以待斯巴達援軍到來,在人數上與波斯軍隊達成一致後才展開戰鬥,但此時突然傳來埃雷特里亞已經被攻陷的消息,這就意味著那部分本來攻擊埃雷特里亞的兵力已經騰出了空,隨時可能趕赴馬拉松平原的戰場,也可能轉戰圍攻正值城中空虛的雅典。
  6. 埃雷特里亞的陷落打破了馬拉松平原上的僵局,雅典人不得不決定是否在此一戰,將波斯人趕回大海,要麼全體撤軍回雅典,守城防禦。將軍之一的米太亞德主戰,而另幾位將軍則主張回雅典,最後通過投票選舉,最終達成一致決定戰爭。
  7. 輪值的將軍米太亞德提出了主要的進攻戰略,他表示雅典方面在兵力上不敵波斯(雅典約1萬-1.1萬,波斯約1.5萬),為了以防波斯軍在戰鬥中包圍雅典軍,米太亞德計劃加重兩翼及邊緣的兵力布置。
  8. 戰爭爆發(日期可能為9月21日左右),雅典軍與波斯軍各自在卡拉德拉河與小沼地間的馬拉松平原上擺出陣形,按照當時的常規,兩軍在相隔不到1英里的地方橫列了兩排長長的方陣。不同的是,雅典的方陣是中部減為四排,兩翼則維持為五排;而波斯的方陣則從左到右都維持為五排。如此一來,兵力布置不均等的雅典軍方陣在受到波斯軍的均等攻擊後,雅典的方陣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這麼一種情況:相對於兩翼,方陣中部的進攻速度顯得遲緩,並且不一會兒就開始呈現潰散之勢,而使波斯軍能夠長驅直入。深入敵陣的波斯方陣的兩翼開始收縮,就像傾倒的沙漏一般陷入雅典軍。兩軍原本橫列的陣形開始縱向的發展,雅典軍中部方陣後退的兵力補充在兩翼上,使得兩翼向前的進攻速度更快,並開始在波斯軍的尾部向中心收攏,形成了兩邊包圍的局面。
  9. 被迫擠在雅典軍當中的波斯軍,受到雅典軍左右兩面的夾擊,陣形大亂,無法有效攻擊,恐慌的波斯士兵最後放棄了戰鬥,轉身往岸邊的波斯戰艦奔去,而雅典軍此時一鼓作氣的乘勝追擊。到此時,這場戰役的結果已經顯現出來了,波斯軍的敗局已經無可挽回。在海岸邊,來不及逃亡的波斯軍不得不與追擊來的雅典軍再次戰鬥,已經毫無招架能力的波斯方面這次更是敗得慘不忍睹。在損失了四成的兵力和7艘船後,大流士終於帶著殘兵逃到海上。
  10. 另一方面,攻陷埃雷特里亞的那部分波斯軍正在阿爾塔費尼斯的率領下準備在法里龍登陸進攻雅典城。因此,馬拉松平原上的雅典軍刻不容緩,整軍趕回雅典。眼看失了先機的阿爾塔費尼斯終於放棄了進攻的計劃,撤軍回海上,與大提士會合後一同回去亞洲。至此,馬拉松戰役結束。

戰爭的影響

馬拉松戰役可以說是雅典,也可以說是整個希臘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擊退波斯的一場會戰,對於希臘文明在之後三個世紀中所達到的光輝無比的成就而言,馬拉松戰役無疑是這一成就的最初的台階。然而,對於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而言,馬拉松戰役的勝敗並不具有決定性意義,因為,希波戰爭一直到前449年方始結束。

 
馬拉松戰役中希臘軍與波斯軍戰鬥模擬圖

著名戰術

雅典軍之所以能夠在馬拉松戰役中打敗波斯軍,主要歸功於雅典軍當時所排列的那種戰鬥序列。在這場會戰中,雅典軍擺出的是一種在簡單平行戰鬥序列的基礎上,加強兩翼兵力的戰鬥序列;而波斯軍只是擺出了簡單平行戰鬥序列。隨著戰事的行進,雅典軍的這種重兩翼的平行戰鬥序列的中央部分開始向內凹入,最後呈現出近於垂直的戰鬥序列,對深入敵陣的波斯軍形成兩面夾擊。

實際上,從重兩翼的平行戰鬥序列到垂直戰鬥序列的應用,並非出於雅典軍的預謀,而是隨著戰局的發展而自然形成的,雅典軍在戰鬥之初會強固兩翼只是出於一種防止被在兵力方面勝出三分之一的波斯軍包圍的考慮。兩百多年後,漢尼拔坎尼會戰時,又一次採取了這種戰鬥序列,並且大獲全勝。不過,漢尼拔對於這一戰鬥序列的運用是出於精心計算的,他在戰鬥之初便擺開了一種中央部分凹入的戰鬥序列,誘使敵軍深入,最後將之包圍殲滅。

典故

據說,當雅典軍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後,使者費里皮德斯(或稱菲迪皮德斯)由馬拉松平原跑回雅典報捷,全程約42.195公里(此處可能280餘碼,42.195出現於英國的一次奧運會,運動員們到達終點後再接著跑到了女王所在處,將這一數字變為小數),途中從未停頓。當費里皮德斯回到雅典,將勝利的消息轉告雅典人後,當即死去。為了紀念他,希臘人在1896年舉行了第一次馬拉松賽跑大會。

參考資料

  • Michael Jung: Marathon und Plataiai. Zwei Perserschlachten als "lieux de mémoire" im antiken Griechenland; in: Diehle, Albrecht; Döpp, Siegmar; u.a. (Hrg): Hypomnemata. Untersuchungen zur Antike und zu ihrem Nachleben; Band 164, Göttingen (2006). (德文)
  • Hans-Joachim Gehrke: Marathon (490 v. Chr.) als Mythos. Von Helden und Barbaren; in: Krumeich, Gerd; Brandt, Susanne (Hrg): Schlachtenmythen. Ereignis - Erzählung - Erinnerung; Köln, Weimar, Wien (2003), S. 19-32. (德文)
  • Norman A. Doenges: The Campaign and Battle of Marathon. in: Historia 47, 1998, S. 1–17. ISSN 0018-2311 (英文)
  • James A. S. Evans: Herodotus and Marathon. in: Florilegium 6, 1984, S. 1–26. ISSN 0709-5201 (英文)
  • James A. S. Evans: Herodotus and the Battle of Marathon. in: Historia 42, 1993, S. 279–307. ISSN 0018-2311 (英文)
  • Martin Flashar: Die Sieger von Marathon – zwischen Mythisierung und Vorbildlichkeit. in: Retrospektive. Konzepte von Vergangenheit in der griechisch-römischen Antike. Hrsg. von Martin Flashar, Hans-Joachim Gehrke und Ernst Heinrich. München 1996, S. 63–85. ISBN 3-930609-08-8 (德文)
  • Peter Green: The Greco-Persian War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1996. ISBN 0-520-20573-1 (英文)
  • Nicholas G.L. Hammond: The Campaign and the Battle of Marathon. in: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88, 1968, S. 13–57. ISSN 0075-4269 (英文)
  • Karl-Joachim Hölkeskamp: Marathon – vom Monument zum Mythos. in: Gab es das griechische Wunder? Griechenland zwischen dem Ende des 6. und der Mitte des 5. Jahrhunderts v. Chr. Tagungsbeiträge des 16. Fachsymposions der 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 veranstaltet vom 5. bis 9. April 1999 in Freiburg im Breisgau. Hrsg. von Dietrich Papenfuß und Volker Michael Strocka. Zabern, Mainz 2001, S. 329–353. ISBN 3-8053-2710-2 (德文)
  • W. Kendrick Pritchett: Marathon. 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Classical Archaeology 4, 1960, 2, S. 136–189. ISSN 0896-8837 (英文)
  • Karl-Wilhelm Welwei: Das klassische Athen. Demokratie und Machtpolitik im 5. und 4. Jahrhundert. Wiss. Buchgesellsch., Darmstadt 1999. (speziell S. 31ff.) ISBN 3-534-12976-8 (德文)
  • Josef Wiesehöfer: „Griechenland wäre unter persische Herrschaft geraten...". Die Perserkriege als Zeitenwende?, Zeitenwenden. Hrsg. von H. Brinkhaus und S. Sellmer, Hamburg 2002, S. 209-232 (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