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黃河在中國古代稱作河水、大河,簡稱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也是世界第五長河流。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1][2]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華北平原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注入渤海(萊州灣),幹流全長5464公里,流域總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3][4]。
黃河 |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省級行政區 | 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 |
流域 | |
源頭 | 巴顏喀拉山脈的卡日曲 |
• 位置 | 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 |
• 座標 | 34°29′31″N 96°20′25″E / 34.49194°N 96.34028°E |
• 海拔 | 4,800公尺(15,700英尺) |
河口 | 渤海 |
• 位置 | 山東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 |
• 座標 | 37°46′48″N 119°15′00″E / 37.78000°N 119.25000°E |
• 海拔 | 0公尺(0英尺) |
流域面積 | 795,000 km2(307,000 sq mi) |
本貌 | |
長度 | 5,464 km(3,395 mi) |
流量 | |
• 平均流量 | 2,571 m3/s(90,800 cu ft/s) |
黃河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黃河 | ||||||||||
簡化字 | 黄河 | ||||||||||
郵政式拼音 | Hwang Ho | ||||||||||
| |||||||||||
藏語名稱 | |||||||||||
藏語 | རྨ་ཆུ། | ||||||||||
| |||||||||||
蒙古語名稱 | |||||||||||
蒙古語 | Хатан гол Ȟatan Gol Шар мөрөн Šar Mörön |
黃河幹流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今河口村)為上游,河長3472公里,流域面積42.8萬平方公里;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公里,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公里,流域面積只有2.3萬平方公里[註 1]。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公里,南北寬1100公里,總面積達795000平方公里(含內流區面積4.2萬平方公里)。
黃河中游因河段流經黃土高原,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1977年錄得最高含沙量達920公斤/立方公尺,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公斤/立方公尺。由於興建水庫以及流域林草覆蓋率提高等原因,近年來黃河泥沙含量銳減,悄然出現變清態勢[5]。
據歷史記載,黃河頻繁受到泛濫威脅,而因泛濫令河道多次大改道。儘管各朝代政府會修建堤壩,黃河每次改道的洪水都會沖毀原有州縣村鎮,帶來巨大傷亡。
黃河中下游流域為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而且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與文化重心之一,所以黃河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6]
釋名
「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崑崙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裡。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崑崙,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由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包含這一段的黃河稱作「瑪曲」(藏語:རྨ་ཆུ,威利轉寫: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歷史
河道變遷
現代黃河 明清故道(1368-1855年) 南宋、元故道(1128-1368年) 北宋故道(1048-1128年) 東漢故道(11-1048年) 西漢故道(前602-11年) 禹河故道(前2278-前602年) | 1855年海岸線 1128年海岸線 1048年海岸線 11年海岸線 前602年海岸線 古湖泊 |
相較於長江及其他世界大河,黃河的形成、貫通在地質史上屬於較為晚近的事件。[7] 約在距今115萬年前的早更新世,現黃河流域還只有一些互不聯通的內陸水系及遠古湖泊。此後,隨著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蝕和襲奪,經歷105萬年的中更新世後,各湖盆間逐漸聯通,形成黃河水系的雛形。距今約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甚或全新世初期,黃河才逐步演變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4]
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黃河在黎陽宿胥口(今河南濬縣西南)決徙,偏離禹河故道,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為史載大禹治水後黃河第一次大改道。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六月,黃河衝決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經聊城西至今河北青縣境與衛河相合,然後入海。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防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改道,向東南分由泗水和濟水入海。黃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黃海。直到1855年,黃河主要是在南面擺動,雖然時有北沖,但均被人力強行逼堵南流。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清咸豐年間。咸豐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黃河在河南蘭考北岸的銅瓦廂決口,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濟水(又名大清河)入渤海。
1938年6月9日,國軍為阻擋日軍,破壞鄭州黃河南岸花園口大堤,全河又向南流,沿賈魯河、潁河、渦河入淮河。直到1947年堵復花園口後,黃河才回歸北道。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2540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其中最嚴重的是1887年黃河決口,當時河南鄭州下汛十堡(今惠濟區花園口鎮石橋村)發生黃河決口,致使200多萬(一說93萬;一說最保守估計150萬;一說700萬)人罹難。
水災
- 黃河中下遊歷史特大水災:[8]
- 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黃河中游特大水災:七月十八、十九日,洪水來自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的伊河、洛河、沁河和直接匯入黃河的小支流。導致黃河下游多處決口。花園口斷面洪峰流量為32000立方公尺/秒。伊洛河從洛陽至偃師整個夾灘地帶水深都在一丈以上。偃師、鞏義、沁陽、武陟、修武都大水灌城,水深在五六尺至丈余不等。河南巡撫奏摺,總計河南省被水沖十州縣,另有十六州縣禾苗被淹。
-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七月中游涇河、北洛河上游及北幹流粗沙來源區大暴雨。幹流潼關至小浪底河段出現千年來最高洪水位。推算陝縣洪峰流量36000立方公尺/秒,最大十二天洪水總量119億立方公尺。重現期可視為千年一遇。為從明初1385年有水災記載以來最大洪水。從水文考古判斷至少是唐朝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以來最高洪水位。[9]小浪底斷面洪峰流量為32000立方公尺/秒。河南巡撫鄂順安潤七月八日奏摺:「又據、陝州、新安、澠池、武陟、鄭州、滎澤等州縣稟報,該州縣地居中河九堡之上游,因七月十四等日黃水陡漲二丈有餘,滿溢出槽,以致沿河民房田禾均被沖損……現已報到,被洪水浸淹者共二十三州縣,被雨水淹浸者共十七州縣,淹及城垣者共七縣,汜水、陳留二縣情形為最重。洪水下泄至中牟,將原已在農曆六月潰決奪溜的口門又復沖寬至360丈,大量洪水均由中牟口門向東南漫流,經賈魯河入渦河、大沙河奪淮歸洪澤湖。被淹範圍包括河南、安徽境內西起扶溝、西華,東至通許、太康、鹿邑、亳州,南至洪澤湖。清政府舉國家之力實施了大型「中牟大工」堵口工程,兩次堵口分別花費白銀600餘萬兩和500餘萬兩,占據了財政收入的15%和12%左右,還未包含常年的基本護理、搶修等基本開支。[10]
- 1933年8月上旬,黃河中遊河口鎮至陝縣間發生自1843年以來最大洪水。陝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公尺/秒。
- 1949年9月14日,花園口水文站洪峰流量達12300立方公尺每秒;陝縣10000立方公尺每秒以上洪峰流量持續99個小時。[11]
- 1954年8月12日花園口站15000立方公尺每秒洪水 [12]
- 1958年7月14日至18日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發生大暴雨洪水。7月17日晚花園口站出現了自1919年實測記錄以來的最大洪峰流量22300立方公尺/秒。12天總洪量達82.6億立方公尺。是自1919年黃河歷史上有水文實測資料以來的最大洪水。[13]京廣鐵路黃河鐵路橋主橋5個橋墩偏移,11號橋墩被洪水沖毀,相鄰兩孔橋身塌落水中,京廣鐵路中斷。經14個晝夜的連續奮戰,8月2日,黃河老橋恢復通車。
- 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黃河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黃河三花間幹流及伊洛河相繼漲水。8月2日18時花園口站出現流量15300立方公尺/秒的洪峰,7天洪量50.2億立方公尺,10000立方公尺/秒以上流量持續52小時,是1958年以來的最大洪水。黃河下游灘區普遍進水偎堤,伊洛河夾灘和兩岸洪泛區漫決進水,淹沒面積約260多平方公里,滯蓄水量約4.6億立方公尺。為減輕艾山以下防洪負擔,運用了東平湖老湖分洪蓄水4億立方公尺。歷經7天,洪峰於8月9日入海。[14]
源流考證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群山之間,但真正源頭位置長期以來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古代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15],「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16]、《爾雅》[17]、《水經注》有河出崑崙的記載[18][19]。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于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20]。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時期。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宗泐和尚奉使西藏歸朝,經過河源地區時,曾對其進行考察,並賦詩一首《望河源》,在詩序中他指出河源出自巴顏喀拉山的東北,而且是黃河和長江上源的分水嶺,這在河源認識上成為了一次突破。
清代
清初中原地區和河源地區往來更加密切,時人已經逐漸了解到在黃河上源區有「古爾班索羅謨」(蒙語意為三條支河),但具體情況並不清楚。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製出來。
清乾隆中期,齊召南利用《皇輿全覽圖》及其他資料,編著《水道提綱》,其中將黃河上源三條支流中間一支阿爾坦河(今天的約古宗列曲)定位正源。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於黃河下游決口泛濫,難以堵塞,於是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21]
現代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組織對黃河源頭進行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22],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公里,長於卡日曲11.9公里。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誌。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公里,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公尺,水量甚小,為寬1.0-1.5公尺,深0.1-0.2公尺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約4800公尺,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公尺,深0.3-0.5公尺,流速約3公尺/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公里。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公里、約古宗列曲為2372平方公里。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公尺/秒、約古宗列曲為2.5立方公尺/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23]
水文與自然地理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註 1];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依據黃河魚類種群的分布特點和黃河流域地質歷史[4],李思忠認為甘肅與寧夏交界地段(衛寧平原西端起點)的黑山峽[註 2]出口可作為黃河幹流上游與中游的分界。他與原山西大學殷源洪教授均認為壺口瀑布[註 3]可作為黃河幹流中游與下游的天然分界:黃河上游流經青藏高原山地及高寒沼澤草原[註 4];中游貫穿寧蒙高原、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沖積平原及荒漠,呈「 」形河套[註 5] ;下游流經汾渭盆地[註 6]、晉豫峽谷[註 7] 等低海拔地塹谷地及華北平原地區。[2]
上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今河口村)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公里,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占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公尺,平均比降為1.01‰;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43條,徑流量占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占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相繼受崑崙山東脈的阿尼瑪卿山、西傾山及廣義祁連山脈南緣的青海南山所制約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註 1]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經果洛山、岷山、阿尼瑪卿山(積石山)與西傾山間的若爾蓋沼澤草地,再以S形先轉向西北寬峪谷區,又轉向東北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2] 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公里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公尺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公尺和108億立方公尺,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甘肅、寧夏交界的黑山峽為峽谷段;黑山峽至青銅峽段流經衛寧平原(寧夏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多沙洲,兩岸河渠甚多。[2]該區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區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26]。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河套平原(河套的寧夏部分的西套,河套的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呈「幾」字形,西起寧夏中衛沙坡頭區黑山峽,東至內蒙古清水河縣的喇嘛灣[27],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今河口村)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公里,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公尺,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接納了黃土高原大小上百條支流,為黃河支流最多的河段[1]。該河段西側有源於鄂爾多斯的窟野河、禿尾河及無定河等,和始於陝北白於山南側的延川河、延河、雲岩河等注入; 東側有始於管涔山西側的渾河、偏關河及朱家川,蘆芽山和呂梁山西側的嵐漪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及昕水河等注入。[2] 比降很大,河道窄,坡降大,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28]。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公尺,枯水水面落差約18公尺,氣勢宏偉壯觀。位於壺口瀑布之下約65公里的禹門口又稱龍門;此處河中有一孤山將河分為二[2];為傳說中大禹治水、鯉躍龍門所在地。[29][30]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幹流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公里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即指此處河道經常的東西滾變。[2]
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係,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公里,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公尺,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公里。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淨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洮河、湟水(大通河)、莊浪河 、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
黃河流域的主要湖泊有鄂陵湖、扎陵湖、崗納格瑪錯、阿涌貢瑪錯、烏梁素海、沙湖、紅鹼淖、運城鹽湖、東平湖等。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公里,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31]
壺口瀑布
黃河流經晉陝峽谷時形成的壺口瀑布是黃河最大的天然瀑布,也是中國著名瀑布,為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地。東為山西省呂梁山脈南端的火焰山,西為陝西省黃龍山。黃河幹流奔流至此,上寬下窄,水流直下,非常壯觀。[2]
生態
由於建壩、引進外來魚種、斷流、水資源過度利用、水域污染、過度捕撈等因素影響,黃河近年土著魚類的種群數量及多樣性大幅減少。[32][33] 近來若干論文將李思忠1965年發表的黃河魚類研究數據[34]、何志輝等1980年代調查黃河水系漁業資源資料[35]與現狀調查採集結果相比較,顯示半個多世紀以來黃河魚類多樣性大幅降低,土著魚類種類減少了大約一半。[32][36][37][38]
根據水產學者的調查和研究,黃河流域漁獲量自1970年代開始急劇下降,魚類群體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漁獲物個體年齡、體重組成也在下降。近十幾年的調査結果顯示,黃河上游優勢種是花斑裸鯉、擬鯰高原鰍,中游的優勢種是蘭州鯰,小浪底水庫以下河段的優勢種是鯽魚。[39]
黃河流域禁漁期從2018年起被設定為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涵蓋黃河幹流、13條支流,及扎陵湖、鄂陵湖和東平湖[40];黃河上游青海段自2021年8月1日起在黃河幹流及主要支流對天然魚類實行禁捕。[41][42] 2022年2月農業農村部宣布對黃河禁漁期進行調整:黃河幹流青海段、四川段和甘肅段(即黑山峽出口以上黃河上游)和相關支流從2022年4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實行全年禁漁;寧夏段及以下黃河幹流、相關支流每年禁漁期設為4月1日至7月31日。[43]
災害與治理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44]。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45],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5世紀30年代全球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斷流
1970年代起,由於經濟發展、工業及農業的耗水量大增,大量河水被抽走,黃河的徑流量由1950年代的575億立方公尺,急劇下跌至1990年代中期的187億立方公尺,黃河的生態系統嚴重退化。從1972年到1999年,28年間,黃河下游幹流斷流22年,斷流最嚴重時,距入海口的長度達704公里[46]。斷流,一度讓河流生態系統瀕臨崩潰,濕地面積萎縮,百姓生產生活受到影響[46]。
鑑於黃河斷流情況嚴重,中國政府自1998年起,開始限制用水及修整河道。[47] 2006年,《黃河水量調度條例》正式由國務院頒布實施。從1999年8月至今,黃河已實現連續23年未斷流[48]。
懸河
由於泥沙淤積,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於流域內的城市、農田,全靠大堤約束,它因而被稱為「懸河」。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西南部的磴口縣,黃河河道比縣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公尺。
治理
黃河治理是歷代中國統治者的難題,黃河決堤往往意味著大規模的流離失所和王朝換代。「聖人出黃河清」,是否能治理好黃河,和古代政權統治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穩定性息息相關。
中國政府計劃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加大上游重點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力度,築牢三江源「中華水塔」,提升甘南、若爾蓋等區域水源涵養能力。創新中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旱作梯田和淤地壩建設。推動下游二級懸河治理和灘區綜合治理,加強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和修復。開展汾渭平原、河套灌區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清理整頓黃河岸線內工業企業,加強沿黃河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降低水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合理控制煤炭開發強度,推進能源資源一體化開發利用,加強礦山生態修復。優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格局,統籌沿黃河縣城和鄉村建設。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廊帶。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49]。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於2022年10月30日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50]。黃河保護法是繼長江保護法後,中國第二部流域法律[50]。
人工設施
水利樞紐
-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
-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 李家峽水電站: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準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 公伯峽水電站:青海循化,2006年投入使用。
- 拉西瓦水電站:青海貴德、貴南兩縣交界處,2022年完全投入使用,是黃河幹流最大的水電站。
黃河流域潼關以上地區共有大型水庫26座,中型水庫170座。[51]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交通設施
由於黃河的一些地理及氣候的先天性原因(如凌汛等),雖然是中國第二大河,但黃河的航運能力有限,目前僅實現局部河段季節通航。而黃河的全河段通航也在規劃中[52]。
跨越黃河的公路、鐵路設施有:
文化
黃河文明
文藝作品
旅遊資源
黃河博物館 - 花園口 - 壺口瀑布 - 後岡遺址 - 柳灣墓地 - 北首嶺遺址 - 大河村遺址 - 平糧台城址 - 廟底溝遺址 - 陶寺遺址 - 老官台文化- 賈湖遺址 - 仰韶文化 - 花樓子遺址 - 河南龍山文化 - 西水坡遺址 - 大地灣遺址 - 三門峽棧道遺蹟 - 元君廟墓地 - 姜寨遺址 - 半坡遺址 - 裴李崗文化 - 風陵渡 - 西朱封墓地 - 大汶口文化 - 大汶口遺址
相關人物
- 大禹:夏朝國君
- 田蚡:前漢武帝時期大臣
- 賈讓:前漢水利家
- 王景:東漢水利家
- 杜充:北宋開封留守
- 賈魯:元代工部尚書,都水使者
- 郭守敬:元代天文學家、數學家和水利學家。至元元年(1264年)任西夏中興行省河渠副使,修浚西夏境內的唐徠渠、漢延渠等古渠,更立閘堰發明修築調節水量的牌堰;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定名通惠河。
- 潘季馴:明代治黃專家
- 通智:大理寺卿、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雍正年間在寧夏開惠農渠、昌潤渠,並整修前代各渠。增建滾水石壩三十丈,改建退水閘3座,補修渠橋17座,新建橋2座以便民通行。新修渠道共灌銀川平原北至內蒙古良田34萬餘畝。
- 靳輔:清代治河名臣
- 嵇璜:清代治河名臣
- 劉鶚:清末水利學家,《老殘遊記》作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早有系統集結甲骨文的學者
- 現代
參見
相關條目
注釋
- ^ 1.0 1.1 1.2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裡主要沿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傳統劃分方案。
- ^ 黑山峽位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景泰縣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交界處,中國自西向東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分界。為黃河上游最後的大峽谷。參見:
- ^ 壺口瀑布以下黃河幹流周邊的景觀主要為農田、自然植被及城鎮,大致位於黑河-騰衝線(胡煥庸線)以東人口較為稠密地區。參見:Watersheds of Asia and Oceania: AS09 Huang He (Yellow Riv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殷源洪有關壺口作為黃河中、下游天然界線的觀點,見《黃河魚類志》總論第二節「黃河魚類研究史」。
- ^ 大致對應於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擬定的黃河上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與黃河上遊走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淡水生態區。
- ^ 大致對應於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擬定的黃河中遊河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淡水生態區。
- ^ 汾渭盆地為汾河谷地和渭河谷地的統稱。李思忠認為此區域的魚類等生物種群、氣候均與晉南及豫魯平原相似。因海拔較低,新生代此區域曾發生海侵。[24] [25]
- ^ 晉豫峽谷位於三門峽到孟津,是黃河最後的峽谷河道。參見:中國最任性的黃河,它上面的渡口怎麼活下來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文獻
引用
- ^ 1.0 1.1 張宗祜,《九曲黃河萬里沙: 黃河與黃土高原》,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年,ISBN 9787302218258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李思忠,《黃河魚類志:黃河魚類專著及魚類學文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水產出版社,2015年,ISBN 9789578596771;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7年,ISBN 9787567015371。
- ^ Yellow River (Huang He) Delta, China, As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eol.lsu.edu (2000-02-28).
- ^ 4.0 4.1 4.2 总述. 黃河網. [2013-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2).
到距今10萬至1萬年間的晚更新世,黃河才逐步演變成為從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貫通的大河
- ^ 黄河变清调查:每年泥沙减少7亿吨 洪水几率增加. 2017-09-24 [2018-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 ^ 單之薔等. 中国国家地理. 黃河黃土. 2017, 1 (684): 366 [2021-06-25]. ISSN 1009-63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8).
- ^ Form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ferred from loess-palaeosol sequence in Mangshan and lacustrine sediments in Sanmen Gorge, China. [2021-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4).
- ^ 記者馬國福 黃委會河南河務局防汛辦公室副主任、防洪防汛高級工程師成剛:「歷史上的五次黃河水災」,《河南法制報》,2009年7月20日第15版。
- ^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1843年8月黃河中游洪水」,《水文》,1985年第3期,第57-63頁。
- ^ 宋書敏:「道光二十三年黃河大洪水鉤沉」,《人民黃河》,2021年2期。
- ^ 《人民治理黃河六十年》,來源: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網,2021年7月1日
- ^ 張玉國:《東平湖60年回眸之一:黃河安瀾話"王牌"》,來源:中國水利網 2006年10月14日
- ^ 高峻:「一九五八年抗禦黃河大洪水的決策和組織機制探略」,《中共黨史研究》,2008年第2期。
- ^ 呂光圻:《憶「82.8」洪水二三事》,來源: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網站 2019-4-2
- ^ 禹贡. 維基文庫.
- ^ 山海经. 維基文庫.
- ^ 尔雅. 維基文庫.
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 ^ 水经注. 維基文庫.
余考羣書,咸言河出崑崙,重源潛發,淪於蒲昌,出於海水。
- ^ 《通典》卷一七四「風俗」曰:「《水經》所云河出崑崙山者,宜出於《禹本紀》。」楊守敬說:「此沿《禹本紀》之誤。」
- ^ 卷123. 史记. 維基文庫.
- ^ 乾隆四十七年,高宗命侍衛阿彌達詣西寧祭河神,再窮河源。還奏:「星宿海西南有水名阿勒坦郭勒,更西有巨石高數丈,名阿勒坦噶達素齊老。蒙古語『阿勒坦』為黃金,『噶達素』為北極星,『郭勒』為河,『齊老』石也。崖壁黃金色,上有池,池中泉噴湧,釃為百道,皆黃金色。入阿勒坦郭勒,迴旋三百餘里,入星宿海,為黃河真源。」高宗命四庫館諸臣輯河源紀略識其事。阿彌達更名阿必達。大學士阿桂子,附見阿桂傳。(參見二十五史清史稿卷283列傳70)
- ^ 陳瑞平. 关于黄河源问题——应以卡日曲为正源. 人民黃河. 1984年1月12日, (1984年01期). ISSN 1000-1379.
- ^ 黄河源头. [2003-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1-05).
- ^ 褚娜娜; 潘保田; 王均平; 胡振波; 蘇懷; 周天; 胡小飛. 汾渭盆地黄土剖面0.9Ma前后的粒度突变及其环境意义. 中國沙漠. 2008, (1): 50–56. ISSN 1000-694X. CNKI ZGSS200801009.
- ^ 汪品先; 王乃文; 鮑金松. 汾渭盆地新生代有孔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PDF). 地質論評. 1982, (2): 93–100+193 [2021-01-16]. ISSN 0371-5736. doi:10.16509/j.georeview.1982.02.001. CNKI DZLP19820200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4-10).
- ^ 黄 河.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007-03-30.
-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編委會.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202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 ^ 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 世界级巨型水电站云集.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 [2016-09-19].
- ^ 禹的传说. [202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4).
- ^ 山西:黄河禹门口重建千年龙门关. [202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4).
- ^ 黄河干流峡谷. [2003-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2-29).
- ^ 32.0 32.1 Xie, J.Y.; W.J. Tang; Y.H. Yang. Fish assemblage changes over half a century in the Yellow River, China..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8-03-30, 8 (8): 4173–4182. ISSN 2045-7758. PMC 5916296 . PMID 29721289. S2CID 13742423. doi:10.1002/ECE3.3890 . Wikidata Q55209138 (英語).
- ^ Jun Wang; Liang Chen; 唐文家; Jani Heino; Xiaoming Jiang. Effects of dam construction and fish invasion on the species, functional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fish assemblag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1-09, 293: 112863. ISSN 0301-4797. doi:10.1016/J.JENVMAN.2021.112863. Wikidata Q110829321 (英語).
- ^ 李思忠. 黄河鱼类区系的探讨 . 動物學雜誌. 1965, (05) [2019-04-10]. doi:10.13859/j.cjz.1965.05.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透過CNKI.
- ^ 何志輝, 黄河水系渔业资源,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6, OCLC 905473471, Wikidata Q120008055 (中文)
- ^ Due to human mismanagement 50% of native fishes disappeared from the Yellow River (Huanghe, China). [2019-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2).
- ^ 趙亞輝; 邢迎春. 黄河流域淡水鱼类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樣性. 2020-12-20, 28 (12): 1496 (2020) [2022-05-21]. ISSN 1005-0094. S2CID 234554314. doi:10.17520/BIODS.2020191 . Wikidata Q110530647 (英語及中文).
- ^ 让母亲河重现生机——五问黄河禁渔-新华网. 2021-04-01 [2023-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7).
相關文獻表明,2007年以來,黃河流域幹流及主要支流的魚類多樣性衰退比較明顯,多年調查中尚可以採集到的土著魚類約78種,只占歷史統計數的53.06%
- ^ * 何志輝主編,《黃河水系漁業資源》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
- 李紅娟,袁永鋒,李引娣,張建軍,黃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研究進展. 河北漁業, 2009 (10)
- ^ 艾永華. “中国渔政亮剑2021”黄河流域禁渔专项执法暨陕西省亮剑执法行动启动. 陝西日報. 2021-04-02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9).
- ^ 邢生祥. 5年!黄河流域青海段部分水域实行禁捕. 工人日報. 2021-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
- ^ 周盛盛; 李勁峰. 黄河源启动全面禁捕 保护鱼类多样性. 新華社. [202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4) –透過搜狐網.
- ^ 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黄河禁渔期制度的通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2-02-17 [2022-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8).
- ^ 《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 ^ 《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年
- ^ 46.0 46.1 黄河实现连续二十三年不断流(一线调研). 生態--人民網. [2023-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4).
- ^ 現代中國2009年8月 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ISBN9789628986866
- ^ 黄河三角洲的绿色变迁——黄河调水调沙期间生态补水见闻-新华网. www.news.cn. [2023-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5).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維基文庫 (中文).
- ^ 50.0 50.1 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 中国“江河战略”法治化全面推进-新华网. www.news.cn. [2023-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1).
-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实践与探索. [2021-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嚴冰 沈蔭棶 楊帆 郭肖傑. 黄河何时能通航?.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9-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1) (中文(中國大陸)).
- ^ 国内首条下穿黄河城市地铁. [2016-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1).
- ^ 王曉琳. 立法让长江母亲河“容光焕发”. 《中國人大》期刊公眾號. 2021-02-22 [2021-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 ^ 張錚. 保护母亲河:清华人在行动. 清華大學官網「清華映像」欄目. 2015 [2021-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2).
來源
- 報刊
- "Yellow River Delta Shrinking 7.6 Square Kilometers Annual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日報海外版. 2005年2月1日 [2006年9月14日查閱].
- 書籍
- Sinclair, Kevi, The Yellow River: A 5000 Year Journey Through China, Sydney: Child & Associates Publishing, 1987, ISBN 0-86777-347-2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