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南京
南京歷史 | |
世紀: | 11世紀南京 | 12世紀南京 | 13世紀南京 | 14世紀南京 | 15世紀南京 | 16世紀南京 | 17世紀南京 | 18世紀南京 | 19世紀南京 | 20世紀南京 | 21世紀南京 | 22世紀南京 | 23世紀南京 |
南京於1600年-1644年為明朝應天府管轄,1644年-1645年為南明首都,稱南京或南都[1];1645年-1699年為清朝江寧府[2][3]。
大事記
1600年代
- 1600年,徐光啟赴南京,從利瑪竇學習天文、歷算及槍炮等,加入天主教,與利瑪竇在南京合譯《幾何原本》,後又譯 《泰西水法》、《測量法義》、《勾股義》等。
- 1606年,冬,劉天緒反。
- 1608年,五月,秦淮河竭,後大雨半月余,遇洪水,儒學櫺星門被淹沒,高淳舟入市,溧水蕩民居,歲大飢。
- 1609年,南京進行火甲改革;利瑪竇第三次至南京,在羅寺轉彎處設堂傳教。
1610年代
1620年代
1630年代
1640年代
- 1640年,五月,南京旱,蝗災,斗米千錢,人相食。
- 1642年,王岱輿著成《正教真詮》並刊行。
- 1644年,四月,史可法在浦口誓師勤王;五月,朱由崧在南京監國;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即帝位於武英殿,建元弘光;五月,分江北為四鎮,史可法督師揚州。
- 1645年,二月,禮部失印,朱由崧下令重鑄各衙門印,去「南京」二字;三月,南都太子案發生;五月,清軍攻陷鎮江,南京城閉,朱由崧帶領太監逃至蕪湖;五月十四日,清軍攻至南京城下;五月十五日,南明官員出城投降,清軍占領南京;六月,清廷發布剃髮令,引發反清浪潮;閏六月十三日,派洪承疇南下招撫;閏六月二十八日,改應天府為江寧府;九月初四日,多鐸率清軍主力自江寧北返;十月,在江寧舉行江南鄉試,成克鞏、劉肇國為正副主考官;十一月,巴山、康喀賴率八旗軍駐守江寧;江寧織造局恢復生產。
- 1646年,正月,明瑞昌王率軍進攻江寧神策門被清軍擊敗;十二月,瑞昌王等於江寧被殺。
- 1647年,七月,馬國柱任江南江西河南總督,駐江寧;函可在江寧被截獲,函可案發生。
- 1649年,改江南江西河南總督為江南江西總督,駐江寧;江寧城東修築滿城。
1650年代
- 1650年,二月,改南京國子監為江寧府學;應天府學改為上元、江寧兩縣學。
- 1651年,顧炎武拜謁明孝陵。
- 1652年,侯方域重訪江寧。
- 1654年,南明張明振率船深入長江,攻至江寧城外燕子磯。
- 1655年,改江南江西總督為江南總督,駐江寧。
- 1657年,丁酉科場案爆發。
- 1658年,三月,順治帝親自複試江南鄉試舉人;清廷處置丁酉科場案涉案人員。
- 1659年,四月,鄭成功從浙江沿海率水陸大軍北伐,六月二十六日抵達江寧城下,七月二十四日敗退;羅馬教廷傳信部設南京代牧區,直接委派主教。
1660年代
- 1660年,重修並擴建江寧滿城;高淳知縣孟復生重建縣學尊經閣。
- 1661年,七月,江南士紳40餘人以通海罪名處死於江寧;江南右布政使由江寧移駐蘇州。
- 1662年,江南總督兼管操江事務。
- 1663年,江南三織造改由內務府管理,曹璽任江寧織造;江寧知府陳開虞重修府學。
- 1664年,沈豹重修大報恩寺大殿。
- 1665年,改江南總督為江南江西總督,駐江寧。
- 1666年,江南左布政使金鋐等捐俸重修府學。
- 1667年,江南分省,江南左、右布政使改稱安徽、江蘇布政使;江寧府推官被裁撤。
- 1668年,江寧知府陳開虞主修的《江寧府志》付梓成書。
- 1669年,周亮工被罷官,歲暮邀江寧文人,組織盛會。
1670年代
1680年代
- 1681年,江寧知府于成龍重修府學;于成龍主修的《江寧府志》刊刻成書;十二月,于成龍出任江南江西總督。
- 1682年,于成龍修府學。
- 1683年,右翼八旗軍至江寧駐防;于成龍修府學。
- 1684年,十一月初一日,康熙帝第一次南巡江寧,初二日拜謁明孝陵、訪明故宮、作《過金陵論》,初三日在教場檢閱駐軍,初四日離開;康熙《江南通志》在江寧刊刻成書;畢嘉神父在江寧創建神學院。
- 1689年,二月二十五日,康熙帝第二次南巡江寧,以江寧織造署為行宮,二十六日拜謁明孝陵;秋,孔尚任為作《桃花扇》,南下江寧搜求素材。
1690年代
參考資料
- ^ 範金民; 楊國慶; 萬朝林; 羅曉翔; 孔潮麗. 南京通史·明代卷.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12: 536–539. ISBN 9787807189695.
- ^ 夏維中. 南京通史·清代卷.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53304137.
- ^ 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南京市志(第12册)杂记·大事年表·重要文献·南京历代地方志记略·索引.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1440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