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Itsminecookies/漫談翻譯

在二十一世紀的中華大地,二有其一的人都至少會一種外語了,那為甚麼還要翻譯呢?其實就是因為閱讀外文時,始終沒有閱讀中文時的親切感,所能領略到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那麼,怎樣才算是好的翻譯呢?要作為翻譯家,要有哪些基本要素呢?就讓我們漫漫細說。

在清末民初,西學大舉傳入中國,那時中國人開始翻譯西方的著名書籍,而先行者有很多,最著名的要算是嚴復、林紓、林語堂三人了。前二人是古文派,後者為譯詩高人。讓我將他們的翻譯思想摘錄一下,使讀者先有個明白。

譯事三難信、達、雅,相信初接觸翻譯的人都一定聽說過,但是這句格言是誰首倡的呢?沒錯,就是嚴復了。他以極高的翻譯標準來要求自己,每個譯名的創立,都費上整個月,也就是他自言的「一名之立,旬月踟」。可是他的譯作太尚古雅,一般平民百姓難以閱通。不過信達雅的標準,卻是至理名言,亦因此留傳下來了。至於林紓,他雖為古文家,但譯作雅俗共賞,在其時影響了很多文人。就連提倡新文學運動的胡適也嘗加以稱讚。這是為何?是因為他的譯作饒有趣味,古雅而不失通俗,能與中國人民相通,當然,時至今日,他的譯作就不能與大多數中國人相通了,因為已很少有人去學習古文。這與玄裝譯佛經同理,三藏法師初譯佛經,在唐時能夠廣為傳播,但時至今日,就極難看通。

好了,不說古文家了,就看看林語堂吧。林語堂是反對古文的,他認為古文是死語,不過,他的古文功底可是很深厚的,這由他的譯作裡可以看到。而且古文白話的譯作,受眾有所不同,所以也不必強分孰優孰劣。那麼他個人的翻譯宗旨是甚麼呢?呵呵,很簡單,「譯者對於原文有字字了解,而無字字譯出的責任。」,也就是說,傳神達意才是最主要的。

說完歷史,就說說怎樣翻譯吧?嚴復有言︰「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數十百言。假令仿此為譯,則恐必不可通。而刪削取徑,又恐意義有漏。此在譯者將全文神理融會於心,則下筆抒詞,自善互備。」他這句說話,一語道破翻譯的首務。而事實上,亦與林語堂所言如出一徹,就是在翻譯前先閱通原文,再信筆直書,而不是逐字對譯。但要做到這程度,有三難。其一,英文(或其他想要翻譯的語文)程度要高,最低限度閱讀能力要足夠;其次,中文程度要高,免被歐化;其三,經驗要足,如此才能快而準而雅。所以欲從事翻譯之人,首務是學好中文,其次是學好英文(或目標外文),最後是多作嘗試。

那麼如何才算譯得好呢?其實很簡單,不必去詳論信達雅,其實只要簡明易誦就可以了,這樣讀者一看便能夠明瞭於心,並且有興趣追看下去。至於何謂差劣,也很簡單,就是累贅難言。讀者看了這種文章,只感到繁悶無聊,雅興盡失。這樣無論原文多麼精采,都被白費了。

為了讓大家明白優劣之別,在下於維基抽取了一些精闢獨到的例子,相信大家一看便能夠明白。

直譯歐化大師某某君,在維基貢獻良多,較易找到材料,所以在此抽取其佳作,以作鑑賞︰

巴西爾二世一文,其中一句他堅持沒錯的︰「他的勝利導致了拜占廷統治在敘利亞地區的復活。」很好,讓大家學習了何謂累贅,導致統治復活,名詞前後,各有動詞。您們可能會問,那怎樣才算好呢?在下不才,改譯了一下,自問較為簡明,不過卻被其大條道理地回退︰「他的勝利恢復了拜占廷對敘利亞地區的統治。」

好了,您們也許說這是表達方式不同,未能表現出好劣之別,那麼讓大家見識一下正宗的誤導譯文吧︰

彌諾陶洛斯一文,文句多有不順,但最重要的是,語意不清,教人費解。如第一節首段︰「根據傳統說法,彌諾陶洛斯是克里特國王彌諾斯的妻子帕西淮與波塞冬派來的神牛發生反常性關係而生下來的怪物。在彌諾斯和其兄弟爭奪王位的時候,波塞冬曾從海上送給他一頭純白色的公牛。彌諾斯應該以此牛向波塞冬獻祭,但他後來卻食言並獻祭了另外一頭牛。」

看似沒問題,但讀者可能會問,為甚麼彌諾斯要奉獻那頭牛給波塞東,那頭牛不是波塞東給的嗎?呵呵,各位不要以為英文版也這樣語焉不詳,這完全是譯者的功力問題,就看看原文吧︰「After he ascended the throne of Crete, Minos struggled with his brothers for the right to rule. Minos prayed to Poseidon to send him a snow-white bull, as a sign of approval. He was to sacrifice the bull in honor of Poseidon but decided to keep it instead. 」

在下卑微,不敢造次,只有謹慎地表達一下英文原文的意思給讀者看看︰「彌諾斯在登基後,仍然面對著其兄弟的挑戰。為了鞏固權位,他向海神波塞東禱告,並向其請求賜予一頭白公牛,以表示自己已得到海神的認可。而他亦向海神許諾,將來會宰獻這頭白公牛給牠,以示崇敬。可是,彌諾斯最終食言,因而激怒了波塞東。」

讀者們,您們以為何者較好呢?

翻譯首重讀者,務必要讓受眾得益。如果字字對譯,又只顧著按照所謂的大陸譯名標準,而不理其文句表述是否通達,那樣就虛言於尊重原作者,而且實際上令原著的神韻無法表達,使讀者與原著都受到傷害。

此時此際,在下已被那位直譯歐化大師再三批鬥為文言派,實在無力糾正白話維基的種種有趣錯誤,各位維基新人,如果有志翻譯,請引以為鑑,不要盲目相信權威,不要附和所謂標準,要以讀者為重,讓原著的神采,能夠暢達地表現出來。

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受到第二次無理批鬥後一日,孔明居士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