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169830,又名CD-2914965SAO 186838HR 6907,是一顆位於人馬座黃-白矮星[1][2],視星等為5.92,位於銀經3.69,銀緯-8.47,其B1900.0坐標為赤經18h 21m 25.8s,赤緯-29° -8.47′ 37″。該恆星距離地球118.46光年,目前在該恆星旁已發現二顆系外行星

HD 169830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星座 人馬座[1][2]
星官
赤經 18h 27m 49.5s[1][2][3]
赤緯 -29° 48′ 59″[1][2][3]
視星等(V) 5.92[1][2]
特性
光譜分類F9V[1][2]
U−B 色指數[1][2]
B−V 色指數0.52[1][2]
R−I 色指數[1][2]
天體測定
徑向速度 (Rv)–17.4 km/s
自行 (μ) 赤經:–1.39 ± 0.55 [3] mas/yr
赤緯:16.11 ± 0.32 [3] mas/yr
視差 (π)27.32 ± 0.41[3] mas
距離119 ± 2 ly
(36.6 ± 0.5 pc)
絕對星等 (MV)+3.110
詳細資料
質量1.4 M
半徑1.84 R
表面重力 (log g)4.17
亮度4.66 L
溫度6266 K
金屬量0.21 ± 0.05
自轉9.5 days
年齡4.95×109
其他命名
CD-2914965,SAO 186838,HD 169830,HR 6907
參考資料庫
SIMBAD資料
ARICNS資料

恆星狀況

HD 169830的光譜類型是F9V,因此它的光球顏色是黃白色。它的自轉周期是9.5日,質量比太陽高40%,半徑比太陽大84%,因此其表面重力只有太陽的41%。

行星系統

2000年5月4日,日內瓦系外行星搜尋計劃宣布在該恆星旁發現質量是3倍木星質量的系外行星HD 169830 b,公轉周期226日[4][5]。3年後的2003年6月30日,相同的團隊再以相同的方式發現質量是木星3.5倍的行星HD 169830 c,它和母恆星的距離相當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或者是太陽系的小行星帶中間。

HD 169830的行星系[6]
成員
(依恆星距離)
質量 半長軸
(AU)
軌道周期
()
離心率 傾角 半徑
b >2.88 MJ 0.81 225.62 ± 0.22 0.31 ± 0.01
c >4.04 MJ 3.60 2102 ± 264 0.33 ± 0.02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Pulsating variable Star. SIMBAD. Centre de Données astronomiques de Strasbourg. [2012-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3).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VizieR Detailed Page. [2012-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3.0 3.1 3.2 3.3 3.4 van Leeuwen, F. HIP 90485. Hipparcos, the New Reduction. 2007 [2009-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Exoplanets Galor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4 May 2000 [8 August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2月28日). 
  5. ^ Naef, D.; et al. The CORALIE survey for southern extrasolar planets V. 3 new extrasolar planets.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1, 375 (1): 205–218 [2012-07-13]. Bibcode:2001A&A...375..205N. arXiv:astro-ph/0106255 . doi:10.1051/0004-6361:200108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3). 
  6. ^ Mayor; Udry, S.; Naef, D.; Pepe, F.; Queloz, D.; Santos, N. C.; Burnet, M.; et al. The CORALIE survey for southern extra-solar planets XII. Orbital solutions for 16 extra-solar planets discovered with CORALI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4, 415 (1): 391–402 [2012-07-13]. Bibcode:2004A&A...415..391M. arXiv:astro-ph/0310316 . doi:10.1051/0004-6361:2003425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