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Georges Smiley/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英帝國與大英國協
Template:Campaignbox British Empire World War II1939年9月3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向德意志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此時的英國尚對眾多直轄殖民地、保護國,以及英屬印度擁有不同程度的控制力,不僅如此,英國還同五個自治領中的四個——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和紐西蘭,以大英國協成員國的身份,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戰爭爆發時,大英帝國連同大英國協各成員國一起,直接或作為既成事實控制著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三成的領土。
英帝國與大英國協在人力和軍需方面為盟軍貢獻良多。自1939年9月戰爭爆發至1942年中期,英國在事實上領導著全球範圍內多個戰區的同盟國軍事力量。大英國協各成員國、各直轄殖民地和英屬印度共計動員了一千五百萬人,同軸心國海陸空軍事力量鬥爭於歐亞非三大洲,奮戰於七海之上。隨著一系列戰役的勝利,大英國協軍隊攻入並占領了利比亞、意屬索馬利蘭、厄立特尼亞、衣索比亞、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冰島、法羅群島與馬達加斯加。
在大英國協各國軍隊奮戰於前線的同時,整個英鎊區的經濟、軍事和工業實力也都被動員起來,至1942年已經形成了最為龐大的戰爭機器。為此,大英帝國與大英國協各國付出了15萬士兵陣亡,40萬士兵負傷,10萬士兵被俘,以及超過30萬平民死亡的代價,在物資方面,英國損失了70艘主力艦,39艘潛艇,3500架飛機,1100輛坦克和65000輛各式車輛。在相當一段時間裡,英國是整個同盟國的核心,歐洲各國的流亡政府團結於此,以在軸心國占領區內聯絡並扶植抵抗運動,並為盟軍反攻歐陸做準備。加拿大向其母國提供了價值近4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援助,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則轉向國內生產[需要解釋],以向太平洋地區的美國軍隊提供援助。[來源請求] 隨著美利堅合眾國在1941年12月加入戰爭,英美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協調其軍事行動和各種資源的運用。隨著美國軍事的軍事介入和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美軍開始承擔更多戰區的指揮權,使得大英國協軍隊的壓力得以緩解,也使同盟國軍事行動的範圍和強度得以加強。在此期間,大英國協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間的合作也逐漸加深。不過,事實證明,面對軸心國軍事力量的全面進攻,在全球範圍內展開軍事行動以協防英國本土以及各殖民地是有困難的,而這一困難也因大英國協內部對於戰爭計劃與部隊指揮權的分歧而加劇。
儘管大英帝國與大英國協與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以及其餘盟國一同戰勝了軸心國,在戰爭中一度失去的殖民地也最終重回英國管制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是給予了這個「日不落帝國」一記重擊。大英帝國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慘重,再也無法回到早先強盛時期的狀態,國際地位也完全為美國所超越。帝國在遠東的威望也隨著此前日本帝國軍隊在亞太地區的迅速推進而分崩離析,加之戰後民族主義浪潮在該地區興起,去殖民化成為了未來數十年的主題。[1][2]
戰前防禦準備
自1923年起,英國制定了一系列有關遠東防禦的戰爭計劃,這些計劃統稱為「新加坡戰略」。按照計劃,英國將在日本方面開戰後兩到三天時間裡派遣一支艦隊前往新加坡,英國方面希望法國能夠從印度支那提供支援,並在同義大利之間爆發戰爭時協防地中海地區。但是,戰前的戰爭計劃沒能預計法國戰役的迅速失敗,及其所帶來的一些列後果:一方面,英國失去了英吉利海峽的控制權;另一方面,德國海軍將大西洋上的前法國港口用作發動潛艇襲擊的前哨站,迫使英國方面不得不轉移其海軍防禦重心。
等到20世紀30年代,擺在整個大英國協面前的,是由三個極右翼軍國主義政權所構成的巨大威脅——德意志國直接威脅英國本土,而義大利王國和大日本帝國所抱有的帝國雄心,也將踩著英帝國的屍體去實現。雖有大敵當前,大英國協內部還是矛盾重重,各國既不能就哪一國威脅最大達成一致,也不能就對大英國協的攻擊是否會由一個以上敵國同時進行形成共識。
對德宣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兩天後,英國政府向德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停戰並撤軍,但被德國方面無視,因此,英國聯合法國對德宣戰。英國的宣戰聲明自動包括英屬印度、各直轄殖民地以及各保護國,但是自治領不在此列——依據《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規》,自治領有權自行行使其外交與國防權利。
澳大利亞總理羅伯特·孟席斯認為英國做出的宣戰聲明適用於帝國和聯邦的一切臣民,因而緊隨其後對德宣戰。紐西蘭方面則在彼得·弗雷澤徵詢內閣意見後,於當地時間9月3日晚9時30分宣布跟進英國的聲明,加入對德戰爭。由於張伯倫的宣戰聲明廣播被嚴重干擾,紐西蘭政府一直等到海軍部開始動員艦隊才響應對德宣戰的聲明,並將自身宣戰的時間回溯至晚9時30分。南非聯邦關於參戰問題討論了三天,在此期間,傾向中立的總理赫爾佐格將軍在議會中被主戰派揚·史末資將軍擊敗,至9月6日,南非加入戰爭。加拿大總理麥肯齊·金在英國宣戰當日便聲明支持英國,但也表示正式宣戰仍需議會決議(該決議直到9月10日才正式作出)。愛爾蘭雖也是大英國協的一員,但是已在1937年放棄了作為自治領來維持與英國之間的紐帶,戰爭爆發後,愛爾蘭維持中立。
帝國與大英國協的構成
雖然英國對這場戰爭最初的預計只是一場有限戰爭,帝國和自治領各國還是儘可能迅速地調動手頭的部隊和資源以迎戰軸心國。就在澳大利亞對德宣戰後幾小時,昆斯克里夫要塞的一門火炮向一艘試圖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離開墨爾本的船隻開火。1939年10月10日,一架隸屬於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第10中隊的飛機以英國本土為基地,前往突尼斯執行任務,成為了大英國協空軍中第一個執行任務的單位。在加拿大對德宣戰後六天,一支由15艘商船組成的運輸船隊自哈利法克斯啟程,在兩艘驅逐艦的護衛下前往英國。[3]在戰爭爆發的頭四個月里,加拿大一共派出了26支運輸船隊,共計527艘船。至1940年1月1日,英國本土已有一個完整的加拿大步兵師。1940年6月13日,加拿大部隊被調往法國北部掩護英國遠征軍南翼。隨著法國逐步淪陷,英國希望加拿大能在短時間內派遣部隊協防北美、大平洋與加勒比海的各戰略要衝。繼1939年加拿大驅逐艦進駐該地區後,1940年5月,加拿大自治領派遣陸軍,協防英屬加勒比海殖民地。此外,加拿大還派遣陸軍駐守紐芬蘭,並在英軍侵入冰島後接替英國軍隊維持占領,以防止德國利用冰島威脅大西洋航線。
隨著歐陸盟國一個個倒在納粹鐵蹄之下,在從1940年中期開始到1941年6月的這近一年間,大英國協是軸心國集團唯一的敵手。英國方面兵力捉襟見肘,北非、東非戰場部隊規模僅有意軍四分之一,在此期間,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屬印度和南非聯邦派遣了若干陸軍師和軍艦船隻,協助英軍防守地中海、近東、中東地區,加拿大則派出了第二個步兵師,兩個空軍中隊以及若干軍艦來防備來自歐陸的可能入侵。
1941年12月,大日本帝國以海陸空力量接連對英屬馬來亞、英屬香港,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發動突襲。
加拿大通過一系列戰時措施,包括「十億美元的饋贈和互助」以及《1943年戰時撥款法案》向大英國協各國提供了價值超過40億美元的援助。戰爭期間,有160萬加拿大人參軍(加拿大戰前人口為1100萬),幾乎在每一個戰區都有加拿大軍隊作戰,待到戰爭結束時,加拿大已經擁有全球第三大海軍和第四大空軍。[來源請求] 而澳大利亞則有近100萬人從軍(當時澳大利亞總人口不到700萬),奮戰於歐洲、北非和西南太平洋戰區。
大英國協航空訓練計劃(亦稱「帝國航空訓練計劃」)由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聯合成立,成果如下:
金融
在戰爭期間,英國向每一個能夠向其提供貸款的國家Britain borrowed everywhere it could and made heavy purchases of munitions and supplies in India and Canada during the war, as well as other parts of the Empire and neutral countries. Canada also made gifts. Britain's sterling balances around the world amounted to £3.4 billion in 1945 or the equivalent of about $US 200 billion in 2016 dollars. However, Britain treated this as a long-term loan with no interest and no specified repayment date. Just when the money would be made available by London was an issue, for the British treasury was nearly empty by 1945.
大英帝國各殖民地、自治領、託管地和保護領的軍事史
縱觀整個大戰期間,大英帝國的每一部分都為戰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如果對於這些實體在戰爭期間的歷史感興趣的話,可以通過閱讀下列列表中的條目來了解。
非洲
- 阿森松島
- 巴蘇陀蘭
- 貝專納保護國
- 英屬喀麥隆
- Gambia
- 黃金海岸
- Kenya
- 英屬模里西斯
- 奈及利亞
- 北羅得西亞
- 尼亞薩蘭
- Saint Helena
- 塞席爾
- 獅子山
- 英屬索馬利蘭
- 南非聯邦
- 南羅得西亞
- 英埃蘇丹
- 史瓦帝尼保護國
- 坦噶尼喀
- 多哥蘭
- 烏干達保護國
- 尚吉巴蘇丹國
美洲
東亞
歐洲
中東
大洋洲
南亞
東南亞
參見
- Diplomatic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 Historiography of the British Empire
-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during World War II
本土戰線
主要軍事編制和單位列表
注釋
參考文獻
- ^
Compare:
Madgwick, Peter James; Steeds, David; Williams, L. J. Britain Since 1945 reprint. Hutchinson. 1982: 2831982 [5 October 2020]. ISBN 9780091473716.
The nationalist movements used the political principles of European democracy - self-determination, one man one vote - against European colonialism. Their cause was greatly assisted by the humiliating defeats to which Britain and the other colonial powers were subjecte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 ^
Compare:
Lee, Loyd E. (編). World War II in Europe, Africa, and the Americas, with General Sources: A Handbook of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Gale virtual reference library.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7: 4681997 [5 October 2020]. ISBN 9780313293252.
[...] the war brought forth a new generation of African politicians who refused to accept the pace of political change laid down b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 politicians in British West Africa agitated for self-government [...]. [...] There is a paucity of material about how the Second World War facilitated the decolonization process in individual countries. However, some work has been done on Ghana, Nigeria, Kenya, Uganda, and Zambia.
- ^ Byers, A.R. (編). The Canadians at War 1939–45. Westmount, QC: 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1986: 22. ISBN 978-0-88850-145-5.
[[Category:帝国主义]]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国]] [[Category:1940年代大英帝國]]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事史]] [[Category:大英帝国历史]] [[Category:英联邦历史]]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英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