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龍屬
基龍屬(學名:Edaphosaurus)又名棘龍,是種原始的草食性合弓動物,屬於盤龍目基龍科,生存於石炭紀末期到二疊紀早期,約3億到2億8000萬年前。
基龙属 化石时期:二疊紀早期
| |
---|---|
基龍3D重建圖 | |
绝灭(化石)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合弓綱 Synapsida |
科: | †基龙科 Edaphosauridae |
属: | †基龙属 Edaphosaurus Cope, 1882 |
模式種 | |
鬚狀基龍 Edaphosaurus pogonias Cope, 1882
| |
種 | |
異名 | |
|
基龍的第一個化石是在19世紀晚期發現於北美洲,1882年由愛德華·德林克·科普敘述、命名。屬名意為「地面蜥蜴」。近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發現新的基龍化石。
基龍的最明顯特徵是背部的背帆,同時期的異齒龍、楔齒龍有類似背帆,但基龍的背帆形狀、形態並不相同。基龍與闊齒龍是已知最早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早期研究根據基龍的銳利牙齒,認為牠們是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例如軟體動物。但近年研究多認為基龍是草食性動物。
敘述
基龍有者明顯的短、狹窄的小型頭顱骨。基龍有大量的銳利牙齒,下頜可以容納強壯的頜部肌肉,使基龍可以堅硬的植物為食。基龍的背部有多條神經棘,從頸部延伸到臀部。與異齒龍相比,基龍的脊椎神經棘較短、較重而且承載者眾多的小十字狀分叉。基龍的身長從1公尺到3.5公尺,重量超過300公斤。基龍具有寬廣的身體與粗厚的尾巴,顯示牠們的行動緩慢。
已知最早的物種生存於石炭紀末期,是種小型動物,化石破碎、不完整。在早二疊紀,後來的物種體型增大,直到身長3.5公尺,像是E. cruciger與E. pogonias。這些大型物種的特徵是,從頸部與前胸伸出的神經棘負載更大型棒狀分叉。
模式種是E. pogonias,化石發現於德州的二疊紀早期的紅色岩層,是種大型動物。捷克、斯洛伐克也有發現基龍的化石。一種稱作Naosaurus claviger的較小的物種,生存年代較早,也被歸類在基龍屬。
种类
中文名/学名 | 命名者,命名时间 | 地点 | 异名 | 图片 |
---|---|---|---|---|
Edaphosaurus boanerges | Romer & Price, 1940 | 德克萨斯州 | ||
Edaphosaurus colohistion | Berman, 1979 | 西弗吉尼亚州 | ||
Edaphosaurus cruciger | (Cope, 1878) | 德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 | ||
Edaphosaurus microdus | Cope, 1884 | 德克萨斯州 | Naosaurus microdus | |
Edaphosaurus novomexicanus | Williston & Case, 1913 | 新墨西哥州 | ||
Edaphosaurus pogonias | Cope, 1882 | 德克萨斯州 | ||
Edaphosaurus raymondi | (Case, 1908) | 德克萨斯州 |
相片集
-
基龍重建圖
-
基龍的大小
-
基龍的頭顱骨
大眾文化
參考文獻
- Carroll, R. L. (1988),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WH Freeman & Co.
- Colbert, E. H., (1969), Evolution of the Vertebrat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nd ed.)
- Romer, A. S., (1947, revised ed. 1966)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Romer, A. S. and Price, L. I., (1940), Review of the Pelycosauri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n Special Papers, No 28