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中文譯名:谷歌/科高[6][註 2])是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山景城的跨國科技公司,為Alphabet(字母控股)的子公司,業務範圍涵蓋網際網路廣告、網際網路搜尋、雲端運算等領域,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與服務[8],其主要利潤來自Ads和AdSense等廣告服務[9][10]。Google由在史丹佛大學攻讀理工博士的賴利·佩吉和謝爾蓋·布林共同建立,因此兩人也被稱為「Google Guys」[11][12][13]。
谷歌有限公司 | |
---|---|
Google LLC | |
公司類型 | 子公司 |
股票代號 | NASDAQ: GOOG |
成立 | 1998年9月4日 (26年111天) |
創辦人 | 賴利·佩吉、謝爾蓋·布林 |
代表人物 | 桑德爾·皮查伊(CEO) |
總部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Googleplex |
標語口號 | 匯整全球資訊,供大眾使用,使人人受惠(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 |
業務範圍 | 全世界 |
產業 | 網際網路、軟體、通訊裝置 |
產品 | 參見Google產品列表 |
營業額 | ▲US$1,825.27億(2020年)[1] |
稅前盈餘 | ▲US$412.24億(2020年)[1] |
稅後盈餘 | ▲US$402.69億(2020年)[1] |
總資產 | ▲US$3,196.16億(2020年)[1] |
資產淨值 | ▲US$2,225.44億(2020年)[1] |
員工人數 | 135,301(2020年12月31日)[1] |
主要股東 |
|
母公司 | Alphabet Inc |
主要子公司 | YouTube LLC Google AdMob Dialogflow Kaggle Fitbit Looker AppSheet Apigee Neverware ITA Software CyArx Technologies Ltd Google FeedBurner Crashlytics Chronicle Security Google Asia Pacific Pte Ltd Google Ireland Limited Google Brasil Internet Ltda Xively StratoZone LLC BufferBox Alooma Ltd Google Brand Studio Google International LLC Google Poland Sp z o o Android Sigmoid Labs Private Limited Google Germany GmbH JotSpot Orbitera CloudSimple Inc Google Denmark Upstartle LLC Mandiant |
網站 | about |
1998年9月4日,Google以私營公司的形式創立,目的是設計並管理網際網路搜尋引擎「Google搜尋」。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在那斯達克上市,後來被稱為「三駕馬車」的公司兩位共同創始人與出任執行長的艾立克·施密特在此時承諾:共同在Google工作至少二十年,即至2024年止[14]。Google的宗旨是「匯整全球資訊,供大眾使用,使人人受惠」(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15];而非正式的口號則為「不作惡」(Don't be evil),由工程師阿米特·帕特爾(Amit Patel)所創[16],並得到了保羅·布赫海特的支援[17][18]。Google公司的總部稱為「Googleplex」,位於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縣的山景城。2011年4月,佩吉接替施密特擔任執行長[19]。在2015年8月,Google宣布進行資產重組。重組後,Google劃歸新成立的Alphabet底下。同時,此舉把Google旗下的核心搜尋和廣告業務與Google無人車等新興業務分離開來[20]。
Google自創立起開始的快速成長同時也帶動了一系列的產品研發、併購事項與合作關係,而不僅僅是公司核心的網路搜尋業務。Google公司提供豐富的線上軟體服務,如雲端硬碟、Gmail電子郵件,包括Orkut、Google Buzz以及Google+在內的社群網路服務。Google的產品同時也以應用軟體的形式進入使用者桌面,例如Google Chrome網頁瀏覽器、Picasa圖片整理與編輯軟體、Google Hangouts即時通訊工具等。另外,Google還進行了行動裝置的Android作業系統以及Google Chrome OS作業系統的開發。[21]其安卓系統至今為止仍是行動端的主要作業系統之一。硬體系列方面,則有Google Pixel手機及平板電腦,穿戴裝置如Google Pixel Watch及Google Pixel Buds等。
歷史
建立
1996年1月,加州史丹佛大學理學博士生的賴利·佩吉和謝爾蓋·布林在學校開始研究一項關於搜尋的研究專案。[23]區別於傳統搜尋根據關鍵字在頁面中的出現次數來進行結果排序的方法,兩人開發了一個對網站之間的關係做精確分析的搜尋引擎。[24]這個名為PageRank的引擎通過檢查網頁中的反向連結以評估站點的重要性,此引擎的精確度勝於當時的基本搜尋技術。[25][26]最初,佩吉和布林將這個搜尋引擎命名為「BackRub」,直到後來改為「Google」。[27][28][29]這個新名字來源於一個數學大數古戈爾(googol,數字1後有100個0,即自然數10100)單字錯誤的拼寫方式,[30][31][32]象徵著為人們提供搜尋海量優質資訊的決心。[33] Google搜尋引擎在史丹佛大學的網站上啟用,域名為google.stanford.edu。[34]
1997年9月15日,兩人註冊了Google域名。[35]1998年9月4日,佩吉和布林在加州門洛公園一位朋友家的車庫內建立了Google公司,克雷格·西爾弗斯坦(Craig Silverstein)同為史丹佛大學的博士生是公司的首位雇員。[23][36][37][38][39]
上市
佩吉和布林在Google專案上最早獲得投資是在1998年8月,Sun Microsystems的聯合創始人安迪·貝托爾斯海姆給了兩人一張十萬美元的支票來用於搜尋引擎的開發和營運,當時Google公司還尚未成立。[41]到1999年,由於搜尋引擎的開發花費了太多的學習時間,佩吉和布林甚至考慮將其出售。兩人找到Excite公司CEO喬治·貝爾(George Bell)提出一百萬美元的收購價。儘管Excite的風險投資人維諾德·科斯拉在與Google的兩位創始人談判後將價格降低到75萬美元,但仍被貝爾拒絕了。1999年6月7日,包括Kleiner Perkins公司和紅杉資本在內的投資者為Google注資兩千五百萬美元。[41][42]
Google在2004年8月19日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公司發行了19,605,052份每股價值85美元的股票。[43][44]股票由摩根史坦利和瑞士信貸集團承銷,以網上拍賣的形式發售。[45][46][47] IPO後,Google公司的市值迅速上漲到超過230億美元,而Google仍然控制著27182萬(2.718281828和數學常數e有關)股票中的大多數股份,許多Google公司的雇員也在瞬間變成億萬富翁。而作為競爭對手的雅虎,也因為在Google上市前持有840萬股票而受益。[48]
有人懷疑Google公司的企業文化在上市後,會由於董事會施壓或高管們的暴富而不可避免地被改變。[49]兩位創始人賴利·佩吉和謝爾蓋·布林則在一份報告中承諾,上市不會影響Google的公司文化,以作為對潛在投資者們的懷疑所做的回應。[50]2005年,紐約時報等媒體撰文指出Google已經喪失了原來不作惡的哲學。[51][52][53]在此之下,為了保持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Google專門指派了一位首席文化官,來為Google構建和維護企業內部廣泛協助的扁平化組織,及其所產生的核心價值。[54] Google也面臨前員工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的指控。[55][56]
首次公開募股之後,Google的股票形勢良好,2007年10月31日,受益於在網路廣告市場的強勢盈利,[57]股價首次超過700美元。[58]相比大型的機構投資基金和共同基金,Google股票的股價的變動更多地是由個人投資者們所影響。[57]在2015年第四季起,Google的上市地位由母公司Alphabet Inc.取代(股票代號分別為NASDAQ:GOOG、NASDAQ:GOOGL)。
成長
1999年3月,Google公司將辦公場所搬至加州的帕羅奧多,這裡是眾多知名的矽谷初創公司所在的地方。[59]翌年,Google開始以出售搜尋關鍵詞的廣告,[23]但這一做法與佩吉和布林以廣告贊助搜尋的意願相違背。[60]為了保持頁面簡潔的設計,提高搜尋速度,廣告只會以基於文字的形式出現。關鍵詞的出售結合點擊次數和價格的競標,競標起價為每次點擊5美分。[23]這種出售廣告關鍵詞的模式最早來源於Goto.com——一個由比爾·葛羅斯的Idealab企業孵化器衍生的網站。[61][62]之後Google受到了這家改名為Overture Services的公司對於次廣告出售專利技術侵權的指控。2003年,Overture Services被雅虎收購,並被改名為雅虎搜尋行銷。最終,雅虎與Google在庭外達成和解:Google用普通股股份換取此專利的永久授權。[63]
2001年,Google獲得了PageRank的專利權,[64]這項專利被正式頒與史丹佛大學,勞倫斯·佩吉(即賴利·佩吉)為專利發明人。2003年,在發展了兩處辦公地點以後,公司又向矽谷圖形公司租賃了位於山景城目前所在的綜合辦公樓。[65]這處辦公地點被戲稱為「Googleplex」,數學大數古戈爾普勒克斯(googolplex)單詞的變體。三年後,Google以三億一千九百萬的價額向矽谷圖形公司買下了這裡的產權。[66]在這段時間內,google這個單詞逐漸進入各類語言當中,也使得「google」作為動詞被收入至梅里亞姆-韋伯斯特詞典和牛津英語詞典內,釋義為「使用Google搜尋引擎在網際網路上取得資訊」(to use the Google search engine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67][68]
2011年5月,Google的月獨立訪客數量首次超過十億,與一年前同期的9億3100萬相比增長8.4%。[69] Google也是首個取得該資料里程碑的網站。[70]
併購與合作
自2001年始,Google已收購了許多企業,其中尤以小型風投公司為主。2004年7月13日,Google收購相片整理與編輯軟體Picasa,[71]同年10月又吞併了Keyhole公司。[72]這家初創公司開發出一個名為Earth Viewer的產品,供使用者以3D的視角觀察地球。一年後,Google將此服務改名為Google地球。2005年,成立僅22個月的高科技企業Android被Google相中,被收購併成為Google麾下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2006年10月,Google宣布以16.5億美元的股票收購網路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並於11月敲定。[73]2007年4月13日,Google與DoubleClick達成協定,DoubleClick以31億美元的價格被Google收購,並成為後者旗下的一家網路出版與廣告商。[74]同年,Google以5千萬美元併購了GrandCentral,後來將其改造為Google Voice。[75]2009年8月5日,Google以1億650萬美元買斷影片軟體製造公司On2 Technologies。[76]2010年,Google將Aardvark (搜尋引擎)納入旗下,出價為5千萬美元,並在內部部落格中寫道:「我們很期待將其整合進我們的產品中」。[77]同年,Google又大舉併購了ITA Software、Slide、Like.com等。[78][79][80][81]2011年,Google繼續大筆的收購之路,業已將SageTV[82]等十餘家美國和歐洲的企業或團隊招致麾下。2011年8月15日,Google官方宣布將以每股40美元現金,總額約125億美元收購摩托蘿拉移動。[83]
除了收購的方式以外,Google也積極地與其他公司或組織進行合作,從科研到商業廣告,都是開展合作所涉及的領域。2005年,Google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合作建設了用於囊括了大規模資料管理、奈米技術、分散式計算、航空航天產業等科研專案的場所,占地約93000平方米。[84] 2005年10月,Google與Sun Microsystems交換並分享了各自的技術。[85] Google也和AOL及時代華納達成商業夥伴關係,以增強各自影片搜尋服務的品質。[86] 2005年,Google與微軟、諾基亞、愛立信聯手,為頂級域名.mobi融資。[87]而後Google啟動了Adsense for Mobile,開拓移動廣告市場。2006年,新聞集團旗下的福克斯互動媒體同Google達成一份9億美元的協定,Google為社群網站MySpace提供搜尋與廣告業務。[88] 2007年,Google與34家手機製造商、晶片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和電信業者一同建立了開放手機聯盟,開發Android系統與蘋果iOS、微軟Windows Phone等行動平台競爭。[89]
2013年9月11日Google將夥拍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MIT)組成的網上教育平台edX,發展網上教學課程,任何人都可將課程放入網路中。
Alphabet
在2015年8月10日,Google宣佈要組織重整為控股公司Alphabet,Google則會是Alphabet公司旗下最大的子公司。重整完成以後,桑德爾·皮查伊會接任成為Google的執行長。
2015年10月,谷歌公司投資中國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公司——Mobvoi。 [90]
2017年6月9日,日本科技巨頭軟銀宣布,公司已經收購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人形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以及谷歌旗下另一家日本人形機器人公司Schaft。[90]
2019年6月6日,谷歌以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數據分析平台Looker。 [90]
2019年11月,Alphabet宣布將以 21 億美元收購可穿戴公司Fitbit。 [90]
2020年4月,由於COVID-19 大流行,谷歌宣布了多項削減成本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在 2020 年剩餘時間內放緩招聘,少數戰略領域除外,重新調整資料中心和機器以及非商業必要行銷和旅行等領域的投資重點和步伐。
產品與服務
廣告
Google九成以上的營收來自其廣告系統。[91]如2006年財政年度,公司財報顯示104.92億美元的收入中只有1.12億來自於非廣告收入。[92]為了保持在網路廣告代理市場中執牛耳的地位,Google不斷實施各種新的手段。例如Google在收購DoubleClick後取得技術,得以取得使用者興趣和確定廣告目標。[93][94]Google Analytics可以讓網站站長們檢視並追蹤訪問者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訪問自己的網站,如檢查某一頁面上所有連結的點擊等。[95] Google的廣告系統由兩個部分組成,通過第三方網站來放置。AdWords為廣告客戶提供在網路中展示廣告的服務,按點擊或顯示收費;AdWords的姊妹專案AdSense,允許網站站長在自己的網頁中提供廣告展示的位置,並參與分成。
但Google也由於在網路廣告系統中反點擊欺詐管理的欠缺而受到詬病——當一個並不是出於對廣告中產品感興趣的訪客或一個自動指令碼故意點擊該則廣告後,會引起廣告客戶過多支付廣告費用。2006年的行業報告指出,約有14%至20%的點擊屬於欺詐點擊或無效點擊。[96]另一個對Google廣告業務的批評來自於對廣告客戶的審查,有些被懷疑違反數字千年著作權法。2003年2月,Google停止了對一個名為Oceana的非營利組織的(抗議大型油輪不合理的污水處理)廣告展示。Google參照其編輯政策解釋:「Google不接受廣告或網站內容為宣揚反對其他個人、團體或組織的廣告。」[97]該政策卻在隨後即被更改。 2008年6月,在美國司法部鑑於反托拉斯的促使之下,Google與雅虎兩大巨頭達成廣告協定,雅虎在自己的網站頁面上顯示Google廣告。但最終Google又在2008年11月撤出該協定。[98][99]
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Google啟動了一個名為Demo Slam的網站以展示自有產品的技術示範。[100]每一周都會有兩個團隊競相把Google的新產品公布到網站上。《搜尋引擎雜誌》撰文寫道:Demo Slam是「創作者和技術嫻熟的人們製作影片來使世界上其他人類了解最新最偉大技術的地方」。[101]
搜尋引擎
Google搜尋是Google公司重要也是最普及的一項功能,是多個國家內使用率最高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根據comScore2009年11月公布的市場統計,Google在美國搜尋引擎市場上占有率為65.6%。[103] Google抓取數十億的網際網路網頁,因此使用者能通過搜尋關鍵詞等操作較為輕鬆地取得想要搜尋的資訊。[104]除了最基本的文字搜尋功能之外,Google搜尋還提供至少22種特殊功能,[105][106]如同義詞、天氣預報、時區、股價、地圖、地震資料、電影放映時間、機場、體育賽事比分等。Google搜尋在搜尋與數字相關的資訊時又會有另一些特殊功能:如單位換算、貨幣換算、數字運算、包裹追蹤、地區程式碼。[105]同時,Google也為搜尋頁面提供語言翻譯功能。2011年,Google先後推出語音搜尋和圖片搜尋。[107]
儘管Google搜尋很受大眾喜愛,但也有組織對它發出批評的聲音。2003年,紐約時報聲稱Google對其網站抓取與形成的快取侵害了網站內容的著作權。[108]在這個問題上,內華達地方法院審理了相關的Field v. Google和Parker v. Google兩個案件,Google成功地為自己作了辯護,推翻了指控。[109][110]
工作工具
除了強大的搜尋引擎以外,Google也研發了許多線上的工作輔助工具。Gmail是Google開發的一個免費電子信箱服務,於2004年4月1日進入Beta階段,[111] 2007年2月7日正式面向大眾開放。[112]直到2009年7月7日,Gmail才結束其漫長的Beta階段,[113]當時已有1.64億使用者使用。[114] Gmail是首個擁有1GB儲存空間的網路電子信箱,也是第一個以單執行緒對談儲存郵件的電子郵件,這與網路論壇相似。[111]目前,Gmail提供給每個免費使用者15GB的電子信箱容量,付費使用者可繳納每年每GB 0.25美元的費用來將容量提升至20GB至16TB。[115] Gmail也是AJAX技術開拓的先行者,該技術使人們不用手動重新整理瀏覽器顯示就能看到新的網頁資訊。[116]
Google工作套件的另一部分——Google文件,與微軟的Microsoft Word不同,它允許使用者在線上環境下新建、編輯或協同編輯檔案。這項服務原名為Writely,但在2006年3月9日被Google收購。[117]6月6日,Google建立了一個實驗性的電子試算表編輯專案,[118]在隨後的10月10日被整合進Google文件中。[119] 2007年9月17日,編輯演示文稿的功能也被加入Google文件。[120] 2009年7月7日,包括三項功能在內的Google文件與Gmail、Google日曆一起組成Google Apps工作套件。[113]
企業產品
2002年2月,Google向企業市場推出一款名為Google Search Appliance的裝置,針對大型組織機構提供搜尋技術。[23]三年後Google又推出Google Mini以適應中小型企業。2006年,又推出子自訂搜尋商務版,2008年改名為Google協同運作平台。[121]
另一個Google的企業產品是Google Apps專業版。Google Apps專業版和標準版及教育版同為Google Apps的不同版本,為企業、學校和其他組織提供自身域名下的Gmail、Google文件等線上應用服務。與標準版相比,專業版有著更多的功能,例如更多的磁碟空間、API准入和進階支援,每個帳戶收費為每年50美元。Google較早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桑德貝的湖首大學推廣Google Apps業務,有超過3萬8千名使用者。在推出Google Apps的同年,Google收購了Postini公司,[122]得以將其原有的安全技術以Google Postini Services之名整合進Google Apps中。[123][124]
社群網路服務
Google曾多次試圖進入SNS領域但多次碰壁,失敗的例子不乏Google Wave、Google Buzz,[125]而Orkut只在印度和巴西獲得了較大市場。[126]在經歷多次挫折之後,2011年,Google發布新的社群網站Google+。[127]這個新型的社群網站有著社交「圈子」、多人影片聊天、「靈感話題」等多種新型的特色,[128]在測試階段使用者數量便突飛猛進,僅2個星期就超越了1000萬。[129][130]相比較之下,Twitter和Facebook過去分別用了780天和852天才達到這個數字。[131]推出以來的第三周,Google+的使用者數量旋即又翻至2000萬。[132]但即便如此,Google仍宣布2019年4月2日他們將會關閉消費者(個人使用者)版本的Google+,代表Google再次於進入SNS領域中嚐到挫敗。[133]
2003年,Google收購了Pyra Labs建立的部落格服務網站Blogger。收購完成後,Google依舊保留了Blogger這一獨立的品牌,並在blogspot.com主機下為使用者提供免費部落格發布與存放服務。[134] 2007年5月,Blogger的資料全部搬至Google的伺服器中,並在當年的獨立訪客流量50強域名中排在第16位。[135]在Google較為成功的營運下,Blogger一直保持著全球最大的部落格網站的頭銜。[136] 2011年7月,有傳聞透露,作為重新命名或取消非Google品牌計劃的一部分,Google公司有意將「Blogger」名稱改成「Google Blogger」。[137]
2005年2月,三位前PayPal員工建立了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138]在顯露出自身價值後,YouTube被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成為後者旗下的子公司。YouTube公司位址位於加州的聖布魯,以Flash Video和HTML5技術記錄播放使用者上傳的電影、電視劇剪輯和音樂影片,以及使用者原創製作的業餘影片作品。大部分發布在YouTube網站上的影片都是由個人所上傳的,但也有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VEVO、Hulu等作為合作夥伴的媒體企業在YouTube網站上發布影片。[139] YouTube的模式取得巨大的成功,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和最熱門的影片分享網站。[140] 根據2020年的行銷統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結果顯示,每月有19億登入使用者訪問YouTube,全球每天會觀看十億小時的影片。 YouTube使用80種不同的語言,並且在91個不同的國家/地區擁有本地版本。雖然是美國公司, 但來自美國的瀏覽量只占總瀏覽量的15.8%, YouTube是全球現存第二大瀏覽量的網站。
瀏覽器
Google Chrome是Google以WebKit排版引擎開發的一款開源的網頁瀏覽器,從Chrome 28開始使用Blink引擎。2008年,Google公司發布了該瀏覽器大部分的原始碼,包括V8 JavaScript引擎的開源專案Chromium。[141][142]這一舉動使得第三方的開發者們能夠取得底層原始碼,促使瀏覽器與Mac OS X或Linux作業系統的埠對接。Google官方同時也表達了希望其他瀏覽器能夠採用V8引擎以提升web應用程式的效能。[143] Google在Chromium的創作上按照BSD許可證條款,[144]使得這部分內容幾乎屬於公有領域,有著很高的相容性。[145]而其他部分的內容則遵循一系列的開源許可證。[146] Chromium的特性與Chrome基本相似,但沒有內建的自動更新功能。另外,Chromium也沒有Google商標的印記,與Chrome四色的Logo最明顯的區別是其藍色的標識。[147][148]
2008年9月2日,Google推出在Windows上Beta版的Google Chrome,穩定版本則在12月11日推出。[149] 2011年,根據StatCounter的統計,Chrome以20.65%的瀏覽器市場份額排在IE和火狐之後躍至第三位。[150][151]2011年7月11日,Chrome在英國的市場份額達到22.12%,而Firefox僅占21.65%,這是Chrome首次在地區的統計中超越Firefox。[152]2012年5月21日,Chrome在全球範圍內占有率達到33%,超越IE位居首位,[153]直到2018年7月,Chrome在全球範圍內占有率已達到66%。
作業系統
2007年,Google正計劃開發自己的行動裝置與蘋果的iPhone競爭的報道逐漸浮出水面。[154][155][156]後來證實該專案名為Android,並非手機的名稱,而是一款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Android於2005年被Google收購,並發展為Apache許可證下的開源專案,[157]同時Google為開發者們提供了軟體開發套件以便開發出在Android手機上執行的應用,並拉攏了世界上多家手機製造商、電信業者、軟體開發商等,組建了開放手機聯盟以共同開發Android系統。[158] 2008年9月,T-Mobile發布第一款執行Android系統的手機G1(HTC dream的T-Mobile客製化版)。[159] 2010年1月5日,Google公司發布自有的一款手機,名為Nexus One。[160]在2010年第四季度的Canalys分析報告中,Android被列為全世界最暢銷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161][162]
Android有著數目龐大的應用軟體,得以大大擴充其系統功能。目前,能在Android上執行的應用軟體超過了75萬種,[163][164]並仍處於高速增加的過程中。Google Play是Google營運的電子應用軟體商店,但使用者也可以從第三方下載與安裝軟體。開發者們主要用Java語言編寫軟體,並通過Google開發的Java庫來使應用軟體適配系統。[165]
2009年7月7日,Google宣布正在開發基於Linux的作業系統Google Chrome OS,[166][167]該作業系統執行於只含有網頁瀏覽器的小筆電上。[168][169]11月19日,Google公司開始發布Google Chrome作業系統的開發版本,名為Chromium OS。Chromium OS與Chromium瀏覽器類似,遵照BSD許可證的條款。[170]
與Chromium OS從下載的原始碼可被編譯不同,Chrome OS只適配搭載在Google的合作生產商的硬體上。與Chrome瀏覽器相似,Chrome OS的使用者介面很簡潔化。這款作業系統的目標是將使用者用在電腦上的時間儘量的分配在網際網路之上,因此搭載Chrome OS系統的裝置上,附帶應用程式數量比較少,且都與網頁瀏覽器相關。[166][171][172][173][174]
2011年5月Google I/O大會上宣布,最先上市的Chromebook小筆電是由宏碁和三星在同年的7月15日推出。[175]2013年7月24日Google推出「更薄、更輕、更快」的第二代Nexus 7平板電腦,以及可作Wi-Fi串流在電視播放平板電腦畫面的「電視棒」Chromecast。
電子商務
Google Checkout是一項簡化線上購物支付的服務。[176]2006年6月28日和翌年的4月13日分別在美國和英國開放。2011年,Google公司宣布團購業務Google Offers,與Groupon等網站展開正面競爭。[177]4月21日,美國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成為該團購業務於測試階段的首個開放城市,[178]7月12日Google又將服務範圍擴張到紐約商業區和舊金山灣區。[179]9月,Google在中國開通團購網站「谷歌時惠」;在歐洲團購市場,Google收購了德國團購網站DailyDeal。Google又推出Google Wallet手機應用,[180]涉足無線支付和近場通訊領域。
其他
Google翻譯是一個伺服器端的機器翻譯服務,可以翻譯103種不同的語言。[181]瀏覽器通過安裝相應擴充即能實現在瀏覽器中使用Google翻譯。Google翻譯的軟體使用語料庫語言學技術,程式會向專業的翻譯檔案資料「學習」,例如參考聯合國或歐洲議會的會議事項記錄。[182]
2002年,Google推出Google新聞服務。當時,Google宣布製造了一個「極不尋常的」網站,可以「在只靠電腦演算法而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編選和提供新聞,Google並沒有僱用任何編輯。」[183]
2008年5月,Google在中國大陸收購了上網導航服務265導航,進一步拓展了其在中國大陸的業務。
2011年10月6日,Google推出Google雲端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該平台是一項使用了Google核心基礎架構、資料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的雲端運算服務。
2012年7月,Google正式推出光纖寬頻服務Google光纖,率先在美國堪薩斯城試驗一套超高速網路系統,可以同時提供上網及有線電視服務。[184]
企業事務和文化
Google公司一直以其輕鬆隨意的企業文化著稱於世。在2007年、2008、2012年[185]的《財富》雜誌最適合工作的企業排行榜中位列榜首,[186][187] 2009年和2010年則位居第四位。[188][189]同時,Google在Universum的通訊人才的吸引力指數中被列為世界上大學畢業生最嚮往的雇主。[190] Google的網站聲稱,公司的企業哲學在其一些看上去漫不經心的信條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如「無需作惡,也可賺錢」、「無需西裝革履,也可認真執著」[191]、「工作充滿著挑戰而挑戰充滿歡樂」等等。[192]
雇員
自上市後Google股票的良好漲勢使許多早期員工獲得豐厚的回報。[194] IPO之後,創始人賴利·佩吉、謝爾蓋·布林和前CEO艾立克·施密特主動要求將他們自己的基本薪水降至1美分,隨後公司將他們的資薪調低,而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於持有的Google股票。2004年以前,施密特每年收入為25萬美元,佩吉和布林則為15萬。[195]
2007年至2008年初,有多位Google高管離任。2007年10月,YouTube前財務長吉迪昂·余同進階工程師班傑明·林一道跳槽至Facebook。[196][197] 2008年3月,雪莉·桑德伯格,當時的全球網路銷售與營運副總裁,也離開Google,在Facebook擔任財務長一職。[198]另外,阿什·艾爾迪佛萊威——前品牌廣告負責人前往Netshops公司(一家網路零售企業,在2009年更名為Hayneedle)擔任首席行銷官。[199] 2011年4月4日,賴利·佩吉重任執行長(Chief Executive Officer),施密特改任執行董事長(Executive Chairman)。[200]
Google有一個稱為「創意休息時間」(Innovation Time Off)的政策,允許工程師花20%的工作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此來激勵更多、更廣泛的創新,而這項政策也確確實實激發出了Gmail、Google新聞、Orkut、AdSense等產品的創意。[201] Google的搜尋產品和使用者體驗副總裁瑪麗莎·梅耶爾曾在一次史丹佛大學的訪談中展示過當時半數來源於「創意休息時間」的產品。[202]
2011年3月,Universum的問卷調查報告顯示,Google以接近25%的選擇率成為年輕人最嚮往的雇主。[203]
辦公地點
Google在美國加州山景城的總部被暱稱為「Googleplex」,數學大數古戈爾普勒克斯(googolplex,數字1後有10100個0,即自然數1010100=10googol)單詞的變體。總部本身也是一棟錯綜複雜的綜合性建築。大廳用一架鋼琴、熔岩燈、老舊的伺服器裝飾,牆上還有一副搜尋請求的投影。門廳則布滿了健身球和自行車。建築內還有娛樂中心供公司員工休閒娛樂,健身房、更衣室、洗衣乾衣機、按摩室、配套遊戲機、桌上足球、小型三角鋼琴、撞球桌、桌球桌等等日常生活或娛樂設施裝置散布在大樓內部。除此以外,Googleplex有著一個填滿食物和飲料的餐廳,食物都以重視營養為重點。[204]餐廳和自動售賣機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免費向員工開放。[205]
2003年,為了包括Google地圖等專案,Google增加了一支在紐約的工程師隊伍。2006年,Google在紐約市的辦公位址搬進了位於曼哈頓第八大道的面積為28900平米的新大樓,目前容納著公司最大的廣告銷售團隊。[206]而這處辦公大樓的設計與功能也與Googleplex有著相似之處,甚至同樣有著桌上足球、桌上冰球、桌球台和電子遊戲機。2006年11月,公司在匹茲堡卡內基美隆大學校區的辦公場所開張,Google在這裡的工作主要是購物廣告程式碼和智慧型手機應用。[207][208] 06年底,Google又在密西根州的安納保為AdWords添置了一處新的總部。[209]此外,Google的辦公場所遍布全世界,僅在美國就包括亞特蘭大、奧斯汀、舊金山、西雅圖、華盛頓等多處。
Google對環境保護抱有相當高的熱忱。2006年10月,Google公司宣布投資建造太陽能發電專案的計劃,建成後可為Googleplex提供產生1.6兆瓦的電力,滿足接近30%的用電需求。[210]這套發電系統成為了全美最大的企業發電系統,也躋身世界最大的企業發電系統之一。[210]在2009年,Google租賃了一群山羊來為Googleplex周圍的草地除草。這個方法既能防止季節性的叢林火災,也可以大大減少大面積除草所產生的碳排放。[211][212]據透露這個用山羊修剪草坪的點子來自於一位名叫R·J·韋勒的美國國家半導體有限公司的工程師。[213]儘管如此,Google依舊遭到了《哈潑斯》雜誌對於能源極端過度使用的指責,同時被指控打著「不作惡」口號和公開舉行節能活動的幌子來掩蓋企業所執行的伺服器實際對能源的海量需求。[214]
資料中心
Google公司因應全球使用者的需求,在美國及世界各地建立資料中心。至2013年底,Google公司已在美國(6處)、智利、比利時、愛爾蘭、芬蘭、新加坡及台灣設有共12處資料中心,另還有其他資料中心籌建中[215]。
其中台灣資料中心是Google在亞洲最大的資料中心[216],以進軍亞洲的雲端產業[217],而該資料中心有機器人為主題[218]。
大多數資料中心的業主基於資訊安全考量,極少透露其資料中心的資訊以及內部資訊。不過Google公司曾於2012年在其網站設立專欄,公開了各地資料中心的內部相片及部份街景圖,讓外界一窺其資料中心的神秘面紗。[219]
據估計,Google在全世界的資料中心內營運著上百萬台的伺服器,[220]每天處理數以億計的搜尋請求[221]和約24PB使用者生成的資料。[222][223][224][225]
愚人節玩笑和復活節彩蛋
Google在每年的愚人節有製造玩笑的傳統。2000年愚人節,Google推出MentalPlex(意念搜尋),號稱能以思維意念的力量來進行網路搜尋。[226] 2007年,Google則宣傳發布一套名為TiSP(廁所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的免費服務,使用者可以憑藉將Google所提供的光導纖維電纜的一頭衝到廁所下水管道之內來取得寬頻服務。[227]同在2007年,Google在Gmail頁面上展示即將推出Gmail Paper服務的提示,稱將可以滿足替使用者把郵件列印到紙上並運送給收件人的要求。[228] 2008年,Google說Gmail的使用者將可以更改已傳送郵件的傳送時間。[229] 2010年的愚人節,為了回應堪薩斯首府托彼卡城市長之前為了申請Google光纖而頒布法令將城市名暫時改為Google,Google戲劇性地把公司名改為Topeka以紀念該城市。[230][231] 2011年的玩笑則名為Gmail運動,號稱使用者可以通過網路攝影機前做肢體運動來控制Gmail或電腦。[232] 2013年的愚人節則推出Google嗅覺,號稱為一個測試版的香味資料庫,使使用者可以透過大部分的螢幕聞到各種味道。[233]
除了在愚人節會開一些玩笑之外,製作彩蛋也是Google的保留專案。例如Google在搜尋引擎的語言選擇上非常滑稽的加入了提線木偶劇丹麥廚師中的「Bork bork bork」語言、兒童黑話、駭客語、卡通人物Elmer Fudd的語言、《星際迷航》中的克林貢語等等。[234] Google搜尋還能夠計算並提供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出自於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235]此外,當一個人搜尋單詞「recursion」(遞迴)時,系統中的拼寫檢查會給你一個「糾錯」連結,顯示的建議依舊是「recursion」這個單詞然後一直如此迴圈。[236]類似的彩蛋還有,當搜尋單詞「anagram」(一種顛倒字母順序的字謎)時,Google提供的建議會顯示「你是不是在找nag a ram?」[237]如果Google地圖中在間隔大片水域的兩個地點之間搜尋路線,比如從洛杉磯到東京,搜尋結果會建議「劃獨木舟穿越太平洋」。如果你在Google搜尋上搜尋"do a barrel roll",頁面會順時針旋轉一圈(按這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以檢視實際效果)。在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期間,搜尋關鍵詞若是「世界盃」、「國際足盟大賽」等,就會導致Google頁面底部原為「Goooo...gle」的頁面指標變成「Goooo...al!」。[238]
Doodles
自從BackRub時代起,Google已經有過許多品牌標識,現今Google公司的官方標誌是露絲·基達以Catull設計一個文字商標[239]。除了這個主要的商標之外,Google經常會在節日、名人誕辰日或重大事件(如奧運會)發生的時候把標誌作修改後替代原商標放在網站上[240]。這些特殊的標誌被稱為「Google Doodles」(「谷歌塗鴉」)。截至目前,Google已經製作和更換了超過1000個doodles[241]。
2010年5月21日,為了紀念大型電玩遊戲吃豆子30周年,Google在與南夢宮交流之後將標誌改成了可以玩吃豆子遊戲的迷宮地圖。[242]這個小遊戲還有著與原版一樣的音效。「好手氣」(I'm Feeling Lucky)鍵則被「投入硬幣」(Insert Coin)鍵所暫時取代。按下這個鍵可以加入第二位玩家——「小精靈小姐」,用鍵盤上的W、S、A、D鍵操控。兩天後的5月23日,吃豆子遊戲的doodle被移除。但沒過幾天,為了滿足使用者們的要求,Google把這個doodle永久放置在了一個子域名上。[243][244]
2011年6月9日,為了紀念電吉他之父萊斯·保羅誕辰96周年,Google在首頁放置了一個可互動的電吉他式doodle。除了能用懸停的滑鼠指標來彈奏該電吉他之外,使用者也可以用鍵盤按鍵來進行彈奏。使用者可以在彈奏一段30秒以內的旋律,並用URL的方式傳送給他人。同樣由於熱門,這個電吉他式的doodle被額外增加了一天的展示時間,之後亦被放置在一個永久的域名下。[245][246]
除了官方團隊會製作Doodles以外,Google也鼓勵人們參與到創造的行列中。Google每年舉辦Doodle4Google大賽,吸收參賽者的創意並嘉獎入選者。[247]
慈善事業
2004年,Google建立了非營利的慈善機構Google.org,起始基金為10億美元。[248]組織的使命是建立公眾對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全球貧困等問題的意識。它的首批計劃之一是開發一款可行的每加侖燃料行駛100英里的混合動力電動載具。2004年Google聘請了賴瑞·布萊恩特為該專案的執行經理,[249]目前的執行經理則為梅根·史密斯。[250]
2008年,Google宣布「創想10100專案」,激勵人們想出如何幫助人類並從中精選投票。[251]經過兩年創意投稿的時間之後,[252] Google最終揭示了投票結果並把一千萬美元的資金投入到從提高非洲的教育條件到建設免費網際網路線上教學等等各式各樣的創意的實踐中。[253]
自2008年起,Google在中國大陸發起舉辦「『益暖中華』——谷歌杯中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徵集公益創意,並對優勝專案予以獎勵,以此來倡導大學生投身社會公益事業。截至2011年,大賽舉辦了四屆。[254]
2011年,Google公司為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捐款一百萬歐元,以支援該競賽2011年至2015年的舉辦。[255]
2012年,Google創立全球影響力大獎[256],鼓勵運用科技和創新解決方案來應付人類當前挑戰的機構與組織。Google投入了2300萬美元來獎勵七個組織[256],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
網路中立性
Google是著名的網路中立性的支持者。2006年2月7日,文頓·瑟夫,網際協定(IP)的發明人之一,同時也是Google的副總裁和「首席網際網路專員」在國會中說道:「允許寬頻營運商控制人們在網際網路上看什麼或做什麼從根本上破壞現已給網際網路帶來如此之成功的網路中立性原則。」[257]
但也有報道認為,Google也是網路中立性的違反者。[258]
私密
前任執行長艾立克·施密特在2007年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說:「我們的目標是讓Google的使用者可以得到諸如『我明天該做什麼?』和『我應該參加什麼工作』之類問題的答案」。[259] 2010年,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他再一次重申:「我想事實上大多數人並不渴望Google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們想讓Google告訴他們接下去該做什麼。」[260]
2009年12月,施密特在一些人表示了對私密權的擔憂之後聲明:「如果有些東西你不想讓別人知道,或許首先你不應該做這件事。如果你真正需要某種私密權,事實上是搜尋引擎——包括Google在內——都會在一段時間內保留有這些資訊,而且這很重要。舉個例子,我們美國人都得遵守《愛國者法案》,因而我們所有人的資訊都被掌控在當局的手裡。」[261]國際私密組織評價Google「敵對私密權」,並在報告中將其排在最後一位。[262][263][264]
在2010年的Techonomy大會上,施密特預測「實名而非匿名」是引領網際網路前進的要素:「在一個充滿不同步威脅的世界裡,若沒有方法可以辨認你是誰將會很危險。我們需要為人們提供一個實名驗證的服務。政府也需要它。」「如果我看了足夠多關於你的訊息和所在位置,我們就能用人工智慧預測你要去哪裡。給我們你的14張相片,我們就能辨別出你。你想你沒有14張相片在網際網路上?實際上在你的Facebook相片裡就有!」[265]
一個名為「公眾資訊研究」(Public Information Research)的非營利組織開設了「Google Watch」網站,標語為「一份對Google壟斷、演算法和私密問題的觀察」。[266][267]這個網站針對有著儲存Cookie向Google提出了一些問題。[268] Google也因推出社群網路服務Google Buzz而遭受詬病,在Google Buzz的預設設定中,Gmail使用者的聯絡人列表會自動公開。[269]由於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對某些網站實行審查制度,Google也受到了批評。一直到2010年3月退出中國為止,Google一直在堅持中國大陸的網路審查制度,被強制以俗稱為「防火長城」的過濾器來執行網路審查。[270]
儘管在國家和地區政治事務上很有影響力,但Google並不透露其用於政治的開支。2010年8月,紐約市公益維護官白思豪開展了一場全國運動,敦促公司透露所有的政治開支情況。[271]
2006年至2010年間,拍攝Google街景的小車經過三十多個國家,從未加密的公共或私人Wi-Fi網路收集了約600GB的資料。但是Google並沒有給予受影響的人Wi-Fi訊號的主人以私密權處理的解釋。一位Google的代表聲稱他們在接到德國監管機構的質詢之前,並沒有意識到收集資料帶來的問題,並解釋說收集到的資訊也不會用於搜尋或其他服務。為了避免可能會導致的法律制裁,Google稱其不會銷毀資料,直到獲得政府相關機構的許可。[272][273]
2013年6月,Google被指參與稜鏡計劃,[274][275]隨後Google對媒體宣告,[276]並在其官方部落格上發表了由該公司時任執行長和時任首席法務官聯合署名的文章。[277]同時,彭博社曝出Google等公司與美國國家安全部門緊密合作,向其提供敏感資訊,同時獲得機密情報的新聞。[278]
2014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網際網路新聞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名為《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的報告,聲稱美國的稜鏡計劃對華竊密,「微軟Google均有配合」。[279]
2018年9月,曝出Gmail 未經使用者同意違規掃描郵件資訊而涉嫌洩露使用者個人資訊,美國將在9月26日舉行聽證會。Google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網際網路自由
關閉Google.cn搜尋服務
2010年1月12日,Google公司發表聲明稱受到來自中國大陸的駭客攻擊,並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談判,要求取消谷歌中國搜尋引擎的過度內容審查,否則谷歌中國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事件引起了關於網路自由、言論自由,以及事件背後真正原因的爭論。兩個多月後,從北京時間(UTC+8)3月23日凌晨起,Google公司決定將原有谷歌中國的兩個域名(google.cn和g.cn)重新導向至Google香港的域名(google.com.hk),並使用通過其在香港或海外的伺服器實現未經審查過濾的搜尋引擎服務[280],但中國大陸使用者搜尋敏感詞彙會因防火長城而導致連結被重設。北京時間2010年4月3日,Google香港網站Logo由「Google谷歌」更名為「Google中國」,有人認為這意味著使用四年的「谷歌」名稱可能遭棄用。[281]但在第二天,2010年4月4日(UTC+8)Google香港網站Logo又由「Google中國」改回「Google谷歌」。[282]
谷歌不屈服於中國當局網路控制的行動,引發全球關注和人權組織的廣泛讚揚。被外界視為中國第一家人權網站的六四天網創辦人黃琦表示很讚賞谷歌公司堅持普世價值的骨氣,面對中國的新聞封鎖和網路封鎖,一直不妥協,這種做法理應受到全世界企業的效倣。[283]
但是,此次Google結束的僅僅是中國大陸的搜尋業務,而Google翻譯、Google地圖等Google在中國大陸的無關網際網路搜尋的業務照常營運。Google在中國大陸的官方部落格「Google黑板報」也照常更新[284]。
自從2010年Google中國將搜尋業務遷移至香港以來,Google香港域名便時常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關鍵詞過濾和全站封鎖,致使中國大陸網友無法正常使用Google搜尋。
2011年,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頂級網際網路網站前5名中,谷歌香港的域名「Google.com.hk」排在第五名。[285]
2013年11月,谷歌公司執行主席艾立克·施密特呼籲中國開放網際網路、尊重民眾的言論自由。他說中國大陸的新聞檢查問題明顯惡化,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加緊打壓網路言論、對轉發所謂「網路謠言」500次入罪的司法解釋感到擔憂,並表示如果中國不改變目前的新聞檢查制度,谷歌就不會重返中國。[283]
2014年5月29日起,Google所有服務(包括Gmail服務)在中國大陸被防火長城大規模干擾至基本無法使用,重新導向至Google香港的域名也遭到封鎖,Google指中國大陸的網路仍然可局部使用其服務,如未遷移至香港的地圖、翻譯等[286][287][288][289][290][291]。直至2014年9月,Google.cn域名下的大部分服務恢復正常。
2015年六四前夕,長城防火牆加強對Google的封鎖,眾多IP位址也被封鎖,此後除了Google.cn域名的翻譯、地圖服務(除街景外)、網站導航服務及廣告等業務可以部分使用之外,其他所有Google服務均無法在大陸使用[292]。這次封鎖造成了大部分中國大陸網友長期抵制和反對,原因:1、Google搜尋、Gmail非常受歡迎。2、百度搜尋廣告過多。
反對管轄網際網路
2012年12月3日舉行的國際電信大會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等國支援的國際電信規則修訂方案,修訂方案建議將網際網路包含在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電信聯盟的管轄範圍之內。Google為此發起了反擊,呼籲網友支援自由和開放的網際網路。
Google建立了一個參與行動的網站,並聲明「網際網路將全球20多億人聯繫在一起。一些國家/地區的政府想要在12月份召開秘密會議,以期就網路內容審查制度和網路管制達成共識。我們應該團結起來,維護網際網路的自由與開放。」,「自由和開放的世界取決於自由和開放的網路。各國政府不應該單獨決定網際網路的前路。全球數以十億計使用網際網路的人,以至建立和維護網際網路的專家,都應該出一分力。」[293]
由於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合作方MCS Holdings簽發多個Google域名的不當憑證,2015年4月2日,Google宣佈不再信任該中心發佈的安全憑證,網站若使用該中心頒發的憑證,使用者在Google Chrome中訪問時將受到谷歌的安全警告[294][295]。
爭議
故障
2013年8月17日06:50至06:55,谷歌遭遇了故障,包含Google搜尋、YouTube、Google Drive和Gmail等服務都受到了影響。此事導致全球網路流量暴跌40%[296]。
2014年1月25日,Google和旗下其他許多服務疑因軟體出包故障,據信影響全球數億民眾[297]。
2019年3月13日上午10時左右,發生全球大當機問題,Gmail出現無法傳送郵件、無法下載附件檔案等情形,Google雲端硬碟也傳出有延遲或是檔案無法下載的狀況。同日14時13分,Google於官網公告已經解決Gmail和Google雲端硬碟的問題,表示對於造成使用者不便感到抱歉,但是並未提及造成當機的原因。[298]
2020年12月14日19:50左右,Google帳號無法登入,持續大約一個小時,主要集中在美國東海岸。之後Google官方解釋為內部儲存配額問題,導致帳戶認證系統離線。有報道提到,2020年3月、8月、9月期間Google旗下服務也出現過故障。[299][300][301]
參見
註解
參考文獻
- 柯利弗德·皮寇弗; 陳以禮(翻譯). The Math Book:From Pythagoras to the 57th Dimension, 250 Milestones i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數學之書]. 時報文化. 2013-04-16. ISBN 978-957-135-699-0 (中文(繁體)).
參考來源
- ^ 1.0 1.1 1.2 1.3 1.4 1.5 February 3, 2021 - 10-K: Annual report for year ending December 31, 2020.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2021-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3).
- ^ Fitzpatrick, Alex. Google Used to Be the Company That Did 'Nothing But Search'. 時代雜誌. 1994-09-04 [2019-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 ^ Telegraph Reporters. When is Google's birthday – and why are people confused?. The Telegraph. 2019-09-27 [2019-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 ^ Griffin, Andrew. Google birthday: The one big problem with the company’s celebratory doodle. The Independent. 2019-09-27 [2019-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 ^ Wray, Richard. Happy birthday Google. The Guardian. 2008-09-05 [2019-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 ^ Google中国.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6).
- ^ 谷歌與科高. 2006-04-1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3).
- ^ 參見:Google產品列表.
- ^ Financial Tables. Google, Inc. [201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8).
- ^ Vise, David A. Online Ads Give Google Huge Gain in Profit. The Washington Post. 2005-10-21.
- ^ Ignatius, Adi. Meet the Google Guys. Time Magazine (San Francisco, CA: Time Inc.). 2006-02-12 [2013-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3).
- ^ The Google Guys. CBS News.com (CBS Interactive). 2009-03-12.[失效連結]
- ^ Barrett, Brian. Google Wants to Add Store Interiors to Maps. Gizmodo. 2010-02-0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4).
- ^ Lashinsky, Adam. Google wins again. Fortune.com (Time Warner). 2008-01-2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Google Corporate Information.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6).
- ^ Don't Be Evil or don't lose valu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8-04-1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Google Code of Conduct. Google, Inc. 2009-04-08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5).
- ^ Lenssen, Philip. Paul Buchheit on Gmail, AdSense and More. Google Blogscoped. 2007-07-1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佩奇今日正式出任谷歌CEO外界评价不一. 鳳凰網.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
- ^ 谷歌宣佈重組 創立母公司Alphabet. 華爾街日報. 2015-08-11 [2015-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3).
- ^ chromebook
- ^ Williamson, Alan. An evening with Google's Marissa Mayer. Alan Williamson. 2005-01-12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1).
- ^ 23.0 23.1 23.2 23.3 23.4 Google Milestones. Corporate Information.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0).
- ^ Page, Lawrence; Brin, Sergey; Motwani, Rajeev; Winograd, Terry. The PageRank Citation Ranking: Bringing Order to the Web. Stanford University. 1999-11-11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18).
- ^ Technology Overview. Corporate Information.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0).
- ^ Page, Larry. PageRank: Bringing Order to the Web. Stanford Digital Library Project. 1997-08-18 [2014-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5-06).
- ^ Battelle, John. The Birth of Google. Wired Magazine. August 200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9 People, Places & Things That Changed Their Names. Mental Floss.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6).
- ^ Backrub search engin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6-12-24).
- ^ Koller, David. Origin of the name "Google". Stanford University. January 200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4).
- ^ Hanley, Rachael. From Googol to Google. The Stanford Daily (Stanford University). 2003-02-12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2010-03-27 archive
- ^ 柯利弗德 2013
- ^ Google! Beta website. Google, Inc. [2020-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02-21).
- ^ Google! Search Engine. Stanford University.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8-11-11).
- ^ WHOIS – google.com.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0).
- ^ Craig Silverstein's website. Stanford University.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10-02).
- ^ Kopytoff, Verne. Craig Silverstein grew a decade with Googl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earst Communications, Inc.). 2008-09-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Brin, Sergey; Page, Lawrence. The anatomy of a large-scale hypertextual Web search engine (PDF). Computer Networks and ISDN Systems. 1998, 30 (1–7): 107–117 [2019-12-17]. ISSN 0169-7552. doi:10.1016/S0169-7552(98)00110-X.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7).
- ^ Barroso, L.A.; Dean, J.; Holzle, U. Web search for a planet: the google cluster architecture. IEEE Micro. 2003-04-29, 23 (2): 22–28 [2019-12-17]. doi:10.1109/mm.2003.1196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4).
We believe that the best price/performance tradeoff for our applications comes from fashioning a reliabl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from clusters of unreliable commodity PCs.
- ^ Google Server Assembly.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2).
- ^ 41.0 41.1 Kopytoff, Verne. For early Googlers, key word is $$$.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an Francisco: Hearst Communications). 2004-04-29 [2017-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9).
- ^ Google Receives $25 Million in Equity Funding (新聞稿). Palo Alto, Calif.: Google. 1999-06-07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03-09).
- ^ Elgin, Ben. Google: Whiz Kids or Naughty Boys?. BusinessWeek (Bloomberg, L.P.). 2004-08-1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2).
- ^ 2004 Annual Report (PDF).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Google, Inc.: 29. 200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1-28).
- ^ La Monica, Paul R. Google sets $2.7 billion IPO. CNN Money. 2004-04-3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Kawamoto, Dawn. Want In on Google's IPO?. ZDNet. CBS Interactive. 2004-04-2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Webb, Cynthia L. Google's IPO: Grate Expectations.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D.C.: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2010-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8).
- ^ Quirky Google Culture Endangered?. Wired Magazine. Associated Press. 2004-04-28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4).
- ^ Olsen, Stefanie; Kawamoto, Dawn. Google IPO at $2.7 billion. CNET News. CBS Interactive. 2004-04-3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0).
- ^ Rivlin, Gary. Relax, Bill Gates; It's Google's Turn as the Villain. New York Times. 2005-08-2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30).
- ^ Gibson, Owen; Wray, Richard. Search giant may outgrow its fan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5-08-2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7).
- ^ Ranka, Mohit. Google – Don't Be Evil. OSNews. 2007-05-1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6).
- ^ Mills, Elinor. Google's culture czar. ZDNet. 2007-04-30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31).
- ^ Kawamoto, Dawn. Google hit with job discrimination lawsuit. CNET News. 2005-07-27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 ^ Google accused of ageism in reinstated lawsuit. CTV News (CTV Television Network). Associated Press. 2007-10-0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 ^ 57.0 57.1 La Monica, Paul R. Bowling for Google. CNN. 2005-05-2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Hancock, Jay. Google shares hit $700. The Baltimore Sun. 2007-10-3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Fried, Ian. A building blessed with tech success. CNET News (CNET). 2002-10-0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Stross, Randall. Introduction. Planet Google: One Company's Audacious Plan to Organize Everything We Know. New York: Free Press. September 2008: 3–4. ISBN 978-1-4165-4691-7.
- ^ Sullivan, Danny. GoTo Going Strong. SearchEngineWatch.com (Incisive Interactive Marketing). 1998-07-01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8).
- ^ Pelline, Jeff. Pay-for-placement gets another shot. CNET News (CNET). 1998-02-19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8).
- ^ Olsen, Stephanie. Google, Yahoo bury the legal hatchet. CNET News (CNET). 2004-08-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 ^ Google Press Center: Fun Facts. www.google.com. [2009-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1-07-15).
- ^ Olsen, Stephanie. Google's movin' on up. CNET News (CNET). 2003-07-1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Google to buy headquarters building from Silicon Graphics. Silicon Valley / San Jose Business Journal (San Jose: American City Business Journals). 2006-06-1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8).
- ^ Krantz, Michael. Do You "Google"?. Google, Inc. 2006-10-2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30).
- ^ Bylund, Anders. To Google or Not to Google. MSNBC. 2006-07-05 [2010-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7-07).
- ^ Google’s new record, 1 billion visitors in May. [2011-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 ^ Google月独立访问用户量突破10亿大关.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 ^ Mara, Janis. Google Acquires Picasa. Clickz. 2007-07-13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0).
- ^ Google Acquires Keyhole Corp (新聞稿). Google, Inc. 2004-10-2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 ^ La Monica, Paul R. Google to buy YouTube for $1.65 billion. CNN Money. 2006-10-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Story, Louise; Helft, Miguel. Google Buys DoubleClick for $3.1 Billion.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7-04-1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Chan, Wesley. All aboard.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7-07-0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Google to Acquire On2 Technologies. Google Press release. 2009-08-0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2).
- ^ Google Acquires Aardvark.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2010-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we're excited to announce that we've acquired Aardvark, a unique technology company.
- ^ Google and ITA Software Sign Acquisition Agreement. Google Investor Relations. 2010-07-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6).
- ^ Google to Acquire Slide. 2010-08-0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31).
- ^ Google to Acquire Like.com. 2010-08-15 [2010-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6).
- ^ Geek chic: Google launches Boutiques.com. 2010-11-18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8).
- ^ SageTV HTPC software acquired by Google, next stop Google TV?. Engadget.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2).
- ^ Supercharging Android: Google to acquire Motorola. Google Blog. [2011-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8).
- ^ Mills, Elinor. Can Google beat the new-office curse?. CNET News. CBS Interactive. 2005-09-2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Kessler, Michelle; Acohido, Byron. Google, Sun make 'big deal' together. USA Today (Gannett Co. Inc.). 2005-10-0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Mills, Elinor. What the Google-AOL deal means for users. CNET News. CBS Interactive. 2005-12-28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Lunden, Ingrid. DotMobi Sells .Mobi Domain-Name Operator. Yahoo!. 2010-02-12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3).
- ^ Fox Interactive Media Enters into Landmark Agreement with Google Inc.; Multi-Year Pact Calls for Google to Provide Search and Advertising across Fox Interactive Media's Growing Online Network Including the MySpace Community. B Net (CBS Interactive). 2006-08-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9).
- ^ Open Handset Alliance members page. Open Handset Alliance. 2007-11-05 [2007-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2).
- ^ 90.0 90.1 90.2 90.3 全球科技龙头:Alphabet(原谷歌公司Google)(GOOGL). 美股之家. 2021-07-10 [2021-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4).
- ^ Google Annual Report, Feb. 15, 2008
- ^ Form 10-K – Annual Report. EDGAR. SE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6).
- ^ Nakashima, Ellen. Some Web Firms Say They Track Behavior Without Explicit Consent. The Washington Post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2008-08-12 [2008-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 ^ Helft, Miguel. Google to Offer Ads Based on Interests.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3-11 [2009-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8).
- ^ Bright, Peter. Surfing on the sly with IE8's new "InPrivate" Internet. Ars Technica. 2008-08-2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1).
- ^ Mills, Elinor. "Google to offer advertisers click fraud stat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 n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uly 25, 2006. Retrieved July 29, 2006.
- ^ Google Somewhat Lifts Oceana Ad Ban. webpronews.com.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0).
- ^ Mclntyre, Douglas. Yahoo and Google may dump their deal. Bloggingstocks.com. 2008-10-3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3).
- ^ Drummond, David. Ending our agreement with Yahoo!. The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blog.blogspot.com. 2008-11-0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 ^ Google Demo Slam. Google, Inc.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6).
- ^ Google Launches Demo Slam!. searchenginejournal.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2).
- ^ Wiley, Jon. The Google Design, turned up a notch.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10-05-0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 ^ comScore Releases November 2009 U.S. Search Engine Rankings. 2006-12-1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5).
- ^ Michael Arrington. Google's Misleading Blog Post: The Size Of The Web And The Size Of Their Index Are Very Different. Techcrunch.com. 2008-07-2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4).
- ^ 105.0 105.1 Search Features. Google.com. May 20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3).
- ^ Google Help : Cheat Sheet. Google. 201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1).
- ^ Voice Search for Google.com - Just click the mic and say your search. And, Search Google by giving Image -QualityPoint Technologies.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5).
- ^ Olsen, Stefanie. Google cache raises copyright concerns. CNET News. CBS Interactive. 2003-07-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0).
- ^ Field v. Google, CV-S-04-0413-RCJ-LRL (Nevada District Court 2006-01-19).
- ^ Parker v. Google, 04-CV-3918 (Eastern Pennsylvania District Court 2006-03-10).
- ^ 111.0 111.1 Cashmore, Pete. Six ways Gmail revolutionized e-mail. London, England: CNN News. 2010-04-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5).
- ^ Chitu, Ionut Alex. More People Can Sign up for a Gmail Account. Google Operating System Blog. 2007-02-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 ^ 113.0 113.1 Glotzbach, Matthew. Google Apps is out of beta (yes, really).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9-07-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1).
- ^ Zibreg, Christian. Facebook strikes back at Google, integrates its chat with AOL Instant Messenger. Geek.com. Geek.com, LLC. para. 5. 2010-02-1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While Gmail’s 146 million monthly users are no match for Facebook’s 400+ million-strong user base, not all of them use built-in chat.
- ^ Lee, Elvin. Twice the storage for a quarter of the price.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9-11-1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 ^ Marshall, Gary. Happy sixth birthday, Google Mail!. TechRadar. Future Publishing Ltd. 2010-04-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 ^ Mazzon, Jen. Writely so.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6-03-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 ^ Google Announces limited test on Google Labs: Google Spreadsheets (新聞稿). Google, Inc. 2006-06-0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7).
- ^ Arrington, Michael.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 Launches. TechCrunch. 2006-10-1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8).
- ^ Hoffman, Harrison. Google Presentations gets the green light. CNET News. CBS Interactive, Inc. 2007-09-1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9).
- ^ Sterling, Greg. Google Rebrands Custom Search "Business Edition" As "Google Site Search". Search Engine Land. Third Door Media. 2008-06-0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3).
- ^ Girouard, Dave. We've Officially Acquired Postini. The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7-09-1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0).
- ^ Google Adds Postini's Security and Compliance Capabilities to Google Apps (新聞稿). Google, Inc. 2007-10-0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2).
- ^ Postini.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 ^ Google Wave失败原因与教训. cnBeta.com. 2010-08-0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2).
- ^ A Map Of Social (Network) Dominance. Vincenzo Cosenza. 2009-06-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 ^ Parr, Ben. "Google Launches Google+ To Battle Facebook [P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shable.com, June 28, 2011, accessed June 28, 2011
- ^ 五大特色谷歌正式推出Google+社交服务. 網易手機頻道. 2011-06-3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5).
- ^ 谷歌宣布Google+用户数已超1000万. 網易科技. 2011-07-1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 ^ Google+ grows to 10 million users. 2011-07-1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 ^ Graph: How long it took Facebook, Twitter and Google+ to reach 10 million users. TechCrunch. 2011-07-2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9).
- ^ Google+ hits 20 million mark in three week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net 21 July 2011
- ^ MacMillan, Douglas; McMillan, Robert. Google Exposed User Data, Feared Repercussions of Disclosing to Public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8-10-08 [2018-10-08]. ISSN 0099-96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8) (美國英語).
- ^ Blogger Buzz: Important Note to FTP Users.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9).
- ^ "Top 50 Domains - www.TheLifeMovie.blogspot.com Ranked by Unique Visito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eptember, 2007.
- ^ 全球最大部落格網站迎來10歲生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2-07-15 archi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1-09-01 archive
- ^ Ben Parr. EXCLUSIVE: Google To Retire Blogger & Picasa Brands in Google+ Push. Mashable. 2011-07-0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5).
- ^ Hopkins, Jim. Surprise! There's a third YouTube co-founder. USA Today. 2006-10-11 [2008-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8).
- ^ Weber, Tim. BBC strikes Google-YouTube deal. BBC. 2007-03-0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9).
- ^ 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影片分享社群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2-07-20 archi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1-08-13 archive
- ^ Ryan Paul. Google unveils Chrome source code and Linux port. Ars Technica. 2008-09-0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2).
- ^ "Google Chrome is built with open source code from Chromium." Retrieved from Chromium.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09-13 archiv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8-09-06 archive
- ^ "During a press briefing today, Google expressed hope that other browsers...", Retrieved from: Google unveils Chrome source code and Linux po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s Technica
- ^ Home (Chromium Developer Documentation). Chromium Developer Documentation. dev.chromium.org. 20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4).
- ^ "Google has made the Chrome source available under a permissive BSD license so that...", Retrieved from: Google unveils Chrome source code and Linux por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rs Technica
- ^ Chromium Terms and Conditions. Google Code. 2008-09-0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4).,、2008-09-04 archive
- ^ Chromium Project. ChromiumBrowserVsGoogleChrome. March 201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5).
- ^ McAllister, Neil. Building Google Chrome: A first look. Fatal Exception (InfoWorld). 2008-09-11 [201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3).
As the name suggests, Chromium is a rawer, less polished version of Chrome. The UI is mostly identical, with only a few very minor visual differences...The most readily evident difference is the logo, which sheds the Google colors in favor of a subdued blue design
- ^ Pichai, Sundar. A fresh take on the browser.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8-09-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7).
- ^ Top 5 Browsers from Jun 10 to Jun 11. StatCounter.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6).
- ^ 參見:網頁瀏覽器的使用分布
- ^ (簡體中文)Chrome超越Firefox成为英国第二流行的浏览器. 2011-08-02 [2011-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1).
- ^ (英文)Top 5 Browsers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5-26, From Week 20 2011 to Week 20 2012.
- ^ Smith, David. The future for Orange could soon be Google in your pocket.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td.). 2006-12-1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
- ^ Orlowski, Andrew. Google Phone – it's for real. The Register. The Register. 2007-03-1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 ^ Ricker, Thomas. The Google Switch: an iPhone killer. Engadget. Weblogs, Inc. 2007-01-18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 ^ Licenses.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1).
- ^ Members of Open Handset Alliance. Open Handset Alliance.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2).
- ^ Lee, Nicole. T-Mobile G1 details, price, and launch date revealed. CNET News. CBS Interactive, Inc. 2008-09-2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9).
- ^ Siegler, MG. The Droid You're Looking For: Live from the Nexus One Event. TechCrunch. 2010-01-0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4).
- ^ Tarmo Virki and Sinead Carew. Google topples Symbian from smartphones top spot. Reuters. 2011-01-3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4).
- ^ Google's Android becomes the world's leading smart phone platform (Canalys research release: r2011013). Canalys. 2011-01-3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9).
- ^ Barra, Hugo. Android: momentum, mobile and more at Google I/O. The Official Google Blog. 2011-05-1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30).
- ^ Android Stats. 2011-03-03 [2011-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2).
- ^ Shankland, Stephen. Google's Android parts ways with Java industry group. CNET News. 2007-11-1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
- ^ 166.0 166.1 Sengupta, Caesar. Releasing the Chromium OS open source project.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9-11-1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 ^ Mediati, Nick. Google Announces Chrome OS. PC World. 2009-07-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7).
- ^ Pichai, Sundar. Introducing the Google Chrome OS.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9-07-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3).
- ^ Alex, Pham; Hirsch, Jerry. Google sees window of opportunity to launch operating system. Los Angeles Times. 2009-07-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1).
- ^ Sengupta, Caesar. Releasing the Chromium OS open source project.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9-11-1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 ^ Stokes, Jon. Google talks Chrome OS, HTML5, and the future of software. Ars Technica. 2010-01-1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1).
- ^ Womack, Brian. Google to Challenge Microsoft With Operating System. Bloomberg. 2009-07-08 [201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 ^ Hansell, Saul. Would you miss Windows with a Google operating system?. New York Times. 2009-07-08 [2009-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0).
- ^ Pichai, Sundar. Introducing the Google Chrome OS.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9-07-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3).
- ^ Upson, Linus; Pichai, Sundar. A New Kind Of Computer: Chromebook. The Official Google Blog. 2011-05-1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3).
- ^ Google unveils UK payments syste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BC News
- ^ Agrawal, Rocky. Google Offers Versus Groupon: The Portland Throwdown. TechCrunch. 2011-07-0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 ^ Google Offers Help.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7).
- ^ Robin Wauters. Google Offers Beta Expanded From Portland To New York And The SF Bay Area. TechCrunch. AOL. 2011-07-1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5).
- ^ TARA SIEGEL BERNARD, The New York Times. "Google Unveils App for Paying With Phon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y 26, 2011. Retrieved May 30, 2011.
- ^ Google Translate Supports 5 Indic Languages. 2011-06-2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 ^ Helft, Miguel. Google’s Computing Power Refines Translation Tool.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3-08. para. 1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
- ^ Macht, Joshua. Automatic for the People. Time Magazine (AOL Time Warner). 2002-09-3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2).
- ^ Hesseldahl, Arik. Google Gets Into the Cable TV Business, for Real. AllThingsD.com. 2012-07-26 [2012-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 ^ 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fortune.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31).
- ^ Levering, Robert; Moskowitz, Milton. Serwer, Andrew , 編. In good company. Fortune Magazine (Cable News Network). 2007-01-22, 155 (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1).
- ^ Levering, Robert; Moskowitz, Milton. Serwer, Andrew , 編. The 2008 list. Fortune Magazine (Cable News Network). 2008-02-04, 157 (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3).
- ^ Levering, Robert; Moskowitz, Milton. Serwer, Andrew , 編. The 2009 list. Fortune Magazine (Cable News Network). 2009-02-02, 159 (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6).
- ^ Levering, Robert; Moskowitz, Milton. Serwer, Andrew , 編. The 2010 list. Fortune Magazine (Cable News Network). 2010-02-08, 161 (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8).
- ^ The World’s Most Attractive Employers 2010. Universum Global. 2010-09-28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2).
- ^ (英文)[1]
- ^ Our Philosophy. Corporate Information.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9).
- ^ Noogler chez Google.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法語).
- ^ Shinal, John. Google IPO achieved its major goal: It's all about raising cash for the company and rewarding employees, early investor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earst Communications, Inc.). 2004-08-22: J-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 ^ La Monica, Paul R. Google leaders stick with $1 salary. Cable News Network. 2006-03-3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1).
- ^ Another Googler goes to Facebook: Sheryl Sandburg becomes new COO. Venture Beat. 2008-03-04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9).
- ^ Moritz, Scott. Top Google exec jumps to Facebook. Fortune. 2008-03-04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3).
- ^ Liedtke, Michael. Facebook Raids Google for Executive. Washington Post. 2008-03-0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 ^ Netshops Inc. Appoints Ash ElDifrawi as Company's First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PR Newswire. 2008-03-26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9).
- ^ Google Announces Fourth Quarter and Fiscal Year 2010 Results and Management Changes. Investor.google.com.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1).
- ^ Mediratta, Bharat. he Google Way: Give Engineers Room.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7-10-2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2).
- ^ Mayer, Marissa (speaker). Marissa Maye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Seminar). Martin Lafrance. 事件發生在 11:33. 2006-06-3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Fifty percent of what Google launch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5 actually got built out of 20% time.
存档副本.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2. - ^ Google ranks number one on list of ideal employers. New York Post. 2011-03-2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5).
- ^ "About the Googleplex." Google. Retrieved March 5, 2008.
- ^ What Google's Famous Cafeterias Can Teach Us About Health. July 201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6).
- ^ Reardon, Marguerite. "Google takes a bigger bite of Big App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 ne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ctober 2, 2006. Retrieved October 9, 2006.
- ^ Google Completes Pittsburgh Office, Holds Open House. WTAE ThePittsburghChannel. 2006-11-1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4).
- ^ Olson, Thomas. Google search: Tech-minded workers. Trib Total Media. 2010-12-08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1).
- ^ Inside Google's Michigan Office. InformationWeek. 2007-10-24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3).
- ^ 210.0 210.1 Richmond, Riva. "Google plans to build huge solar energy system for headquarters Portuguese Web Archive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5-19." MarketWat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ctober 17, 2006. Retrieved October 17, 2006.
- ^ Official Google Blog: Mowing with goats. Google. 2009-05-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9).
- ^ Siegler, MG. My Day With The Google Goat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9-05-0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 ^ Sheep Mow Lawns. National Semiconductor.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9-05-06).
- ^ Strand, Ginger. "Keyword: Evi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April 9, 2008.
- ^ Data center locations. Google. [2012-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7) (英語).
- ^ 中央通訊社. 亞洲最大 Google資料中心啟用. 2013-12-1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
- ^ Chiu Yu-Tzu, Google's largest Asian data center in Taiwan to boost cloud secto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ZDNET, December 12, 2013
- ^ Google opens first data centres in As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1 December 2013
- ^ Data Centers – Google.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8).
- ^ Pandia Search Engine News – Google: one million servers and counting. Pandia Search Engine News. 2007-07-02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6).
- ^ Kuhn, Eric. CNN Politics – Political Ticker... Google unveils top political searches of 2009. CNN. 2009-12-18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0).
- ^ MapReduce. Portal.acm.org.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1).
- ^ Czajkowski, Grzegorz. Sorting 1PB with MapReduce.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08-11-21 [2013-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Kennedy, Niall. Google processes over 20 petabytes of data per day. Niall Kennedy's Weblog. Niall Kennedy. 2008-01-08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Schonfeld, Erick. Google Processing 20,000 Terabytes A Day, And Growing. TechCrunch. TechCrunch. 2008-01-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 ^ Google MentalPlex. Google, Inc. 2000-04-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1).
- ^ Welcome to Google TiSP. Google, Inc. 2007-04-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09).
- ^ Google Paper. Google, Inc. 2000-04-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0).
- ^ Gmail Custom Time: Google makes custom time. Google (Google). 2011-04-1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 ^ Schmidt, Eric. A different kind of company name. Official Google Blog. Google, Inc. 2010-04-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30).
- ^ April Fools: Google Changes Name to Topeka. CBS News (CBS Interactive, Inc.). 2010-04-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4).
- ^ Google's GMail Motion launched April 1. GMA News (GMA News). 2011-04-0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3).
- ^ Google Nose.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3).
- ^ Language Tools.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2).
- ^ Google Search Results for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3).
- ^ Google Search Results for 'recursion'.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3).
- ^ anagram search.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4).
- ^ Chan, John. Google celebrates World Cup with Gooooooooooal!. CNET Asia. 2010-06-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 ^ Information about the typeface Catull BQS. Identifont.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4).
- ^ Google holiday logos.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3).
- ^ Google Doodles.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0).
- ^ Daniel Terdiman. Google gets Pac-Man fever. Geek Gestalt. CNET. 2010-05-2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1).
- ^ Mayer, Marissa. Official Google Blog: PAC-MAN rules!. Googleblog.blogspot.com. 2010-05-2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 ^ 詳見Google Doodle - 小精靈遊戲上世 30 週年
- ^ Jemima Kiss. Les Paul: Google's best doodle yet?. The Guardian. 2011-06-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3).
- ^ 詳見Google Doodle - Les Paul's 96th Birthday
- ^ Doodle4Google Page. Google.com.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30).
- ^ About the Foundation. Google, Inc. [2009-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4).
- ^ Hafner, Katie. Philanthropy Google’s Way: Not the Usual. The New York Times. 2006-09-1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23).
- ^ Helft, Miguel. Philanthropy Google’s Way: Not the Usual.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2-2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2).
- ^ Project 10 to the 100th.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0).
- ^ Van Burskirk, Elliot. Google Struggles to Give Away $10 million. Wired.com. 2010-06-28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 ^ Twohill, Lorraine. $10 million for Project 10^100 winners. Google, Inc. 2010-09-24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26).
- ^ Google Struggles to Give Away $10 million. Google谷歌.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30).
- ^ Google donating 1 million euros to IMO. 2011-01-20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4).
- ^ 256.0 256.1 Google Giving. Google, Inc.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2).
- ^ Cerf, Vinton. The Testimony of Mr. Vinton Cerf,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Internet Evangelist, Google: 8. 2006-02-07 [2008-05-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9-21).
- ^ CNN. EU slaps Google with record $2.7 billion fine.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
- ^ Google’s goal: to organise your daily lif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inancial Times
- ^ Google and the Search for the Futu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all Street Journal
- ^ Cade, Metz. Google chief: Only miscreants worry about net privacy. The Register. 2009-12-0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1).
- ^ Privacy International 2007 Consulation Report (PDF). [2011-07-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6-12).
- ^ Google ranked 'worst' on privac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BC News, June 2007
- ^ Delichatsios, Stefanie Alki; Sonuyi, Temitope, "Get to Know Google...Because They Know Yo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T, Ethics and Law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6.805, December 14, 2005
- ^ No anonymity on future web says Google CEO. THINQ.co.uk. 2010-08-05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5).
- ^ Sherman; Sherman, Chris. Google power: unleash the full potential of Google. Emeryville, California: McGraw-Hill. 2005: 415. ISBN 0072257873.
...a look at Google's monopoly, algorithms, and privacy issues.
- ^ Varghese, Sam. Google critic releases source code for proxy. The Age (Melbourne, Australia). 2005-01-12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2).
- ^ Agger, Michael. Google's Evil Eye: Does the Big G know too much about us?. Slate. 2007-10-10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7).
- ^ Graham, Jefferson. Google adds Facebook-like features to Gmail. USA Today. 2010-02-09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3).
- ^ Google censors itself for China. BBC.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
- ^ Bill de Blasio, Office of the Public Advocate for the City of New York. Google: Disclose Now!. 2010-08-05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8).
- ^ Michael Liedtke, AP Technology Writer. Google grabs personal info off of Wi-Fi networks. Finance.yahoo.com. 2010-05-14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8).
- ^ Shiels, Maggie. Google admits wi-fi data blunder. BBC News. 2010-05-15 [201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 ^ U.S. intelligence mining data from nine U.S. Internet companies in broad secret program. The Washington Post. 2013-06-06 [2013-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 ^ Greenwald, Glenn. NSA taps in to internet giants' systems to mine user data, secret files reveal. The Guardian. 2013-06-06 [2013-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7).
- ^ Google, Facebook, Dropbox, Yahoo, Microsoft And Apple Deny Participation In NSA PRISM Surveillance Program. Tech Crunch. 2013-06-06 [2013-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7).
- ^ What the ...?. Google Official Blog. 2013-06-07 [2013-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8).
- ^ 媒体曝上千家公司向美国政府提供情报 包括谷歌脸谱. [2014-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3).
- ^ L_103724. 中国确认美棱镜项目对华窃密:微软谷歌均有配合.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30).
- ^ 关于谷歌中国的最新声明. Google官方網站. 2010-03-23 [2010-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5).
- ^ 谷歌时代结束 - Google中国名称已经改回. cnBeta. 2010-04-02 [2010-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06).
- ^ 谷歌Logo失而复得 官方博客集体迁移?.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3).
- ^ 283.0 283.1 谷歌:中國不改言論審查就不會重返中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美國之音, 11.05.2013
- ^ Google(谷歌)中国的博客网志. [2010-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7).
- ^ 中美互联网差异 -.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30).
- ^ 谷歌服务在中国遭遇大规模干扰.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4-06-0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05).
- ^ “六四”临近 谷歌多项在华服务被封.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2014-06-03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5).
- ^ 天安门事件前夕谷歌被封锁. GreatFire.org. 2014-06-02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1).
- ^ Google 在中国被严重封网. 亞洲自由電臺粵語部. 2014-06-02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 ^ 六四25週年前 陸斷谷歌服務. 路透社(Yahoo!奇摩轉載). 2014-06-02 [201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2).
- ^ Google透明度報告(資訊公開報告). Google. 2014-05-31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5).
- ^ Transparency Report. www.google.com. [2017-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6).
- ^ 採取行動 – Google.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1).
- ^ 谷歌不承认CNNIC安全证书 .cn网站受影响. 觀察者. 2015-04-02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 ^ Google stops 'trusting' Chinese net regulator after lapse. BBC News. 2015-04-02 [2015-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Fascinating Number: Google Is Now 40% Of The Internet. 2013-08-17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2).
- ^ Gmail服務中斷 Google修復並致歉. Yahoo奇摩新聞. 2014-01-25 [2019-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7).
- ^ 經濟日報. Google當機 網友:世界末日 | 熱門話題 | 產業. 經濟日報. [2019-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7) (中文(臺灣)).
- ^ Needleman, Sam Schechner / Sarah E. Google服務一度大面積中斷,Gmail和YouTube等多個應用遭遇故障.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2020-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中文(臺灣)).
- ^ 品玩. Google宕机45分钟,全世界网友急疯了. finance.sina.com.cn. 2020-12-15 [2020-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3).
- ^ 網易. 全面崩溃!Google服务又一次全球宕机. tech.163.com. 2020-12-14 [2020-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外部連結
- Google 首頁 不進行國家跳轉
- Google 簡體中文國際版(簡體中文)
- Google 繁體中文國際版(繁體中文)
- Google 香港(繁體中文)
- Google 台灣(繁體中文)
- Google 企業資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oogle 官方部落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 Google 公益(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