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湜
高湜(538年—560年),字須達,勃海郡修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人,東魏權臣高歡高歡第十一子。母為游氏。北齊開國時封高陽王[1]。
生平
高湜因為人滑稽便辟,口齒伶俐,討得了嫡兄文宣帝高洋的歡喜,常在高洋左右煽風點火,幫著行杖痛打諸王,太后婁昭君很反感。高湜的岳父護軍長史張晏之曾在要道對他下拜,高湜不禮。高洋問為什麼,高湜道:「一個無官職的漢人,對他行禮做什麼!」高洋於是擢拜張晏之為徐州刺史[2]。
天保十年(559年)十月高洋崩,高湜在國葬禮上負責導引梓宮,臨葬吹笛,聲稱「至尊頗知臣不」,又擊胡鼓為樂。婁昭君發怒,命人把高湜打了一百棍。乾明元年二月六日(560年3月18日)[3]高湜斃命。婁昭君哀哭,曰:「我看他不長進,管教一下,哪想到他就這樣帶傷死了!」[4]
夫人
參考資料
- ^ 《北齊書 卷十 列傳第二 高祖十一王》:神武皇帝十五男:游氏生高陽康穆王湜,……高陽康穆王湜,神武第十一子也。天保元年封。
- ^ 《北齊書 卷十 列傳第二 高祖十一王》:十年,稍遷尚書令。以滑稽便辟,有寵於文宣,常在左右,行杖以撻諸王。太后深銜之。其妃父護軍長史張晏之嘗要道拜湜,湜不禮焉。帝問其故,對曰:「無官職漢,何須禮。」帝於是擢拜晏之為徐州刺史。
- ^ 《高湜墓誌》拓本
- ^ 《北齊書 卷十 列傳第二 高祖十一王》:文宣崩,兼司徒,導引梓宮,吹笛,雲「至尊頗知臣不」,又擊胡鼓為樂。太后杖湜百餘,未幾薨。太后哭之哀,曰:「我恐其不成就,與杖,何期帶創死也!」
- ^ 《北齊書 卷十 列傳第二 高祖十一王》:乾明初,贈假黃鉞、太師、司徒、錄尚書事。子士義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