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巾 (发饰)
包头巾、包头[1]:328、包髻[2][3]、包髻儿[4]:58是漢服首服中常见的成年女性发式。
这种用绢、帛一类布巾包裹髮髻的发式,在宋代即是常见。明朝小說《东京梦华录》载,中等说媒人者戴冠子,黄包髻。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彩塑中亦有这种发式。包髻的特征在于布巾的包裹技巧。将布巾包成各式花形,或做成一朵浮云等物状,并饰以鲜花、珠宝等装饰物,最终形成一种简洁朴实,又不失为精美大方的发式[3]。元代,包髻亦成为一种单独的发饰[2]。到明代,这种布巾形式的发饰已是妇女流行的发饰。至清初,演变出钿子[1]:328。
同名异物
明代小说《金瓶梅词话》中使用“包髻儿”、“扎包髻儿”一类词语。“包髻儿”所指的髮髻样式是“将红绳、花枝乃至钗簪等饰物包扎或插缀于髻上或鬓间”,使髮髻显得“蓬松俏丽,吸引人的眼球”。不使用布巾。这种发饰本作“宝髻”,初为年轻妇女所用。正德年间之后,因男风盛行,青年男性特别是娈童、男妓多喜欢梳这种发饰。《金瓶梅词话》使用这种词语时,多是描写娈童、男妓的男扮女裝的特点[4]:57—58。
参考文献
- ^ 1.0 1.1 王倩倩. 《钿子形成时间及佩戴场合》. 艺术品鉴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7, (2017年01期): 328. ISSN 2095-2406 (简体中文).
- ^ 2.0 2.1 关汉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一折[……]許下我包髻、團衫、繡手巾。專等你世襲千戶的小夫人[……]
- ^ 3.0 3.1 宋代女子发式. 国学网. 2013-06-04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2) (简体中文).
包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彩塑中,我们还能见到一种别具时代特色的发式——包髻。《东京梦华录》载,中等说媒人者戴冠子,黄包髻。它的制法是在发式造型已经定型以后,再将绢、帛一类的布巾加以包裹。此种发式的特征在于绢帛布巾的包裹技巧上,将其包成各式花形,或做成一朵浮云等物状,装饰于发髻造型之上,并饰以鲜花、珠宝等装饰物,最终形成一种简洁朴实,又不失为精美大方的新颖发式。
- ^ 4.0 4.1 徐复岭. 《〈金瓶梅词话〉语词释义辨正》. 济宁学院学报 (山东省济宁市: 济宁学院). 2012, (2012年第2期): 57—62 [2023-02-08]. ISSN 1004-1877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